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节(3/5)
能对付的了这位敢孤身前往敌国,将敌国搅得一团乱的郡主!
“我知道了。”孙理现在知道了自己该是什么态度,但是对褚氏还是嘱咐道:“随郡主一起赴任的只有安国公夫人,郡主事忙,你没事可以多和安国公夫人走动,看郡主今日的样子应当是个孝子。还有郡主毕竟是个未出阁的姑娘,你办宴会的时候不妨也邀请郡主,郡主在苏州没有玩伴,咱们阿薇年纪也不小了,给郡主当个玩伴……”阿薇是他和褚氏的嫡长女。
“还是别想这么多。”褚氏道:“我们妇人家的事情我来解决,只是父亲在信中嘱咐了,不要将永嘉郡主当作普通闺阁贵女对待,这些事情都先放一放,我不觉得一个踏入朝堂的人还会对小姑娘的事感兴趣。”
孙理听了褚氏的话后,叹了一口气道:“你说得对,是我太急功近利了。”
第二日,薛夷光在府衙中再次见到了这些苏州官员。
孙理和昨日还想要试探的态度不同,虽然他还是在试探,但是轻视之心却少了不少,“府台大人,这是近两年来苏州治下的赋税账簿,以及粮库,……”
薛夷光看着放在外面的账簿,以及看管各府库的官吏,她点头,道:“孙大人有心了。”孙理既然愿意将这些东西都摆在她面前,就足以说明没有挟制她,将她当摆设的意思。
旁边的姚远看着孙理和昨日里截然不同的态度,心中纳闷,他不清楚怎么一夜之间,孙理的变化这么大,不过姚远还是坚守原来的观点,也没有将自己手中现在处理诉讼,粮运,家田等相关的情况向薛夷光做汇报。
薛夷光看了一眼其他坐下的官员,对着姚远问道:“姚同知,苏州的土地丈量地如何了?每户能分到多少亩田地?”
姚远看到薛夷光直接对着他来,也不害怕,起身道:“回府台大人,如今苏州的土地已经丈量完成,每丁能分到露田二十亩,女十亩。”
大魏的田地分为露田,桑田,麻田和宅地四种,露田即为国家授予的田地,需“老免及身没则还田”,桑田则可以传承给子孙。
“这个数不太对吧。”薛夷光看了一眼姚远,道:“我去过京中郊县看过授田的情况,以京中的情况,一个男丁可以都可以分到二十亩,苏州地广人稀,水田充足,二十亩不止吧!”
江南和京中不一样,京中无主的农田少,但是江南的土地多,人少,和京中完全不同,二十亩绝不止。
姚远听到薛夷光的这句话,才开始正视薛夷光,他以为对政务一窍不通的人居然会知道授田的事情?
第223章 收服
孙理看着姚远碰了壁, 心中暗笑,他之前劝说姚远收敛些,姚远不听, 这下可好, 遇到了这真正懂行的, 糊弄不过去了吧!
他也不插话, 他等着看姚远的好戏。同时他也心中庆幸, 他有个出身京中的妻子,岳父家及时给了回信, 不然今天出丑地很有可能就是他了。
作为同知, 这个官职还在通判之上。在一府之中,可以说除了知府, 就是同知的分量最重。但是他十分清楚, 自己只是同知, 不是知府,他是下官,一切都要听从主官的意愿。其实在地方, 知府可以算得上是一手遮天,一府之事知府皆可过问, 所以孙理很清楚, 不管是身份上还是官职上,自己都不具备和永嘉郡主抗衡的能力。
姚远自薛夷光的话落后, 处境便有些尴尬,对于苏州授田的情况他自然是清楚的,但是他就是没想要告诉这位郡主真实的结果, 他随口说一个数, 就是想要看看这位郡主有没有真本事。他本来觉得, 十有八九永嘉郡主是说不出什么疑问的,却没想到这位郡主还真的了解一些授田的事情。
“府台大人说的是。”姚远被挑出了错,却也不想让这位郡主认为自己失职,赶紧说道:“我之前话还没说完,那是土地清查之前的情况,现在清查出不少无主的土地,每丁可分到露田三十五亩,女十七亩。”
薛夷光点头,这个数量算是不少了。大魏规定,每丁可授露田四十亩,女二十亩,但这不是说必须每人都有四十亩地,而是最高的限额,每个男丁最多可以得到授田四十亩,这样做也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的发生。在一些人多地少的地方,每丁只能得到十几亩到二十亩的不在少数,苏州最大的好处便是水田多,这比北方要好上不少。虽说宋之后经济中心南移基本完成,但是论人口北方还是比南方多上不少。
“如今粮仓的情况呢?苏州官仓有多少,储备的粮食有多少?义仓又有多少粮食?”薛夷光又接着问道,这些都是属于通判的职责范围。苏州是天下粮仓,在大魏,粮仓的分类很多,比如官仓分正仓,转运仓,太仓等,除官仓外,还有义仓,每个粮仓的职责不同。
身为苏州通判,姚远无论再瞧不起薛夷光,在官位上还是称职的,对于这些数据也是张口就来,“苏州共有官仓……”
薛夷光听后点头,不管这位通判对她是什么态度,但是最起码她能够明白这位通判最起码是称职的。其实,薛夷光一直觉得贪腐不可怕,比贪腐更可怕的是懒政。不管这位姚通判是不是清官,但他最起码是个能办事的官。
