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嬴政登基(1/3)
秦庄襄王三年末
秦王政的登基大典也就正式开始了。
因为吕不韦的新政,故而新的秦王不必等上一年再即位,而是先完成即位,然后再继续守孝。秦国的登基大典,跟中原的其他国家本来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在大王驾崩之后,群臣都穿着白衣,白帻,不戴冠,以表示自己对先王的尊敬,而在这个时候,武士们会前往城门各处,加强各地的警备。
这个时期的登基大典,是先丧后喜。先是丧礼,是表达对先王的悼念,故而,参加登基仪式的大臣们,武士们,他们都要进行沐浴,饭晗、盘冰、小敛、大敛等礼仪等礼仪,然后由太子,皇子,封君,列侯,以及群臣,宗室子弟,妇女等举行哭临的仪式,所谓的哭临,就是嚎啕大哭,表达出自己的伤心。
赵括也是在这哭临的队伍里,令人尴尬的是,他还是在最前头,仅次与太子的位置上,身边则是成蟜,赵括听到身后的人都在嚎啕大哭,而身边的小家伙也是泣不成声,就是连嬴政,都是在不断的擦拭着眼泪,可是赵括却有些哭不出来,异人逝世,他当然是伤心的,也是难过的,可是他真的是没有办法像众人那样的嚎啕大哭,他只能低着头,表达出自己对死者的敬意。
而在哭临之后,太子的即位大典才算是正式的开始,就是由丞相起身,丞相先是来宣读策文,这策文非常的长,而且非常的枯燥,让人听得昏昏欲睡,写的云里雾里的,没有一点文化水平还真不一定能听得懂,赵括是听懂了,整篇策文的内容就是在歌颂先王,讲述着先王的功德。
在这个时候,群臣还是要哭,哭的越大声越好,就连宣读策文的吕不韦,此刻都要读的断断续续的,不过,吕不韦似乎是真的在哭,赵括因为坐的近,所以他清楚的看到吕不韦的眼泪,吕不韦的眼泪不断的掉落,他自己没有发出哭音,可就是止不住自己的泪水,他或许是想起了邯郸城里那个让他眼前一亮的年轻人。
或许又是想起了那句承诺,将与您共同治理秦国。
吕不韦读的很慢,很庄重的,将庄襄王的功德全部读完,策文是由吕不韦所书写的,吕不韦在宣读完了先王的功德之后,就开始介绍起了秦王政继位的血缘合法性,其实,这在赵括看来,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太子政是庄襄王的长子,就是这么一句话,吕不韦却说的非常的繁琐。
从赵姬到秦王的身边,她怀孕的时日,她生下赵政的时间等,在策文里,会提到血缘的合法性,而宗正则是会不断的比对,确保登基的人是王室的血脉,如此看来,后世里说秦王身世可疑的论点,可能是立不住脚的。在讲述了太子在血缘的合法性之后,策文又开始吹捧太子的品德和才能。
没错,这就是从才能方面来讲述太子即位的合理性,一个是合法性,一个是合理性。在讲述完这两个方面之后,策文就开始变成了对太子的劝勉,就是劝说太子登基之后要学习自己的先祖,要振兴国家,要有品德之类的,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劝谏之后,终于,策文读完了。
随即,丞相开始请太子来继承王位,群臣起身,再拜。而有官吏带着秦王的王印,来送到了太子的面前,丞相请太子来继王位,以赵姬为太后,奏表结束之后。群臣就要离开了,赵括也跟着群臣离开,群臣离开却是为了换衣服,他们要将身上的丧服脱下来,换成吉服,然后再次举办大典。
到这个时候,就是登基大典从丧变成吉的时候了。
接下来就是新王登基,太子政正式变成了秦王政,群臣拜见,随即秦王下令赦免一些罪犯之类的。韩非当然还是很生气,除却楚国之外,其他国家的君王登基,都喜欢赦免罪犯,韩非是非常厌恶这一点的。他就觉得赦免罪犯并不是一个彰显君王仁慈的好办法,这反而说明了君王的愚蠢。
登基典礼很快就结束了,而嬴政也正式成为了秦王。
当然,随即还有很多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嬴政要离开赵括,要离开艺,要前往王宫去居住,当嬴政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非常的不情愿,根本就不答应,吕不韦无奈的留下了赵括,希望武成君能帮着他说服秦王。秦王政有些愤怒,他看着身边的宦者令,恼怒的说道:“谁说君王就一定要住在王宫呢?我又不曾亲政,我去王宫做什么?!”
宦者令站在他的身边,无奈的说道:“大王...您身为秦国的王,怎么可以住在武成君的府邸里,这不合乎礼法啊!您必须要住在王宫里..您要在王宫去学习如何处理政务...”,嬴政还是很生气,他又说道:“那寡人就要在王宫里再弄个院落,把我的家人都搬进去!”
“这怎么能行啊...这绝对不行!”,宦者令瞪大了双眼,他都有些手足无措,就在这个时候,吕不韦带着赵括赶来的,吕不韦朝着秦王行礼,而秦王却是朝着父亲行礼,这场面顿时就有些古怪。吕不韦清了清嗓子,他看着面前的宦者令,示意他离开,这才笑着看向了嬴政,他问道:“大王是有什么吩咐啊?”
