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第168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比较期待他以后的发展。”
    “他只是在消耗他在跳水时候的积累,坡面障碍技巧在进入高手场之后,他的成长速度一定会慢下来。”
    裁判很快分成了两派,看好余乐和不看好余乐。
    这没什么,很正常,就算是白一鸣,也有裁判不是很喜欢他。
    他们又不是“欧元”,总是喜欢用审视目光看待选手的裁判,更会有各自的立场。
    但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余乐的第二场比赛已经出发了。
    他这场出发选择的是正滑,朝着他需要挑战的第一个道具,“彩虹桥”滑去。
    彩虹桥是朝上弓出的形状,大赛组为了让赛场更好看,在彩虹桥的下方还立了类似于彩虹形状的装饰物,红黄蓝绿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当余乐从正前方,以270°的旋转,轻盈跳上去的时候,身体在倏忽间猛地站直,就仿佛真的在彩虹上漫步。
    平衡性太强了!
    身体姿势也很好看。
    这是和传统坡面障碍技巧运动员完全不一样的身姿,很养眼,有种说不上来的潇洒自如。
    彩虹桥上一般做不了【桥上跳】的技巧,余乐也没在这个道具上练过,自然不会勉强自己。
    只是当他从高处滑下来的时候,身体还是微微弯曲了下去。
    他可以更潇洒地完成这个道具,但他有自己想要挑战的动作,450°左侧转体反向下桥,是他在今天为自己设计的一个难度动作。
    毕竟450°他还无法完全掌握,再说初速度不太够,如果他不能在瞬间爆发出更强的力量,也做不出这个技巧。
    因而身体姿势必须变化,这正是个蓄力的姿态。
    转瞬间,来到彩虹桥的末尾,余乐憋住一口气,用了全身的力气往上一跳!
    就连旋转的姿势都优雅。
    滑雪是一个需要足够松弛的运动,而跳水却要紧张起来在瞬间做出一个复杂的动作组合,余乐确实不能像正常的滑雪者那么松弛,他的身体线条和动作姿态,在多年的跳水运动里已经被固化了。
    但也因此,余乐也有了很强的个人特色。
    下桥旋转的时候他跳的很高,脊背是绷直的,双腿也是,因而一旦他旋转的周数足够的多,那倒立“竹蜻蜓”的形状就更加地明显。
    滑雪板变成旋转的螺旋桨,身体绷紧又直又紧,在旋转一周多的同时,滑雪板在脚下出现瞬间的残影,雪似乎都飞扬了起来。
    随后。
    身体一曲,一直,反向落地。
    450°的下桥成功了!!
    余乐再度展现出他优秀的旋转和平衡能力。
    固然下桥的450°比上桥的450°更简单,但在这个赛场上能够完成这个难度的选手,还是相当有限,只有位于金字塔最顶端的高手才会在赛场上拿出这么稳定的表现。
    很好!
    看好余乐的裁判,很高兴能够看见余乐在第二场,完成更高难度的技巧,对余乐的整体能力又有了一个新的评估。
    才转项滑雪这么点时间,就可以掌握这么高难度的动作,还真是个非常优秀的运动员啊!
    而且,真的太稳了!
    余乐完成第一个道具,就往第二个道具滑去。
    这个街区有“屋顶”的设计,类似于变形的弧形桥,大赛组希望每个选手都能去挑战它。
    只是,如果已经挑战成功了一次,再去滑这个道具显然就是一种重复的动作,除非有更高难度的技巧,分数只会比第一次低。
    余乐当然不会再去滑“屋顶”道具。
    这一次,他选择的是一个有一层阶梯形状的平桥。
    270°右转上桥,270°左转下桥。
    【麻花】!
    非常的稳,流畅丝滑,无惊无险,轻松完成。
    旋转能力无敌了!!
    余乐落地,在他眼前出现的就是2周四米的跳台。
    也是这个赛道为数不多的两个跳台。
    但余乐这次没有选择跳台。
    他在上一场比赛,已经完成了他能够做到的最高难度的动作,除非他改变摸板方式,否则分不会更高。
    但这显然不可能。
    这个跳台太矮了,他的速度也不快,所以高度会非常有限,他的爆发力再高,也不可能把这个跳台动作拆开来做。
    与其做重复的动作,或者冒着可能失败的风险去做自己能力范围外的动作,余乐只能将目光瞄准两侧的道具。
    右侧又是一个简单的梯形平桥,他上一次已经做过了,这一次他别无选择,只能选择左侧的12米长桥。
    12米长。
    平桥。
    冷不丁一看,这应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具。
    只有外行人会这么想。
    之所以把最简单的平桥,设计成12米长,难道只是为了给实力不够的选手,一个比较简单的选择吗?
    当然不是。
    桥越长,说明裁判希望你在桥上能够完成的花样儿越多。
    最差也该有个【桥上跳】的动作吧?
    而且这个桥设计成这样,还有一个明显的暗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