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1/3)
第8章
王三叔不知道自己学堂上的好学生王沛良心里面的想法,却也看到他课堂之上频频走神。
比起之前上课的认真态度比较起来,让王三叔眉头直皱。
反观他一旁的王淳之却没有受到王沛良一点影响,依旧该学习的学习,比起王沛良来,定力十足。
王三叔走过去,给王沛良头上来了一个结实的爆栗,疼的王沛良小声“哎呦”了一声。
上课走神被老师当场抓住,王沛良连忙端正自己的态度。
可是只有他内心深处知道,他的心境已经不复曾经的认真心态了。
考取科举之路一直是他的前进目标,士、农、工、商,他们现在正位于“农”这社会的第二阶级,而科举之路,可以让他们成功晋升为“士”。
可是现在,王沛良眼前仿佛看到“士”的阶级在摇摇欲坠着,让他再也沉不下心学习。
好不容易熬到下课,王沛良戳了戳自己身旁的大佬,“你以后打算怎么办?也要走科举之路么?”
“不,我既然已经当了族长和村长,精力自然要放在这一上面去,至于科举之路,还是交给族中别的子弟走吧。”王淳之道。
王沛良睁大眼睛,不敢置信道:“你居然不打算走科举之路,就因为两个族长和村长的职位?”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再说了,以我现在的年龄,管理一个家族和村子就足够费力了。”王淳之道。
王沛良哑然,低头看了看两人的身板,的确,现在想的再多也是无用功,他们现在所能做的太少,太少。
等中午下课后,王淳之带着王沛良前往王家村的麦场上,麦场的面积非常大,此时正满满当当的坐着王家村大部分的人。
王淳之两人过来的时候,不少人都看向了他们,正想招呼他们一起坐过来,就看到王淳之和王沛良去了最前面。
那是正站着一群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们。
“淳之,你来了。”长辈们见了王淳之热情道,连忙让他站到了他们的旁边。
有长辈低声问道,“淳之,你真的有把握么?”
“有的。”王淳之道。
听到的长辈们稍微放了一点心,王善才老爷子这个前任族长和村长站出来讲话:“今天我们说的是如何让地里面的粮食增产的办法。”
这个话题一出,麦场上面嘈杂的声音不由一静,数息后,瞬间爆发出了更大的议论声,只是这一次他们的话题都围绕着粮食增产的话题展开。
村民们互相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老村长,你说的是真的么?真的有办法能让咱们地里面的粮食增加产量么?”村民们大声问道。
就在这时,王淳之站出来道,“各位父老乡亲,叔爷婶娘们,粮食的增产办法是我从京城带回来的。”
一听粮食增产的来源,村民们心中就不由信了大半,毕竟他们大部分人最远才到隔壁镇子上,而王家族人不同,他们家在朝中为官的子弟就不少,一直都被他们称之为“耕读世家”。
王淳之示意大家声音安静下来,看到他的手势,麦场上面的声音逐渐寂静,王淳之这才道,“京城的户部一直都很忧心民间的粮食产量问题,所以也一直在寻找可以让粮食增产的办法……”
毕竟户部管的是天下税收,粮税就是其中一笔重要收入,户部当然会在意。
王淳之说道,“如果我们把地里面的麦苗比作人,它们也是需要吃饭和喝水的,这点我们大家都懂。”
“只是两桶水,两桶水这样担过来浇地,不仅极大的浪费了我们的人力,对于地里面的庄稼也是杯水车薪。”
“我们山东地处北方,地势平坦开阔,可以通过建造水渠来为地里面的庄稼快速的送水……”
“水渠?那玩意有用么?”村民们不禁怀疑道,他们理解中的水渠为土渠,就是在地头上挖出一条河道来,只是,土是吸水的啊,水一进土渠里面就全没影了,他们还不如多走几步路亲自去田间灌溉呢。
王淳之的提议得到了大多数村民们的反对,王淳之没有理会,而是接着道,“我说的水渠并非是土渠,毕竟土渠的耗水量太过庞大,而我们北方基本都负担不起。”毕竟,北方的水系实在不像南方那样发达。
“我在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一桶水浇灌到地里面后,很快就没了踪影,而我们要是把一桶水给倒入水缸里面,水是不是也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个例子对于百姓们算是常事,王淳之身后的一位长辈迅速反应了过来,“淳之,你说的可是给水渠换一个材质?”
