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节(4/5)
到时候跟随太子的薛夷光,一定会沦为阶下囚,下场会更惨。
另一边,薛夷光游街也快结束了,跟在薛夷光身后基本上被忽视的颜铄和刘芳有些哭笑不得,他们就不明白了,明明他们是男子,应该比永嘉郡主更受欢迎才对,怎么最后那些姑娘们全都是冲着永嘉郡主去的?特别是颜铄,他连个未婚妻都没有,虽然颜铄也收到了几块儿手帕什么的,这比他当初在浙江中解元的时候收到的东西还少!
薛夷光结束游街后,又去宫门前谢恩,之后才跟着还在等她的安国公还有薛培父子一起离开。只是薛夷光低估了姑娘们的热情,她坐着安国公府的马车回去,依旧被围了个水泄不通,等回到家中的时候,薛夷光已经疲惫不堪了。她庆幸琼林宴是在明天,不然她连琼林宴都去不了。
泡了个热水澡,薛夷光缓解了不少疲乏,之后去了正厅,和安国公夫妇还有自己叔父薛培一家一起吃了晚饭,回来后,薛夷光连书都不看了,直接躺在了床上。
比起薛夷光的疲惫,群里的大佬们还十分兴奋,除了同昌公主外,其余的大佬们从来没有见过状元打马游街盛景,就是出生在明朝的秦良玉也没有见过,她是武将,不在京中自然见不得这番盛景,当时又是明朝末年,大明陷入内忧外乱之中,哪有开科取士的心思。
群中也只有同昌公主见过,同昌公主还是很骄傲的,像众人科普着大唐科举的盛景,大佬们听得津津有味,最后蔡琰还道:“开科取士应当是天下读书人的幸事,开创这开科取士的帝王一定是以为圣贤明君。”
薛夷光看到这条消息,在下面回道:“史书上的隋炀帝可是一位荒淫无道的帝王。”
生在隋朝之前的大佬们看到这句话,直接惊了,剩下的只有一连串的问号。
冯有道:“群主,快给我们讲讲。”
“隋和秦一样都是二世而亡,被成为历史上的短命王朝。”薛夷光解释道:“隋炀帝是隋朝的第二位帝王,也是最后一位帝王。”
“其实,隋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之后的史书将这些怪罪于隋炀帝荒淫无道,铺张浪费上其实并不对。”薛夷光说道。
说起史书,作为史官世家出身,又修纂过史书的班昭最有发言权,“史书都是由胜利者编纂,所谓修史,都是后任的王朝为前王朝修史,为了表示取得天下是正义的,历史上多对末位皇帝多加抹黑,以显是其得位之正。”
“班昭姐姐说得很对。”薛夷光接着道:“隋炀帝一生所做的最大的事情一共有四件,一是修了大运河,二是修东都洛阳,三是下江南,四是北巡塞外,这里的每一件事其实都寓意深远,但是却最终都成了隋炀帝的□□。”
“先不说运河的意义,只说这东都洛阳,隋炀帝之所以要建东都,是为了加强对东部的管理,当时的隋朝建立是靠着陇西贵族,隋对洛阳以东掌控力度并不强,而当时大部分的人口却来自东部,可以说东都的建立意义重大。”
“下江南也是有原因的,隋之前华夏分裂了三百多年,隋虽然靠武力征服了南方,但是并不被南方的百姓所承认,下江南是为了安抚南方的百姓。”
“至于北巡塞外,也是为了瓦解突厥。”薛夷光最后总结道:“但是有利就有弊,运河让百姓承担了大量的劳役,而且工期又短,百姓只感受到了运河带来的苦,从没感受到运河带来的好处。”
“东都洛阳也是如此,而下江南所用的龙舟本是为了向江南展示大魏的国力,但龙舟的过于奢侈,整个巡游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最后的塞外北巡,虽然获得了征战的胜利,但也动摇了隋的国本。”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开科取士,触动整个士族的利益,隋炀帝不为世家所容。”
“这位隋炀帝究竟是暴君还是明君,从古至今,各有说法。”
第146章 琼林宴
其实真的说起来, 隋和秦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比如都是二世而亡,比如秦始皇和隋炀帝的很多政策都是圣人之举, 却被说成了暴君。
不过史书上的话也非绝对都是错误, 从秦始皇帝到隋炀帝他们的举动,很大程度上给百姓造成了负担, 比如说修长城,比如说修运河, 这些都是造福整个后世的举动,但是在当时的百姓心里, 却是不堪重负的徭役。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时代太过落后, 经济不发达, 若是在现代社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人力物力也很庞大,但是为什么却没有人反对, 反而一些建筑成了百姓心中的骄傲, 这就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国家可以支付巨额的建筑费用, 百姓有钱可赚, 自然是好事。
但是在秦隋两朝却不一样,秦隋负担不起这么多服徭役的百姓, 所以这就造成了百姓的怨声载道,最后百姓受不住这样劳苦的徭役, 所以选择了反抗, 也就是每个王朝灭亡时必然出现的农民起义。
“于百姓而言, 许是昏君。”冯有作为执政者,最有眼光评判,最后道:“但是于后世而言,却也是真正的明君,有为之君。”作为同样和士族对抗,同样变法的冯有来说,她对隋炀帝很有好感。
说完这句话后,冯有又道:
另一边,薛夷光游街也快结束了,跟在薛夷光身后基本上被忽视的颜铄和刘芳有些哭笑不得,他们就不明白了,明明他们是男子,应该比永嘉郡主更受欢迎才对,怎么最后那些姑娘们全都是冲着永嘉郡主去的?特别是颜铄,他连个未婚妻都没有,虽然颜铄也收到了几块儿手帕什么的,这比他当初在浙江中解元的时候收到的东西还少!
