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节(3/5)
不为别的, 就为女儿的名声。大魏的官员最喜欢标榜的是自己宽和仁厚, 而不是严厉端肃, 她害怕的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将女儿说成酷吏, 这不管是对女儿的名声, 还是对太子妃这个身份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其实,就连安国公夫人这次都有些震惊了, 她一直以为女儿是个性情温和的人, 但事实证明, 女儿绝对是柔中带刚,而且性子有些强势, 这些在平日里体现不出来,但是在一遇到大事的时候, 女儿的刚强的性子便体现的淋漓尽致。
安国公夫人还有些害怕的是女儿的性子太强势,和太子相处不好。太子是个强势的人,整个京都都知道,可以说太子的强势连景祐帝都略有不如,这样两个都强势的人过在一起,真的能和平相处吗?若是遇到意见不和的时候,到底会不会有人让步, 这一点, 也着实让安国公夫人操心。
如果薛夷光知道安国公夫人的操心, 只会觉得安国公夫人想太多了,前者名声的事情是她故意而为,她在京中的名声多是性情温顺,文雅温和等评价,但是这样的名声在官场上其实并不是一个好事,这会让一些官员觉得她好欺负,好糊弄,而且她想要之后以太子妃的身份继续参与政事,就必须竖立威信,改变原本的形象,让这些人明白她绝不是好欺负的。
至于和太子之间的相处,薛夷光其实并不觉得她和太子两个人的性格会阻碍他们两人走到一起,因为太子虽然性格强势,但是却对她十分包容,只要她提出的问题,太子都会仔细思索,然后给出他的答案,如果同意太子会和她直接说,如果太子不同意,太子会和她摆清事实,将所有利弊跟她讲清楚。
其实薛夷光本人并不是个执拗的人,只要将利弊讲清楚,她是会理解,会改变想法的,当然有些时候她还是会坚持自己的想法或者是保留自己的意见,但是她肯定会做出权衡和妥协,她觉得她和太子这些年有分歧的地方也有很多,但是最后都妥善解决了,这就足以说明他们两人在相处上不会有什么问题,安国公夫人的担心并不存在。
不过,现在的薛夷光并不知道安国公夫人的担心,她现在正在和面前这位延平府知府杨贺客套着。不得不说,比起吕闻的嚣张跋扈,这位延平府知府看着是个温文尔雅的中年人,来之前薛夷光了解过,这位杨贺杨知府出身江南士族,在燕云这样北方官员占据多数的地方为官,其实是相当于被孤立的,所以这位杨知府和寒门出身又是北方士子的陈清和走得并不近。
“一年多前我游历潭州府的时候,也算是见识到了杨大人家乡的繁华。‘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湘泪传说,楚歌优美,我也曾于陶公墓前祭拜,贾谊庙前瞻仰,杨大人的家乡,楚国风韵,姿容秀美啊!”薛夷光和杨贺在互相打过招呼后,便笑着道。
杨贺听到薛夷光的话,一时间有些感慨,潭州是他的家乡,但是自从自己考中进士为官后,这几十年间杨贺已经很少有机会回家乡了,上次回去还是三年前回家祭祖的时候。
“没想到郡主还去过潭州。”杨贺感叹道。
薛夷光笑道:“江南湖广之地的很多名城我都去过,潭州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其实她之前引用的李义山的这首诗整体的调子偏向悲伤,并不明快,她之所以选择这首诗也是有原因的,她希望能以这首诗的悲伤勾起杨贺忧伤的情绪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事实证明,她是成功的了。
“我是个不孝子,说起来我都有三年没有回过家了,也没有尽孝母亲膝下。”杨贺说道,他不是家中长子,所以母亲轮不到他来奉养,而是跟着自己大哥在祖宅,而说起来杨家其实还算是个大家族,虽比不上王公贵戚,但是在潭州也算是有些名望。
薛夷光笑着说道:“杨大人为官一方,是一府百姓之父母,若是能够造福一方,想来令堂也能够理解杨大人。”
杨贺自然也注意到了薛夷光这说话的艺术,“若是能够造福一方”,这一个“若”字,便是在点自己,“郡主说的是,我为官这么多年,自古忠孝难两全,我尽力造福延平府百姓也就是对母亲最大的尽孝。只是我治下不严,除了吕闻这样的败类而没有察觉,是我的失误,还请郡主恕罪。”
薛夷光浅笑,她自然知道杨贺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要知道杨贺也算得上是官场的老人了,正经的两榜进士出身,能在四十岁不到就做到正五品的官职,算得上是年轻有为了,这仕途算得上是不错的,照这个程度发展下去,等到在告老前正二品荣休还是可以的。
这样的人,自然要比吕闻这种没参加过科举,靠着裙带关系上位成为县令的人根本不是一个等级,即便是知道她今天来是兴师问罪的,却还是能够镇定自若,就连和她请罪也只是承认了治下不严,其他的一概不认,也不慌。
“只是治下不严吗?”薛夷光听后笑道:“我听说今年也就是前两个月,令堂七十大寿,杨知府可是从送了一尊据说价值不菲的金佛,这和之前令堂大寿时您只送自己亲手画的佛像截然不同,是什么让杨知府一下子暴富,能花出这么多金子给老太太打佛像呢?”
