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3/3)
挥就是,这些说了你也不会懂。”两个女政委大致如此回复,没有一点想解释的意思。
倒是一边围观的林游旁观者清,徐哥真是一只呆头鹅——那哪能是什么计策,她们是想看看你更听谁的。
主力被抓后,匈奴部族见此情况,投降的就很迅速,他们游牧民族素来强者为王,没什么心理负担。
玩家们商量了下后,当然也做不出来什么全抓奴隶的事情,于是被缴械的匈奴人被牵走了所有的战马,十几个头头要和他们一走去鲜卑部做交易,他们部落所有的羊也被刮了秃瓢,毛梳好了等他们回来收。
静深给他们打了个白条,让他们回头找人去潞城拿马钱,可别说他们抢劫,她们可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主。
匈奴人的头领们看着白条就很愁,他们的目光不由自主就会落在商队的铁锅上面,眼光甚至带着一点绿色。
他们是看过潞城人是怎么扎营,然后用铁锅煮羊肉的。
他们煮食都是用陶罐,罐小且易坏,烧起来的很费燃料,若是有一口大锅……还有那些雪花一样洁白的盐,他们居然多到用麻袋装?
“你们何必一定要去鲜卑氏族……”为首的匈奴首领是个看着满脸风霜的汉子,他有些羡慕地看着这些潞城人的装备,小声逼逼,“我们匈奴铁弗部也有四千余户,只是散居忻县,您只要花点时间,鲜卑人能给的,我们也能啊。”
“当然不行,这是用来打通商路的,你们人太少,”静深看着他们失望的目光,想了想,道,“不过给你们留一两口锅,几斗盐糖还是可以的,试用觉得好,可以来潞城买。”
于是在一番讨价还价后,他们留下三口锅、一百斤盐、十斤糖便上路了。
倒也不必担心被追杀,因为绕过匈奴不到百里,就是拓跋鲜卑的地界,匈奴北部相比于鲜卑部,差得太远了。
鲜卑族是如今的草原霸主,这群游牧民原本居在东北,后来小冰期到来,气候渐冷,就开始向南迁移,他们一路从公鸡地图的鸡冠走到鸡背上,那时匈奴刚刚被曹老板一番暴锤,大部分人被迁移到关内居住,草原势力大减。
权利当然不会有真空期,于是鲜卑部族的接手了还留在草原上的少量匈奴老幼,与其杂居,吸纳族人,发展壮大,成为新的草原霸主,全盛时期,有二十多万控弦之士。
但是家族大了,人心就容易散,晋朝把鲜卑按部族安置,于是从辽东到西北的地图上,就有了将来慕容鲜卑——慕容家的美男子天团可是在南北朝出了大名的;宇文鲜卑——独孤、宇文、这些小说常用姓氏就是他们家的;拓跋鲜卑——主角团;还有已经被打残秃发鲜卑。
当时鲜卑族是有那么一点南下的野望的,但几家为谁当老大的问题有争议。于是秃发鲜卑前些年起事被晋朝按上地上摩擦时,隔壁的拓跋家不但不帮忙,还立马把儿子孙子都送去了洛阳,向晋朝表示:老大莫生气,我和他秃发家不熟,我们从来不剃头的,只绑辫子,不是一家人,千万别误伤!