赵政看着父亲,眼里这才有了些忌惮,不敢再像方才那样的大吼大叫,他低声说道:“我..寡人不想要搬出去,我想要留在我原先的家里...我又没有亲政,住在王宫里
秦王政的登基大典也就正式开始了。
因为吕不韦的新政,故而新的秦王不必等上一年再即位,而是先完成即位,然后再继续守孝。秦国的登基大典,跟中原的其他国家本来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在大王驾崩之后,群臣都穿着白衣,白帻,不戴冠,以表示自己对先王的尊敬,而在这个时候,武士们会前往城门各处,加强各地的警备。
这个时期的登基大典,是先丧后喜。先是丧礼,是表达对先王的悼念,故而,参加登基仪式的大臣们,武士们,他们都要进行沐浴,饭晗、盘冰、小敛、大敛等礼仪等礼仪,然后由太子,皇子,封君,列侯,以及群臣,宗室子弟,妇女等举行哭临的仪式,所谓的哭临,就是嚎啕大哭,表达出自己的伤心。
赵括也是在这哭临的队伍里,令人尴尬的是,他还是在最前头,仅次与太子的位置上,身边则是成蟜,赵括听到身后的人都在嚎啕大哭,而身边的小家伙也是泣不成声,就是连嬴政,都是在不断的擦拭着眼泪,可是赵括却有些哭不出来,异人逝世,他当然是伤心的,也是难过的,可是他真的是没有办法像众人那样的嚎啕大哭,他只能低着头,表达出自己对死者的敬意。
而在哭临之后,太子的即位大典才算是正式的开始,就是由丞相起身,丞相先是来宣读策文,这策文非常的长,而且非常的枯燥,让人听得昏昏欲睡,写的云里雾里的,没有一点文化水平还真不一定能听得懂,赵括是听懂了,整篇策文的内容就是在歌颂先王,讲述着先王的功德。
在这个时候,群臣还是要哭,哭的越大声越好,就连宣读策文的吕不韦,此刻都要读的断断续续的,不过,吕不韦似乎是真的在哭,赵括因为坐的近,所以他清楚的看到吕不韦的眼泪,吕不韦的眼泪不断的掉落,他自己没有发出哭音,可就是止不住自己的泪水,他或许是想起了邯郸城里那个让他眼前一亮的年轻人。
或许又是想起了那句承诺,将与您共同治理秦国。
吕不韦读的很慢,很庄重的,将庄襄王的功德全部读完,策文是由吕不韦所书写的,吕不韦在宣读完了先王的功德之后,就开始介绍起了秦王政继位的血缘合法性,其实,这在赵括看来,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太子政是庄襄王的长子,就是这么一句话,吕不韦却说的非常的繁琐。
从赵姬到秦王的身边,她怀孕的时日,她生下赵政的时间等,在策文里,会提到血缘的合法性,而宗正则是会不断的比对,确保登基的人是王室的血脉,如此看来,后世里说秦王身世可疑的论点,可能是立不住脚的。在讲述了太子在血缘的合法性之后,策文又开始吹捧太子的品德和才能。
没错,这就是从才能方面来讲述太子即位的合理性,一个是合法性,一个是合理性。在讲述完这两个方面之后,策文就开始变成了对太子的劝勉,就是劝说太子登基之后要学习自己的先祖,要振兴国家,要有品德之类的,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劝谏之后,终于,策文读完了。
随即,丞相开始请太子来继承王位,群臣起身,再拜。而有官吏带着秦王的王印,来送到了太子的面前,丞相请太子来继王位,以赵姬为太后,奏表结束之后。群臣就要离开了,赵括也跟着群臣离开,群臣离开却是为了换衣服,他们要将身上的丧服脱下来,换成吉服,然后再次举办大典。
到这个时候,就是登基大典从丧变成吉的时候了。
接下来就是新王登基,太子政正式变成了秦王政,群臣拜见,随即秦王下令赦免一些罪犯之类的。韩非当然还是很生气,除却楚国之外,其他国家的君王登基,都喜欢赦免罪犯,韩非是非常厌恶这一点的。他就觉得赦免罪犯并不是一个彰显君王仁慈的好办法,这反而说明了君王的愚蠢。
登基典礼很快就结束了,而嬴政也正式成为了秦王。
当然,随即还有很多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嬴政要离开赵括,要离开艺,要前往王宫去居住,当嬴政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非常的不情愿,根本就不答应,吕不韦无奈的留下了赵括,希望武成君能帮着他说服秦王。秦王政有些愤怒,他看着身边的宦者令,恼怒的说道:“谁说君王就一定要住在王宫呢?我又不曾亲政,我去王宫做什么?!”
宦者令站在他的身边,无奈的说道:“大王...您身为秦国的王,怎么可以住在武成君的府邸里,这不合乎礼法啊!您必须要住在王宫里..您要在王宫去学习如何处理政务...”,嬴政还是很生气,他又说道:“那寡人就要在王宫里再弄个院落,把我的家人都搬进去!”
“这怎么能行啊...这绝对不行!”,宦者令瞪大了双眼,他都有些手足无措,就在这个时候,吕不韦带着赵括赶来的,吕不韦朝着秦王行礼,而秦王却是朝着父亲行礼,这场面顿时就有些古怪。吕不韦清了清嗓子,他看着面前的宦者令,示意他离开,这才笑着看向了嬴政,他问道:“大王是有什么吩咐啊?”
赵政看着父亲,眼里这才有了些忌惮,不敢再像方才那样的大吼大叫,他低声说道:“我..寡人不想要搬出去,我想要留在我原先的家里...我又没有亲政,住在王宫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