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威后问齐(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况,能说我不关心齐国吗?”
    后胜听了,面红耳赤、汗流浃背,默默无言,敢怒而不敢驳。
    因为威后所说,句句在理,而他自己,正是“於陵仲子”之类该杀之辈。
    在赵威后执政的这一段时间内,由于奉行的是这种建立在:
    “民为主、君为轻,民是社稷根本”思想基础上的“爱民、安民”政策。
    在战乱纷争的当时,客观上还是减轻了人民蒙受的苦难。
    使人民能够缓过一口气来进行休养恢复,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人民的拥护。
    所以后来“长平大败”,赵国人民在承受那么惨痛损失的情况下,仍能不屈不饶地坚持邯郸保卫战。
    不能不说是“民本”政策的结果。
    虽然赵威后政治清明,能维持国家的安稳发展,却也并非平安无事。
    一些人际关系就很难摆平,并且留下隐患。
    虞卿走后,蔺相如不得不带病复出处理政务。
    惠文王崩,他感念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悲哀过度,病弱之身。
    怎能担得起日夜哭泣、泪尽继之以血?
    再加上不寝不食,身体很快就垮了下来,多少人恳劝他:
    “相国当以国事为重,不可以殉身来尽愚忠。”
    相如一声长叹:
    “我岂不知幼主待辅,多事之秋?
    赵国今后还不知有多少事等我去做。
    可是,我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啊!”
    说着,一阵激烈的咳嗽后,又呕出一滩血来……
    让他焦虑的,还有廉颇与几位将领的矛盾。
    廉颇身为“护国大将军”,屡立战功、声名赫赫,难免居功自傲;
    性格又粗猛刚直,言语中就常有伤人之处。
    与蔺相如结成“刎颈之交”后,由于不断受到熏陶,也认识到、克服了不少自己的缺点。
    懂得了不能以个人意志用事,要考虑整体利害关系的道理。
    反思在“阏与之战”前与赵奢的意见分歧,事实证明自己错了后,他感到惭愧、内疚。
    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责备。
    如果赵奢屈从于自己不打这一仗,对赵国将是多么大的损失?
    蔺相如则向他指出:
    “马服君着眼的是一个战役的胜负,而你考虑的则是对国家安危的影响。
    角度不同,而意向一致,无须自责。”
    这不仅是安慰,也使他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可惜,蔺相如却只能稳定住廉颇,却无法把握整个朝廷的政治环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