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建议,李满囤心存疑虑:“冬天刮西北风。”
    “这北墙开门,不会冷吗?”
    “不冷,”师傅极沉着地说:“只要后门挂个棉帘子就行。”
    师傅的话再次坚定了红枣进城的决心:她不能一辈子窝在这个连棉帘子都没见过的村子里。
    两个建议,李满囤不过思了一刻就同意了。
    村里每年冬天都有一夜之间,因烧炕而一房人死绝的灭门惨剧。所以只要能杜绝这种危险,即便室外炕洞比室内废柴,李满囤也愿意。
    至于加一个棉帘子,李满囤财大气粗地表示:搬新家要买新铺盖,家里原有的旧被改改,不就是现成的棉帘子吗?
    夏日多雨。开工没两天,一场午后急雨浇透了王氏最新摘的二十来斤还没晒干的枸杞。
    王氏心痛不已,这可都是钱啊,三,四百文呢。
    李满囤也是发愁,这家里人少,又没个老人,以后出门做活,万一下雨,这家里晒的枸杞咋办?
    建房师傅知道李满囤的困扰后,不以为然。
    “这还不简单,”建房师傅说:“正房前面加个前廊。”
    “前廊”李满囤没见过前廊。
    建房师傅拿一根树枝蹲地上划给李满囤看:“这房的前檐接出来,打柱子架短梁,上面盖砖瓦。就是前廊。”
    “有了前廊,雨雪打不到窗户,屋里就暖和。”
    “前廊的前面敞着,也不影响阳光和通风。”
    “你把果子放在廊下晒,雨打不着。这日头虽说挡了点,但夏天还怕缺日头吗?”
    建房师傅说得句句在理,于是李满囤家的建房计划便即又多了五间正房前的四尺前廊。
    红枣对于她爹从一个一个铜板恨不能掰成八瓣花的节俭农人转变成现今这房说加建就加建的撒把模样,颇觉欣慰:钱是英雄胆,能花才能赚。
    王氏可没红枣的乐观。她为每日家里银钱的消耗焦心不已。她以为庄户人家够住就行,没必要建这么多房,起码别建这个前廊。但这么些年,她都素未跟丈夫呛过声,便即只能自我宽解:哪个庄户人家建房没有掏光家底现家里钱箱还有十六吊钱呢。
    李贵银对于李满囤房屋越建越大,则拍手叫好cc满囤叔有能耐,能建这么大的宅子,满囤婶的手艺好,还见天的吃肉。他巴不得天天在这儿建房。
    李贵林知道李满囤手里有钱,他只关心这前廊是否真似砖瓦师傅说的这么好,如果是,他家就也建一个。
    在李满囤彻底花光卖枸杞得来的十三吊钱前,房子终于修好了。
    修好的宅子里共有十三间房,包括五间正屋和八间附房。其中,正屋是五间七架梁的砖瓦房,前檐如李满囤的所愿的建了前廊。
    五间瓦房,居中做了堂屋,堂屋的后墙靠东开了门。这个天,将门打开,堂屋里便即就进了风,着实凉快。
    堂屋两边都是卧室,东西两头的卧室都是单独开门,中间的两间则是由堂屋进去。
    四间卧室包括堂屋都打了南炕,但炕洞却都开在北墙外面。北墙和南炕之间的隔墙做了火墙。据说这样做,屋子受热比较均匀,是城里取暖最时兴的做法。
    屋里除了炕,还空无一物。李满囤以为家什不急,现要紧的是山上的枸杞。等枸杞卖了钱,什么家什不能置
    八间附房,西北两间没门没窗的柴房,现已堆满了一间屋:先宅地里晒干的野草、木工做活剩下来的树皮、碎木,刨花和木屑;东北的四间向阳附屋,最西边的一间做了厨房。紧挨厨房的一间,李满囤准备给红枣做织房,只是里面的十来两的织机,还待来日方长。剩下的两间,李满囤准备做库房,存粮食;东南的附屋放了农具,虽然现仅一卷晒席、两把铁锹和三把镰刀;西南的附屋,则放了制干枸杞用的二十个筛子。现房建好了,李满囤准备再找木工打几个搁筛子的架子放在前廊里留晒枸杞用。
    第21章 上梁
    上梁
    李满囤的房建好了,但想要搬进去住,还得过个上梁的风俗。
    上梁是大事,李满囤带着王氏和红枣回了老宅,禀报李高地,并请他挑拣上梁的日子。
    李高地听说房子修好了,亲自来看新宅。
    前廊、五间主屋、八间附屋,李高地一间间瞧过去,心中慰贴之极cc李高地一辈子就花了六吊钱,盖了六间砖瓦厢房和打了石头围墙,而他儿子李满囤则一气花费十七吊整了套十三间房的宅院。
    养儿胜父,此生无憾。
    李高地首肯了李满囤的上梁日子,又问:“这饭菜你准备怎么准备”
    李满囤:“咱族里现有一百一十九口人,然后算上里正,和其他的亲朋好友,我算了一下一桌八人,得二十桌酒菜。”
    “我准备照二十五桌来预备。”
    李高地点头,长子的账算得清。
    李满囤:“菜色,我准备照咱村的规矩,准备八个碗。”
    “每桌按三斤肉,两条鱼预备。”
    “一碗红烧肉”
    “一碗红烧鱼”
    “一碗蒸腊肉”
    “一碗同心财余”
    “一碗韭菜炒鸡蛋”
    “一碗炸豆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