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3/4)
姜撞奶,配着许妈妈在外面买的鸡蛋饼和小笼包,全家团圆的这顿早餐堪称丰盛,氛围也是其乐融融,许爸爸主动给他们介绍在羊城的见闻,还第一次透露想带他们一起去羊城生活的打算。
大哥似乎昨晚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了,大姐却是惊喜的要从桌子上跳起来。
许缇苇吃饭也坐在大哥身上,像是不懂事的小宝宝,安静听着他们欢声笑语、畅想未来,内心也做了个决定,既然她的意外让全家人都痛不欲生,她情愿假装自己就是个在家人的羽翼下无忧无虑的小女孩。
这样至少大哥他们这辈子有机会走出那段心理阴影,而不是永远都背负着对她的心痛和责任。
第21章 衣锦还乡。
许爸爸原本跟梁老板去羊城出差半个多月, 最后却待了二十多天将近一个月才回来,是因为事情进展得十分顺利,梁老板已经看好工厂地址并且在跑各项手续了。
梁老板在他们这里开个不大不小的砖厂, 也是赶上了好时候,改革开放后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别说城里处处兴建楼房建筑, 农村也越来越多家庭盖新房需要砖瓦,厂里的生意是很不错的。
许爸爸作为砖厂的司机, 此前一直觉得他们单位效益挺好,照这个架势再开十年二十年怕都不会轻易倒闭。
打工的不就是图个饭碗稳定嘛, 他们老板不但发工资爽快、从不拖欠克扣工资,在砖厂上班的许爸爸还偶尔有隐形福利, 就像老家上次盖房子,他不仅只出了钱, 还借着职务之便用相当于批发的价格搞到了一车质量好的砖头,所以他们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条件, 却也能盖镇上一些有钱人才盖得起的“别墅”。
工作稳定还能偶尔给亲朋好友谋福利,许鲁山此前对这份工作是非常放心的,觉得他至少还可以在厂里干十年。可人家大老板不这么想, 厂里生意越好,也算赚得盆满钵满的梁老板却越来越不满足于窝在小小的十八线城市里。
报纸上南方沿海城市发展得如火如荼, 经常听人说谁谁去了南方发了大财,梁老板想象着大城市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终于控制不住内心欲望的迈出了第一步。
梁老板自己也是第一次去羊城, 说是出差,其实并没什么生意要谈,先去探探路、考察考察而已, 也就没去当地招司机,而是叫上了许爸爸这个同样对羊城人生地不熟的老员工。
除了他们,同行的还有三个人,都是梁老板的亲信。
一行五人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城市,发现现实并不如他们的想象,羊城也没有遍地是黄金。
当然商机还是有的。许鲁山和梁老板打听到当地政府每周都会组织招商考察团,哪怕梁老板只是个小城市的小老板,确定身份后也是有入场券的,于是他们场场不落的参加考察团,私底也尝尝四处走访参观。
许鲁山全程认真的陪着老板,因为希望现在了解的这些情况以后他也有机会能用上。
梁老板很快就有了新方向,他决定开一间皮革加工厂,羊城这边皮革行业可能是刚起步,竞争远比不上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服装厂毛衣厂激烈,但是作为有点资产的男人,他早就穿起了皮鞋、用起了皮带皮夹和皮包,他妻子更是对买包买鞋有着他无法理解的执着。
因此梁老板从自身情况出发,他相信以后生活条件好了,老百姓需要用到的皮具会越来越多,这个行业是很有发展潜力的。
梁老板不但自己非常看好这个行业,还生怕动作慢了就让人先发现这块大蛋糕,所以本来说好的先考察一阵,回家再决定往哪个行业发展,他却迫不及待的选好了厂址并跑完了各项手续。
羊城不愧是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城市,连政/府部门那么贴心,只要按照要求把证件资料带齐,人家在规定时限内统统给你办好了,完全不需要请客吃饭,跟他们老家的工作作风完全不一样。
这也是梁老板信心满满他们能在这座完全不熟的城市好好发展的原因之一。
回来之前,需要梁老板亲自跑的手续都跑完了,工厂地址也定下来并开工了,梁老板带去的三个亲信中,两个留在那里监工和提前招聘工人,另一个跟着梁老板回来处理砖厂的事。
梁老板虽然这些年赚得不少,身家堪称丰厚,可他是要在羊城大干一场的,连工厂都是自己建而不是找人租,就可以看出工厂的规模和他的决心,所以这次需要的投入是非常大的,虽然不至于到卖车卖房的地步,砖厂却势必要转让出去了的。
好在他们砖厂效益好,从工人到材料设备甚至连客户都是现成的,每年都有好几十万的净利润,梁老板估摸着两百万转让出去,肯定是有很多人抢着要的。
而他有了这笔钱,皮革厂引进机器和原料的资金也就更加充裕了,尤其机器设备绝对不能勉强,这关系着工厂后续的发展。
所以手续一下来,梁老板就马不停蹄赶回来筹备资金了。
作为老板的司机,许鲁山当然是老板上哪儿,他也去哪儿。
