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能者多劳(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括还需要不同课程的教材。
    语文的教材当然也不能只是启蒙教材这么简单,赵括只能是回忆着,又编写了几个简单的小故事,作为孩子们最初能接触的故事,他所写的都是些宣扬道德的故事,正好,编小故事并不是难事,而韩非就很会编故事,这是华夏寓言之王,而数学课程嘛,赵括看向了张苍。
    这些时日里在我家看了这么久的书,也该报答一下了。
    张苍就被赵括抓起来编写教材,不得不说,他这些年读的书还没有白费,张苍在明白赵括的用意之后,按着赵括所说的,完成了两套适合初学者的数学教材,只用了不到两天,这位华夏数学家,还是有些东西的。因为小学的学制被定为两年,故而所需要的教材当然也就是两套,可都是些很基础的东西。
    对这些孩子们的教育,应当就是在认字,算数,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赵括在心里想着,忽然,他又下意识的想到了新的东西,应当加上卫生教育,体育大概是不用教的,毕竟这些孩子们长期都在耕地里帮着父母,说他们疏于锻炼,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当然,有些时候也可以组织运动会,进行个比赛之类的。
    主要还是这个卫生健康教育,勤洗手,不要用脏手触碰眼睛,注意卫生,不要随地大小便这些最简单的东西,这些简单的知识反而能起到一些很重要的作用...赵括整日都在府里忙碌,张苍也无法安心看书,只能是跟在他身边,帮助他,从前担任过学室祭祀的成蟜,此刻也是回来帮助赵括。
    坐在内室里,三个人就跟着教材,老师等问题展开辩论,或者就是埋头书写,谈论课程的安排,以及休息时间,学田等事务。
    时间一天天的流逝,赵括所需要的小学也正式在咸阳动工完成,他将原先的别院按着自己记忆里的模样改成了学校,甚至在学校完工之后,赵括还忍不住的拿出纸笔,当场书写了一个学海无涯的字样,挂在了墙壁上。就在赵括非常忙碌的时候,有一个老朋友找到了他。
    老朋友是农家的展,展看起来岁数极大,其实只是因为在耕地里风吹日晒,实际上,他只是比赵括年长几岁而已,这些时日里,展一直都在忙着选种育种,秦国对各地的征服,让展也可以在更多的地方施展自己的志向。赵括真的是很敬重这些人,这些人四处奔波,所想要的只是让农民有更好的收成,让天下人不会饿死。
    展看起来还是很硬朗,这些年的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无数的刻痕,这让他愈发的消瘦,可那消瘦的身体,却显得那么精干,展眯着双眼,脸上永远带着一种属于老农的憨厚与狡猾,“我刚刚从魏地回来...天下最肥沃的耕地,都聚集在河水两岸,近七成的农民都生活在河水边上..我终于明白郑国为什么那么急着要在河水沿岸动土了...”
    赵括认真的听着展说起各地的农业发展情况,两人又谈论起了燕地的农业发展情况。华夏在经历了早期的原始刀耕火种状态后,到如今是迎来了一次巨大的进步。主要原因当然是井田制的消亡与封建地主阶级的出现,土地私有增加了农民的耕作积极性,加上铁器的发展,农具更新,而水利工程也出现在各地。
    魏国的漳水渠,秦国的郑国渠,都江堰...五谷的概念正式出现,专门研究农业的农家发现,发展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给庄稼施肥可以增加产量,耕作要深耕,要碎土,要除草。周时起亩作垄技术又在此刻得到了发展,农家根据这办法,制定了在高旱田里将庄稼种植在垄沟里以防旱,在低温田里将庄稼种在垄青里纺涝的耕作办法。
    这让这个时代出现了连种,复种等高级的耕作方式。除却在耕作,在园林,畜牧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甚至还出台了相关的法律,这是全世界最早的畜牧法。
    展今天找到赵括,当然不是为了跟他炫耀这些时日里农家所取得的成果,他找到赵括,是为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编写农书....农家是有自己的书,唤作《神农》,这是农家的先贤许行所编写的,许行跟孟子在同一个时代,离现在不算遥远,跟庞公或许是一个时代的。
    他依托远古神农氏“教民农耕”之言,主张“种粟而后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带领门徒数十人,穿粗麻短衣,在江汉间打草织席为生。许行率门徒自楚抵滕国。滕文公根据许行的要求,划给他一块可以耕种的土地,经营效果甚好。大儒家陈良之徒陈相及弟陈辛带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拜许行为师,摒弃了儒学观点,成为农家学派的忠实信徒。
    同年孟轲游滕,遇到陈相,展开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农儒论战,从孟子骂他南蛮大概能知道他是楚国人...他以农事为主业,同时也从事手工业生产,他还意识到市场货物交换的重要作用,并对物价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认识。他的《神农》也成为了农家的主要书籍。
    可问题是,《神农》是政治类书籍,是许行假借神农来劝说君王该如何行事的书籍,并非是一本农业技术类书籍。值得一提的是,当今的展,就是许行的徒孙。展想要编写一本关于农业技术的科普书,展种地和钻研是可以的,可是写书并非是他的强项,他不知道该如何将自己的理论简单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