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樊雅满意地点头:“回头再准备准备,咱们出动出击祖逖,别的不说,总要给那个毛都没长齐的王将军看看咱们的实力。”
    ……
    王虎猛地打了个喷嚏。
    继续看苍秀儿给他出来的书信。
    信中写着北方如今可以给他的支持,以及静待时机,不要轻易出战。
    静待时机?
    他忍不住看着地图,思考着北方这次是准备了多大的盘,才能让苍老大这种搞事精说出静待时机这种话,自己在豫州这边可得好好练兵,准备大干一场啊。
    很兴奋,特期待。
    -
    同一时间,北方,蓟城。
    魏瑾的面前,也摆着一张大地图。
    图上有数个箭头,一个从兖州指向豫州,一个从广州指向江州,一个从荆州指向扬州,几乎是从北、西、南,三个方向,指向晋朝腹地,同时,晋朝的扬州县城里,还有一个小箭头,指向晋都建邺。
    孟岚随时可以发广州军卒到江州,肖妃已经的把握带荆州叛军越过陶侃防线,兖州军更不必说,已经开始行动。
    东边辽东那方向,希银还各种向她陈情,说可以组一只海军,从东边海上袭击扬州,被魏瑾拒绝了。
    “这是,要一口吃下南方啊。”魏瑾感慨道。
    她都没想到,一个种田活动而已,他们能搞得那么大,要是再等些时间,他们怕是要直接统一了。
    第210章 日渐激烈
    314年年初,北方调整了战略布局,但并没有影响到北方的生活。
    北方幽州、冀州两处核心区民众甚至在听说北军南下时,有一种恍然隔世之感。
    他们这才豁然想起,离渤海公迁移治所,占据两州,其实也才过了三年不到四年的时间。
    这短短的几年时间,他们都想不到,世界会变化到这种程度。
    一时间,北方从高层到庶民,都在讨论这事,并且很多户人家做好了被征招南下、且加税加粮的准备。
    但这一等就是大半个月,北方没有一点招兵买马的意思,大家的生活还和以前一样,城管招的老头老太们戴着红袖套,精神抖擞地巡视街道,看着有没有哪家乱丢垃圾、哪摊乱占道路、哪车乱停乱放……
    而当问及这些街管们征兵的事,得到的回复只有:“上边没通知呢,俺咋知晓这等大事?”
    又过几日,终于等上边给到的回复,随后他们宣传的口径就很统一:“上边说了,北方军卒足够,不征兵,有专门的运粮民夫,不用你们过去,安心工作。”
    这话一出,悬挂在北方庶民们的头上的靴子总算是落了下去,但在庆幸之余,还是有很多人越想越不是滋味,觉得渤海公是不是看不起他们?
    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安稳地过着地里刨食、坊里做件的生活的。
    北方在户籍和土地都清查明白后,律法渐渐森严,大过小错都有严格的法律规范,每村还有民兵训练,保护乡里治安。
    如此一来,治安好是好了,却让很多游手好闲、却又想出人投地的二赖子们甚不得劲,在知晓征兵可以自愿参加,且有军饷后,不少想出人投地、又无甚牵挂的,干脆就报名丛军了。
    这事闹了一阵子,但很快便平息下去,因为大家都要为家里的小辈准备四月的学校校招考核了。
    魏瑾其实是想把考核设在三月,但随后发现不行,三月正是春耕农忙的时候,大人根本无暇顾及小儿,而二月太冷,小孩子们受不如今小冰期的寒冷,所以才定在四月。
    至于说像后世一样九月开学——那时正要秋收呢,农业时代,要顺着农民生活节奏来。
    所以北方三四月份都是最忙碌的时间,小孩子们被选美一样挑出来,聪明机灵学习能力强的留下,不过关的,就继续回家种地。这种几乎可以改变人生命运的抉择,一度让北方上上下下都为之震撼,和这个相比,北方军南下,都可以算是小事了。
    毕竟寒门学习最大的耗费不是吃食也不是学费,而是笔墨和书本,以及寻觅名师的耗费。
    学校里初期识字都是用的木板加铅笔,学字会有一种柳叶纸做的水笔字贴,用水写上去时和普通字无异,干后字迹就消失了,这种字贴本算是小孩子最贵重的财产,没办法,就算北方如今发达了,也不敢说免费提供所有耗材——那样的话,北方所有的纸坊加起来都不够用。
    ……
    王悦也是准备考试的其中之一,但他如今的心情却怎么也不能安稳,南方的局面让他紧张又焦虑,他也明白,王氏家族已经与南朝表里一体,不到最后,家族不可能放弃南朝的基业。
    他的好基友司马邺则笑他多虑:“放心,现在还要僵持一年半年的,不会直接开打。”
    “为何?”王悦疑惑地问,“如今南方衰弱,北方正当是一鼓作气,攻下南方的天时之机啊。”
    “你真是不知道天下之大,”司马邺也是经历过军旅的人,忍不住给他解释道,“数万大军看着很多,但放到江南之地,还没有一个郡县的人多,且长江天险,北方战马很难在水网纵横的南方摆开,优势会为之大减,当年晋灭东吴,先是派大将坐镇了荆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