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公者千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禅哼哧哼哧把一大堆东西搬回自己的寝室,
    望着眼前堆积如小山的方便面、各种饮料、烈酒、复合弓、工兵铲和防刺背心和一小卷铁丝网,
    累到在地上的他满意地吐了口浊气。
    呼,我这个当世子的也太辛苦了。
    中途,戚金金想帮刘禅搬一些,但刘禅穿过那堵墙能回到自己的卧室,而戚金金则结结实实地撞在墙上,
    “呵,还真邪门,”
    无奈之下,她也只好给刘禅找来一辆手拖车,同情地看着刘禅来回奔波。
    “呼,就当减肥了。”戚金金幸灾乐祸地道。
    刘禅苦笑道:
    “阿姐,这铁丝网……怎么这么重?”
    “铁丝网铁丝网,顾名思义,当然要重,
    这点顺风的小哥哥都搬不动,你还能搬起来,还真不错。”
    “这么沉的东西,是…是做什么用的啊?”
    “不知道,闺蜜说是圈羊用的。”
    “……”
    圈羊用的东西,打仗真的好用吗?
    算了,回去问问吧。
    、
    告别戚金金,回到自己屋中,刘禅好不容易把气息喘匀,随手拿起了那本繁体版的《三国志》。
    打开扉页,戚金金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刘禅喃喃念道,顿时陷入了沉思。
    戚金金说,曾有一位数千年来最伟大的人物率领无数的仁人志士拼命奋斗几十载,才换来了她们那个年代繁荣富强的稳定局面,
    而这八个字,是对那位先生一生最好的评价。
    那位先生从青葱少年到耄耋年纪,始终秉持一颗火热的心,公而忘私,利国利民,让她们的时代甚至没有了贵族和跪拜,所有人都能平等地生存在太阳之下。
    说起来容易,要做到真是好难。
    不过既然阿姐说了,刘禅便决定从今天开始努力。
    要做那位先生的好学生。
    他在烛光下铺开一层帛绢,缓缓将这八个字誊在上面,
    见天色已晚,他伸了个懒腰,靠在榻上沉沉睡去。
    .
    糜芳听说刘禅回归,第二日一早就来拜访。
    见睡眼朦胧的刘禅屋中又多了许多奇奇怪怪的物件,糜芳知道这又是上帝恩赐,不禁喜出望外。
    啊,昊天上帝对阿斗还真是宠爱,
    看来大汉真有复兴一天。
    “阿斗,我听说那个叫陆议的来了陆口,
    你说的便是此人吧?”
    自从上次刘禅说起陆议之事,糜芳就一直托人暗中打听这位在江东已经颇有名望的儒将,
    前不久,陆议抵达陆口,让糜芳的一颗心直接提到了嗓子眼里。
    阿斗果然说的不错,之前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此人会到这里,
    嘿,想要我糜芳的命,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什么本事。
    睡眼朦胧的刘禅怔了怔,这才想起之前忽悠糜芳的事情,
    现在陆议真的到了陆口,糜芳肯定会非常紧张。
    他随口安慰道:
    “无事,有昊天上帝所赐之神兵,定能战无不胜,
    那陆议不来便罢,若是来了,定叫他葬身于此。”
    《三国志》里记载吴国朱然守江陵时,被曹真和夏侯尚围着打,还是硬坚持了六个月,生生把曹军耗走。
    刘禅自信有江陵坚城,守卫一两个月问题不大,
    到时候关羽发现不对劲,自然收兵,
    双方合兵在一处,大不了就跟东吴打打一仗,反正襄阳在自己手里,最起码能保证不会被截断后路。
    “有件事情还要麻烦舅父。”
    刘禅这次带了于禁、庞德及三万曹军来江陵,
    这相当于关羽军的兵力凭空翻了一倍,糜芳遭受的后勤压力可想而知。
    不过,擅长经营的糜芳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困扰,
    他轻松地哼了一声:
    “放心吧,荆州虽然不是什么养兵之地,但天下大乱之前的人口还是不少的,
    正好江陵武陵秋收在即需要人手,
    这些人解甲归田,充当民夫,倒是能缓解好多问题。
    至于眼下的粮食短缺嘛……”
    刘禅伸长了脑袋等待听糜芳的见解,
    没想到糜芳居然也向刘禅投去期待的眼神。
    “眼下的粮食问题,就只能靠阿斗想想办法,
    想必昊天一定会帮我们的。”
    刘禅:……
    我特么去想什么办法啊?
    难道去阿姐那搬方便面?
    几万人吃的方便面,非得把我累死不可。
    湘水之盟后,刘备的地盘大幅缩减,
    主要的产粮区只有南郡、武陵东北部和零陵的北部。
    其中武陵和零陵的南部都有大片没有开发的土地,
    能支撑关羽这么多年一直不停的作战,也算老天有眼了。
    如果这几万人都投入来年的春耕,耕种一年,加上老天爷给面子,估计明年解决吃饭的问题难度不大。
    但是远水不救近渴,现在这会儿几万人吃饭的问题怎么解决就要好好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