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孟夫子抱憾离齐老羊倌因羊施教(3)(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愿施仁政吗?”
    “这……”宣王迟疑,看向田婴。
    “孟轲告辞!”孟轲再无问话,潇洒转身,扬长而去。
    翌日晨起,孟夫子一行整好车辆,准备远行。
    苏秦、匡章送行。
    苏秦知道,只要田婴任相,就不会容下孟轲。这且不说,在此大争灭国之世,孟夫子所倡仁政显然不合时宜,莫说是在齐国,即使在其他任何国家,也将无所施展。
    然而,苏秦更知孟夫子。一如许行,孟夫子是一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一切正如许行所问,他苏秦又何尝不是呢?想到随巢子,想到告子,想到稷下的其他许多士子,大家不都是一样的人吗?不都是一个个怀抱理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吗?
    苏秦、匡章一路送至稷门之外十数里方才住脚。
    苏秦拱手问道:“敢问夫子欲至何地?”
    孟夫子望着远远的稷门,长叹一声,黯然神伤。
    “回邹地。”公孙丑朗声接道。
    孟夫子白他一眼,再次看向稷门。
    显然,孟夫子不想走,却又不得不走。
    苏秦似已猜透,看往宋国方向:“若是不出在下所料,夫子此去,当是往投宋国!”
    孟夫子不可置信地看向苏秦:“苏子何以知轲欲赴宋地?”
    “揣情,摩意!”
    “既然苏子说破,”孟夫子承认,“轲就直说了。宋有地方五百里,宋王偃敢为天下先,只要推行仁政,也可王天下!”
    “若是宋偃不行仁政,”苏秦接道,“夫子可以赴梁!”
    “哦?”孟夫子看向他。
    “听闻夫子倡导天时地利人和之说,秦甚认同。魏居中国,交通天下,夫子可得地利;魏卒勇冠列国,魏王雄心不已,夫子可得人和。魏国逞兵革之利、武卒之勇,但连遭败绩,河西败于秦,马陵败于齐,魏王痛定思痛,或听仁义之教,夫子可得天时。”苏秦一连讲出三大利好。
    孟夫子眼中闪出亮光,思忖良久,拱手:“谢苏子吉言!”
    望着孟夫子一行车尘渐去渐远,匡章转对苏秦,言语感伤:“苏子有所不知,夫子是不想走啊!”
    “是的。”苏秦点头。
    “苏子,魏惠王真的能如你所言,行夫子的仁政?”匡章的目光不无疑惑。
    苏秦摇头。
    “可……”匡章急了,“方才你那么肯定?如果不成,这不是……害了夫子?”
    “将军有所不知,夫子一如苏秦,路不走绝,是不会回头的!”苏秦给他一个苦笑,“再说,多走一处,就会多一些见识。夫子在邹地待得太久了,他需要了解天下!”看向匡章,“哦,对了,在下有一事欲问将军。”
    “苏子请讲。”
    “将军是想碌碌无为一生呢,还是想做一番人生大业?”苏秦盯住他的眼睛。
    “这个不用说呀,”匡章摊开手,“人生在世,没有哪个男儿想无为一生!”
    “若是此说,将军可随我来!”
    苏秦带匡章回到府邸,安排他沐浴,更衣,引他来到一道香案前面,指着供在案上的两个锦盒:“将军,请行大礼!”
    匡章不知所以,恭恭敬敬地施以三拜九叩大礼。
    “请将军拆封!”
    匡章拆开锦盒,现出一卷竹简,没有翻看,转望苏秦,目光征询。
    “将军可以拆看了!”
    匡章拆开。
    天哪,为首一简,赫然写着《孙子兵法》。
    匡章倒吸一口气,看向苏秦。
    “将军可知是何人所写?”
    “军师!”
    “正是。”苏秦指点其中一卷,“这一册,是军师根据记忆抄录的孙武子兵法,”指向另一册,“这一册是军师自己的用兵体悟。从今日起,它们全部归属将军,望将军细细研读,不负军师所托!”
    “军师所托?”匡章眼睛睁大。
    苏秦另外摸出一片竹简:“这是军师留给将军的,也请将军收下!”
    匡章跪地,双手接过孙膑的亲笔竹简,上写一行小字:“匡章将军,请收下两卷兵书,体悟兵道,辅助苏子成就合纵大业,安定天下!膑人拜托。”
    “军师——”匡章连连叩首,泣下如雨。
    “章子,”待匡章哭过一阵,苏秦盯住他,“军师走了,田忌将军也不会再回来了,齐国三军不能没有统帅,将军责无旁贷呀!”
    “苏子,”匡章朝苏秦叩首,“军师既将兵书授章,章就是军师弟子。苏子乃军师同门师兄,亦为章之师尊。师尊在上,请受弟子一拜!”
    匡章欲行拜师大礼,被苏秦扯住。
    “章子不可!”苏秦按他坐下,盯住他笑道,“还是叫我苏子吧,你比我还年长呢!再说,我从未当过师父,一听这称谓,不自在呀!”
    “好吧,苏子,”匡章也笑起来,继而敛神,一脸严肃地凝视苏秦,“苏子,章在此承诺,自今日始,谨遵师嘱,研读兵书,助苏子成就合纵大业。苏子但有驱使,章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谢章子大义!”苏秦拱手。
    得知孟夫子走了,田文不敢怠慢,入宫禀报。
    “唉,”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