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1/2)
同聪明人说话,果然不需要多言。她不过只问了一句,崔甫便能一句接一句,仿若知道她心里想的是什么。
李如意端起茶杯,敬了崔甫一杯茶,诚恳道谢:“多谢崔郎君解惑。”
崔甫又一副生人勿进的模样道:“公主客气,此乃臣的本分。”
李如意拱了拱手,从榻上起身道:“还劳烦郎君稍候,我有些事吩咐下头的人去做。”
“公主请自便。”
崔甫拱手回礼,自然无不应允。
李如意出了书房门就将秋雅姑姑招来低声问道:“姑姑,你阿兄今日可入东宫了?”
秋雅姑姑低头回道:“兄长一早便到了,只是瞧崔甫崔大人在,不便打扰。我本想让他待崔大人走后才过来给公主请安。”
“先别忙来请安了,你去嘱托你阿兄,让他立刻去一趟京兆尹府。取我的令谕去请京兆尹,好好查查那几个犯宵禁的小郎君当日里的行踪。我要知道他们吃了什么,喝了什么,说了什么。”
秋雅姑姑颔首,领了命,急匆匆的退下便往前院去寻他阿兄。
崔甫穿着暗色圆领袍衫,衣裳绣有四品官员的标志三纹章,配金饰剑。腰间系着出入宫廷的凭证鱼袋,鱼袋服帖地趴在他朝服上。明明是一副老成的扮相,却也难掩其风采。
他生得极白,却不会有女相。剑眉之下一双星目里尽是风采,眼眶深邃,鼻梁高而挺拔,一张薄唇唇色极淡却称得整个人高不可攀。
此刻在他挺直着脊背,盘着腿坐在窗柩旁,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进来,几缕阳光绕着他便舍不得离开。他手指轻轻地捏着茶盏,低垂着眼,似是仍在思考政事。
待如意再推门而入,入眼便是这一幅美人品茶图。她的心,仿佛是遇见了后宫美人养的那只波斯猫,小猫软软地在她手心里打滚,伸出了小舌头舔得她心痒痒的。
如此她要是不上前调戏两句,那实在不是李如意。
李如意一进门,崔甫便轻轻搁下手里的茶盏,微微侧首看去。便听见李如意带着笑道:“崔郎君生的这般好,想必师母一定为郎君的亲事颇为忧愁吧?怕是天下也没有几位小娘子比郎君生的好了。”
崔甫实在不知为何这一转身的功夫,李如意就从一个礼贤下士,进退有礼的储君变成一个油嘴滑舌的小娘子。
但皇太女问话,不能不答,便悠悠的答道:“这倒不曾,家母知某不喜艳色。故而从无此难处。”
他瞧着如意有些变冷的面色,为绝如意往后再对他动了什么心思,又添了一句,补了一刀:“红颜枯骨罢了,在下不求儿孙满堂,但也颇为羡慕刘福刘大人那般多子多福。”
边说边观察如意的脸色,却见如意听见刘福刘大人时脸色变了一瞬,可下一刻却又恢复笑颜。他低头饮了口茶,掩住了眼中的神色,颇有些看不懂面前这位皇太女了。
他哪里知道如意生在宫里,长在宫里。若论起对“情”一字,你若说她不懂,她倒也能与你说得头头是道。但你若说她懂,她从小到大也只为崔甫一人动过心思,她懵懵懂懂,更不知何为爱。你让一个养在深宫里的公主谈爱情,不是太天真,就是太世故。
而如意却又不一样,她不仅是公主,更是储君。情况便更复杂了些。
她听见崔甫言及刘福刘大人,那可当真是吓了一跳。刘大人可真的称得上是多子多福,他妻子一人便为他添了八个孩子。且都养得那是生龙活虎,健健康康,在整个李朝也难得一见。
她既为储君,生儿育女是必然,但生这般多,这皇帝,还做不做了?但她转念一想,崔甫若是入后宫,真喜欢孩子,也可以抱一些孩子进宫养,要养多少她都是可的。
二人虽瞧着相谈甚欢,都面露微笑。奈何二人却根本不在一条线上,所思所想相去甚远。
只这一会儿闲聊气氛便被轻轻扣门的秋棠打破,秋棠在外头道:“启禀皇太女,周小娘子入宫觐见。”
如意眼睛亮了一下,扬声道:“快请进来!”,又回首对崔甫道:“崔郎君怕是从未见过周小娘子,今日难得机会,不如一道见见。”
崔甫自然无不可。他确实从未见过周乐言,但却从她阿兄那听到不少关于这位周小娘子的“英雄事迹”。想到周云生,便想到中午那桌“好菜”,又不动声色地端起茶盏饮了一口。
周乐言早听秋棠提醒道崔甫崔侍郎在书房与公主商议要事,心里便止不住的感叹。一时之间,不知是同情崔甫好,还是同情如意好。
但又一想,二人名声在外,可谓是并驾齐驱。进了这书房,她倒不如心疼心疼她自己。
心里头虽胡思乱想,但动作却毫不含糊。一进书房,立马跪下大声道贺:“草民周乐言恭贺皇太女!皇太女大安!”