人家都这么知趣了,晋帝当然就是安抚表示:知道了,放心吧,不找你。
但你家这么势大还是要担心的,于是让他们拓跋家分成三家,三个儿孙每家一块地,但去年也就是306年时,拓跋家又被统一起来,就是如今的他们要去找的主角——拓跋猗卢。
这位王者不过三十来岁,就已经统一了蒙古中西部,他家铁蹄直接打穿了热情留客的阿拉善大沙漠,收下新疆的三十多个小国,并且对目前壮大的匈奴屠各和铁弗部表现出了不满意。
商队出了忻县便至代地,这里沿着阴山修筑了长城,还有一个在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关口,雁门关。
自古长城便是游牧民和农耕民族的天堑,关内关外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一路少不了觊觎财物的盗匪,还有唧唧歪歪说我家可以做生意的匈奴俘虏。
倒是一边围观的林游旁观者清,徐哥真是一只呆头鹅——那哪能是什么计策,她们是想看看你更听谁的。
主力被抓后,匈奴部族见此情况,投降的就很迅速,他们游牧民族素来强者为王,没什么心理负担。
玩家们商量了下后,当然也做不出来什么全抓奴隶的事情,于是被缴械的匈奴人被牵走了所有的战马,十几个头头要和他们一走去鲜卑部做交易,他们部落所有的羊也被刮了秃瓢,毛梳好了等他们回来收。
静深给他们打了个白条,让他们回头找人去潞城拿马钱,可别说他们抢劫,她们可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主。
匈奴人的头领们看着白条就很愁,他们的目光不由自主就会落在商队的铁锅上面,眼光甚至带着一点绿色。
他们是看过潞城人是怎么扎营,然后用铁锅煮羊肉的。
他们煮食都是用陶罐,罐小且易坏,烧起来的很费燃料,若是有一口大锅……还有那些雪花一样洁白的盐,他们居然多到用麻袋装?
“你们何必一定要去鲜卑氏族……”为首的匈奴首领是个看着满脸风霜的汉子,他有些羡慕地看着这些潞城人的装备,小声逼逼,“我们匈奴铁弗部也有四千余户,只是散居忻县,您只要花点时间,鲜卑人能给的,我们也能啊。”
“当然不行,这是用来打通商路的,你们人太少,”静深看着他们失望的目光,想了想,道,“不过给你们留一两口锅,几斗盐糖还是可以的,试用觉得好,可以来潞城买。”
于是在一番讨价还价后,他们留下三口锅、一百斤盐、十斤糖便上路了。
倒也不必担心被追杀,因为绕过匈奴不到百里,就是拓跋鲜卑的地界,匈奴北部相比于鲜卑部,差得太远了。
鲜卑族是如今的草原霸主,这群游牧民原本居在东北,后来小冰期到来,气候渐冷,就开始向南迁移,他们一路从公鸡地图的鸡冠走到鸡背上,那时匈奴刚刚被曹老板一番暴锤,大部分人被迁移到关内居住,草原势力大减。
权利当然不会有真空期,于是鲜卑部族的接手了还留在草原上的少量匈奴老幼,与其杂居,吸纳族人,发展壮大,成为新的草原霸主,全盛时期,有二十多万控弦之士。
但是家族大了,人心就容易散,晋朝把鲜卑按部族安置,于是从辽东到西北的地图上,就有了将来慕容鲜卑——慕容家的美男子天团可是在南北朝出了大名的;宇文鲜卑——独孤、宇文、这些小说常用姓氏就是他们家的;拓跋鲜卑——主角团;还有已经被打残秃发鲜卑。
当时鲜卑族是有那么一点南下的野望的,但几家为谁当老大的问题有争议。于是秃发鲜卑前些年起事被晋朝按上地上摩擦时,隔壁的拓跋家不但不帮忙,还立马把儿子孙子都送去了洛阳,向晋朝表示:老大莫生气,我和他秃发家不熟,我们从来不剃头的,只绑辫子,不是一家人,千万别误伤!
人家都这么知趣了,晋帝当然就是安抚表示:知道了,放心吧,不找你。
但你家这么势大还是要担心的,于是让他们拓跋家分成三家,三个儿孙每家一块地,但去年也就是306年时,拓跋家又被统一起来,就是如今的他们要去找的主角——拓跋猗卢。
这位王者不过三十来岁,就已经统一了蒙古中西部,他家铁蹄直接打穿了热情留客的阿拉善大沙漠,收下新疆的三十多个小国,并且对目前壮大的匈奴屠各和铁弗部表现出了不满意。
商队出了忻县便至代地,这里沿着阴山修筑了长城,还有一个在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关口,雁门关。
自古长城便是游牧民和农耕民族的天堑,关内关外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一路少不了觊觎财物的盗匪,还有唧唧歪歪说我家可以做生意的匈奴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