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徐福面圣(1/3)
项籍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年轻人,他的学习效率非常的惊人,只是,缺乏持之以恒的耐心,他只是在达成了自己的一个目标之后,就不愿意再继续学习了。他的叔父尽管很喜欢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可是对他这样的性格还是有些担心...不过,好处是,这年轻人只要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那他就一定会去完成,绝对不会半途放弃。
项家跟其余的六国余孽是不同的,当初武成侯还活着的时候,为了避免出现内战,他提议对各地的贵族以及贵族之后进行迁徙,避免他们往来,避免他们在自己的故土上拉拢百姓,形成一股潜在的威胁。在武成侯力排众议,坚决要求如此执行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明白,武成侯为什么要对这些落魄贵族如此残忍。
将他们赶出故土,让他们失去祭祀先祖的机会,将他们赶到偏僻的荒郊野外,这对当下任何人而言,都是非常残忍的处罚,当时因为迁徙法令而被迫离开家乡的贵族里,有老人,有妇女,有孩子,很多人都死在了半途上,这也成为了武成侯身上不多的“黑历史”,他的命令的确逼死了不少的无辜贵族。
只有一心想要推翻秦国,建立故国的这些叛乱分子,才能明白武成侯的用意,项梁在楚地,想方设法的结交原先的朋友,想要拉拢一些对秦国不满的楚国贵族,来作为自己的助力,只是,各地贵族在武成侯的迁徙令下,十不存一,就是留下来的那些,也都是隐姓埋名的活着,完全不敢暴露自己的贵族身份。
拉拢各地贵族,通过贵族在民间的影响力来发动叛乱的想法,彻底被掐死了在根源上,楚国的王室以及大贵族,如今都在北地,雁门,渔阳等地...跟他们联络??先找到他们再说吧!这让项梁是那么的绝望,难道在十几年前,武成侯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切吗?跟这样的敌人争斗,真的能成功吗?
既然贵族这条道路走不通,项梁就只能将自己的目光放在民间,想要通过鼓动那些对秦国不满的百姓黔首,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完成复国...可是,这条道路同样也是一条死路。经过武成侯改造后的秦国,并非是历史上那个将六国百姓当作牲畜,不断的让他们交税,不断发动徭役,弄得天怒人怨,百姓都活不下去的秦国。
如今这个秦国,对天下各地百姓都是一视同仁,税赋极低,几乎没有大型徭役,就是偶尔动用徭役,也不会达到累死百姓的地步,甚至还会给与补贴,孩子们都有机会认字,家家户户的粮仓都堆满了粮食,有这样的好日子,鬼才愿意跟他们光复楚国!华夏的百姓不到活不下去的地步,都是会选择忍受。
如今的生活蒸蒸日上,在武成侯逝世之后,丞相李斯完全继承了武成侯的遗愿,没有改变分毫,“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秦国百姓的生活质量是越来越高了,除却新征服的南越等地,其余地区可以算是百姓安居乐业,百业兴旺了。而韩非新修订的秦律,进一步放宽了百姓们的生活限制。
各地百姓可以自由的进行迁徙,进行商业往来和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在楚地生活的未必都是当初的楚人,可能有魏人,有齐人,在这里用将军项燕的名义造反,魏人哪认识项燕是谁?项梁的造反这些年来迟迟没有进展,就是因为这些事情,可是项梁并没有放弃,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只要他还活着,就一定要为父亲复仇。
项籍就是在这样的复仇思想下长大的,自从他明白了事情后,他所能听到的就只有复仇这两个字,项梁已经认识到在自己的时代复仇是没有什么希望的,他只能将自己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了项籍的身上,他希望这个年轻人可以等到秦国动乱的时候,高举义旗,光复楚国,为项燕复仇。
他们就这样等着,项籍平日里要跟着其余人出去耕作,秦国不养闲人,任何人都不能闲着,更不能躲避...秦国不可能永远都是国泰民安,一定可以等到机会的。
......
