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成了团宠太子_128(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瞿寨主摆摆手打断他:“我是想报恩,可也不是瞎报恩。咱们不造反就有活路了吗?咱们这些兄弟,有多少人的家人被大水冲走,被关在城外活活饿死,被那些抢东西的人打死,冬天染了风寒熬不过去冻死。我媳妇儿,荆州城外人人抢食的时候,她就想捡半块掉在地上的饼子,就被活活踩死,我就剩这么个儿子,半途遇上个虎头寨,就险些送了命!”
    “咱们这些人的命根本就不值钱,刮阵风下阵雨都事都能要命。老子大不了拼了去,要是成了,老子的命那就是值千金,成不了,那下去以后也能说老子是造过反的,活得一点也不憋屈!”他说这话时洒了热泪,门外不少弟兄都聚了过来,静静地听着。
    有些人被勾起回忆,想起死去的家人,心里又悲又痛,二当家也一时说不出话来。
    瞿寨主又转过头对着褚琰道:“你要是真能造反,我跟着你,不过我就管我自己,不管这帮兄弟怎么想的。他们都是自个儿乐意跟着我混,他们不愿意来,你别逼他们。”
    褚琰颔首:“好说,到了这份上,我不会逼迫任何人。既然你决定要来了,那我正好也说清楚一些。”
    “愿意跟着我的,我保证你们和家人的安全,每人月银一两,吃穿不愁。不愿意跟着我的,也不必急着脱清干系,可以先看看别的人日子过得咋样。造反得有所准备,暂且还需要些时间,不用担心被牵连。前三个月我照样管你的吃穿,只是没有月银,三个月过后任尔去留。”
    土匪们一片窃窃私语。
    不跟着他造反都还管吃住,还有这样的好事儿?
    当即有人热血沸腾,站出来道:“我也造反,我家就剩我一个了,大不了跟他们团圆去!”
    有人应和,其他人也纷纷站了出来。
    褚琰见响应声越来越多,双手放在身前往下压,平息了声音,朗声道:“诸位,若是愿意随我去,便到我九弟那里,报上自己的名字。”
    陆云城听了,便将屋里的桌椅搬出来,把王御医写方子用的笔墨纸砚拿出来,瞿寨主第一个上前来,报上自己的名字。
    此后寨子里一共两百三十二人,除去躺在床上的瞿二和那位刚满十二岁年纪尚小的小土匪,无一例外,都将名字留在了名册之上。
    第47章抢
    燕京护国寺。
    白衣僧人走出禅房,眼皮轻抬,朝等候在外的李凭瑞无声施一礼,李凭瑞亦回一礼,随后梁冶出来,细声道:“李大人,陛下有请。”
    李凭瑞颔首,独自入内。
    禅房里茶上白气未散,淡淡的檀香味缭绕,桌上有一只白净瓷瓶、一盏灯和一张写着批命的纸条。
    说来承兴帝亲自来走这一趟还是为了安王。
    皇帝想起褚琰命格也算坎坷,又想起护国寺有一高僧,太后常赞之,便想来替褚琰算算命格。
    承兴帝平日对这些东西不敢兴趣,这回除了一时兴起,或许还有些别的缘由,也不知批命写得如何,反正从承兴帝那心事重重的模样上看不太出来。
    李凭瑞坐下后,承兴帝没头没尾地来了一句:“朕昨日收到一密函。”
    李凭瑞了然:“陛下,可是安王殿下的消息?”
    承兴帝直接将那密函丢给他。
    倒也没有什么重要的内容,是柳侯爷写的,一是报平安说安王已抵江城,二是说南晋边关查得愈发严格,来往商船都要备案,他的人想走水路混进去有些难度,打算考虑扮成陆商从惠州出境。
    这密函跋涉半个北齐,为了不走露风声让别人猜测,没有用加急令,故而已经是半个月之前的信了。
    承兴帝以闲聊的口吻道:“他入南晋,将近一个月了,朕只给他十二个月份的期限,两百万白银,你说,他如何能凑出那五十万石粮。”
    李凭瑞沉吟片刻,摇了摇头:“恕臣一时想不到主意,五十万石不是小数目,我朝士兵一人一月食一石之数,五十万石可令十万士兵行军五日。如今南晋粮价高涨,千金难求,殿下带去的银钱虽然不少,可去掉吃穿住行,能取十万石粮食已是极致,若是殿下在那头用本金买租田地,一年之内也产不了那么多,五十万石于如今的南晋来说都是负担,何况是仅带了一百人马无根无基的安王,加上南晋如今严禁粮食流出,大量买卖粮食,必会引来官府搜查。”
    承兴帝幽幽一叹:“这话你早该对他说一遍。”
    “便是臣说了,殿下也会坚持要去的。”李凭瑞笑道:“陛下不必忧虑,筹五十万石是功,筹十万石亦是功,何况安王既然说他有办法,那恐怕筹得不止臣估计之数。陛下送安王殿下出去,不就是想让殿下有功傍身吗?”
    承兴帝道:“朕让你在朱廷一事中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提及他的功劳,又让他以赴封地之名暗中筹粮,你可知朕的意思?”
    按原本的计划,褚琰应在成国公一事中继续深藏功与名,但承兴帝却临时起意,让李凭瑞将安王在谋划中所做之事尽数讲出,后承兴帝又以“安王在封地静心修身”为名,暂缓对他的封赏。
    李凭瑞心中早有猜测,只是身为臣子,这种猜测是万万不能说的,此时承兴帝会自己提出来,李凭瑞也不感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