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有女重长成 第21节(1/2)
如果天公作美,不算接下来的种玉米,半个多月的时间应该能做到收仓,而一旦下雨,就惨了,眼睁睁看着辛苦打出来的粮食被泡得发芽的事太多了。
所以,趁着学校放假的这一天,要赶紧把地里的油菜收了,晒场收拾出来,学校不到忙得不行时是不会放麦假的,而且如果全部事情都挤到那一个星期也做不完。
大人们忙得不可开交,小孩子则是闲得无所事事,韩栋跑了一上午,喝了碗米汤就睡熟了,剩下韩路一个人在屋里打转。如果是之前的她,怕是早早就跑出去找小伙伴玩了,可是现在的她别说是出去玩了,除了班里的同学,其余的小伙伴也只是打过几个照面,连话都没有说几句。
把书柜里韩海的教案给找出来,大致地翻了翻,韩路开始想自己计划的可实施性。
原本她只是想着能让父亲躲过一劫就行,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其自然,现在她觉得自己想得太简单了。父亲习惯每天上课下课,再种种庄稼,教教孩子,一家人温饱有余,富余不足,在打工风潮还没有流行开来时,这样的家庭确实是值得人羡慕的。可是韩路知道这一切都是假像,用不了几年,农村大量的人开始往城市进入,乡下人的腰包慢慢鼓了,同时辍学率也在逐年增加,读书无用论传得之广让每个寒窗苦读的学子都觉得花十多年去上学属于是白白浪费时间,不如早早出去打工,自己挣钱,反正就算是考上大学也是要工作的,早出社会还能多学些经验。
韩路后来想想,都觉得那时候的人像是被人下了蛊一样,迷了心窍,最后才明白,一切不过是贫穷惹的祸,穷怕了才会在看到挣钱原来那么容易时一窝蜂地冲,不顾后果。也所以,后来的家乡虽不属于贫困地区,却是留守儿童和老人最多的地区,那些虚幻的繁荣都是用背井离乡换来的。
前世的母亲也曾出外打工过,只是在工作半年后,实在想念他们姐弟,请假回来了一趟,回到家看到穿得脏兮兮的姐弟,还有韩栋看着她陌生的眼神,瞬间崩溃,发誓再也不要丢下孩子出去。而在韩路高三时,家里也实在负担不起两个孩子的学费,她选择了默默辍学,加入了南下打工的队伍。
现在的韩路知道就算她清楚未来的走向也无能为力,在时代的巨轮面前,一切不自量力的行为都是在螳臂挡车。她也顾不了太多,惟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扭转她们家未来的方向,如果再重来一次,到了最后还要因为钱的问题,学业再次半途而废,她一定要买块豆腐当场撞了。
韩路觉得,这辈子她一定要上无可上,学到再也不想学了才能毕业,方能不辜负重活这一次,对得起自己。
看着手里五年级的教案,又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今天在镇上看到的景象,韩路的心慢慢静了下来。
学校里的课又上了几天,终于宣布放假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已经变得金黄,有些性急的人家都收了大半,开始在晒场里碾了。
张英为了节省时间,一大早就把炉子的火生起来,把锅准备好放到炉子上,进里屋拍拍睡得迷迷糊糊的韩路,让她注意着,锅滚了就把火封住,然后看着韩栋别让他醒了找不到人哭闹,就拿着镰刀匆匆往地里走,韩海这时候已经到地里麦子都割一趟了。
韩路使劲睁开眼,看看枕边的表,还不到六点,起来看看睡得香甜还打着小呼的韩栋,把他往里面挪了挪,然后才出去开始洗漱。
太阳还没出来的清晨空气里带着丝凉意,韩路不自觉打了个哆嗦,接了盆水洗洗脸,整个人才清醒过来。
进厨房看看烧得通红的炉火,饭熟了才能关火,还得等一会儿。炉子里烧的蜂窝煤都是张英去街上买的散煤,回来兑上黄土和水自己打的,除了农忙季节为了赶时间和过年时亲戚来了做菜方便,平时从来不烧。
韩路盯着炉火出了会神,想起来母亲曾经让她看着锅,却一不小心睡过了头,锅里的水都煮干,最后一家人连饭都没吃,而父母一人拿着一个馒头就上地里的事。
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谁年少时没做过几件蠢事呢——回屋拿了个凳子出来,又顺手拽了本书,坐在厨房门口——重要的是要知错能改,则善莫大焉!
