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节(1/2)
“工资都发不出了,不倒怎么可能?”
林念没有就这个问题继续与大师傅交流, 继续干自己的活。
晚上吃饭的时候, 林念问李伯诚:“你知道有什么药卖几块钱一片吗?”
“怎么,你们厂要生产?”
“不是,我就问问。”林念说:“今天听说了, 有点好奇。”
“几块钱的我不知道, 不过十几块的见过。”
李伯诚回忆说:“当时我在新兵连的时候,有个战友被蚊子咬了,感染了肾炎, 用的药里就有一种据说要十几块一支。”
“那是在十几年前?”
“大概五九年吧,还有的药更贵,咱们国家生产不了,要从外面进口。”
林念若有所思。
晚上睡觉的时候,她轻声问丈夫:“你说我能不能劝厂长生产其他比较赚钱的药呢?”
不图什么一片几块十几块,就算卖一两毛也好啊。
李伯诚问:“换什么?”
“我还没想好。”
“那你慢慢想?”
“好啊,我得去多问问。”
她说的时候还挺认真的,语气中充满了使命感。
李伯诚笑了一声,摸摸她的脑袋:“好了,睡吧。”
林念想让厂里换一种药生产不是说说玩的,她是真上了心。
从那会开始,林念一有时间就往医院跑,看哪一种病人最多。
自己厂里没什么钱,所以那些特别高端的药是不用想的,如果想换药生产,最好选那种难度不高,用处很大 * ,而且竞争的人不多的。
林念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这边得关节炎的人特别多,这种病治也治不好,大多数人疼的时候都是找什么草药敷一敷,但效果都很一般。
既然这样,那有没有镇痛效果特别厉害的药呢?
林念把这种想法和厂长说了说。
厂长叫王大河,原本也是军人,退伍之后被分配到刚成立的厂子里当厂长。
自从当了厂长,王大河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最开始的雄心壮志已经消失的差不多了,他现在就希望厂子不要在自己手里倒闭。要不然他怎么对得起组织的信任,怎么对得起厂里这几十号工人呢。
对于厂里的困境,王大河其实是最清楚的,他也想过办法,比如打报告申请更多的资金,或者生产别的药。
但前者一直没有获得批准,后者则需要大比资金。
他拿不到钱,想要换药的想法只能是空想。
对于林念的提议,王大河还是很欣慰的,难得有个为厂子存亡考虑的员工。
他说确实有这种药。
“我在部队当兵的时候见过一种膏药,专门治关节疼的,疼得时候贴一片,马上就止疼了。”王大河说:“不过那是在南方当兵的时候见过,咱们这边没有。”
林念一听便心动起来,没有竞争对手,才更容易打开市场啊!
她问:“那咱们可以买这种药的配方吗?”
王大河说:“咱们没钱。”
“……”
这真是一个死局,没钱就买不到配方,他们就得继续生产红、紫药水,就依旧赚不到钱,长此以往,厂子肯定要倒闭。
.
“唉……”
这是林念一顿饭叹的第十声气了,李伯诚瞅了她一眼,终于忍不住问:“怎么了?”
“没钱啊……”
“家里没钱了吗?”李伯诚向来不管家用,听妻子这么说也没怀疑,立马表示:“存折上不是还有钱,没了就上去取,别慌啊。”
林念说:“不是家里,是厂子没钱。”
想想也真的惨,厂里能凑出来的钱竟然比她家的存款都少。
“哦,这样啊。”
这种问题李伯诚就帮不上忙了,他一个常年当兵打仗的,对怎么把敌机轰下来挺有心得,怎么赚钱这种事,问他就白瞎。
不过李伯诚不知道,却有另一个人解决了林念的烦恼,那个人就是刘副军长的妻子陈曼华。
陈曼华今年五十岁,在银行工作,如今已经做到行长的位置了。
她偶然间知道了林念的困扰,便提出了一个建议:“可以找银行贷款啊。”
“贷款?”
“就是找银行借钱,要收利息的。”陈曼华说:“当然这个钱也不是随便借,看你们才能押什么东西,如果过期还不上,这些东西就都归银行了。”
这倒是个好办法,但这种事情林念做不了主,还得看王大河的意思。
王大河也是第一次知道可以贷款。没办法,厂子太小了,大多数时候都没资格和银行打交道。
听说贷款要用东西 * 抵押,还不上就要把东西收走,王大河有点犹豫。
毕竟在他的心里,厂子里的东西都是国家的财产,他实在没资格处置。
他犹豫,林念也没有催促,总归办法给了,愿不愿意都是他厂长的事情,她一个配药的说那么多干嘛呢?
