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宝刀不老(1/2)
接到王龁战败的消息,白起无动于衷地瞅着地面啃手指甲。
王龁仗着得宠于秦王,不遵帅令贪功冒进,自己不便处置他,让他吃点儿亏也是好事。
廉颇老儿是赵将之中的悍将,消灭了他,荡平赵国就不困难了,老家伙很扎手,得认真对付。
他头也不回地命令副官:
“调王陵火速增援王龁!”
自己大步走出帅帐。
就在廉颇堪堪追上王龁时,王陵派出的轻骑及时赶到,拦住廉颇。
来了援军人心稳定,王龁并非庸才,抓紧时间让部队稍做休息后,马上组织部队投入战斗。
王陵的后援也陆续赶到,与王龁合军,兵力超过十万。
而廉颇只带了两万铁骑又经过长途奔袭,人困马乏,战斗力未免减弱。
王龁受了两天被追杀的窝囊气,恨得咬牙切齿,围住赵军后,手持大戟,专找廉颇拼命。
秦军已成合围之势扑上来,处境非常不利,却又不甘心束手待毙。
廉颇心里着急,外表仍很沉着地观察环境,九死犹有一生。
实际上确实需要保持冷静才能找到突围的希望。
王陵的援军没经过激烈战斗,精力充沛、锐气十足,只是为了照顾王龁的报复情绪,才没有十分投入。
王龁满怀仇恨、杀气腾腾,虽因有了援军而恢复勇气,但他的人马比赵军还要疲乏。
如果就这么坚持战斗还不会受多大影响。
但是王龁让他们吃点儿干粮喝点儿水,稍做休息,本是好意却坑了将士。
原来过度疲劳的身体只做短时间休息,不但不能恢复体力,反而使麻木的神经得到复甦。
让人感到浑身疲惫手脚酸麻。
连马走路都是一跛一拐,几乎丧失战斗力。
王龁憋着一肚子气,精神上没垮下来,力气上却也打了折扣。
这一切都瞒不过廉颇那鹰隼一般的眼睛,一扫就发现了这个薄弱环节。
自己的将士也都很累,但人家十几万兵马,还等着割咱们的人头去请功呢。
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拼命必死,拼了命也许能逃出去,这个道理不用讲将士们也很清楚。
见王龁正在东瞅西望,廉颇一咬牙,拍马冲上去抡起大刀,搂头盖顶砍下。
王龁也不是脓包,大吼一声横起戟杆,“当”地一声兵器相碰,把两人的手臂震得酸麻。
廉颇抽刀反手一挥,又横扫过去,王龁的大戟也斜劈下来。
两件兵器恰好相碰,又是“当”地一声火花四迸。
若在武侠小说中廉颇这一招应叫“横扫千军”,王龁一劈则是“吴刚伐桂”。
可惜在惨烈地生死相搏中,军人们却没有给杀人形式上赋予优美名称的闲心。
此时此刻,他们想的只是“杀!”
杀掉你,我就能活。
将对将杀,兵对兵杀,刀光戈影、血肉横飞……
廉颇不敢恋战,觑个空子拼着两败俱伤,一刀砍下,王龁为了保命,只得一闪,廉颇趁机大叫一声:
“撤!”
赵军咬着牙也乒乒乓乓一阵乱打硬是突出包围。
廉颇殿后,做了个假动作,摆脱纠缠,也拔马而去。
王龁见赵军突围,大叫:
“廉颇老儿哪里逃!”
拍马赶来,也是他过于气愤,一时疏忽,竟没提防对方的“拖刀计”。
堪堪赶上,探身提戟向前刺去,猛听呼地一阵风声,那廉颇的大刀抡了个圆周劈下。
刀锋已到头顶。
王龁暗叫不好,身子一侧棱,算是躲的快,腿上的护甲已被破掉。
虽然没受大伤,却已耽误了时间,两万赵骑突破重围,直奔长治。
又调过来了,这回是廉颇逃,王龁追。
当然,只要逃进长治城,廉颇也就不必怕王龁了。
远远已能望见长治城上旌旗,廉颇松口气,马上到了!
不料,一阵鼓声响起,迎面又转出大队秦军挡在路上,为首大将立马横戈,沉声喝道:
“白起在此,廉颇还不受死!”
遇上白起,不要说军兵,廉颇也不禁打个冷战。
他还不至于畏惧这个人,但后有追兵,前阻强敌,看来今天是难逃全军覆没之灾了!
悔不该一时冲动,犯了轻敌冒进这兵家大忌啊!
白起见廉颇发楞,又是冷冷一哼:
“你想想,还能逃出洒家手掌吗?”
长戈一挥:
“前进!”
秦军既不呐喊,也不猛冲,而是一步步地向前迫近……
尽管两军间还有一段距离,但赵军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强大压力,逼得他们紧缩成一团。
又拥挤着向后退缩,而后边,也有敌人……
这是白起惯用的精神战术。
凭借他和秦军铁骑的战名,就这么一步步地压下去,便能把对方吓成泥塑木雕,等着挨杀;
或是不敢抵抗,抱头鼠窜,当然乃难免一死。
但这种战术也并不是万灵的。
最有效的对策就是主将自己首先冲破精神上的
王龁仗着得宠于秦王,不遵帅令贪功冒进,自己不便处置他,让他吃点儿亏也是好事。
廉颇老儿是赵将之中的悍将,消灭了他,荡平赵国就不困难了,老家伙很扎手,得认真对付。
他头也不回地命令副官:
“调王陵火速增援王龁!”