如意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道:“起来罢,为你正式引见一下,这位是崔甫崔侍郎。”
周乐言谢恩起身,朝着崔甫行了一礼,道:“早闻崔侍郎盛名,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嘴里客气,心思却转了好几个弯。只感叹如今他二人共事,往后的日子那是可预见性的多姿多彩。
崔甫一派世家子弟的风度,抬手回以一礼,语
李如意端起茶杯,敬了崔甫一杯茶,诚恳道谢:“多谢崔郎君解惑。”
崔甫又一副生人勿进的模样道:“公主客气,此乃臣的本分。”
李如意拱了拱手,从榻上起身道:“还劳烦郎君稍候,我有些事吩咐下头的人去做。”
“公主请自便。”
崔甫拱手回礼,自然无不应允。
李如意出了书房门就将秋雅姑姑招来低声问道:“姑姑,你阿兄今日可入东宫了?”
秋雅姑姑低头回道:“兄长一早便到了,只是瞧崔甫崔大人在,不便打扰。我本想让他待崔大人走后才过来给公主请安。”
“先别忙来请安了,你去嘱托你阿兄,让他立刻去一趟京兆尹府。取我的令谕去请京兆尹,好好查查那几个犯宵禁的小郎君当日里的行踪。我要知道他们吃了什么,喝了什么,说了什么。”
秋雅姑姑颔首,领了命,急匆匆的退下便往前院去寻他阿兄。
崔甫穿着暗色圆领袍衫,衣裳绣有四品官员的标志三纹章,配金饰剑。腰间系着出入宫廷的凭证鱼袋,鱼袋服帖地趴在他朝服上。明明是一副老成的扮相,却也难掩其风采。
他生得极白,却不会有女相。剑眉之下一双星目里尽是风采,眼眶深邃,鼻梁高而挺拔,一张薄唇唇色极淡却称得整个人高不可攀。
此刻在他挺直着脊背,盘着腿坐在窗柩旁,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进来,几缕阳光绕着他便舍不得离开。他手指轻轻地捏着茶盏,低垂着眼,似是仍在思考政事。
待如意再推门而入,入眼便是这一幅美人品茶图。她的心,仿佛是遇见了后宫美人养的那只波斯猫,小猫软软地在她手心里打滚,伸出了小舌头舔得她心痒痒的。
如此她要是不上前调戏两句,那实在不是李如意。
李如意一进门,崔甫便轻轻搁下手里的茶盏,微微侧首看去。便听见李如意带着笑道:“崔郎君生的这般好,想必师母一定为郎君的亲事颇为忧愁吧?怕是天下也没有几位小娘子比郎君生的好了。”
崔甫实在不知为何这一转身的功夫,李如意就从一个礼贤下士,进退有礼的储君变成一个油嘴滑舌的小娘子。
但皇太女问话,不能不答,便悠悠的答道:“这倒不曾,家母知某不喜艳色。故而从无此难处。”
他瞧着如意有些变冷的面色,为绝如意往后再对他动了什么心思,又添了一句,补了一刀:“红颜枯骨罢了,在下不求儿孙满堂,但也颇为羡慕刘福刘大人那般多子多福。”
边说边观察如意的脸色,却见如意听见刘福刘大人时脸色变了一瞬,可下一刻却又恢复笑颜。他低头饮了口茶,掩住了眼中的神色,颇有些看不懂面前这位皇太女了。
他哪里知道如意生在宫里,长在宫里。若论起对“情”一字,你若说她不懂,她倒也能与你说得头头是道。但你若说她懂,她从小到大也只为崔甫一人动过心思,她懵懵懂懂,更不知何为爱。你让一个养在深宫里的公主谈爱情,不是太天真,就是太世故。
而如意却又不一样,她不仅是公主,更是储君。情况便更复杂了些。
她听见崔甫言及刘福刘大人,那可当真是吓了一跳。刘大人可真的称得上是多子多福,他妻子一人便为他添了八个孩子。且都养得那是生龙活虎,健健康康,在整个李朝也难得一见。
她既为储君,生儿育女是必然,但生这般多,这皇帝,还做不做了?但她转念一想,崔甫若是入后宫,真喜欢孩子,也可以抱一些孩子进宫养,要养多少她都是可的。
二人虽瞧着相谈甚欢,都面露微笑。奈何二人却根本不在一条线上,所思所想相去甚远。
只这一会儿闲聊气氛便被轻轻扣门的秋棠打破,秋棠在外头道:“启禀皇太女,周小娘子入宫觐见。”
如意眼睛亮了一下,扬声道:“快请进来!”,又回首对崔甫道:“崔郎君怕是从未见过周小娘子,今日难得机会,不如一道见见。”
崔甫自然无不可。他确实从未见过周乐言,但却从她阿兄那听到不少关于这位周小娘子的“英雄事迹”。想到周云生,便想到中午那桌“好菜”,又不动声色地端起茶盏饮了一口。
周乐言早听秋棠提醒道崔甫崔侍郎在书房与公主商议要事,心里便止不住的感叹。一时之间,不知是同情崔甫好,还是同情如意好。
但又一想,二人名声在外,可谓是并驾齐驱。进了这书房,她倒不如心疼心疼她自己。
心里头虽胡思乱想,但动作却毫不含糊。一进书房,立马跪下大声道贺:“草民周乐言恭贺皇太女!皇太女大安!”
如意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道:“起来罢,为你正式引见一下,这位是崔甫崔侍郎。”
周乐言谢恩起身,朝着崔甫行了一礼,道:“早闻崔侍郎盛名,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嘴里客气,心思却转了好几个弯。只感叹如今他二人共事,往后的日子那是可预见性的多姿多彩。
崔甫一派世家子弟的风度,抬手回以一礼,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