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4/5)
家世还是才学能力都十分出众,若不是太子是自己的儿子,周皇后把太子扔了,考虑起德妃说得这桩婚事。
周皇后刚打发完德妃,如今安嫔又跑了过来替五皇子求这桩婚事,这让周皇后十分头痛,不过有些事一回生二回熟,周皇后对付安嫔的理由和应付德妃的一样,笑着对安嫔道:“永嘉的婚事不急,一则是她还小,二是她到底和普通闺阁女儿家不一样,她明年就要参加会试,如今一切以学业为重,太子和张祭酒都对永嘉期望很大,连杨首辅也是如此,咱们这些人不能帮着永嘉考试,可是也让她分析,给她拖后腿不是?”
这就是周皇后当初拒绝德妃的理由,这个理由用起来百试百灵。其实周皇后最想说的永嘉是她一早就定下来的儿媳,但是奈何自家儿子没有搞定小姑娘,还怕吓着永嘉,不想让永嘉因为这些杂事分心,影响会试,所以她只能忍着。
安嫔听到周皇后的话,也不能反驳什么,科举这种事情确实不能分心,平常人家若是有孩子要参加会试,都恨不得把家中的那些莺莺燕燕全都赶走,婚事什么的只等到家中孩子中榜后才议。原本安嫔不觉得科举有什么重要的,虽然永嘉郡主厉害,但是到底是女孩子,又听到周皇后说连杨首辅的都关注,安嫔也不敢不重视了。
不过这个时候安嫔考虑地就不得不多了,若永嘉郡主只是一个普通受宠的闺阁姑娘,她绝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永嘉郡主,但是情况不是这样的,永嘉郡主若真是中了榜,到时候会不会为官,还有这样的女子五皇子真的能压得住吗?
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五皇子是什么样的人,安嫔再清楚不过,五皇子没有大皇子的沉稳,也没有二皇子有那么多的心思,更不要说和太子比了,那根本就没法比,五皇子的性子甚至还有些软弱,这样的五皇子若真的和永嘉郡主成了亲,五皇子真的能压住永嘉郡主吗?虽说夫妻之间没有什么压住不压住的说法,但是若五皇子和永嘉郡主成差点
这个问题不得不让安嫔重新考虑这桩婚事。
“郡主以后会入朝为官吗?”安嫔对着周皇后问道,她心中有些担忧。
周皇后答道:“应该会的吧,杨首辅觉得永嘉在变法改革上颇有天赋,还想要委以重任。”这个问题太子之前和她提过,周皇后当时也觉得不可思议,她甚至都搞明白太子对永嘉的打算是什么,这哪有太子妃入朝为官的?只是这话她没有说。周皇后对太子十分信任,她相信太子自有打算,在朝政上周皇后向来是相信太子,不插手的。
安嫔听到周皇后的回答,真的是犹豫了,她现在真的有些不确定五皇子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儿子。不过安嫔也没有再说,她还要回去好好考虑。
另一边,薛夷光在休息了一天后,便往东宫而去,她还要和太子详谈自己这一年游历的感悟。
薛夷光将自己作过的调查摆在太子面前,侃侃而谈,“殿下您看,这是蜀地和浙江湖北两地的对比,浙江,湖北量地是大魏主要的产粮区,而四川的亩均征收粮食的数量还要高于这两地,我觉得原因主要有四。”
“第一,蜀地的自然条件好,土地肥沃,水利发展,尤其是成都,其次是因为蜀地自古以来农耕文化深厚,有历史基础;第三就是因为蜀地贯彻实施了轻徭薄赋,恢复生产的政策,蜀地人丁兴旺,使得大量土地得以复垦。”薛夷光接着说道:“最后一点便是因为蜀地的历任执政者都针对蜀地的情况做了更多的改革,针对各个地方不同的经济状况施行不同的政策,因地制宜。”
说起这些的时候,薛夷光一双眼睛都亮晶晶的,身上充满了自信,也不是拿后世的那些政策往大魏身上套了,她有自己的想法,针对大魏的情况她有更多的改革想法。
太子看着面前的小姑娘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谈,言之有据,比之前扎实了不少,心中十分欣慰,当然更多的却是骄傲。
第133章 航海
薛夷光根据自己游历一年对大魏的了解, 一直在和太子说着自己的见解,而且说得十分有激情,这在上一世, 薛夷光觉得这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她会觉得政事多么的枯燥无聊,但是现在薛夷光却能够明显感受到政治的魅力。
“所以你想要说什么?”太子笑着对薛夷光问道。
“改革需要因地制宜。”薛夷光总结道:“我们不可能将一条政令推行到大魏的所有地方,就像是田亩赋税我们也需要根据粮食的产量来定下不同的赋税等级, 而且各地主政的官员也十分关键。”变法很难, 但是任用官员也同样是个问题, 如果官员贪腐严重,那么当地的百姓就八成是没有好日子过的。
“这确实是个问题, 你说的很对。”太子笑道:“果然比以前进步多了。”
听到太子的表扬,薛夷光笑了,又接着道:“还有一个问题我想要和您说。”
“你说。”太子笑着道。
“就是科举的形式。”薛夷光接着道:“其实,如今的科举以经义为主是很不科学的,唐朝时还有明算, 明法等科目,这些大魏也是需要的, 大魏工匠的地位普遍低下,但是有手艺的工匠真的很重要。”薛夷光知道这个时代重文轻工, 因为农业为主
周皇后刚打发完德妃,如今安嫔又跑了过来替五皇子求这桩婚事,这让周皇后十分头痛,不过有些事一回生二回熟,周皇后对付安嫔的理由和应付德妃的一样,笑着对安嫔道:“永嘉的婚事不急,一则是她还小,二是她到底和普通闺阁女儿家不一样,她明年就要参加会试,如今一切以学业为重,太子和张祭酒都对永嘉期望很大,连杨首辅也是如此,咱们这些人不能帮着永嘉考试,可是也让她分析,给她拖后腿不是?”
