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马曹之交(为落夜加更3/12)(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曹丕恼火曹彰是应该的。
    曹彰不仅在雒阳搞来搞去,还大张旗鼓地收容了敌国的使者马谡、周群。
    更将两人待为上宾。
    曹丕本来不想让曹彰来邺城,但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也只能看着曹彰带着马谡周群跟在曹操的灵柩后面,一步步朝邺城接近。
    最初的几天,曹彰确实一直心情低落,
    但马谡发挥了他的天赋技能,很快就哄得曹彰开心。
    两人这几日一直畅谈军务,详解和胡人作战的兵法,
    曹彰没想到马谡居然有这样的见识,简直惊为天人,
    这几日赶路甚至和马谡睡在一起,醒来随便对付几口饭,两人便继续在地图上兴致勃勃地谈天。
    纸上谈兵,马谡可是专业的,
    专业到诸葛亮都佩服,专业到向朗都能把他当做圣人,
    折服曹彰,实在不是什么太难的问题。
    胡骑来去如风,分散出击,很难找到他们主力的位置。
    他们一旦发现汉军的主力,就会立刻撤退,逃到茫茫大漠戈壁之中,
    等待汉军主力退去,再重复杀来。
    而汉军因为对地形不熟悉,找不到敌人的主力所在,一直无法全歼敌人有生力量,
    大部队行军还容易遭到敌人的分散袭扰和埋伏,这是曹彰和羌胡激战时最上头的一点。
    马谡针对这种办法,向曹彰提出攻心为上的战策。
    他认为羌胡虽然好斗好杀,但他们屡屡进犯,仍是为了抢劫粮食、金银而来。
    曹彰驻扎边境,可以打开边市,了解胡地内情,用重金和高官培养些胡奸传递情报。
    待敌军大举突袭时,一部固守城寨示弱,另一部则在胡奸的率领下突袭羌胡老巢,屠杀其牛羊,焚毁其草场营寨,把抓获的羌胡积极迁往中原分散为奴。
    只要不是把他们几个部族迁在一起,就能最大限度遏制他们坐反为乱,充实中原的劳动力。
    虽然马谡的主意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还是没有解决在边境大规模驻军的被动局面),
    但这种方法已经比之前曹彰惯用的战术巧妙太多。
    马谡见曹彰欢喜,又趁机提出了种种以胡制胡,放火烧边的战法。
    曹彰听得拍案叫绝,紧紧拉住马谡的手,热情地道:
    “先生休要返回蜀地,就留在此处,与我并肩杀敌,
    有先生襄助,十年之内,北地可平,
    愿与先生饮马北海,共图大事!”
    来了。
    马谡一直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他装作豪迈地一笑,道:
    “好,将军若是能领大军出塞,马谡愿为将军牵马!”
    曹彰哈哈大笑,可很快,他的笑容在脸上凝固了。
    领大军出塞……
    我平生,还有这个机会吗?
    曹彰虽是武夫,但他好歹是曹操的儿子,基本的判断还是有的。
    当年曹丕曹植相争,自己大力支持曹植,
    现在曹丕即位,就算不杀他,也肯定不会再给他统领千军万马的权力。
    最多封他为公(曹丕现在还是魏王),让他一辈子清闲散漫,偶尔兄弟见面聊聊往事,这一辈子也就过去了。
    好不甘心啊。
    马谡看出曹彰脸上的落寞,心中一阵狂喜。
    果然,世子让我用心战,原来就是用在此处。
    他见曹彰落寞,愈发向曹彰表忠,
    马谡说经过这些天的交往,已经发现曹彰胸怀广大,乃经世之才。
    只要曹彰愿意,马谡可以去荆州为曹彰招揽人才,共赴塞外,为扫平羌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曹彰越听,心中越不是滋味。
    许久,他仰天长叹一声:
    “算了算了,先生千里之才,
    我……哎……我就不耽误先生的一身才学了。”
    马谡假装听不出曹彰想说什么,惊讶地道:
    “这是何故?”
    曹彰沮丧地道:
    “以先生之才,在蜀国已经做到郡守,
    假以时日,必能位列三公九卿,镇守一方。
    我……
    我与子建交好,与曹丕多有争执,此番又问先王玺绶,
    曹丕听闻此事,必然对我多多提防,
    难道还会再用我为将?”
    马谡听闻此事,装出一副怅然若失的模样。
    他哀叹一声,诚恳地道:
    “此乃将军家事,我若是说多了,就是离间将军兄弟。
    但请将军记得,在荆州有马谡这个朋友,
    若是他日将军还有领军讨伐羌胡之时,莫要忘了召唤马谡啊!”
    曹彰感动的热泪盈眶,紧紧抱住马谡双肩,认真地道:
    “好,好,幼常,
    到了邺城,你尽管放心便是。
    谁敢与汝为难,尽管报上我曹彰的名号,
    谁敢欺辱先生,先问问我曹彰的宝刀!”
    ·
    不管未来曹彰如何,现在的曹彰还是曹魏的重要力量。
    他率领一军去邺城安葬曹操,所有的魏臣都不敢说半个不字。
    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