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节(3/4)
则送到世民麾下;她进城看望了五娘等人,又带着工匠回了鄠县庄园,似乎打算住回去……最要紧的是,她的身边,再也没有出现过何潘仁的身影。
等到李渊也注意到这件事时,已是六七日之后了。这几日里他辅佐代王杨侑登基,以唐王的身份主持朝政,发布政令,而第一要紧的事情,自然就是论功行赏,将那些跟随他的文臣武将都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去。他原也烦恼过如何安置何潘仁,此时才蓦然发现,这位何大萨宝根本就没有进过长安城。
他这是知难而退了?李渊倒也有些欣慰:既然如此,那就多封赏他一些又如何?
然而不过一天之后,他的这份欣慰就变成了暴怒:何潘仁让李纲送来了一封书信,信封里装的却并不是请安谢恩的信件,是一纸告别书,落款赫然是——“不孝女凌云”。
看着那银钩铁画般的硬朗字迹,李渊的耳边仿佛又响起了女儿平静的声音:
“请恕女儿不孝”
“我不会再让阿耶为难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咬牙半晌,他终于抬起头,铁青着脸吩咐道:“把李纲带上来!”
一旁的世民虽然没有瞧见信里的内容,却已猜到了发生的事,心头也是百感交陈。听到这一句,他还是醒过神来,劝谏道:“阿耶,这件事李纲只怕也不知情,他素来德高望重,不好无罪而罚……”
李渊冷冷地打断了他:“谁说我要罚他?”
盯着手里的信笺,他几乎一字字道:“我要提拔他,重用他……我才不会因为这种小事而影响大局!
“还有,二郎你记住,我从来都没有收到过你阿姊的什么书信!”
说着他手上一用力,那张薄薄的信纸顿时被扯得粉碎,纸片乱纷纷地飘了下来。
而在远离长安的山道上,雪片也在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一支马队在雪地上留下了淡淡的足迹,但很快就被继续落下的雪花掩盖了。
天地茫茫,一片干净。
第334章 穷凶极恶
无论世间风云如何变幻, 四季依旧如常更迭。
后来被称为武德元年的这个春天,跟往年并没有什么不同。正月冰雪消融,二月柳芽吐绿, 到了三月,江北的桃李杏花次第盛放, 江南更是姹紫嫣红开遍原野。
在这个季节,若是从北往南一路慢行,就像渐渐走进了一幅草长莺飞的画卷;而画卷的尽头,则是集天地毓秀与人间繁华于一身的江都。
确切的说,是曾经集毓秀繁华于一身的江都。
江都城原是依山而建, 山上的宫城里花树开得正盛, 红云粉霞间点缀着朱墙碧瓦, 远远看去,依旧恍若神仙宫殿;然而只要走近山下的外城就会发现, 这里的繁华气息已荡然无存——放眼所见, 不再是如潮涌动的商贩车马, 而是成群结队的饥民、无精打采的士卒, 以及不时运出的棺木与饿殍。
一场饥荒从年初起就席卷了这座以富足著称的都城, 随着时气转暖, 也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原本人烟阜盛的外城眼下已空了近半, 曾经热闹火红的店铺工坊更是关的关, 停的停。唯有几家大酒肆生意愈发兴隆, 豪横之徒日夜出没,笑骂之声不绝于耳, 但那跟挣扎求存的寻常百姓又有什么干系呢?
在距离城门不远的地方, 一家不起眼的朝食铺子倒是照旧开着门。铺子依旧被收拾得清清爽爽, 老板娘也依旧打扮得利利落落, 只是以往那些热腾腾、鲜灵灵的各色吃食都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大锅颜色浑浊的粥水,还散发着可疑的酒酸味。
不过铺子里的食客们显然并不介意,人人端着碗吃得头也不抬,放下碗时更是意犹未尽。有人还忍不住地抱怨:“刘嫂,你这粥怎么一日比一日稀了?”
老板娘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你怎么不说粮价一日比一日高了呢?眼下稻米比正月里都贵出几倍去了,我这里可没涨过钱!你若觉得这还稀了,不妨去外头瞧瞧,十个钱这么一大碗粥,你看在江都城里还能不能找出第二家?”
她说话自来爽利,明明是吴侬软语,从她蹦出来,却格外脆辣呛人,
那食客早就听惯了,不以为意地嬉笑道:“那不是别人都不如刘嫂你有本事么?有人撑腰,吃穿不愁,如今连脂粉都用上了,这酒米也不费你什么,又何必还要抠唆我们这点辛苦钱?阿嫂今日就抬抬手,再给小弟添上一勺吧,一勺就行!”
这话老板娘显然不爱听,把手里的木勺“当”地一扔,她立眉怒道:“添什么添?嫌我抠唆,以后莫来!我这黑心店不挣你的钱了,这总成了吧?”
那人吓了一跳,忙赔笑道:“不添就不添,都是我的错,是我错了还不成?”
