六零年代之悍夫 第219节(3/3)
个啥?要不是看在老儿子的份上,谁会给他面子?真当工厂离开他就不会运转了?
“我爹不放心,说过去帮你忙呢。”沈卫民促狭着说道。
“我用他帮忙,我什么干不了?”李招娣冷哼一声。
门口有人喊沈卫民,说时间快到,要通电了。
“快去,快去!别叫人等你,我和琪琪就在家了。”李招娣挥挥手,让儿子忙自己的去。
沈卫民应了一声,跑出去。他们约定的通电时间是上午十点,因为工厂需要,沈卫民在村东头立起一个电线杆子,上面安装了俩大灯,通电后能够照亮大半个沈家沟。为了省电,灯头旁边还安装了太阳能发电板。
虽然是白天,不能完全感受灯光,但来凑热闹的人不少,最主要他们今天要第一次测试五台机器的灵敏度。
只是没想到就连祁军都来了。
“祁主任,您来了?怎么不提前和我说一声?”沈卫民赶紧上前打招呼。
“听说你今天要测试机器,我过来瞧瞧。”祁军笑着说道,然后又压低声音,“拿着这几台机器,你跟我提了多少条件,就不用我多说了。现在机器终于要干活了,你总不能不让我看看。”
沈卫民讪笑,“祁主任,这话就见外了不是,早晚都得干的事儿,我不过就是替你早下了决定。不论是我还是工厂,还是沈家沟,都对你感激在心。”
祁军往周围看看,他可没感觉大家对他现存感激,倒是对沈卫民听信服的。
祁军看了看手表,当时间定在十点的时候,灯亮了。
“亮了,亮了。”
“灯亮了,我们村儿通上电了。”
激动的喊声此起彼伏。今天是多云天,太阳照耀大地的时候,抬头电灯只觉得晒。当云层压过太阳,大家才能隐约看到光亮,就这么一个个的都还激动不已。
紧接着去测试机器。
从制作成品到蒸熟,烤制,包装,最后成品。五台机器各司其职,虽然每个步骤都少不了人为参与,但是就包装一项看,就比先前要先进太多了。
沈卫民拿着单独包装的糕点,分给在场看热闹的人群。虽然是拿来做实验的,不过干净卫生,能吃的。
“操作这几台机器的都是你们村的人?”祁军刚刚打眼一瞧,并没有看见生面孔。这两年,他来沈家沟食品加工厂的次数不少,从刚开始十几个工人,到后面农闲的时候能有上百人。虽然叫不上每个人的名字,但是见过面总会有些印象。
“请了两个技术员来给他们做培训,现在他们完全有能力独当一面了。”沈卫民笑着解释。两个技术员还算尽职尽责,虽然看不上农村生活,可也没有表现出明确不满,教导大家的时候,不说倾囊相助,却也没有藏私。包括沈强在内的十几个人,学的都还算可以。
接下来只能靠悟性。熟能生巧,做的多了就能熟练掌握机器了。
祁军点头,算是认可沈卫民的这种做法。对于周边村子,包括公社来说,沈家沟食品加工厂都有足够的吸引力,但要是真正从城里来的,还真看不上这样的小作坊。就算真要计算,大家入职之后的工资是差不多的,他们还是本能的认为村里小作坊靠不住。
而且,到底还是自己村里人靠谱。
“我进村的时候,看到你车上有行李。”祁军突然说道。
沈卫民把自己的打算说了,“两个孩子还在县城,爹娘和我媳妇儿怀孕不能两边跑。等机器投入生产,我恐怕也没有多少时间。倒不如让他们都住在县城,只有我一个来回折腾就好了。”
祁军点点头,“现在可不是好时候啊!”
沈卫民一愣,他当然知道祁军是什么意思?不过“我们家三代贫农,我爹是退伍兵,腿上的子弹壳现在还没有取出来,我哥是烈士,根正苗红。”
“我爹不放心,说过去帮你忙呢。”沈卫民促狭着说道。
“我用他帮忙,我什么干不了?”李招娣冷哼一声。
门口有人喊沈卫民,说时间快到,要通电了。
“快去,快去!别叫人等你,我和琪琪就在家了。”李招娣挥挥手,让儿子忙自己的去。
沈卫民应了一声,跑出去。他们约定的通电时间是上午十点,因为工厂需要,沈卫民在村东头立起一个电线杆子,上面安装了俩大灯,通电后能够照亮大半个沈家沟。为了省电,灯头旁边还安装了太阳能发电板。
虽然是白天,不能完全感受灯光,但来凑热闹的人不少,最主要他们今天要第一次测试五台机器的灵敏度。
只是没想到就连祁军都来了。
“祁主任,您来了?怎么不提前和我说一声?”沈卫民赶紧上前打招呼。
“听说你今天要测试机器,我过来瞧瞧。”祁军笑着说道,然后又压低声音,“拿着这几台机器,你跟我提了多少条件,就不用我多说了。现在机器终于要干活了,你总不能不让我看看。”
沈卫民讪笑,“祁主任,这话就见外了不是,早晚都得干的事儿,我不过就是替你早下了决定。不论是我还是工厂,还是沈家沟,都对你感激在心。”
祁军往周围看看,他可没感觉大家对他现存感激,倒是对沈卫民听信服的。
祁军看了看手表,当时间定在十点的时候,灯亮了。
“亮了,亮了。”
“灯亮了,我们村儿通上电了。”
激动的喊声此起彼伏。今天是多云天,太阳照耀大地的时候,抬头电灯只觉得晒。当云层压过太阳,大家才能隐约看到光亮,就这么一个个的都还激动不已。
紧接着去测试机器。
从制作成品到蒸熟,烤制,包装,最后成品。五台机器各司其职,虽然每个步骤都少不了人为参与,但是就包装一项看,就比先前要先进太多了。
沈卫民拿着单独包装的糕点,分给在场看热闹的人群。虽然是拿来做实验的,不过干净卫生,能吃的。
“操作这几台机器的都是你们村的人?”祁军刚刚打眼一瞧,并没有看见生面孔。这两年,他来沈家沟食品加工厂的次数不少,从刚开始十几个工人,到后面农闲的时候能有上百人。虽然叫不上每个人的名字,但是见过面总会有些印象。
“请了两个技术员来给他们做培训,现在他们完全有能力独当一面了。”沈卫民笑着解释。两个技术员还算尽职尽责,虽然看不上农村生活,可也没有表现出明确不满,教导大家的时候,不说倾囊相助,却也没有藏私。包括沈强在内的十几个人,学的都还算可以。
接下来只能靠悟性。熟能生巧,做的多了就能熟练掌握机器了。
祁军点头,算是认可沈卫民的这种做法。对于周边村子,包括公社来说,沈家沟食品加工厂都有足够的吸引力,但要是真正从城里来的,还真看不上这样的小作坊。就算真要计算,大家入职之后的工资是差不多的,他们还是本能的认为村里小作坊靠不住。
而且,到底还是自己村里人靠谱。
“我进村的时候,看到你车上有行李。”祁军突然说道。
沈卫民把自己的打算说了,“两个孩子还在县城,爹娘和我媳妇儿怀孕不能两边跑。等机器投入生产,我恐怕也没有多少时间。倒不如让他们都住在县城,只有我一个来回折腾就好了。”
祁军点点头,“现在可不是好时候啊!”
沈卫民一愣,他当然知道祁军是什么意思?不过“我们家三代贫农,我爹是退伍兵,腿上的子弹壳现在还没有取出来,我哥是烈士,根正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