坐在宫殿内,始皇帝看着面前的方士,方士唤作徐福,是齐地琅琊人,因为武成侯的影响,始皇帝对这些装神弄鬼的方士们向来就没有什么好感...在之前,赵康征伐月氏的时候,有几个方士上书,说是得到了武成侯托梦,想要帮助始皇帝来联系武成侯,这样的行为不仅没有让始皇帝好奇,反而是引起了他的怒火。
始皇帝认为这些方士在侮辱父亲,将他们下狱,诛杀其族,险些就要在全国内大量的抓捕方士数十来进行屠杀,还是韩非拦住他,韩非认为,杀人必须要有罪行,不然,就算是皇帝,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厌恶就搞屠杀,秦国得律法没有说当方士就要被杀死,这样的行为是不合法的。
皇帝迟疑的时候,韩非忽然说了一句,“马服曾有一位方士唤作平。”,始皇帝这才打消了自己的想法,没有再进行对方士的抓捕与屠杀。而此刻因为大学的缘故,百家兴盛,其中怜悯方士的,反对当即政治制度的人也不少,有几个大儒提议,取缔如今的郡县制,重新施行分封制。
这就惹怒了丞相李斯,李斯将他们下狱,韩非再劝谏。韩非尽管不同意他们的看法,却还是按着律法没有规定上书反对政策就要被抓起来杀死的说法,劝阻李斯。韩非这位从前的王权的坚定支持者,如今
项家跟其余的六国余孽是不同的,当初武成侯还活着的时候,为了避免出现内战,他提议对各地的贵族以及贵族之后进行迁徙,避免他们往来,避免他们在自己的故土上拉拢百姓,形成一股潜在的威胁。在武成侯力排众议,坚决要求如此执行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明白,武成侯为什么要对这些落魄贵族如此残忍。
将他们赶出故土,让他们失去祭祀先祖的机会,将他们赶到偏僻的荒郊野外,这对当下任何人而言,都是非常残忍的处罚,当时因为迁徙法令而被迫离开家乡的贵族里,有老人,有妇女,有孩子,很多人都死在了半途上,这也成为了武成侯身上不多的“黑历史”,他的命令的确逼死了不少的无辜贵族。
只有一心想要推翻秦国,建立故国的这些叛乱分子,才能明白武成侯的用意,项梁在楚地,想方设法的结交原先的朋友,想要拉拢一些对秦国不满的楚国贵族,来作为自己的助力,只是,各地贵族在武成侯的迁徙令下,十不存一,就是留下来的那些,也都是隐姓埋名的活着,完全不敢暴露自己的贵族身份。
拉拢各地贵族,通过贵族在民间的影响力来发动叛乱的想法,彻底被掐死了在根源上,楚国的王室以及大贵族,如今都在北地,雁门,渔阳等地...跟他们联络??先找到他们再说吧!这让项梁是那么的绝望,难道在十几年前,武成侯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切吗?跟这样的敌人争斗,真的能成功吗?
既然贵族这条道路走不通,项梁就只能将自己的目光放在民间,想要通过鼓动那些对秦国不满的百姓黔首,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完成复国...可是,这条道路同样也是一条死路。经过武成侯改造后的秦国,并非是历史上那个将六国百姓当作牲畜,不断的让他们交税,不断发动徭役,弄得天怒人怨,百姓都活不下去的秦国。
如今这个秦国,对天下各地百姓都是一视同仁,税赋极低,几乎没有大型徭役,就是偶尔动用徭役,也不会达到累死百姓的地步,甚至还会给与补贴,孩子们都有机会认字,家家户户的粮仓都堆满了粮食,有这样的好日子,鬼才愿意跟他们光复楚国!华夏的百姓不到活不下去的地步,都是会选择忍受。
如今的生活蒸蒸日上,在武成侯逝世之后,丞相李斯完全继承了武成侯的遗愿,没有改变分毫,“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秦国百姓的生活质量是越来越高了,除却新征服的南越等地,其余地区可以算是百姓安居乐业,百业兴旺了。而韩非新修订的秦律,进一步放宽了百姓们的生活限制。
各地百姓可以自由的进行迁徙,进行商业往来和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在楚地生活的未必都是当初的楚人,可能有魏人,有齐人,在这里用将军项燕的名义造反,魏人哪认识项燕是谁?项梁的造反这些年来迟迟没有进展,就是因为这些事情,可是项梁并没有放弃,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只要他还活着,就一定要为父亲复仇。
项籍就是在这样的复仇思想下长大的,自从他明白了事情后,他所能听到的就只有复仇这两个字,项梁已经认识到在自己的时代复仇是没有什么希望的,他只能将自己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了项籍的身上,他希望这个年轻人可以等到秦国动乱的时候,高举义旗,光复楚国,为项燕复仇。
他们就这样等着,项籍平日里要跟着其余人出去耕作,秦国不养闲人,任何人都不能闲着,更不能躲避...秦国不可能永远都是国泰民安,一定可以等到机会的。
......
坐在宫殿内,始皇帝看着面前的方士,方士唤作徐福,是齐地琅琊人,因为武成侯的影响,始皇帝对这些装神弄鬼的方士们向来就没有什么好感...在之前,赵康征伐月氏的时候,有几个方士上书,说是得到了武成侯托梦,想要帮助始皇帝来联系武成侯,这样的行为不仅没有让始皇帝好奇,反而是引起了他的怒火。
始皇帝认为这些方士在侮辱父亲,将他们下狱,诛杀其族,险些就要在全国内大量的抓捕方士数十来进行屠杀,还是韩非拦住他,韩非认为,杀人必须要有罪行,不然,就算是皇帝,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厌恶就搞屠杀,秦国得律法没有说当方士就要被杀死,这样的行为是不合法的。
皇帝迟疑的时候,韩非忽然说了一句,“马服曾有一位方士唤作平。”,始皇帝这才打消了自己的想法,没有再进行对方士的抓捕与屠杀。而此刻因为大学的缘故,百家兴盛,其中怜悯方士的,反对当即政治制度的人也不少,有几个大儒提议,取缔如今的郡县制,重新施行分封制。
这就惹怒了丞相李斯,李斯将他们下狱,韩非再劝谏。韩非尽管不同意他们的看法,却还是按着律法没有规定上书反对政策就要被抓起来杀死的说法,劝阻李斯。韩非这位从前的王权的坚定支持者,如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