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2/3)
老爷有个后辈想要出一部书,欲要请大人誊抄付刻。”
杨如筠不悦地道:“这个老韩,越发不靠谱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也肯帮着递帖子,他的名帖就那样不值钱?”
说完这话,他犹有些不满,只觉得自己受了羞辱,忍不住又道:“这有什么好问的,拒了便是——拿我当个抄书匠呢?!”
杨老幺却是不应,犹犹豫豫地道:“大人……要不要还是先瞧瞧?”
一面说,一面果然把那拜帖递得过去。
杨如筠虽觉得儿子十分不醒事,还是皱着眉头接过了。
他先扫了一眼拜帖,见上头文字虽然工整,却少了几分灵气,忍不住便撇了撇嘴,然而等到翻到后头那一页纸的时候,却是大声“啊”了一下,整个人都坐得直了,一双眼睛盯着纸上字迹,连眨也不眨,过了半晌,复抬起头,惊声问道:“这……这是哪里来的?!老韩竟是藏有这样好东西,怎的从未听他说过!”
杨老幺忙道:“儿子看那帖子,好似是宣县的一个吏员拜的,说是有远亲来投,那亲戚家中私藏的,此时拿出来给宣县公使库印书得钱,一为筹雅州军饷,二却是为了给他那远亲家人祈福……”
又道:“帖子上说那书中有已然失传的《杜工部集》补遗,我先还有些不信,然则一读便知端倪——寻常人哪里仿得出来如此大才!”
另又问道:“大人来看,是也不是真诗?还是旁人假借名义而作?”
杨如筠虽是问了话,却半点心思去细听儿子回答,只盯着纸上的诗句看了又看,嘴里念念有词,那头也摇了又晃,晃了又摇,品砸半晌,也不去回话,只一味催问道:“那剩余稿子呢?”
杨老幺哭笑不得,道:“爹,人家这是家藏孤本,怎可能把稿子全数给来……况且还不晓得咱们肯不肯接!”
杨如筠把手中那一页纸翻来覆去地读了又读,最后长声叹道:“若是我那老师鲁直先生犹且在世,得了这许多诗,怕是要欢喜欲狂!”
又道:“拿了这样的东西来,简直是掐了我的命脉,怎可能会不接——幸而我有这一笔好字,才能得当先看到如此华彩辞句!”
又跺足道:“能抄此书,实是功德无量,便是早几年拿得出来也好啊!这一二年我眼睛已经不太好使,大字还罢,那小字若是写得歪了,将来要被百世笑话的!”
一面说,也不管儿子反应,连忙去打铃,等下头人进来了,又急急吩咐道:“去搬得几个大炭盆过来,务要把这书房烧暖和,再去寻夫人拿我房中柜子钥匙,取那七香丸来此处点了,另有库房里上回贺家送来的粗蜡烛,一并拿来书房给我晚间用……”
杨老幺虽然早有预料,见得父亲这样表现,依旧吓了一跳,强忍着才没有上前阻拦,心中却是不由得暗想:大人原还说手抖,哪里抖了?我看那手稳得很哩,都要把铃给拍歪了!
第39章 怕是个算盘精
且不说杨如筠在此处抓麻乱叫,又要提前三日沐浴焚香,又要更素食换新衫,文稿还没拿到手,已是闹得一府上下鸡飞狗跳。
他也不去问今次那事主给自己润笔几何,更不管一部书共计十册,字小还多,会写的老眼昏花,看那架势,怕是倒贴钱也要去抢着上了。
再说另一头,沈念禾签了契书,却总觉得得裴继安没有经历过,纵然有心,也未必能做好,是以不管所用的纸张、墨汁也好,拿来装帧的纱线、分运时的装裹也罢,样样都想要过问。
她又不好意思直接插手,一来害怕伤了人的面子,二来担心时过境迁,自己知道的再不像从前那样对,反而好心办了坏事,索性先行一一试过。
郑氏脾气好得很,又纵着孩子,听得沈念禾一说,不仅马上应了,还帮着在一旁搭手,很快就把各色纸张、材料从铺子里买了回来。
沈念禾就按着尺寸,自己随意雕了木板来试纸、墨,把纸页铺得到处都是。
如此一来,自然难免闹出许多动静。
谢处耘在一边斜眼看了许多天,见她自己把自己折腾得团团转,再憋不住道:“调墨、试纸自有印书的匠人去管,你在此处操个什么闲心!”
谈到正事,沈念禾就不能由他胡说了,只道:“敢问谢二哥,今次招这许多工匠师傅,公使库给出多少银钱?”
谢处耘一惯当自己是座庙里的钟,敲一敲,响一响,打一下,走一步,乍然被问出如此细节的问题,一时有些语塞,却也理直气壮地道:“我哪里记得这等小事!”
沈念禾便同他道:“公使库印书乃是征召,总共八个雕版师傅,十一个印书师傅,另有许多小工,从头做到尾,也才要预支十三贯钱。”
又道:“才给这几个钱,就不要指望师傅给你用心白做多少事了——征召工匠,衙门当中是有旧例的,三哥也不好大方得太过,我虽愿意私下贴补几分,却也不能盖过衙门去,既如此,倒不如自己把事情试出几分来,再叫他们去选,省时省力得很。”
谢处耘多少有些不以为然,道:“就算他们不上心,你一个外行人,再如何上心,又能试出些什么?”
