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节(1/2)
上次还给他们学校捐了一百万呢。
不过他这学生也敢想。
“这么大的动作……你能做的下来吗?”
“老师,那厂子本来就是我们一群知青建立起来的,我们有丰富的办厂经验,而且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粮油站了,也有办粮油站的经验,绝对没问题。”
“好,那就好。”高校长也高兴啊,为自己的学生骄傲,也为那些能够回来的知青高兴。
“现在你来找我是为了粮食部的事情?”
苏青玉不好意思的点头,“是啊,我不认识粮食部门同志,而且这件事儿,必须和领导谈,他们才能做主。要不然我们没有通行证,后面计划就得放缓了。”
高校长立马道,“这没问题,我马上去找金校长,他认识粮食部的同志。”
对于这件事情,高校长是准备帮到底了。
不说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就说这苏青玉是他们京大的学生这一点,那就得支持。事情做成了,京大也是有脸面的。
总不能光学生努力,京大白得了这好名声了,这该做的还是得做点。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八点见。
写事业,说全是事业很单调没得意思,写男主,说不想看男主。写极品,说不想看极品,看着烦,写国家政策变革,说水。我,我先顶着锅盖了。
第215章
金校长也对这件事情很上心。
知青问题到现在已经很明显了, 上层的领导们都知道, 再这样下去, 肯定是不行的。下乡的知青肯定是要回城的。
但是回城之后的工作问题确实也是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甚至国家还允许做小买卖了,也就是个体户。
但是个体户也不是谁都能做好的, 特别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于单位的岗位以及个体户之间的差异,会对个体户看不起,不愿意做这个。
如果真能给这些年轻人增加一些工作岗位,那也是做了好事。
给了那些下乡的孩子们一些希望了。
金校长对苏青玉连连夸赞,说她年纪轻轻的,已经开始忧国忧民了。而且还有勇气去做这些事情, 实在难得。
苏青玉道, “我以前也是知青,也是基层干部,现在也是京大的学生,多重的经历让我觉得自己应该这样做。”
金校长笑着点头认可, “之前听说你拒绝了出国留学,我还以为你比较固执,现在看来, 你是个有自己想法的人, 我相信你留在国内学习, 也能成长的更优秀。这件事情,我帮你联系粮食部。”
苏青玉满脸感激,“多谢校长支持。”
金校长摆手, “这也是为了国家事业,作为华国一份子,义不容辞。”
有了金校长帮忙,苏青玉很快就获得了和粮食部领导见面的机会了。
周五下午没课,苏青玉就领着元归,跟着金校长一起去见这位姓梁的副部长。
金校长路上也对元归大加赞赏。
元归客气道,“都是苏老师的计划,我们只是绵尽薄力。”
苏青玉道,“不不不,还是因为有了元先生帮忙,我们才能迈着步子往前走。”
金校长笑道,“看着你们年轻人一起为国家建设出力,我们这老一辈的也算放心了,后继有人啊。”
元归和苏青玉都笑了起来。
三人到了粮食部,直接见到了梁副部长。
这位梁副部长已经从金校长这里知道了事情的始末,对苏青玉的这种行为由衷的赞赏。
特别是她还这么年轻。还是个学生,就能够为华国事业做贡献了。可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双方互相介绍之后,苏青玉就拿出了自己的工作证件。她出来上学,个人身份证明那都是带着的。
梁副部长简单看了一下,倒是也不会怀疑她作假。
京大学生,还写过文章,大小是个名人。而且也没人敢这么骗组织。
“这件事情问题倒是不大,”
一个粮油站,对当地的经济不会造成什么混乱的局面。梁副部长觉得可以干,他就是好奇,“小红旗有这么大的供应量吗?”
苏青玉道,“有的,我们在公社已经有了自己的粮油原材料种植基地了,后面我们还会在宁安县继续扩大这个种植基地。也会在当地设置收粮部门。而且我们主要的目的还是提供工作岗位,供应粮食,也有当地原本的粮油站分担,压力不大。”
梁副部长微微点头,“想法还是很好的,步子也是一步步的走的,很稳当。但是,有足够的人来做这些事情吗?”
苏青玉道,“有的,”她看向元归,“元华集团前期会帮我们进行建设工作,陆续人员招聘到位了,就稳了。”
梁副部长可知道这个归国的爱国企业家的,他还通过元华,从国外弄了一批农作物种子回来了。笑着道,“元先生可真是及时雨啊,哪里需要,总能看到元先生的影子。”
元归道,“正巧碰上了,苏老师是我的华文老师。”
“原来还有这个缘分。”梁副部长恍然,“既然有了元华帮忙,那建设工作应该是没问题了。”
人力物力都
不过他这学生也敢想。
“这么大的动作……你能做的下来吗?”