王大河犹豫了好多天,还没等犹豫出结果,就出了一件大事。
九月份,电台广播通报,伟人逝世。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把听到的人
林念没有就这个问题继续与大师傅交流, 继续干自己的活。
晚上吃饭的时候, 林念问李伯诚:“你知道有什么药卖几块钱一片吗?”
“怎么,你们厂要生产?”
“不是,我就问问。”林念说:“今天听说了, 有点好奇。”
“几块钱的我不知道, 不过十几块的见过。”
李伯诚回忆说:“当时我在新兵连的时候,有个战友被蚊子咬了,感染了肾炎, 用的药里就有一种据说要十几块一支。”
“那是在十几年前?”
“大概五九年吧,还有的药更贵,咱们国家生产不了,要从外面进口。”
林念若有所思。
晚上睡觉的时候,她轻声问丈夫:“你说我能不能劝厂长生产其他比较赚钱的药呢?”
不图什么一片几块十几块,就算卖一两毛也好啊。
李伯诚问:“换什么?”
“我还没想好。”
“那你慢慢想?”
“好啊,我得去多问问。”
她说的时候还挺认真的,语气中充满了使命感。
李伯诚笑了一声,摸摸她的脑袋:“好了,睡吧。”
林念想让厂里换一种药生产不是说说玩的,她是真上了心。
从那会开始,林念一有时间就往医院跑,看哪一种病人最多。
自己厂里没什么钱,所以那些特别高端的药是不用想的,如果想换药生产,最好选那种难度不高,用处很大 * ,而且竞争的人不多的。
林念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这边得关节炎的人特别多,这种病治也治不好,大多数人疼的时候都是找什么草药敷一敷,但效果都很一般。
既然这样,那有没有镇痛效果特别厉害的药呢?
林念把这种想法和厂长说了说。
厂长叫王大河,原本也是军人,退伍之后被分配到刚成立的厂子里当厂长。
自从当了厂长,王大河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最开始的雄心壮志已经消失的差不多了,他现在就希望厂子不要在自己手里倒闭。要不然他怎么对得起组织的信任,怎么对得起厂里这几十号工人呢。
对于厂里的困境,王大河其实是最清楚的,他也想过办法,比如打报告申请更多的资金,或者生产别的药。
但前者一直没有获得批准,后者则需要大比资金。
他拿不到钱,想要换药的想法只能是空想。
对于林念的提议,王大河还是很欣慰的,难得有个为厂子存亡考虑的员工。
他说确实有这种药。
“我在部队当兵的时候见过一种膏药,专门治关节疼的,疼得时候贴一片,马上就止疼了。”王大河说:“不过那是在南方当兵的时候见过,咱们这边没有。”
林念一听便心动起来,没有竞争对手,才更容易打开市场啊!
她问:“那咱们可以买这种药的配方吗?”
王大河说:“咱们没钱。”
“……”
这真是一个死局,没钱就买不到配方,他们就得继续生产红、紫药水,就依旧赚不到钱,长此以往,厂子肯定要倒闭。
.
“唉……”
这是林念一顿饭叹的第十声气了,李伯诚瞅了她一眼,终于忍不住问:“怎么了?”
“没钱啊……”
“家里没钱了吗?”李伯诚向来不管家用,听妻子这么说也没怀疑,立马表示:“存折上不是还有钱,没了就上去取,别慌啊。”
林念说:“不是家里,是厂子没钱。”
想想也真的惨,厂里能凑出来的钱竟然比她家的存款都少。
“哦,这样啊。”
这种问题李伯诚就帮不上忙了,他一个常年当兵打仗的,对怎么把敌机轰下来挺有心得,怎么赚钱这种事,问他就白瞎。
不过李伯诚不知道,却有另一个人解决了林念的烦恼,那个人就是刘副军长的妻子陈曼华。
陈曼华今年五十岁,在银行工作,如今已经做到行长的位置了。
她偶然间知道了林念的困扰,便提出了一个建议:“可以找银行贷款啊。”
“贷款?”
“就是找银行借钱,要收利息的。”陈曼华说:“当然这个钱也不是随便借,看你们才能押什么东西,如果过期还不上,这些东西就都归银行了。”
这倒是个好办法,但这种事情林念做不了主,还得看王大河的意思。
王大河也是第一次知道可以贷款。没办法,厂子太小了,大多数时候都没资格和银行打交道。
听说贷款要用东西 * 抵押,还不上就要把东西收走,王大河有点犹豫。
毕竟在他的心里,厂子里的东西都是国家的财产,他实在没资格处置。
他犹豫,林念也没有催促,总归办法给了,愿不愿意都是他厂长的事情,她一个配药的说那么多干嘛呢?
王大河犹豫了好多天,还没等犹豫出结果,就出了一件大事。
九月份,电台广播通报,伟人逝世。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把听到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