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现阶段发展理论的创新(2/3)
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效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二是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取得报酬,尤其是资本要素、技术要素、管理要素按贡献取得报酬。这样的分配方式同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一致的,它的正面效应就是充分发掘增长潜力。但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到一定的程度会激化社会矛盾,经济增长会受到过大的低收入群体的抵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在南非和阿根廷等一些国家,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贫民窟,虽然它们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但是无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这告诉我们:由低收入到中等收入的阶段主张效率优先,但是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必须解决公平问题。所以我们现在要转向包容性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在g20杭州峰会上专门讲到“包容性增长”概念,要树立人民命运共同体意识,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现象,使各国人民公平享有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我们的包容性增长又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所以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可持续发展,共同参与发展,公平合理分享经济成果,缩小收入差距。要克服权力不公平造成的分配不公平问题,劳动要素必须共享发展成果,让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都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第六,增长路径转变:由依靠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有几个阶段:一是要素驱动阶段,二是投资驱动阶段,三是创新驱动阶段。在低收入阶段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这个驱动力就要调整。就要素驱动来说,物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供给已经不足,低成本劳动力供给也不足。投资驱动主要靠国民收入分配中的高积累低消费,长期以来为了保证高投资高积累,宏观收入分配采取低消费。到了中等收入阶段,人民不可能长期忍受高积累低消费,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经济增长路径就只能转向创新驱动。创新由技术创新转到科技创新,一字之差反映创新的源头发生了变化。原来谈技术创新的时候,创新的源头是企业内部进行的研发,现在强调科技创新是因为创新的源头变为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的知识创新,谈科技创新而不是谈技术创新,是强调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系。现在谈创新是强调产学研系统创新,既然创新的源头为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创新,那么创新成果的形成就必须要求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协同、大学及科研机构同企业的协同,鼓励科技人员创业就是指产学研协同创新。
第七,发展战略改变:不平衡战略转向平衡战略。我们之前实行的不平衡发展战略,一是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城市和工业优先于农村和农业而发展,二是实施各种地区倾斜的区域发展战略,三是对某些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不平衡战略的正面效应是充分发挥了各个方面的潜力,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了发展的瓶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出现了不平衡问题,短板开始显露:一是产业结构有效供给不足和产能过剩;二是在工农业关系方面,农业现代化滞后;三是在城乡关系上农村发展落后;四是在地区结构上中西部地区贫困问题突出;五是在增长和生态关系上生态破坏严重;六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关系上社会发展滞后。为了解决不平衡问题,就要通过平衡战略补齐短板,比如补农业现代化的短板,补社会发展的短板等。
第八,转变二元结构现代化路径。过去解决二元结构问题基本上是在“三农”之外解决“三农”问题。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以非农化解决农业问题,以城市化解决农村问题,以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民问题。”这就是在“三农”以外解决“三农”问题。虽然这些做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三农”总是赶不上“非农”的发展,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进一步扩大了,农业成为“四化同步”的短板。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农业农民农村直接成为现代化的对象和重点:一是发展现代化农业,引入现代生产要素,科技要素和人力要素;二是农民现代化,将城市要素、城市生活方式引入农村,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三是新型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就是农民市民化,使农民享受城市文明。
第九,全球化地位的转变:由以比较优势融入全球化转变为以竞争优势主导全球化。一方面,现在全球化的态势发生了变化,与经济衰退相伴,以美国为代表推行的再工业化和保护主义实际上是反全球化。另一方面,我国已有的资源禀赋优势不再明显,如土地和劳动力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获取的报酬本来就很低,随着土地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附加值进一步降低。我们要从比较优势转变到竞争优势。什么是竞争优势?首先,竞争优势更多地指向国家层面的开放战略,不排斥企业继续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其次,竞争优势理论把技术进步和创新列为思考的重点,着力培养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优势;最后,竞争优势理论依据的是一国产业拥有与世界级竞争对手较劲的竞争优势。基于这些考虑,我国产业需要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争取在价值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
第六,增长路径转变:由依靠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有几个阶段:一是要素驱动阶段,二是投资驱动阶段,三是创新驱动阶段。在低收入阶段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这个驱动力就要调整。就要素驱动来说,物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供给已经不足,低成本劳动力供给也不足。投资驱动主要靠国民收入分配中的高积累低消费,长期以来为了保证高投资高积累,宏观收入分配采取低消费。到了中等收入阶段,人民不可能长期忍受高积累低消费,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经济增长路径就只能转向创新驱动。创新由技术创新转到科技创新,一字之差反映创新的源头发生了变化。原来谈技术创新的时候,创新的源头是企业内部进行的研发,现在强调科技创新是因为创新的源头变为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的知识创新,谈科技创新而不是谈技术创新,是强调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系。现在谈创新是强调产学研系统创新,既然创新的源头为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创新,那么创新成果的形成就必须要求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协同、大学及科研机构同企业的协同,鼓励科技人员创业就是指产学研协同创新。
第七,发展战略改变:不平衡战略转向平衡战略。我们之前实行的不平衡发展战略,一是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城市和工业优先于农村和农业而发展,二是实施各种地区倾斜的区域发展战略,三是对某些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不平衡战略的正面效应是充分发挥了各个方面的潜力,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了发展的瓶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出现了不平衡问题,短板开始显露:一是产业结构有效供给不足和产能过剩;二是在工农业关系方面,农业现代化滞后;三是在城乡关系上农村发展落后;四是在地区结构上中西部地区贫困问题突出;五是在增长和生态关系上生态破坏严重;六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关系上社会发展滞后。为了解决不平衡问题,就要通过平衡战略补齐短板,比如补农业现代化的短板,补社会发展的短板等。
第八,转变二元结构现代化路径。过去解决二元结构问题基本上是在“三农”之外解决“三农”问题。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以非农化解决农业问题,以城市化解决农村问题,以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民问题。”这就是在“三农”以外解决“三农”问题。虽然这些做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三农”总是赶不上“非农”的发展,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进一步扩大了,农业成为“四化同步”的短板。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农业农民农村直接成为现代化的对象和重点:一是发展现代化农业,引入现代生产要素,科技要素和人力要素;二是农民现代化,将城市要素、城市生活方式引入农村,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三是新型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就是农民市民化,使农民享受城市文明。
第九,全球化地位的转变:由以比较优势融入全球化转变为以竞争优势主导全球化。一方面,现在全球化的态势发生了变化,与经济衰退相伴,以美国为代表推行的再工业化和保护主义实际上是反全球化。另一方面,我国已有的资源禀赋优势不再明显,如土地和劳动力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获取的报酬本来就很低,随着土地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附加值进一步降低。我们要从比较优势转变到竞争优势。什么是竞争优势?首先,竞争优势更多地指向国家层面的开放战略,不排斥企业继续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其次,竞争优势理论把技术进步和创新列为思考的重点,着力培养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优势;最后,竞争优势理论依据的是一国产业拥有与世界级竞争对手较劲的竞争优势。基于这些考虑,我国产业需要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争取在价值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