老板娘见他服软,懒得再啰嗦下来,挥手道:“去去去,什么错不错的,吃完了就出去,莫要杵在这里挡道。”
那人讪笑几声,丢下碗出了铺子,嘴里犹自嘟囔道:“可不是我错了?人家如今可是有靠山的,哪能跟从前一样?说不得,说不得啊……”
老板娘听得火起,一挽袖子就要追出去开骂,食客们原是默不作声,此时才纷纷劝道:“那就是个糊涂
等到李渊也注意到这件事时,已是六七日之后了。这几日里他辅佐代王杨侑登基,以唐王的身份主持朝政,发布政令,而第一要紧的事情,自然就是论功行赏,将那些跟随他的文臣武将都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去。他原也烦恼过如何安置何潘仁,此时才蓦然发现,这位何大萨宝根本就没有进过长安城。
他这是知难而退了?李渊倒也有些欣慰:既然如此,那就多封赏他一些又如何?
然而不过一天之后,他的这份欣慰就变成了暴怒:何潘仁让李纲送来了一封书信,信封里装的却并不是请安谢恩的信件,是一纸告别书,落款赫然是——“不孝女凌云”。
看着那银钩铁画般的硬朗字迹,李渊的耳边仿佛又响起了女儿平静的声音:
“请恕女儿不孝”
“我不会再让阿耶为难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咬牙半晌,他终于抬起头,铁青着脸吩咐道:“把李纲带上来!”
一旁的世民虽然没有瞧见信里的内容,却已猜到了发生的事,心头也是百感交陈。听到这一句,他还是醒过神来,劝谏道:“阿耶,这件事李纲只怕也不知情,他素来德高望重,不好无罪而罚……”
李渊冷冷地打断了他:“谁说我要罚他?”
盯着手里的信笺,他几乎一字字道:“我要提拔他,重用他……我才不会因为这种小事而影响大局!
“还有,二郎你记住,我从来都没有收到过你阿姊的什么书信!”
说着他手上一用力,那张薄薄的信纸顿时被扯得粉碎,纸片乱纷纷地飘了下来。
而在远离长安的山道上,雪片也在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一支马队在雪地上留下了淡淡的足迹,但很快就被继续落下的雪花掩盖了。
天地茫茫,一片干净。
第334章 穷凶极恶
无论世间风云如何变幻, 四季依旧如常更迭。
后来被称为武德元年的这个春天,跟往年并没有什么不同。正月冰雪消融,二月柳芽吐绿, 到了三月,江北的桃李杏花次第盛放, 江南更是姹紫嫣红开遍原野。
在这个季节,若是从北往南一路慢行,就像渐渐走进了一幅草长莺飞的画卷;而画卷的尽头,则是集天地毓秀与人间繁华于一身的江都。
确切的说,是曾经集毓秀繁华于一身的江都。
江都城原是依山而建, 山上的宫城里花树开得正盛, 红云粉霞间点缀着朱墙碧瓦, 远远看去,依旧恍若神仙宫殿;然而只要走近山下的外城就会发现, 这里的繁华气息已荡然无存——放眼所见, 不再是如潮涌动的商贩车马, 而是成群结队的饥民、无精打采的士卒, 以及不时运出的棺木与饿殍。
一场饥荒从年初起就席卷了这座以富足著称的都城, 随着时气转暖, 也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原本人烟阜盛的外城眼下已空了近半, 曾经热闹火红的店铺工坊更是关的关, 停的停。唯有几家大酒肆生意愈发兴隆, 豪横之徒日夜出没,笑骂之声不绝于耳, 但那跟挣扎求存的寻常百姓又有什么干系呢?
在距离城门不远的地方, 一家不起眼的朝食铺子倒是照旧开着门。铺子依旧被收拾得清清爽爽, 老板娘也依旧打扮得利利落落, 只是以往那些热腾腾、鲜灵灵的各色吃食都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大锅颜色浑浊的粥水,还散发着可疑的酒酸味。
不过铺子里的食客们显然并不介意,人人端着碗吃得头也不抬,放下碗时更是意犹未尽。有人还忍不住地抱怨:“刘嫂,你这粥怎么一日比一日稀了?”
老板娘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你怎么不说粮价一日比一日高了呢?眼下稻米比正月里都贵出几倍去了,我这里可没涨过钱!你若觉得这还稀了,不妨去外头瞧瞧,十个钱这么一大碗粥,你看在江都城里还能不能找出第二家?”
她说话自来爽利,明明是吴侬软语,从她蹦出来,却格外脆辣呛人,
那食客早就听惯了,不以为意地嬉笑道:“那不是别人都不如刘嫂你有本事么?有人撑腰,吃穿不愁,如今连脂粉都用上了,这酒米也不费你什么,又何必还要抠唆我们这点辛苦钱?阿嫂今日就抬抬手,再给小弟添上一勺吧,一勺就行!”
这话老板娘显然不爱听,把手里的木勺“当”地一扔,她立眉怒道:“添什么添?嫌我抠唆,以后莫来!我这黑心店不挣你的钱了,这总成了吧?”
那人吓了一跳,忙赔笑道:“不添就不添,都是我的错,是我错了还不成?”
老板娘见他服软,懒得再啰嗦下来,挥手道:“去去去,什么错不错的,吃完了就出去,莫要杵在这里挡道。”
那人讪笑几声,丢下碗出了铺子,嘴里犹自嘟囔道:“可不是我错了?人家如今可是有靠山的,哪能跟从前一样?说不得,说不得啊……”
老板娘听得火起,一挽袖子就要追出去开骂,食客们原是默不作声,此时才纷纷劝道:“那就是个糊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