自己大步走出帅帐。
就在廉颇堪堪追上王龁时,王陵派出的轻骑及时赶到,拦住廉颇。
来了援军人心稳定,王龁并非庸才,抓紧时间让部队稍做休息后,马上组织部队投入战斗。
王陵的后援也陆续赶到,与王龁合军,兵力超过十万。
而廉颇只带了两万铁骑又经过长途奔袭,人困马乏,战斗力未免减弱。
王龁受了两天被追杀的窝囊气,恨得咬牙切齿,围住赵军后,手持大戟,专找廉颇拼命。
秦军已成合围之势扑上来,处境非常不利,却又不甘心束手待毙。
廉颇心里着急,外表仍很沉着地观察环境,九死犹有一生。
实际上确实需要保持冷静才能找到突围的希望。
王陵的援军没经过激烈战斗,精力充沛、锐气十足,只是为了照顾王龁的报复情绪,才没有十分投入。
王龁满怀仇恨、杀气腾腾,虽因有了援军而恢复勇气,但他的人马比赵军还要疲乏。
如果就这么坚持战斗还不会受多大影响。
但是王龁让他们吃点儿干粮喝点儿水,稍做休息,本是好意却坑了将士。
原来过度疲劳的身体只做短时间休息,不但不能恢复体力,反而使麻木的神经得到复甦。
让人感到浑身疲惫手脚酸麻。
连马走路都是一跛一拐,几乎丧失战斗力。
王龁憋着一肚子气,精神上没垮下来,力气上却也打了折扣。
这一切都瞒不过廉颇那鹰隼一般的眼睛,一扫就发现了这个薄弱环节。
自己的将士也都很累,但人家十几万兵马,还等着割咱们的人头去请功呢。
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拼命必死,拼了命也许能逃出去,这个道理不用讲将士们也很清楚。
见王龁正在东瞅西望,廉颇一咬牙,拍马冲上去抡起大刀,搂头盖顶砍下。
王龁也不是脓包,大吼一声横起戟杆,“当”地一声兵器相碰,把两人的手臂震得酸麻。
廉颇抽刀反手一挥,又横扫过去,王龁的大戟也斜劈下来。
两件兵器恰好相碰,又是“当”地一声火花四迸。
若在武侠小说中廉颇这一招应叫“横扫千军”,王龁一劈则是“吴刚伐桂”。
可惜在惨烈地生死相搏中,军人们却没有给杀人形式上赋予优美名称的闲心。
此时此刻,他们想的只是“杀!”
杀掉你,我就能活。
将对将杀,兵对兵杀,刀光戈影、血肉横飞……
廉颇不敢恋战,觑个空子拼着两败俱伤,一刀砍下,王龁为了保命,只得一闪,廉颇趁机大叫一声:
“撤!”
赵军咬着牙也乒乒乓乓一阵乱打硬是突出包围。
廉颇殿后,做了个假动作,摆脱纠缠,也拔马而去。
王龁见赵军突围,大叫:
“廉颇老儿哪里逃!”
拍马赶来,也是他过于气愤,一时疏忽,竟没提防对方的“拖刀计”。
堪堪赶上,探身提戟向前刺去,猛听呼地一阵风声,那廉颇的大刀抡了个圆周劈下。
刀锋已到头顶。
王龁暗叫不好,身子一侧棱,算是躲的快,腿上的护甲已被破掉。
虽然没受大伤,却已耽误了时间,两万赵骑突破重围,直奔长治。
又调过来了,这回是廉颇逃,王龁追。
当然,只要逃进长治城,廉颇也就不必怕王龁了。
远远已能望见长治城上旌旗,廉颇松口气,马上到了!
不料,一阵鼓声响起,迎面又转出大队秦军挡在路上,为首大将立马横戈,沉声喝道:
“白起在此,廉颇还不受死!”
遇上白起,不要说军兵,廉颇也不禁打个冷战。
他还不至于畏惧这个人,但后有追兵,前阻强敌,看来今天是难逃全军覆没之灾了!
悔不该一时冲动,犯了轻敌冒进这兵家大忌啊!
白起见廉颇发楞,又是冷冷一哼:
“你想想,还能逃出洒家手掌吗?”
长戈一挥:
“前进!”
秦军既不呐喊,也不猛冲,而是一步步地向前迫近……
尽管两军间还有一段距离,但赵军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强大压力,逼得他们紧缩成一团。
又拥挤着向后退缩,而后边,也有敌人……
这是白起惯用的精神战术。
凭借他和秦军铁骑的战名,就这么一步步地压下去,便能把对方吓成泥塑木雕,等着挨杀;
或是不敢抵抗,抱头鼠窜,当然乃难免一死。
但这种战术也并不是万灵的。
最有效的对策就是主将自己首先冲破精神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