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了尘缘孙膑归隐说仁政孟轲游齐(3)(3/3)
是小盹一会儿。这辰光听到呼噜声,公都子晓得是孟夫子不想见客,遂踅回客厅,抱歉地笑笑,报说孟夫子正在午睡,沏茶斟水,待以上宾之礼。
听闻公子更到访,万章、公孙丑诸弟子也都过来见客。
孟夫子睡足一个时辰,总算姗姗出来。
公子更起身施礼,孟夫子回过礼,走到主位,端坐于席。
“请问夫子,”公子更拱手,“在下有惑。”
“你是何人?”孟夫子道。
“咦,”公子更震惊,“在下是姬更呀,公子更!”
“夫子不知公子更!”孟夫子道。
“这……”公子更面上搁不住了,“在下是……是滕公的胞弟呀,我们常在宫里见面!”
“哦,是吗?”孟夫子似是想起来了,盯住他,“说吧,你来此何事?”
“在下有惑。”
“何惑?”
“楚人兴师动众,为何不战而撤?是楚人惧齐人吗?若惧,为何兴兵?若不惧,齐人未至,楚人为何先退?”公子更一口气问完,一脸热切地望着孟夫子。
孟夫子笑而不语。
“夫子?”公子更又候一时,见孟夫子仍未解答,急了。
“请问公子,还有何事?”孟夫子问道。
“没……没了。”公子更一脸惶惑。
孟夫子转对万章:“公子无事了,送客!”
万章上前揖礼,做出送客姿势。
“夫子,”公子更脸色涨红,“在下……在下之惑……”
“更公子,请!”万章再揖,朝馆门伸手。
公子更一脸尴尬地起身,出门。三个仆从紧跟于后。
待车马离开,公都子一脸不解地盯住孟夫子:“滕更问惑,先生为何不答?”
众弟子也都望着他。
“呵呵呵,”孟夫子脸上浮出笑,环视诸弟子,“你们都想知道原因哪!”笑容敛起,“为师有五不答:恃贵而问,不答;恃贤而问,不答;恃勋而问,不答;恃长而问,不答;恃故旧而问,不答。凡此五种,滕更就占两个。”
众人面面相觑,又纷纷点头。
“你们几个可有惑?”孟夫子心情大好,主动求问。
“请问夫子,”公孙丑起立,拱手礼道,“假定由夫子掌柄齐国,能复建管仲、晏子之功吗?”
“哈哈哈哈,”孟夫子指着他大笑,“你真就是个齐国人哪,就知道个管仲和晏子。有人问曾西:‘夫子与子路相比,谁更贤能呢?’曾西局促应道,‘子路是为我先父所敬畏的人哪,我怎敢与他比呢?’那人又道,‘若是与管仲相比呢?’曾西的脸色拉长了,‘你怎能拿管仲比我呢?管仲得君,何其宠也;管仲执国,何其久也;管仲之功,却又何其少也。你怎么能拿为师与他相比呢?’”环视诸弟子,目光回到公孙丑身上,“管仲是曾西都不屑一顾的人,为师能与他相提并论吗?”
公孙丑显然不服,辩道:“管仲佐其君称霸天下,晏子佐其君名扬四海,功追日月,难道还不值得一比吗?”
“哈哈哈哈,”孟夫子捋须长笑,“什么功追日月?得齐而王天下,反掌而已!”
见孟夫子出此气势,众弟子无不震惊。
“若此,弟子之惑更甚!”公孙丑较上劲了,“以文王之德,享寿百年尚未成功,是武王、周公承继,方才使天下安定。若是王天下易如反掌,文王岂不是也不足以效法了?”
“你怎能扯到文王呢?”孟夫子应道,“由商汤至于武丁,贤明之君不下六七,天下人心归殷,怎么能轻易改变呢?及至武丁,诸侯来朝,天下犹运于掌,达于极盛。由纣王到武丁,时间并不长,流风遗俗仍在,善政犹存,更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等贤人相助,怎么能说失就失呢?相比殷商,文王起于百里僻壤,容易吗?齐人有言:‘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方今之时与昔日迥异,是故王天下易如反掌。”
“怎么迥异?”公孙丑急问。
众学子无不竖耳。
“夏、殷、周极盛之时,”孟夫子侃侃而谈,“诸侯之地没有一家超过千里的,今日之齐方圆千地,鸡犬声闻僻野,道路四通八达,百姓联袂而行。今日之齐,地不用再辟,民不用再聚,只要行施仁政,想不王天下也难。何况王者不行于世久矣,今日尤甚。民者不堪于暴政久矣,今日尤甚。饥不择食,渴不择饮,一切将如孔子所言,‘美德流行,快于驿邮传命。’方今之时,只要万乘之齐行施仁政,民心必悦,悦则诚服,是以事半于古人,功则倍之。”
听闻公子更到访,万章、公孙丑诸弟子也都过来见客。
孟夫子睡足一个时辰,总算姗姗出来。
公子更起身施礼,孟夫子回过礼,走到主位,端坐于席。
“请问夫子,”公子更拱手,“在下有惑。”
“你是何人?”孟夫子道。
“咦,”公子更震惊,“在下是姬更呀,公子更!”