这就是周皇后当初拒绝德妃的理由,这个理由用起来百试百灵。其实周皇后最想说的永嘉是她一早就定下来的儿媳,但是奈何自家儿子没有搞定小姑娘,还怕吓着永嘉,不想让永嘉因为这些杂事分心,影响会试,所以她只能忍着。
安嫔听到周皇后的话,也不能反驳什么,科举这种事情确实不能分心,平常人家若是有孩子要参加会试,都恨不得把家中的那些莺莺燕燕全都赶走,婚事什么的只等到家中孩子中榜后才议。原本安嫔不觉得科举有什么重要的,虽然永嘉郡主厉害,但是到底是女孩子,又听到周皇后说连杨首辅的都关注,安嫔也不敢不重视了。
不过这个时候安嫔考虑地就不得不多了,若永嘉郡主只是一个普通受宠的闺阁姑娘,她绝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永嘉郡主,但是情况不是这样的,永嘉郡主若真是中了榜,到时候会不会为官,还有这样的女子五皇子真的能压得住吗?
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五皇子是什么样的人,安嫔再清楚不过,五皇子没有大皇子的沉稳,也没有二皇子有那么多的心思,更不要说和太子比了,那根本就没法比,五皇子的性子甚至还有些软弱,这样的五皇子若真的和永嘉郡主成了亲,五皇子真的能压住永嘉郡主吗?虽说夫妻之间没有什么压住不压住的说法,但是若五皇子和永嘉郡主成差点
这个问题不得不让安嫔重新考虑这桩婚事。
“郡主以后会入朝为官吗?”安嫔对着周皇后问道,她心中有些担忧。
周皇后答道:“应该会的吧,杨首辅觉得永嘉在变法改革上颇有天赋,还想要委以重任。”这个问题太子之前和她提过,周皇后当时也觉得不可思议,她甚至都搞明白太子对永嘉的打算是什么,这哪有太子妃入朝为官的?只是这话她没有说。周皇后对太子十分信任,她相信太子自有打算,在朝政上周皇后向来是相信太子,不插手的。
安嫔听到周皇后的回答,真的是犹豫了,她现在真的有些不确定五皇子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儿子。不过安嫔也没有再说,她还要回去好好考虑。
另一边,薛夷光在休息了一天后,便往东宫而去,她还要和太子详谈自己这一年游历的感悟。
薛夷光将自己作过的调查摆在太子面前,侃侃而谈,“殿下您看,这是蜀地和浙江湖北两地的对比,浙江,湖北量地是大魏主要的产粮区,而四川的亩均征收粮食的数量还要高于这两地,我觉得原因主要有四。”
“第一,蜀地的自然条件好,土地肥沃,水利发展,尤其是成都,其次是因为蜀地自古以来农耕文化深厚,有历史基础;第三就是因为蜀地贯彻实施了轻徭薄赋,恢复生产的政策,蜀地人丁兴旺,使得大量土地得以复垦。”薛夷光接着说道:“最后一点便是因为蜀地的历任执政者都针对蜀地的情况做了更多的改革,针对各个地方不同的经济状况施行不同的政策,因地制宜。”
说起这些的时候,薛夷光一双眼睛都亮晶晶的,身上充满了自信,也不是拿后世的那些政策往大魏身上套了,她有自己的想法,针对大魏的情况她有更多的改革想法。
太子看着面前的小姑娘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谈,言之有据,比之前扎实了不少,心中十分欣慰,当然更多的却是骄傲。
第133章 航海
薛夷光根据自己游历一年对大魏的了解, 一直在和太子说着自己的见解,而且说得十分有激情,这在上一世, 薛夷光觉得这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她会觉得政事多么的枯燥无聊,但是现在薛夷光却能够明显感受到政治的魅力。
“所以你想要说什么?”太子笑着对薛夷光问道。
“改革需要因地制宜。”薛夷光总结道:“我们不可能将一条政令推行到大魏的所有地方,就像是田亩赋税我们也需要根据粮食的产量来定下不同的赋税等级, 而且各地主政的官员也十分关键。”变法很难, 但是任用官员也同样是个问题, 如果官员贪腐严重,那么当地的百姓就八成是没有好日子过的。
“这确实是个问题, 你说的很对。”太子笑道:“果然比以前进步多了。”
听到太子的表扬,薛夷光笑了,又接着道:“还有一个问题我想要和您说。”
“你说。”太子笑着道。
“就是科举的形式。”薛夷光接着道:“其实,如今的科举以经义为主是很不科学的,唐朝时还有明算, 明法等科目,这些大魏也是需要的, 大魏工匠的地位普遍低下,但是有手艺的工匠真的很重要。”薛夷光知道这个时代重文轻工, 因为农业为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