沈念禾就引他到得檐下遮阳处的地方,从地面上捡起几张
杨如筠不悦地道:“这个老韩,越发不靠谱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也肯帮着递帖子,他的名帖就那样不值钱?”
说完这话,他犹有些不满,只觉得自己受了羞辱,忍不住又道:“这有什么好问的,拒了便是——拿我当个抄书匠呢?!”
杨老幺却是不应,犹犹豫豫地道:“大人……要不要还是先瞧瞧?”
一面说,一面果然把那拜帖递得过去。
杨如筠虽觉得儿子十分不醒事,还是皱着眉头接过了。
他先扫了一眼拜帖,见上头文字虽然工整,却少了几分灵气,忍不住便撇了撇嘴,然而等到翻到后头那一页纸的时候,却是大声“啊”了一下,整个人都坐得直了,一双眼睛盯着纸上字迹,连眨也不眨,过了半晌,复抬起头,惊声问道:“这……这是哪里来的?!老韩竟是藏有这样好东西,怎的从未听他说过!”
杨老幺忙道:“儿子看那帖子,好似是宣县的一个吏员拜的,说是有远亲来投,那亲戚家中私藏的,此时拿出来给宣县公使库印书得钱,一为筹雅州军饷,二却是为了给他那远亲家人祈福……”
又道:“帖子上说那书中有已然失传的《杜工部集》补遗,我先还有些不信,然则一读便知端倪——寻常人哪里仿得出来如此大才!”
另又问道:“大人来看,是也不是真诗?还是旁人假借名义而作?”
杨如筠虽是问了话,却半点心思去细听儿子回答,只盯着纸上的诗句看了又看,嘴里念念有词,那头也摇了又晃,晃了又摇,品砸半晌,也不去回话,只一味催问道:“那剩余稿子呢?”
杨老幺哭笑不得,道:“爹,人家这是家藏孤本,怎可能把稿子全数给来……况且还不晓得咱们肯不肯接!”
杨如筠把手中那一页纸翻来覆去地读了又读,最后长声叹道:“若是我那老师鲁直先生犹且在世,得了这许多诗,怕是要欢喜欲狂!”
又道:“拿了这样的东西来,简直是掐了我的命脉,怎可能会不接——幸而我有这一笔好字,才能得当先看到如此华彩辞句!”
又跺足道:“能抄此书,实是功德无量,便是早几年拿得出来也好啊!这一二年我眼睛已经不太好使,大字还罢,那小字若是写得歪了,将来要被百世笑话的!”
一面说,也不管儿子反应,连忙去打铃,等下头人进来了,又急急吩咐道:“去搬得几个大炭盆过来,务要把这书房烧暖和,再去寻夫人拿我房中柜子钥匙,取那七香丸来此处点了,另有库房里上回贺家送来的粗蜡烛,一并拿来书房给我晚间用……”
杨老幺虽然早有预料,见得父亲这样表现,依旧吓了一跳,强忍着才没有上前阻拦,心中却是不由得暗想:大人原还说手抖,哪里抖了?我看那手稳得很哩,都要把铃给拍歪了!
第39章 怕是个算盘精
且不说杨如筠在此处抓麻乱叫,又要提前三日沐浴焚香,又要更素食换新衫,文稿还没拿到手,已是闹得一府上下鸡飞狗跳。
他也不去问今次那事主给自己润笔几何,更不管一部书共计十册,字小还多,会写的老眼昏花,看那架势,怕是倒贴钱也要去抢着上了。
再说另一头,沈念禾签了契书,却总觉得得裴继安没有经历过,纵然有心,也未必能做好,是以不管所用的纸张、墨汁也好,拿来装帧的纱线、分运时的装裹也罢,样样都想要过问。
她又不好意思直接插手,一来害怕伤了人的面子,二来担心时过境迁,自己知道的再不像从前那样对,反而好心办了坏事,索性先行一一试过。
郑氏脾气好得很,又纵着孩子,听得沈念禾一说,不仅马上应了,还帮着在一旁搭手,很快就把各色纸张、材料从铺子里买了回来。
沈念禾就按着尺寸,自己随意雕了木板来试纸、墨,把纸页铺得到处都是。
如此一来,自然难免闹出许多动静。
谢处耘在一边斜眼看了许多天,见她自己把自己折腾得团团转,再憋不住道:“调墨、试纸自有印书的匠人去管,你在此处操个什么闲心!”
谈到正事,沈念禾就不能由他胡说了,只道:“敢问谢二哥,今次招这许多工匠师傅,公使库给出多少银钱?”
谢处耘一惯当自己是座庙里的钟,敲一敲,响一响,打一下,走一步,乍然被问出如此细节的问题,一时有些语塞,却也理直气壮地道:“我哪里记得这等小事!”
沈念禾便同他道:“公使库印书乃是征召,总共八个雕版师傅,十一个印书师傅,另有许多小工,从头做到尾,也才要预支十三贯钱。”
又道:“才给这几个钱,就不要指望师傅给你用心白做多少事了——征召工匠,衙门当中是有旧例的,三哥也不好大方得太过,我虽愿意私下贴补几分,却也不能盖过衙门去,既如此,倒不如自己把事情试出几分来,再叫他们去选,省时省力得很。”
谢处耘多少有些不以为然,道:“就算他们不上心,你一个外行人,再如何上心,又能试出些什么?”
沈念禾就引他到得檐下遮阳处的地方,从地面上捡起几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