土是吸水的,可是石头、砖头、瓷器却是不吸水的。
可是众人还是不太明白王淳之为地头修建水渠的用意,毕竟不管是开采石头还是烧制瓷器什么的,可比大家伙担水浇地浪费的功夫多多了。
王淳之继续道,“我先给大家讲解一下水渠的好处,有了不吸水的水渠之后,我们地里面的庄稼就能喝饱水,不至于再像以前,但凡我们偷一点懒,它们就会发黄打蔫,收时减产……”
他这话让不少村民们心里感同身受,心里产生十分强烈的认
王三叔不知道自己学堂上的好学生王沛良心里面的想法,却也看到他课堂之上频频走神。
比起之前上课的认真态度比较起来,让王三叔眉头直皱。
反观他一旁的王淳之却没有受到王沛良一点影响,依旧该学习的学习,比起王沛良来,定力十足。
王三叔走过去,给王沛良头上来了一个结实的爆栗,疼的王沛良小声“哎呦”了一声。
上课走神被老师当场抓住,王沛良连忙端正自己的态度。
可是只有他内心深处知道,他的心境已经不复曾经的认真心态了。
考取科举之路一直是他的前进目标,士、农、工、商,他们现在正位于“农”这社会的第二阶级,而科举之路,可以让他们成功晋升为“士”。
可是现在,王沛良眼前仿佛看到“士”的阶级在摇摇欲坠着,让他再也沉不下心学习。
好不容易熬到下课,王沛良戳了戳自己身旁的大佬,“你以后打算怎么办?也要走科举之路么?”
“不,我既然已经当了族长和村长,精力自然要放在这一上面去,至于科举之路,还是交给族中别的子弟走吧。”王淳之道。
王沛良睁大眼睛,不敢置信道:“你居然不打算走科举之路,就因为两个族长和村长的职位?”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再说了,以我现在的年龄,管理一个家族和村子就足够费力了。”王淳之道。
王沛良哑然,低头看了看两人的身板,的确,现在想的再多也是无用功,他们现在所能做的太少,太少。
等中午下课后,王淳之带着王沛良前往王家村的麦场上,麦场的面积非常大,此时正满满当当的坐着王家村大部分的人。
王淳之两人过来的时候,不少人都看向了他们,正想招呼他们一起坐过来,就看到王淳之和王沛良去了最前面。
那是正站着一群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们。
“淳之,你来了。”长辈们见了王淳之热情道,连忙让他站到了他们的旁边。
有长辈低声问道,“淳之,你真的有把握么?”
“有的。”王淳之道。
听到的长辈们稍微放了一点心,王善才老爷子这个前任族长和村长站出来讲话:“今天我们说的是如何让地里面的粮食增产的办法。”
这个话题一出,麦场上面嘈杂的声音不由一静,数息后,瞬间爆发出了更大的议论声,只是这一次他们的话题都围绕着粮食增产的话题展开。
村民们互相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老村长,你说的是真的么?真的有办法能让咱们地里面的粮食增加产量么?”村民们大声问道。
就在这时,王淳之站出来道,“各位父老乡亲,叔爷婶娘们,粮食的增产办法是我从京城带回来的。”
一听粮食增产的来源,村民们心中就不由信了大半,毕竟他们大部分人最远才到隔壁镇子上,而王家族人不同,他们家在朝中为官的子弟就不少,一直都被他们称之为“耕读世家”。
王淳之示意大家声音安静下来,看到他的手势,麦场上面的声音逐渐寂静,王淳之这才道,“京城的户部一直都很忧心民间的粮食产量问题,所以也一直在寻找可以让粮食增产的办法……”
毕竟户部管的是天下税收,粮税就是其中一笔重要收入,户部当然会在意。
王淳之说道,“如果我们把地里面的麦苗比作人,它们也是需要吃饭和喝水的,这点我们大家都懂。”
“只是两桶水,两桶水这样担过来浇地,不仅极大的浪费了我们的人力,对于地里面的庄稼也是杯水车薪。”
“我们山东地处北方,地势平坦开阔,可以通过建造水渠来为地里面的庄稼快速的送水……”
“水渠?那玩意有用么?”村民们不禁怀疑道,他们理解中的水渠为土渠,就是在地头上挖出一条河道来,只是,土是吸水的啊,水一进土渠里面就全没影了,他们还不如多走几步路亲自去田间灌溉呢。
王淳之的提议得到了大多数村民们的反对,王淳之没有理会,而是接着道,“我说的水渠并非是土渠,毕竟土渠的耗水量太过庞大,而我们北方基本都负担不起。”毕竟,北方的水系实在不像南方那样发达。
“我在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一桶水浇灌到地里面后,很快就没了踪影,而我们要是把一桶水给倒入水缸里面,水是不是也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个例子对于百姓们算是常事,王淳之身后的一位长辈迅速反应了过来,“淳之,你说的可是给水渠换一个材质?”
土是吸水的,可是石头、砖头、瓷器却是不吸水的。
可是众人还是不太明白王淳之为地头修建水渠的用意,毕竟不管是开采石头还是烧制瓷器什么的,可比大家伙担水浇地浪费的功夫多多了。
王淳之继续道,“我先给大家讲解一下水渠的好处,有了不吸水的水渠之后,我们地里面的庄稼就能喝饱水,不至于再像以前,但凡我们偷一点懒,它们就会发黄打蔫,收时减产……”
他这话让不少村民们心里感同身受,心里产生十分强烈的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