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祸起萧墙6(1/2)
章泽世让李儒思重新塑造出一个“韩山童”来,这蒋则仕本身和韩山童有些相似,加之李儒思鬼斧神工,运用当年游历西域时从一个西域郎中那里学到的技法,居然真的做到了。
经过改造的蒋则仕和韩山童形貌举止都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嗓音沙哑一些。
章泽世暗中等待时机。
只要韩山童遭遇不测,他就推出这个假的“韩山童”,号令天下白莲教徒。
他甚至想过要寻找机会杀掉韩山童,然后以假韩山童替之。
在他的心中,这是一个精密的计划,若是实现,他章泽世席卷天下并不遥远。
时机很快到来,红巾军起事时遭到告密,蒙古兵随即接踵攻至,把韩山童和刘福通困住。
章泽世心中窃喜,以为韩、刘必死无疑。
为了掩天下白莲教徒的耳目,他派出李湘流带兵去救,其实他已经料定,李湘流的千人队无疑杯水车薪,不但解不了围,李湘流也回不来了。
但章泽世万万没想到,李湘流在百里濯缨和楚映雪的帮助下,居然奇迹般地救出了韩山童和刘福通。
不过,就在章泽世暗自后悔,却又说不出口的时候,韩山童不断分兵,最后寡不敌众,被蒙古兵抓获兵当场处死,首级悬于永年城门之上。
章泽世忍住心中狂喜,赶紧推出蒋则仕,对外则称已经将韩山童救出,那个悬挂在永年城门之上的首级并未韩山童的,那不过是官府为了打击红巾军士气设下的圈套而已。
所以红巾军将士对此深信不疑。
于是,对章泽世来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态势形成了,虽然,这个“天子”是个惟自己马首是瞻的冒牌货!
只要他运作得当,天下白莲教徒不下百万,都将为他所用,那将是一支何其巨大的力量,何愁大事不成?
然而,他千算万算,算错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李儒思。
李儒思也是饱读诗书之人,只是在大元时代,科举为官已经成为读书人的死胡同,他不能为官,只能为吏,在官府饱受蒙古人和色母人的欺辱。
章泽世和李儒思都在官场谋事。
但章泽世能喜怒不行于色,而且愿意用心揣摩上意,慢慢和那些当官的混得称兄道弟,虽不能飞黄腾达,却也衣食无忧。
李儒思则清高得多,终于在官衙混不下去,便秉承了“不为名相,便为名医”的古训,在乡间行医,日积月累,倒也练就一手好医术。
适逢韩山童传教,李儒思和章泽世二人一起加入白莲教。
因章泽世行事张扬,李儒思行事低调,不知不觉中,二人形成了类似主仆却不是主仆的关系。
然而,李儒思和章泽世不同,章泽世是为野心而来,李儒思是为信仰而来,他是真的打心底信奉白莲教和景仰韩山童。
当章泽世企图把蒋则仕训练成韩山童的替身的时候,章泽世却万万没有料到,李儒思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韩山童和刘福通!
当时,起事已经提到了日程,韩山童和刘福通都不愿在起事之前便自相残杀,所以采取了隐忍的作法,并密令李儒思暗中留意章泽世的一举一动。
更为重要的是,在红巾军起事的当夜,刘福通走了一步险棋。
当蒙古兵出现的时候,刘福通预计有一场恶战,胜负难料,而章泽世虽然拥有重兵,在关键时候也未必全力相助。
于是,他命人秘密把韩山童送到了章泽世的军营,却把蒋则仕换了出来。
要在章泽世的后军中办成这件事,显然极其不易,但如果有了李儒思这样的内应,一切都变得那么简单。
幸得蒋则仕同样深受李儒思影响,也是白莲教的忠贞信徒,甘愿代替韩山童赴险。
而韩山童到达章泽世的后军后,故意沙哑着嗓子说话,倒也没有露出破绽。为了让其他人相信他是真的韩山童,章泽世还让人制造了韩山童脖子受伤、说话声音嘶哑的假象。
神不知鬼不觉,章泽世的后军中,韩山童的替身变成了韩山童本人,而刘福通身边那个红衣教主变成了能以假乱真的蒋则仕。
而章泽世,自以为一切都在自己的算计之中。
否则,在红巾军后军遇袭那一夜,刘福通怎么可能敢冒杀身之险前往章泽世的大营!
章泽世为了试探刘福通有无杀自己之心,还设计了那场“鸿门宴”,让刘福通看到,“韩山童”掌握了局势,一声令下他便可杀了章泽世。
但刘福通岂是那么好糊弄之人,哪会轻易上当?
结果,刘福通安全离去,真韩山童留在章泽世身边,和李儒思一道,监视这章泽世的一举一动。
章泽世听完李儒思的话,脸上的肌肉抽搐了半天。
他终于确认,自己机关算尽,还是功亏一篑。
韩山童微笑着看着他,“章大人你也不想想,如果我是假的,刘福通大元帅怎肯以身犯险,来到你这龙潭虎穴?”