许鲁山现在不但是司机,还是梁老板的心腹,待遇已经跟另外三位同去羊城的老板亲信一样了,梁老板承诺等工厂盈利就给他们分红,并且元老级员工中他
大哥似乎昨晚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了,大姐却是惊喜的要从桌子上跳起来。
许缇苇吃饭也坐在大哥身上,像是不懂事的小宝宝,安静听着他们欢声笑语、畅想未来,内心也做了个决定,既然她的意外让全家人都痛不欲生,她情愿假装自己就是个在家人的羽翼下无忧无虑的小女孩。
这样至少大哥他们这辈子有机会走出那段心理阴影,而不是永远都背负着对她的心痛和责任。
第21章 衣锦还乡。
许爸爸原本跟梁老板去羊城出差半个多月, 最后却待了二十多天将近一个月才回来,是因为事情进展得十分顺利,梁老板已经看好工厂地址并且在跑各项手续了。
梁老板在他们这里开个不大不小的砖厂, 也是赶上了好时候,改革开放后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别说城里处处兴建楼房建筑, 农村也越来越多家庭盖新房需要砖瓦,厂里的生意是很不错的。
许爸爸作为砖厂的司机, 此前一直觉得他们单位效益挺好,照这个架势再开十年二十年怕都不会轻易倒闭。
打工的不就是图个饭碗稳定嘛, 他们老板不但发工资爽快、从不拖欠克扣工资,在砖厂上班的许爸爸还偶尔有隐形福利, 就像老家上次盖房子,他不仅只出了钱, 还借着职务之便用相当于批发的价格搞到了一车质量好的砖头,所以他们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条件, 却也能盖镇上一些有钱人才盖得起的“别墅”。
工作稳定还能偶尔给亲朋好友谋福利,许鲁山此前对这份工作是非常放心的,觉得他至少还可以在厂里干十年。可人家大老板不这么想, 厂里生意越好,也算赚得盆满钵满的梁老板却越来越不满足于窝在小小的十八线城市里。
报纸上南方沿海城市发展得如火如荼, 经常听人说谁谁去了南方发了大财,梁老板想象着大城市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终于控制不住内心欲望的迈出了第一步。
梁老板自己也是第一次去羊城, 说是出差,其实并没什么生意要谈,先去探探路、考察考察而已, 也就没去当地招司机,而是叫上了许爸爸这个同样对羊城人生地不熟的老员工。
除了他们,同行的还有三个人,都是梁老板的亲信。
一行五人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城市,发现现实并不如他们的想象,羊城也没有遍地是黄金。
当然商机还是有的。许鲁山和梁老板打听到当地政府每周都会组织招商考察团,哪怕梁老板只是个小城市的小老板,确定身份后也是有入场券的,于是他们场场不落的参加考察团,私底也尝尝四处走访参观。
许鲁山全程认真的陪着老板,因为希望现在了解的这些情况以后他也有机会能用上。
梁老板很快就有了新方向,他决定开一间皮革加工厂,羊城这边皮革行业可能是刚起步,竞争远比不上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服装厂毛衣厂激烈,但是作为有点资产的男人,他早就穿起了皮鞋、用起了皮带皮夹和皮包,他妻子更是对买包买鞋有着他无法理解的执着。
因此梁老板从自身情况出发,他相信以后生活条件好了,老百姓需要用到的皮具会越来越多,这个行业是很有发展潜力的。
梁老板不但自己非常看好这个行业,还生怕动作慢了就让人先发现这块大蛋糕,所以本来说好的先考察一阵,回家再决定往哪个行业发展,他却迫不及待的选好了厂址并跑完了各项手续。
羊城不愧是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城市,连政/府部门那么贴心,只要按照要求把证件资料带齐,人家在规定时限内统统给你办好了,完全不需要请客吃饭,跟他们老家的工作作风完全不一样。
这也是梁老板信心满满他们能在这座完全不熟的城市好好发展的原因之一。
回来之前,需要梁老板亲自跑的手续都跑完了,工厂地址也定下来并开工了,梁老板带去的三个亲信中,两个留在那里监工和提前招聘工人,另一个跟着梁老板回来处理砖厂的事。
梁老板虽然这些年赚得不少,身家堪称丰厚,可他是要在羊城大干一场的,连工厂都是自己建而不是找人租,就可以看出工厂的规模和他的决心,所以这次需要的投入是非常大的,虽然不至于到卖车卖房的地步,砖厂却势必要转让出去了的。
好在他们砖厂效益好,从工人到材料设备甚至连客户都是现成的,每年都有好几十万的净利润,梁老板估摸着两百万转让出去,肯定是有很多人抢着要的。
而他有了这笔钱,皮革厂引进机器和原料的资金也就更加充裕了,尤其机器设备绝对不能勉强,这关系着工厂后续的发展。
所以手续一下来,梁老板就马不停蹄赶回来筹备资金了。
作为老板的司机,许鲁山当然是老板上哪儿,他也去哪儿。
许鲁山现在不但是司机,还是梁老板的心腹,待遇已经跟另外三位同去羊城的老板亲信一样了,梁老板承诺等工厂盈利就给他们分红,并且元老级员工中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