薛夷光结束游街后,又去宫门前谢恩,之后才跟着还在等她的安国公还有薛培父子一起离开。只是薛夷光低估了姑娘们的热情,她坐着安国公府的马车回去,依旧被围了个水泄不通,等回到家中的时候,薛夷光已经疲惫不堪了。她庆幸琼林宴是在明天,不然她连琼林宴都去不了。
泡了个热水澡,薛夷光缓解了不少疲乏,之后去了正厅,和安国公夫妇还有自己叔父薛培一家一起吃了晚饭,回来后,薛夷光连书都不看了,直接躺在了床上。
比起薛夷光的疲惫,群里的大佬们还十分兴奋,除了同昌公主外,其余的大佬们从来没有见过状元打马游街盛景,就是出生在明朝的秦良玉也没有见过,她是武将,不在京中自然见不得这番盛景,当时又是明朝末年,大明陷入内忧外乱之中,哪有开科取士的心思。
群中也只有同昌公主见过,同昌公主还是很骄傲的,像众人科普着大唐科举的盛景,大佬们听得津津有味,最后蔡琰还道:“开科取士应当是天下读书人的幸事,开创这开科取士的帝王一定是以为圣贤明君。”
薛夷光看到这条消息,在下面回道:“史书上的隋炀帝可是一位荒淫无道的帝王。”
生在隋朝之前的大佬们看到这句话,直接惊了,剩下的只有一连串的问号。
冯有道:“群主,快给我们讲讲。”
“隋和秦一样都是二世而亡,被成为历史上的短命王朝。”薛夷光解释道:“隋炀帝是隋朝的第二位帝王,也是最后一位帝王。”
“其实,隋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之后的史书将这些怪罪于隋炀帝荒淫无道,铺张浪费上其实并不对。”薛夷光说道。
说起史书,作为史官世家出身,又修纂过史书的班昭最有发言权,“史书都是由胜利者编纂,所谓修史,都是后任的王朝为前王朝修史,为了表示取得天下是正义的,历史上多对末位皇帝多加抹黑,以显是其得位之正。”
“班昭姐姐说得很对。”薛夷光接着道:“隋炀帝一生所做的最大的事情一共有四件,一是修了大运河,二是修东都洛阳,三是下江南,四是北巡塞外,这里的每一件事其实都寓意深远,但是却最终都成了隋炀帝的□□。”
“先不说运河的意义,只说这东都洛阳,隋炀帝之所以要建东都,是为了加强对东部的管理,当时的隋朝建立是靠着陇西贵族,隋对洛阳以东掌控力度并不强,而当时大部分的人口却来自东部,可以说东都的建立意义重大。”
“下江南也是有原因的,隋之前华夏分裂了三百多年,隋虽然靠武力征服了南方,但是并不被南方的百姓所承认,下江南是为了安抚南方的百姓。”
“至于北巡塞外,也是为了瓦解突厥。”薛夷光最后总结道:“但是有利就有弊,运河让百姓承担了大量的劳役,而且工期又短,百姓只感受到了运河带来的苦,从没感受到运河带来的好处。”
“东都洛阳也是如此,而下江南所用的龙舟本是为了向江南展示大魏的国力,但龙舟的过于奢侈,整个巡游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最后的塞外北巡,虽然获得了征战的胜利,但也动摇了隋的国本。”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开科取士,触动整个士族的利益,隋炀帝不为世家所容。”
“这位隋炀帝究竟是暴君还是明君,从古至今,各有说法。”
第146章 琼林宴
其实真的说起来, 隋和秦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比如都是二世而亡,比如秦始皇和隋炀帝的很多政策都是圣人之举, 却被说成了暴君。
不过史书上的话也非绝对都是错误, 从秦始皇帝到隋炀帝他们的举动,很大程度上给百姓造成了负担, 比如说修长城,比如说修运河, 这些都是造福整个后世的举动,但是在当时的百姓心里, 却是不堪重负的徭役。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时代太过落后, 经济不发达, 若是在现代社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人力物力也很庞大,但是为什么却没有人反对, 反而一些建筑成了百姓心中的骄傲, 这就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国家可以支付巨额的建筑费用, 百姓有钱可赚, 自然是好事。
但是在秦隋两朝却不一样,秦隋负担不起这么多服徭役的百姓, 所以这就造成了百姓的怨声载道,最后百姓受不住这样劳苦的徭役, 所以选择了反抗, 也就是每个王朝灭亡时必然出现的农民起义。
“于百姓而言, 许是昏君。”冯有作为执政者,最有眼光评判,最后道:“但是于后世而言,却也是真正的明君,有为之君。”作为同样和士族对抗,同样变法的冯有来说,她对隋炀帝很有好感。
说完这句话后,冯有又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