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么一想,忽然发现温蕙说的是对的。
    世间除了都督,的确没有别人会这样纵容她了。
    秦城服气了,站起来道:“那我回去,夫人好好待在岛上。”
    温蕙却道:“我要回东崇岛去。”
    秦城不大乐意,因为对他来说,铁线岛更安全可靠。但他又想,他一走,铁线岛上并没有温蕙十分熟悉的人了。
    东崇岛那边有她娘家哥哥嫂子还有有血缘的侄子侄女,她会想去那边也是正常的。
    他不知道,温蕙想回东崇岛,是因为她想要看看旁的人在海上是如何生存的。
    而在这一点上,铁线岛是异类般的存在,不具有普遍的参考意义。
    铁线岛是特殊的,温蕙却不是特殊的。她需要看的,是像东崇岛上那些普通人的生存之道。
    秦城想为温蕙护航,温蕙拒绝了。
    “我有五条船。”她道,“若还不能在二岛控制的海域间安全往来,那还不若现在就跟你回京城去。”
    当时分给她船的时候,她不懂。经历了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她已非吴下阿蒙。
    温杉给她的五条船,原不是随意给的,这是一个完整的战斗组合。
    秦城便补足了温蕙船上的武备和食水,目送她往东崇岛去,而他自己,也火速往京城赶去。
    京城一如往常繁华。
    淳宁七年,是一个春闱之年。
    去年秋闱,河南的解元姓李,是李家嫡支,皇后的一个堂兄弟。
    皇帝看到递上来的名单,还特意去了坤宁宫,称赞了李家人。
    那时候皇后生了小公主才三个月,抱着小公主笑了。
    待到翻过年,七年二月会试,解元也是这人。
    皇帝又去坤宁宫坐了坐,情绪还很好,道:“说不定三元及第。”
    李皇后对自己的兄弟十分有信心,道:“看着呗。”
    皇帝还哈哈大笑。
    可等到四月殿试揭名,前三名竟都姓李,皇帝的脸色便微妙起来。
    他使人重新查了名录,才知道一二三甲中,有李家子弟十二人,其中嫡支四人。
    皇帝的心情喜忧参半。
    李家是为士林之首,他的嫡支子弟终于肯出仕,意味着李家对他作为皇帝的能力的认可。
    可李家作为皇后的娘家,风头也太劲了。
    他想要从李家借用的东西,是把双刃剑。
    皇帝最终还是成全了李家解元的三元及第。
    他在皇后面前盛赞了李氏,第二日,太医令亲自端了一碗汤药来:“陛下珍爱娘娘,令臣为娘娘调理凤体。”
    李皇后看着那碗浓浓的汤药,许久,端起来一饮而尽。
    放下碗,她用帕子轻拭嘴角,淡淡道:“替本宫谢陛下圣恩。”
    自此,李后一生,未曾再有孕,膝下唯有一个公主。与淳宁帝伉俪情深,一生贤名。
    秦城回到京城的时候,已经过了端午。
    他单膝跪在霍决面前,将温蕙的话尽数转给了他。
    霍决垂眸许久,问:“她可还好?”
    秦城头快磕到地上去了:“怪怪的,时常面西发呆。”
    温蕙在东海,面西,便是面朝大陆。
    霍决道:“知道了。”
    又问:“那孩子怎么样?”
    问这个秦城就有精神了,道:“小公子十分聪明机敏,小小年纪,已经敢上阵杀人。而且……”
    他偷眼看了一眼霍决。
    霍决挑了挑眉。
    “就是怪。”秦城道,“就看着,莫名像都督。”
    霍决问:“很像吗?”
    秦城道:“也不是说长得像,就是,感觉像。”
    霍决笑起来,道:“我想见见这孩子。”
    秦城的额头又磕下去:“属下无能,未能接回夫人。”
    “她脑子一根筋的,不想明白,怕是回不来。”霍决露出怀念的微笑,“她从小就这样。”
    秦城额头微汗。
    “没关系。”霍决说,“我亲自去接就是了。”
    秦城抬头。
    霍决道:“铁线岛,我也该亲自去看一眼了。”
    乾清宫里,遣了旁人,只有淳宁帝和霍决。他二人独自议事,没人敢偷听,怕卖不出消息就直接掉了脑袋。
    皇帝问:“确定吗?”
    霍决道:“得去确认一下。”
    皇帝问:“船都造好了吗?”
    “还差一些。”霍决道,“但不妨碍。”
    皇帝问:“谁去?”
    霍决道:“只能我去。”
    皇帝习惯了霍决在身边,并不想放他远行,却又知道这个事他是唯一最好的人选。
    他沉默片刻,同意了,问:“你以什么名义出京?”
    霍决在外行走,代表的是皇帝。他的每一次出京,都被众人瞩目。
    “我一动,众人便都知道了。”霍决道,“与其偷偷摸摸引人胡乱猜测,不如大张旗鼓,让他们没得猜。”
    他道:“东海诸国,多年未曾朝贡了。臣去替陛下巡视一圈,敲打敲打他们。”
    皇帝同意了这个名目:“好。要多久。”
    “至少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