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今都成了昌宜和阿芝的座骑,临时再买又来不及,碰巧阿大才从宫外搜罗来一匹千里小红驹,阿娘就逼着阿大把宝驹献出来了。”
    众人愈发跃跃欲试,这马是成王世子亲自选的,又被皇后一眼相中,不必说,一定是匹万里挑一的好马。
    宫女们把笺纸发到各人案前。
    杜庭兰向来不露圭角,对于争夺宝物也不大有兴趣,静静坐了一晌,打算随便写个名字呈上去,滕玉意却在条案下拉了拉她的衣襟。
    杜庭兰疑惑。
    滕玉意在她手中写道:佛。
    杜庭兰:这是何意。
    滕玉意补充:皇后礼佛。
    杜庭兰骤然明白过来,阿玉是在提醒她拟什么名字会讨皇后欢喜。
    她素来心思敏锐,顿时想到,姨父手握重兵,近日又逢朝内外官员更替,书院即将重开,太子选亲看来也不远了,阿玉应该是有所顾虑,才会有今日这场突如其来的“风疹”,可是看这架势,阿玉明明想得第一等的奖品……
    杜庭兰哭笑不得,你不想被皇后瞩目,就让姐姐帮你出面?
    滕玉意理直气壮点点头。
    杜庭兰有些为难,她也不想出这个头,可还未对妹妹使眼色,脑中就浮现一个念头,阿爷只是个国子监太学博士,太子妃人选怎么也轮不到她。即便她得了头一等,也不会因此被皇后属意,阿玉这是把方方面面都想到了。
    她无奈拧了把滕玉意的胳膊,你呀。
    既然妹妹想要,做姐姐的只能帮着谋夺了,杜庭兰认真思量一番,在纸下郑重写下两个字:香象。
    滕玉意眼里满是笑意,挥笔在自己的笺纸上随便写了个:行远。
    两人把笺纸一起交给女官。
    等众人交齐,女官们就开始一一念名字,皇后认真听下来,欣然环顾四周:“你们以为如何?”
    诸人议论一番,一致认为三个名字最好:东游、自牧、探骊。
    皇后问:“这几个名字是谁拟的?”
    某位小娘子欠身:“回皇后殿下的话,‘自牧’是臣女拟的。”
    武绮也起了身:“‘探骊’二字是臣女取的,列子有云:‘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依臣女的皮相之见,学问就如‘千金之珠’,念书好比‘探骊得珠’。”
    皇后抚掌:“也算是别出心裁了,‘自牧’朴实内蕴,‘探骊’气势飞远,难得都无脂粉气息。”
    又问:“东游’又是谁拟的。”
    郑霜银起身:“‘东游’二字是臣女拟的,取自‘云将适遭鸿蒙”的典故,”
    皇后唔了一声:“云将求知,从‘不知所求、不知所往’,到‘有问而应之’,恰与书院的宗旨相合。‘东游’二字尤其贴合当今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难得好名字。”
    众人钦羡地看着郑霜银,看样子这头一等的赐物要归她了。
    蔺承佑看了眼滕玉意,刚才她眼睛那么亮,摆明了想把玉颜丹收入囊中,可她不知取了个什么糟糕名字,连头三名都没入。
    即便她自己不想出头,可为何连杜庭兰也没动静?
    她心思那么灵透,就不知道伯母礼佛么?
    瞧她这一头疹子,再不好好想法子,药丹就归别人了。
    他取下腰间的匕首剔鱼骨,剔了两下又停下,看在她昨晚送他胡药的份上,他勉为其难替她想想主意吧。于是不动声色把烤鱼放入盘中,就要招阿芝过来说话。
    哪知这时候,皇后一指案几上的另外两张笺纸,笑问:“这‘香象’二字是哪两位小娘子取的?”
    杜庭兰早就听说自己名字没选上时,就遗憾地握了握滕玉意的手,滕玉意却始终胸有成竹,前世在大隐寺,她曾陪皇后斋戒数日,皇后礼佛如此虔诚,绝不会瞧不上那两个字的。
    皇后这话一出,滕玉意刚浮到嘴边的笑容凝住了,两位?除了她和表姐,还有谁想到了这名字?
    杜庭兰起身回话,恰巧李淮固也同时起身,两人错愕对望一眼,旋即又微笑。
    皇后:“你们为何想起这名字了?”
    杜庭兰柔声说:“回娘娘的话,《优婆塞戒经》有云: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可见香象能悟道,全在‘尽底’二字,悟道有深浅,求学亦一样,书院以‘香象’命名,也警示做学问时应当‘沉心尽底’。”
    太子一直在留意滕玉意,他在滕绍的军中历练时,常见滕将军把女儿在家中默写的一些字帖拿出来看,滕将军似乎很思念自己的女儿,对着字帖一看就是大半个时辰。
    那字很神气,可惜不够整齐,老师明明画好了框子,字却不肯老老实实在框子里待着,不是飞到一边,就是歪斜如小蝌蚪,不知是为了气老师,还是为了气阿爷,总之一看就是个不守规矩的孩子。
    这让他想起阿大,小时候他和阿大同入崇文馆念书,阿大也是这样淘气。
    自打见了滕玉意的字,他就对滕玉意万分好奇,字已如此,不知人会怎样活泼精怪,今日倒是如愿见着了,可惜滕娘子突然生了风疹,连模样都瞧不清。
    听到杜庭兰那番话,太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