薛夷光自
其实,就连安国公夫人这次都有些震惊了, 她一直以为女儿是个性情温和的人, 但事实证明, 女儿绝对是柔中带刚,而且性子有些强势, 这些在平日里体现不出来,但是在一遇到大事的时候, 女儿的刚强的性子便体现的淋漓尽致。
安国公夫人还有些害怕的是女儿的性子太强势,和太子相处不好。太子是个强势的人,整个京都都知道,可以说太子的强势连景祐帝都略有不如,这样两个都强势的人过在一起,真的能和平相处吗?若是遇到意见不和的时候,到底会不会有人让步, 这一点, 也着实让安国公夫人操心。
如果薛夷光知道安国公夫人的操心, 只会觉得安国公夫人想太多了,前者名声的事情是她故意而为,她在京中的名声多是性情温顺,文雅温和等评价,但是这样的名声在官场上其实并不是一个好事,这会让一些官员觉得她好欺负,好糊弄,而且她想要之后以太子妃的身份继续参与政事,就必须竖立威信,改变原本的形象,让这些人明白她绝不是好欺负的。
至于和太子之间的相处,薛夷光其实并不觉得她和太子两个人的性格会阻碍他们两人走到一起,因为太子虽然性格强势,但是却对她十分包容,只要她提出的问题,太子都会仔细思索,然后给出他的答案,如果同意太子会和她直接说,如果太子不同意,太子会和她摆清事实,将所有利弊跟她讲清楚。
其实薛夷光本人并不是个执拗的人,只要将利弊讲清楚,她是会理解,会改变想法的,当然有些时候她还是会坚持自己的想法或者是保留自己的意见,但是她肯定会做出权衡和妥协,她觉得她和太子这些年有分歧的地方也有很多,但是最后都妥善解决了,这就足以说明他们两人在相处上不会有什么问题,安国公夫人的担心并不存在。
不过,现在的薛夷光并不知道安国公夫人的担心,她现在正在和面前这位延平府知府杨贺客套着。不得不说,比起吕闻的嚣张跋扈,这位延平府知府看着是个温文尔雅的中年人,来之前薛夷光了解过,这位杨贺杨知府出身江南士族,在燕云这样北方官员占据多数的地方为官,其实是相当于被孤立的,所以这位杨知府和寒门出身又是北方士子的陈清和走得并不近。
“一年多前我游历潭州府的时候,也算是见识到了杨大人家乡的繁华。‘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湘泪传说,楚歌优美,我也曾于陶公墓前祭拜,贾谊庙前瞻仰,杨大人的家乡,楚国风韵,姿容秀美啊!”薛夷光和杨贺在互相打过招呼后,便笑着道。
杨贺听到薛夷光的话,一时间有些感慨,潭州是他的家乡,但是自从自己考中进士为官后,这几十年间杨贺已经很少有机会回家乡了,上次回去还是三年前回家祭祖的时候。
“没想到郡主还去过潭州。”杨贺感叹道。
薛夷光笑道:“江南湖广之地的很多名城我都去过,潭州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其实她之前引用的李义山的这首诗整体的调子偏向悲伤,并不明快,她之所以选择这首诗也是有原因的,她希望能以这首诗的悲伤勾起杨贺忧伤的情绪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事实证明,她是成功的了。
“我是个不孝子,说起来我都有三年没有回过家了,也没有尽孝母亲膝下。”杨贺说道,他不是家中长子,所以母亲轮不到他来奉养,而是跟着自己大哥在祖宅,而说起来杨家其实还算是个大家族,虽比不上王公贵戚,但是在潭州也算是有些名望。
薛夷光笑着说道:“杨大人为官一方,是一府百姓之父母,若是能够造福一方,想来令堂也能够理解杨大人。”
杨贺自然也注意到了薛夷光这说话的艺术,“若是能够造福一方”,这一个“若”字,便是在点自己,“郡主说的是,我为官这么多年,自古忠孝难两全,我尽力造福延平府百姓也就是对母亲最大的尽孝。只是我治下不严,除了吕闻这样的败类而没有察觉,是我的失误,还请郡主恕罪。”
薛夷光浅笑,她自然知道杨贺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要知道杨贺也算得上是官场的老人了,正经的两榜进士出身,能在四十岁不到就做到正五品的官职,算得上是年轻有为了,这仕途算得上是不错的,照这个程度发展下去,等到在告老前正二品荣休还是可以的。
这样的人,自然要比吕闻这种没参加过科举,靠着裙带关系上位成为县令的人根本不是一个等级,即便是知道她今天来是兴师问罪的,却还是能够镇定自若,就连和她请罪也只是承认了治下不严,其他的一概不认,也不慌。
“只是治下不严吗?”薛夷光听后笑道:“我听说今年也就是前两个月,令堂七十大寿,杨知府可是从送了一尊据说价值不菲的金佛,这和之前令堂大寿时您只送自己亲手画的佛像截然不同,是什么让杨知府一下子暴富,能花出这么多金子给老太太打佛像呢?”
薛夷光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