“我知道了。”孙理现在知道了自己该是什么态度,但是对褚氏还是嘱咐道:“随郡主一起赴任的只有安国公夫人,郡主事忙,你没事可以多和安国公夫人走动,看郡主今日的样子应当是个孝子。还有郡主毕竟是个未出阁的姑娘,你办宴会的时候不妨也邀请郡主,郡主在苏州没有玩伴,咱们阿薇年纪也不小了,给郡主当个玩伴……”阿薇是他和褚氏的嫡长女。
“还是别想这么多。”褚氏道:“我们妇人家的事情我来解决,只是父亲在信中嘱咐了,不要将永嘉郡主当作普通闺阁贵女对待,这些事情都先放一放,我不觉得一个踏入朝堂的人还会对小姑娘的事感兴趣。”
孙理听了褚氏的话后,叹了一口气道:“你说得对,是我太急功近利了。”
第二日,薛夷光在府衙中再次见到了这些苏州官员。
孙理和昨日还想要试探的态度不同,虽然他还是在试探,但是轻视之心却少了不少,“府台大人,这是近两年来苏州治下的赋税账簿,以及粮库,……”
薛夷光看着放在外面的账簿,以及看管各府库的官吏,她点头,道:“孙大人有心了。”孙理既然愿意将这些东西都摆在她面前,就足以说明没有挟制她,将她当摆设的意思。
旁边的姚远看着孙理和昨日里截然不同的态度,心中纳闷,他不清楚怎么一夜之间,孙理的变化这么大,不过姚远还是坚守原来的观点,也没有将自己手中现在处理诉讼,粮运,家田等相关的情况向薛夷光做汇报。
薛夷光看了一眼其他坐下的官员,对着姚远问道:“姚同知,苏州的土地丈量地如何了?每户能分到多少亩田地?”
姚远看到薛夷光直接对着他来,也不害怕,起身道:“回府台大人,如今苏州的土地已经丈量完成,每丁能分到露田二十亩,女十亩。”
大魏的田地分为露田,桑田,麻田和宅地四种,露田即为国家授予的田地,需“老免及身没则还田”,桑田则可以传承给子孙。
“这个数不太对吧。”薛夷光看了一眼姚远,道:“我去过京中郊县看过授田的情况,以京中的情况,一个男丁可以都可以分到二十亩,苏州地广人稀,水田充足,二十亩不止吧!”
江南和京中不一样,京中无主的农田少,但是江南的土地多,人少,和京中完全不同,二十亩绝不止。
姚远听到薛夷光的这句话,才开始正视薛夷光,他以为对政务一窍不通的人居然会知道授田的事情?
第223章 收服
孙理看着姚远碰了壁, 心中暗笑,他之前劝说姚远收敛些,姚远不听, 这下可好, 遇到了这真正懂行的, 糊弄不过去了吧!
他也不插话, 他等着看姚远的好戏。同时他也心中庆幸, 他有个出身京中的妻子,岳父家及时给了回信, 不然今天出丑地很有可能就是他了。
作为同知, 这个官职还在通判之上。在一府之中,可以说除了知府, 就是同知的分量最重。但是他十分清楚, 自己只是同知, 不是知府,他是下官,一切都要听从主官的意愿。其实在地方, 知府可以算得上是一手遮天,一府之事知府皆可过问, 所以孙理很清楚, 不管是身份上还是官职上,自己都不具备和永嘉郡主抗衡的能力。
姚远自薛夷光的话落后, 处境便有些尴尬,对于苏州授田的情况他自然是清楚的,但是他就是没想要告诉这位郡主真实的结果, 他随口说一个数, 就是想要看看这位郡主有没有真本事。他本来觉得, 十有八九永嘉郡主是说不出什么疑问的,却没想到这位郡主还真的了解一些授田的事情。
“府台大人说的是。”姚远被挑出了错,却也不想让这位郡主认为自己失职,赶紧说道:“我之前话还没说完,那是土地清查之前的情况,现在清查出不少无主的土地,每丁可分到露田三十五亩,女十七亩。”
薛夷光点头,这个数量算是不少了。大魏规定,每丁可授露田四十亩,女二十亩,但这不是说必须每人都有四十亩地,而是最高的限额,每个男丁最多可以得到授田四十亩,这样做也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的发生。在一些人多地少的地方,每丁只能得到十几亩到二十亩的不在少数,苏州最大的好处便是水田多,这比北方要好上不少。虽说宋之后经济中心南移基本完成,但是论人口北方还是比南方多上不少。
“如今粮仓的情况呢?苏州官仓有多少,储备的粮食有多少?义仓又有多少粮食?”薛夷光又接着问道,这些都是属于通判的职责范围。苏州是天下粮仓,在大魏,粮仓的分类很多,比如官仓分正仓,转运仓,太仓等,除官仓外,还有义仓,每个粮仓的职责不同。
身为苏州通判,姚远无论再瞧不起薛夷光,在官位上还是称职的,对于这些数据也是张口就来,“苏州共有官仓……”
薛夷光听后点头,不管这位通判对她是什么态度,但是最起码她能够明白这位通判最起码是称职的。其实,薛夷光一直觉得贪腐不可怕,比贪腐更可怕的是懒政。不管这位姚通判是不是清官,但他最起码是个能办事的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