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873年的“第二版跋”对政治经济学方法(1/3)
二、1873年的“第二版跋”对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论述
如果只是局部而不是总体地看,“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好像是先验构想的结果。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二版跋”中,针对这个疑惑做了说明,这就是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问题,这是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方法最完整的表达。“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作为方法创新,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方法论,在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和体系创新中运用的全面而具体的体现。
马克思指出:“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实际上,“研究方法”就是马克思在《导言》中讲的“第一条道路”,而“叙述方法”正是马克思讲的“第二条道路”。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不同,研究方法在第一环节必须充分占有资料,第二环节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第三环节就是寻求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
1857年之前,在马克思经济思想以研究为主的发展过程中,他就完整地走过了这三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写下了300多万字的研究笔记。这些材料集中体现于马克思的《巴黎笔记》《伦敦笔记》中。然后,马克思又从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中找寻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巴黎笔记》中有马克思的见解,《伦敦笔记》中可以看到他的货币体系及其发展形式、货币的职能等比较完整的研究性分析。
这些研究完成以后,才有《资本论》叙述的开始。叙述方法是以研究方法为前提的,研究方法达到什么程度叙述方法才能达到什么程度。马克思认为,他的《资本论》理论体系是长期研究的结果,是他长期研究西欧的特殊的情况、特殊的历史、特殊的文化的结果。就像我们现在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以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中国特殊的国情、中国特殊的历史和文化为前提、为基础。
马克思在以研究为主的政治经济学阶段撰写的著述也是现实的、具体的经济关系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一开始研究的就是工资、利润、地租这样一些具体的问题。从现实实际出发,马克思得出了一系列反映实际关系的理论结论。《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这三篇著述在马克思以研究为主的经济思想发展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一重要性首先体现了马克思方法论的重要进展,体现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历史的辩证分析;其次体现了马克思对经济关系的探讨;最后说明了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从一开始就没有脱离现实经济问题。《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关注的是19世纪40年代末曼彻斯特学派乃至整个欧洲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是那个时期政治经济学研究最热门的话题。这就告诉我们,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一开始就没有脱离现实经济问题。
我们在探索马克思经济学的来源问题上,有一个不甚正确的说法,即认为马克思经济学只是在批判古典经济学中发展起来的。实际上,马克思经济学也是在对现实经济关系问题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现实经济关系和那个时代的经济理论与现实也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来源,而不仅仅来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
我曾经做过比较机械的统计,发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到的经济学家中,有经济学著作和经济学理论观点的大概有200多位,其中1843年马克思开始研究经济学时已经去世的经济学家不到一半,1843年后还活跃在欧美经济学界的经济学家超过50%。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主要论战的对象,如在专门章节中做出论战的西尼尔、威克菲尔德,就是当时主流经济学流派的重要人物。美国经济学家凯里也是当时非常活跃的经济学家。1857年,马克思从批判凯里的经济学理论切入,回答了当时主流经济学关注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马克思在实现政治经济学的革命和创新中,从来没有脱离现实经济问题而只从事纯粹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
马克思有过以研究方法为主的经济思想发展过程,也有过以叙述方法为主的经济思想发展过程。1843—1857年是马克思以研究方法为主的经济思想发展阶段。从1857年的《导言》起,马克思转为以叙述方法为主的经济思想发展阶段,从这时起,马克思开始进入创立自己的政治经济学体系的过程。
马克思在1857年之前的以研究方法为主的经济思想发展过程中,同样有经济学上的重要成果,如《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这也是他整个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重要成果。
出版于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先于《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20年问世,到2017年正好出版170周年。《哲学的贫困》这一文本比较特殊。原来我们读《哲学的贫困》感觉不太容易理解,现在蒲鲁东《
如果只是局部而不是总体地看,“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好像是先验构想的结果。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二版跋”中,针对这个疑惑做了说明,这就是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问题,这是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方法最完整的表达。“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作为方法创新,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方法论,在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和体系创新中运用的全面而具体的体现。
马克思指出:“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实际上,“研究方法”就是马克思在《导言》中讲的“第一条道路”,而“叙述方法”正是马克思讲的“第二条道路”。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不同,研究方法在第一环节必须充分占有资料,第二环节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第三环节就是寻求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
1857年之前,在马克思经济思想以研究为主的发展过程中,他就完整地走过了这三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写下了300多万字的研究笔记。这些材料集中体现于马克思的《巴黎笔记》《伦敦笔记》中。然后,马克思又从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中找寻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巴黎笔记》中有马克思的见解,《伦敦笔记》中可以看到他的货币体系及其发展形式、货币的职能等比较完整的研究性分析。
这些研究完成以后,才有《资本论》叙述的开始。叙述方法是以研究方法为前提的,研究方法达到什么程度叙述方法才能达到什么程度。马克思认为,他的《资本论》理论体系是长期研究的结果,是他长期研究西欧的特殊的情况、特殊的历史、特殊的文化的结果。就像我们现在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以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中国特殊的国情、中国特殊的历史和文化为前提、为基础。
马克思在以研究为主的政治经济学阶段撰写的著述也是现实的、具体的经济关系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一开始研究的就是工资、利润、地租这样一些具体的问题。从现实实际出发,马克思得出了一系列反映实际关系的理论结论。《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这三篇著述在马克思以研究为主的经济思想发展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一重要性首先体现了马克思方法论的重要进展,体现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历史的辩证分析;其次体现了马克思对经济关系的探讨;最后说明了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从一开始就没有脱离现实经济问题。《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关注的是19世纪40年代末曼彻斯特学派乃至整个欧洲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是那个时期政治经济学研究最热门的话题。这就告诉我们,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一开始就没有脱离现实经济问题。
我们在探索马克思经济学的来源问题上,有一个不甚正确的说法,即认为马克思经济学只是在批判古典经济学中发展起来的。实际上,马克思经济学也是在对现实经济关系问题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现实经济关系和那个时代的经济理论与现实也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来源,而不仅仅来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
我曾经做过比较机械的统计,发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到的经济学家中,有经济学著作和经济学理论观点的大概有200多位,其中1843年马克思开始研究经济学时已经去世的经济学家不到一半,1843年后还活跃在欧美经济学界的经济学家超过50%。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主要论战的对象,如在专门章节中做出论战的西尼尔、威克菲尔德,就是当时主流经济学流派的重要人物。美国经济学家凯里也是当时非常活跃的经济学家。1857年,马克思从批判凯里的经济学理论切入,回答了当时主流经济学关注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马克思在实现政治经济学的革命和创新中,从来没有脱离现实经济问题而只从事纯粹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
马克思有过以研究方法为主的经济思想发展过程,也有过以叙述方法为主的经济思想发展过程。1843—1857年是马克思以研究方法为主的经济思想发展阶段。从1857年的《导言》起,马克思转为以叙述方法为主的经济思想发展阶段,从这时起,马克思开始进入创立自己的政治经济学体系的过程。
马克思在1857年之前的以研究方法为主的经济思想发展过程中,同样有经济学上的重要成果,如《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这也是他整个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重要成果。
出版于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先于《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20年问世,到2017年正好出版170周年。《哲学的贫困》这一文本比较特殊。原来我们读《哲学的贫困》感觉不太容易理解,现在蒲鲁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