“夫子不知公子更!”孟夫子道。
“这……”公子更面上搁不住了,“在下是……是滕公的胞弟呀,我们常在宫里见面!”
“哦,是吗?”孟夫子似是想起来了,盯住他,“说吧,你来此何事?”
“在下有惑。”
“何惑?”
“楚人兴师动众,为何不战而撤?是楚人惧齐人吗?若惧,为何兴兵?若不惧,齐人未至,楚人为何先退?”公子更一口气问完,一脸热切地望着孟夫子。
孟夫子笑而不语。
“夫子?”公子更又候一时,见孟夫子仍未解答,急了。
“请问公子,还有何事?”孟夫子问道。
“没……没了。”公子更一脸惶惑。
孟夫子转对万章:“公子无事了,送客!”
万章上前揖礼,做出送客姿势。
“夫子,”公子更脸色涨红,“在下……在下之惑……”
“更公子,请!”万章再揖,朝馆门伸手。
公子更一脸尴尬地起身,出门。三个仆从紧跟于后。
待车马离开,公都子一脸不解地盯住孟夫子:“滕更问惑,先生为何不答?”
众弟子也都望着他。
“呵呵呵,”孟夫子脸上浮出笑,环视诸弟子,“你们都想知道原因哪!”笑容敛起,“为师有五不答:恃贵而问,不答;恃贤而问,不答;恃勋而问,不答;恃长而问,不答;恃故旧而问,不答。凡此五种,滕更就占两个。”
众人面面相觑,又纷纷点头。
“你们几个可有惑?”孟夫子心情大好,主动求问。
“请问夫子,”公孙丑起立,拱手礼道,“假定由夫子掌柄齐国,能复建管仲、晏子之功吗?”
“哈哈哈哈,”孟夫子指着他大笑,“你真就是个齐国人哪,就知道个管仲和晏子。有人问曾西:‘夫子与子路相比,谁更贤能呢?’曾西局促应道,‘子路是为我先父所敬畏的人哪,我怎敢与他比呢?’那人又道,‘若是与管仲相比呢?’曾西的脸色拉长了,‘你怎能拿管仲比我呢?管仲得君,何其宠也;管仲执国,何其久也;管仲之功,却又何其少也。你怎么能拿为师与他相比呢?’”环视诸弟子,目光回到公孙丑身上,“管仲是曾西都不屑一顾的人,为师能与他相提并论吗?”
公孙丑显然不服,辩道:“管仲佐其君称霸天下,晏子佐其君名扬四海,功追日月,难道还不值得一比吗?”
“哈哈哈哈,”孟夫子捋须长笑,“什么功追日月?得齐而王天下,反掌而已!”
见孟夫子出此气势,众弟子无不震惊。
“若此,弟子之惑更甚!”公孙丑较上劲了,“以文王之德,享寿百年尚未成功,是武王、周公承继,方才使天下安定。若是王天下易如反掌,文王岂不是也不足以效法了?”
“你怎能扯到文王呢?”孟夫子应道,“由商汤至于武丁,贤明之君不下六七,天下人心归殷,怎么能轻易改变呢?及至武丁,诸侯来朝,天下犹运于掌,达于极盛。由纣王到武丁,时间并不长,流风遗俗仍在,善政犹存,更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等贤人相助,怎么能说失就失呢?相比殷商,文王起于百里僻壤,容易吗?齐人有言:‘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方今之时与昔日迥异,是故王天下易如反掌。”
“怎么迥异?”公孙丑急问。
众学子无不竖耳。
“夏、殷、周极盛之时,”孟夫子侃侃而谈,“诸侯之地没有一家超过千里的,今日之齐方圆千地,鸡犬声闻僻野,道路四通八达,百姓联袂而行。今日之齐,地不用再辟,民不用再聚,只要行施仁政,想不王天下也难。何况王者不行于世久矣,今日尤甚。民者不堪于暴政久矣,今日尤甚。饥不择食,渴不择饮,一切将如孔子所言,‘美德流行,快于驿邮传命。’方今之时,只要万乘之齐行施仁政,民心必悦,悦则诚服,是以事半于古人,功则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