“老师,那厂子本来就是我们一群知青建立起来的,我们有丰富的办厂经验,而且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粮油站了,也有办粮油站的经验,绝对没问题。”
“好,那就好。”高校长也高兴啊,为自己的学生骄傲,也为那些能够回来的知青高兴。
“现在你来找我是为了粮食部的事情?”
苏青玉不好意思的点头,“是啊,我不认识粮食部门同志,而且这件事儿,必须和领导谈,他们才能做主。要不然我们没有通行证,后面计划就得放缓了。”
高校长立马道,“这没问题,我马上去找金校长,他认识粮食部的同志。”
对于这件事情,高校长是准备帮到底了。
不说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就说这苏青玉是他们京大的学生这一点,那就得支持。事情做成了,京大也是有脸面的。
总不能光学生努力,京大白得了这好名声了,这该做的还是得做点。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八点见。
写事业,说全是事业很单调没得意思,写男主,说不想看男主。写极品,说不想看极品,看着烦,写国家政策变革,说水。我,我先顶着锅盖了。
第215章
金校长也对这件事情很上心。
知青问题到现在已经很明显了, 上层的领导们都知道, 再这样下去, 肯定是不行的。下乡的知青肯定是要回城的。
但是回城之后的工作问题确实也是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甚至国家还允许做小买卖了,也就是个体户。
但是个体户也不是谁都能做好的, 特别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于单位的岗位以及个体户之间的差异,会对个体户看不起,不愿意做这个。
如果真能给这些年轻人增加一些工作岗位,那也是做了好事。
给了那些下乡的孩子们一些希望了。
金校长对苏青玉连连夸赞,说她年纪轻轻的,已经开始忧国忧民了。而且还有勇气去做这些事情, 实在难得。
苏青玉道, “我以前也是知青,也是基层干部,现在也是京大的学生,多重的经历让我觉得自己应该这样做。”
金校长笑着点头认可, “之前听说你拒绝了出国留学,我还以为你比较固执,现在看来, 你是个有自己想法的人, 我相信你留在国内学习, 也能成长的更优秀。这件事情,我帮你联系粮食部。”
苏青玉满脸感激,“多谢校长支持。”
金校长摆手, “这也是为了国家事业,作为华国一份子,义不容辞。”
有了金校长帮忙,苏青玉很快就获得了和粮食部领导见面的机会了。
周五下午没课,苏青玉就领着元归,跟着金校长一起去见这位姓梁的副部长。
金校长路上也对元归大加赞赏。
元归客气道,“都是苏老师的计划,我们只是绵尽薄力。”
苏青玉道,“不不不,还是因为有了元先生帮忙,我们才能迈着步子往前走。”
金校长笑道,“看着你们年轻人一起为国家建设出力,我们这老一辈的也算放心了,后继有人啊。”
元归和苏青玉都笑了起来。
三人到了粮食部,直接见到了梁副部长。
这位梁副部长已经从金校长这里知道了事情的始末,对苏青玉的这种行为由衷的赞赏。
特别是她还这么年轻。还是个学生,就能够为华国事业做贡献了。可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双方互相介绍之后,苏青玉就拿出了自己的工作证件。她出来上学,个人身份证明那都是带着的。
梁副部长简单看了一下,倒是也不会怀疑她作假。
京大学生,还写过文章,大小是个名人。而且也没人敢这么骗组织。
“这件事情问题倒是不大,”
一个粮油站,对当地的经济不会造成什么混乱的局面。梁副部长觉得可以干,他就是好奇,“小红旗有这么大的供应量吗?”
苏青玉道,“有的,我们在公社已经有了自己的粮油原材料种植基地了,后面我们还会在宁安县继续扩大这个种植基地。也会在当地设置收粮部门。而且我们主要的目的还是提供工作岗位,供应粮食,也有当地原本的粮油站分担,压力不大。”
梁副部长微微点头,“想法还是很好的,步子也是一步步的走的,很稳当。但是,有足够的人来做这些事情吗?”
苏青玉道,“有的,”她看向元归,“元华集团前期会帮我们进行建设工作,陆续人员招聘到位了,就稳了。”
梁副部长可知道这个归国的爱国企业家的,他还通过元华,从国外弄了一批农作物种子回来了。笑着道,“元先生可真是及时雨啊,哪里需要,总能看到元先生的影子。”
元归道,“正巧碰上了,苏老师是我的华文老师。”
“原来还有这个缘分。”梁副部长恍然,“既然有了元华帮忙,那建设工作应该是没问题了。”
人力物力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