章泽世也算条汉子,他无奈地摇摇头,看着韩山童,缓缓地说,“明王殿下,事已至此,多说无用,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我自作自受,并无怨言。望明王看在章某这些年好歹也为白莲教殚精竭虑的
经过改造的蒋则仕和韩山童形貌举止都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嗓音沙哑一些。
章泽世暗中等待时机。
只要韩山童遭遇不测,他就推出这个假的“韩山童”,号令天下白莲教徒。
他甚至想过要寻找机会杀掉韩山童,然后以假韩山童替之。
在他的心中,这是一个精密的计划,若是实现,他章泽世席卷天下并不遥远。
时机很快到来,红巾军起事时遭到告密,蒙古兵随即接踵攻至,把韩山童和刘福通困住。
章泽世心中窃喜,以为韩、刘必死无疑。
为了掩天下白莲教徒的耳目,他派出李湘流带兵去救,其实他已经料定,李湘流的千人队无疑杯水车薪,不但解不了围,李湘流也回不来了。
但章泽世万万没想到,李湘流在百里濯缨和楚映雪的帮助下,居然奇迹般地救出了韩山童和刘福通。
不过,就在章泽世暗自后悔,却又说不出口的时候,韩山童不断分兵,最后寡不敌众,被蒙古兵抓获兵当场处死,首级悬于永年城门之上。
章泽世忍住心中狂喜,赶紧推出蒋则仕,对外则称已经将韩山童救出,那个悬挂在永年城门之上的首级并未韩山童的,那不过是官府为了打击红巾军士气设下的圈套而已。
所以红巾军将士对此深信不疑。
于是,对章泽世来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态势形成了,虽然,这个“天子”是个惟自己马首是瞻的冒牌货!
只要他运作得当,天下白莲教徒不下百万,都将为他所用,那将是一支何其巨大的力量,何愁大事不成?
然而,他千算万算,算错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李儒思。
李儒思也是饱读诗书之人,只是在大元时代,科举为官已经成为读书人的死胡同,他不能为官,只能为吏,在官府饱受蒙古人和色母人的欺辱。
章泽世和李儒思都在官场谋事。
但章泽世能喜怒不行于色,而且愿意用心揣摩上意,慢慢和那些当官的混得称兄道弟,虽不能飞黄腾达,却也衣食无忧。
李儒思则清高得多,终于在官衙混不下去,便秉承了“不为名相,便为名医”的古训,在乡间行医,日积月累,倒也练就一手好医术。
适逢韩山童传教,李儒思和章泽世二人一起加入白莲教。
因章泽世行事张扬,李儒思行事低调,不知不觉中,二人形成了类似主仆却不是主仆的关系。
然而,李儒思和章泽世不同,章泽世是为野心而来,李儒思是为信仰而来,他是真的打心底信奉白莲教和景仰韩山童。
当章泽世企图把蒋则仕训练成韩山童的替身的时候,章泽世却万万没有料到,李儒思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韩山童和刘福通!
当时,起事已经提到了日程,韩山童和刘福通都不愿在起事之前便自相残杀,所以采取了隐忍的作法,并密令李儒思暗中留意章泽世的一举一动。
更为重要的是,在红巾军起事的当夜,刘福通走了一步险棋。
当蒙古兵出现的时候,刘福通预计有一场恶战,胜负难料,而章泽世虽然拥有重兵,在关键时候也未必全力相助。
于是,他命人秘密把韩山童送到了章泽世的军营,却把蒋则仕换了出来。
要在章泽世的后军中办成这件事,显然极其不易,但如果有了李儒思这样的内应,一切都变得那么简单。
幸得蒋则仕同样深受李儒思影响,也是白莲教的忠贞信徒,甘愿代替韩山童赴险。
而韩山童到达章泽世的后军后,故意沙哑着嗓子说话,倒也没有露出破绽。为了让其他人相信他是真的韩山童,章泽世还让人制造了韩山童脖子受伤、说话声音嘶哑的假象。
神不知鬼不觉,章泽世的后军中,韩山童的替身变成了韩山童本人,而刘福通身边那个红衣教主变成了能以假乱真的蒋则仕。
而章泽世,自以为一切都在自己的算计之中。
否则,在红巾军后军遇袭那一夜,刘福通怎么可能敢冒杀身之险前往章泽世的大营!
章泽世为了试探刘福通有无杀自己之心,还设计了那场“鸿门宴”,让刘福通看到,“韩山童”掌握了局势,一声令下他便可杀了章泽世。
但刘福通岂是那么好糊弄之人,哪会轻易上当?
结果,刘福通安全离去,真韩山童留在章泽世身边,和李儒思一道,监视这章泽世的一举一动。
章泽世听完李儒思的话,脸上的肌肉抽搐了半天。
他终于确认,自己机关算尽,还是功亏一篑。
韩山童微笑着看着他,“章大人你也不想想,如果我是假的,刘福通大元帅怎肯以身犯险,来到你这龙潭虎穴?”
章泽世也算条汉子,他无奈地摇摇头,看着韩山童,缓缓地说,“明王殿下,事已至此,多说无用,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我自作自受,并无怨言。望明王看在章某这些年好歹也为白莲教殚精竭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