作者有话要说:看着我这么勤劳,你们怎么忍心保持沉默(┬_┬)
21. 第二十一章 无题
夏收的田地里一片热火朝天,到处是埋头干活的人均匀散开,站到高处就能看到,大块的地因为每家人的干活快慢不一样,被分成一个个泾渭分明的小方块,参差不齐的有点像是俄罗斯方块,清楚自家地位置的人,从头数过去,能清晰看到远处那忙得头也不抬的小黑点是谁家的父母。
韩路一手拉着韩栋,一手还提着个大水壶,慢慢悠悠地走在路上,跟路上其他脚步匆匆的人形成强烈对比。
“路路,上地给你妈送水啊?”三爷韩东拉着装得高高的架子车从旁边走过,看到韩路道。
“是啊,三爷你一个人吗?三奶奶怎么没在后面帮你推着?”韩路看着那一大车子都感觉沉,路过一个小坑洼时,车子晃了晃,让韩栋站到一边,她站在后面道:“三爷,这里不好走,我帮你推一下。”
这时三奶奶拿着条毛巾从后
所以,趁着学校放假的这一天,要赶紧把地里的油菜收了,晒场收拾出来,学校不到忙得不行时是不会放麦假的,而且如果全部事情都挤到那一个星期也做不完。
大人们忙得不可开交,小孩子则是闲得无所事事,韩栋跑了一上午,喝了碗米汤就睡熟了,剩下韩路一个人在屋里打转。如果是之前的她,怕是早早就跑出去找小伙伴玩了,可是现在的她别说是出去玩了,除了班里的同学,其余的小伙伴也只是打过几个照面,连话都没有说几句。
把书柜里韩海的教案给找出来,大致地翻了翻,韩路开始想自己计划的可实施性。
原本她只是想着能让父亲躲过一劫就行,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其自然,现在她觉得自己想得太简单了。父亲习惯每天上课下课,再种种庄稼,教教孩子,一家人温饱有余,富余不足,在打工风潮还没有流行开来时,这样的家庭确实是值得人羡慕的。可是韩路知道这一切都是假像,用不了几年,农村大量的人开始往城市进入,乡下人的腰包慢慢鼓了,同时辍学率也在逐年增加,读书无用论传得之广让每个寒窗苦读的学子都觉得花十多年去上学属于是白白浪费时间,不如早早出去打工,自己挣钱,反正就算是考上大学也是要工作的,早出社会还能多学些经验。
韩路后来想想,都觉得那时候的人像是被人下了蛊一样,迷了心窍,最后才明白,一切不过是贫穷惹的祸,穷怕了才会在看到挣钱原来那么容易时一窝蜂地冲,不顾后果。也所以,后来的家乡虽不属于贫困地区,却是留守儿童和老人最多的地区,那些虚幻的繁荣都是用背井离乡换来的。
前世的母亲也曾出外打工过,只是在工作半年后,实在想念他们姐弟,请假回来了一趟,回到家看到穿得脏兮兮的姐弟,还有韩栋看着她陌生的眼神,瞬间崩溃,发誓再也不要丢下孩子出去。而在韩路高三时,家里也实在负担不起两个孩子的学费,她选择了默默辍学,加入了南下打工的队伍。
现在的韩路知道就算她清楚未来的走向也无能为力,在时代的巨轮面前,一切不自量力的行为都是在螳臂挡车。她也顾不了太多,惟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扭转她们家未来的方向,如果再重来一次,到了最后还要因为钱的问题,学业再次半途而废,她一定要买块豆腐当场撞了。
韩路觉得,这辈子她一定要上无可上,学到再也不想学了才能毕业,方能不辜负重活这一次,对得起自己。
看着手里五年级的教案,又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今天在镇上看到的景象,韩路的心慢慢静了下来。
学校里的课又上了几天,终于宣布放假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已经变得金黄,有些性急的人家都收了大半,开始在晒场里碾了。
张英为了节省时间,一大早就把炉子的火生起来,把锅准备好放到炉子上,进里屋拍拍睡得迷迷糊糊的韩路,让她注意着,锅滚了就把火封住,然后看着韩栋别让他醒了找不到人哭闹,就拿着镰刀匆匆往地里走,韩海这时候已经到地里麦子都割一趟了。
韩路使劲睁开眼,看看枕边的表,还不到六点,起来看看睡得香甜还打着小呼的韩栋,把他往里面挪了挪,然后才出去开始洗漱。
太阳还没出来的清晨空气里带着丝凉意,韩路不自觉打了个哆嗦,接了盆水洗洗脸,整个人才清醒过来。
进厨房看看烧得通红的炉火,饭熟了才能关火,还得等一会儿。炉子里烧的蜂窝煤都是张英去街上买的散煤,回来兑上黄土和水自己打的,除了农忙季节为了赶时间和过年时亲戚来了做菜方便,平时从来不烧。
韩路盯着炉火出了会神,想起来母亲曾经让她看着锅,却一不小心睡过了头,锅里的水都煮干,最后一家人连饭都没吃,而父母一人拿着一个馒头就上地里的事。
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谁年少时没做过几件蠢事呢——回屋拿了个凳子出来,又顺手拽了本书,坐在厨房门口——重要的是要知错能改,则善莫大焉!
作者有话要说:看着我这么勤劳,你们怎么忍心保持沉默(┬_┬)
21. 第二十一章 无题
夏收的田地里一片热火朝天,到处是埋头干活的人均匀散开,站到高处就能看到,大块的地因为每家人的干活快慢不一样,被分成一个个泾渭分明的小方块,参差不齐的有点像是俄罗斯方块,清楚自家地位置的人,从头数过去,能清晰看到远处那忙得头也不抬的小黑点是谁家的父母。
韩路一手拉着韩栋,一手还提着个大水壶,慢慢悠悠地走在路上,跟路上其他脚步匆匆的人形成强烈对比。
“路路,上地给你妈送水啊?”三爷韩东拉着装得高高的架子车从旁边走过,看到韩路道。
“是啊,三爷你一个人吗?三奶奶怎么没在后面帮你推着?”韩路看着那一大车子都感觉沉,路过一个小坑洼时,车子晃了晃,让韩栋站到一边,她站在后面道:“三爷,这里不好走,我帮你推一下。”
这时三奶奶拿着条毛巾从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