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把收来的银子处理好了,郑颂贤趁着还没到秋收,要重新丈量镐京下辖各县的田亩。
    馆同知私下里劝郑颂贤,“郑大人,田亩之事,上任知府大人已经查过了,郑大人真要重新查吗?”
    郑颂贤看了馆同知一眼,“馆大人,查个田亩,又不费事。本官听说仍有豪族隐匿田产,不查清楚,岂不是有碍他们的清白。”
    馆同知想了想,“郑大人把银钱都散了出去,下官佩服。下官只想劝郑大人一句,若是想立大功劳,查也可。若是想升官发财,倒不必如此。”
    郑颂贤放下笔,“馆大人,本官若只是想升官发财,当日就不必离京了。翰林院散馆前,本官教皇孙们读书,在御前听差,这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本官就是想知道,这天下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东西南北各处的百姓,到底在过什么样的日子。本官临行前,陛下告诉我,怀瑜呀,天下太大,朕去不了,你替朕看看西北,都说那边穷,朕想知道,百姓到底过的什么日子。”
    馆同知双手对着京城的方向拱手,“陛下圣明。”
    郑颂贤看向馆同知,“馆大人,你年过四十,做了五品同知,我想问你,愿不愿意随我一起,把这镐京城变个样子?”
    馆同知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此人虽然是他的顶头上司,比他儿子还小几岁。馆大人在他身上看到了和上一任知府完全不一样的气质,他身上的干劲就能感染人。别说他这样四十多的人,连那些平日里有些懒散的衙役们,这些日子都紧绷了起来。
    沉默了半晌,馆同知问道,“敢问郑大人,想让这镐京变成什么样子呢?”
    郑颂贤一笑,“总会比现在的更好。”
    馆大人想了好久,忽然俯身,“愿听大人差遣。”
    郑颂贤抚掌,“好,馆大人,明日起,咱们就开始行动吧。”
    要重新丈量田亩,必定要调动许多人。郑颂贤参照了当年柳巡抚的做法,把镐京府衙里所有人都调动了起来,还问韩总督借了一队人马,防止有人捣乱。
    他去借人时,韩总督有些犹豫,郑颂贤许诺,借人期间,他自己包了士兵们的吃喝,又再三保证,绝不扰民,若能查出结果,今年税收涨了,奏章上必定如实相告。
    韩总督倒不在乎能不能得这么点功劳,想到这位年轻人和当年的陆侯家有些关系,韩总督看在陆侯的面子上,给了郑颂贤一队人马。
    刘悦薇也开始忙碌了起来,她把镐京城看了个遍,决定开一家金缕阁分店,大掌柜都有现成的,招财!
    招财有了开云南分店的经验,二话不说,立刻就去行动了。
    选铺面,修整屋子,联系京城那边发货。刘悦薇亲自给汪彩凤写了封信,让她先发一批货过来,各种各样的都要。同时派两个大师傅过来,这边也要开作坊,光指望京城发货,怕后期供应不足。
    一个多月后,招财的铺子准备好了,汪彩凤派人压了一批货过来,还送来了两个大师傅,都交给招财处置。
    同行来的还有巧巧,汪彩凤让她把这几个月的收益都送了过来,包括京城和云南两家店的收益。
    成了亲之后的巧巧越发干练了,来之前去各家转了转,把各家的事情都打听的清清楚楚。
    刘悦薇听说巧巧来了,赶紧把她叫过来说话。
    巧巧先行礼,“见过郡主。”
    刘悦薇让她坐下,“还不到半年没见,巧巧越发能干了。”
    巧巧笑道,“我都是托了郡主的福,我来之前,嫂子让我务必把事情都和郡主交代清楚。这是账本子,匣子里是收益。这是扣除了各家的分成后郡主单独得的,慈恩堂那里,嫂子按照郡主的吩咐,每个月都给了供奉。王妃娘娘让我转告郡主,家里都好,请郡主不用担心。章郡王府的七奶奶上个月生了个哥儿,生的那一天,丹阳郡主亲自去坐镇看着的。听说我要来,七奶奶让我转告郡主,她们母子都很好,请郡主不必担心。”
    刘悦薇十分高兴,“那真是太好了,我总是不放心她。”
    巧巧又道,“还有一桩事情,庞大爷和庞大奶奶之前回京,吴管事把他们迎接进郡主府住了一阵子。后庞大爷又谋了个缺,听说去中原一带做了个六品官。庞大奶奶没见到郡主,很是遗憾,留下了些东西走了。正好我要过来,吴管事就让我带了过来。郡主府里一切都好,京城谁家有红白喜事,吴管事都会去送礼。”
    刘悦薇又问,“二公主怎么样了?宫里有什么变化?”
    这个巧巧知道的就不多了,不过她拿出一封信,“这是我哥写的,说让我给郡主看看。”
    年月楼里每日人多如流,上官灵犀每日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豪门世家的,宫廷勋贵家的,他挑了些重要的记了下来,都写在纸上,全部塞进信封里。
    除了这封信,上官灵犀也准备了一个小匣子,里面放了年月楼的收益。
    刘悦薇先接下信封,大致看了两眼,还真看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问过了话,刘悦薇就打发巧巧走了。
    夜里,郑颂贤一身疲惫地回来了。
    刘悦薇给他按了按肩膀,他把头靠在躺椅上,闭着眼睛说话,“娘子,人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