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6章 秦晋之好(1/2)
十一娘唯一没有想到的是,选择挫损同安设计的次玛,会向京兆柳求娶青岚。
她虽然并没有深入接触过次玛,对这位吐蕃王嗣的品性谈不上了如指掌,但针对次玛处理和亲事件的行为,十一娘至少能够洞悉其绝非急于功利者,论心智沉稳,权衡利弊,足以担当促进两国邦交的使臣之职,这样一来次玛又怎不明白联姻虽说有利于稳固交谊,但单方面的任何勉强,反而会造成事与愿违?
已经放弃了谋刺次玛的韦太后,当然不会再推披助澜,造成后族与吐蕃王嗣结为姻好,按理,这件事情不会再发生任何后续,青岚并无必要承担可能远嫁异国永别家人的悲苦。
所以当见过嫂嫂薛氏之后,十一娘特意唤请青岚入宫,打算亲自询问青岚的意向,倘若青岚仅仅只是因为责任才认同父母之命,她不会赞同这桩姻缘,这并不是说十一娘真如同安指责那般“因私废公”,前提是她已笃断,就算拒绝次玛的求娶,并不会有损两国邦交。
十一娘当年大婚,告别家人赴藩太原时,青岚仅只六岁,还是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小姑娘,一别数载,再见时,青岚已经成长为婷婷玉立的少女,她从小便不喜哭闹,性情很是乐观豁达,即便身为长房长女,端庄稳重之余,仍不乏诙谐活泼,这一点的确与当年的渥丹极为相似 ,十一娘自己没有女儿,虽也并没有太多与青岚相处机会,但对于侄女,十一娘极为疼爱,故而出于私情而言,她当然不舍青岚受到半分委屈。
青岚在面对贵为皇后的十一姑母时,一贯也并不拘谨,这日见礼之后,见姑母微一招手,她自然而然便依偎在姑母身旁,那张阳光明媚的笑脸,看不出任何晦涩伤感,只是听姑母提起婚事时,微微显露出女儿家的羞涩情态,但这个聪慧机智的女子,立时明白了姑母的忧虑。
所以,青岚没有避而不谈,落落大方地坦白了自己的意愿:“与王子初见,儿便对其彬彬有礼心生好感,一番言谈之后,更觉投契,后王子屡常访见,儿听闻王子纵便是与叔祖父谈论中华经史,亦常有高深之见,确然博学广识,而且不矜不伐,儿对王子更加赏识。”
说着话,双靥微染霞色,两眼却湛黑晶明:“儿常与王子论及乐理,颇有知音之感,谈及向往之道,更觉心有灵犀,甚至听王子说起吐蕃,天高野阔,纵马驰骋雪原,何等洒脱恣意,儿见惯花团锦簇,却从未领略过如此辽阔旷达之天地,心动于此生若有机会,能远游见识异国之景,一览山川之壮,原野之阔,怎不有幸?”
她将面颊靠向十一娘的肩头,唇角带着笑意:“姑母,岚儿相信王子之所以求婚,不仅仅是因为功利,他向岚儿坦诚,他并不愿强求姻缘,所以他没有直接向圣上提出联姻之请,王子甚至告儿,要若儿对其只有知交之意,并无嫁娶之心,那么他甚至不会向尊长求娶,他不愿让岚儿为难,亦不舍让岚儿违心,他说若无夫妻之缘,他固然会觉遗憾,但人生能得知己,何尝不算幸运?儿为王子真诚所动,更是因为已对王子心折,王子正式提亲求娶之前,儿已与王子互遗信物,约定白首同心之盟,儿亦庆幸今生,能与倾慕之人结发同巹,就算将来,或许会远嫁异族,儿亦心甘情愿,但求两情长久,荣辱与共,便为美满,无憾此生。”
十一娘看着对未来,对爱情,充满憧憬满怀期待的侄女,心中再无忧虑。
她很高兴,也为青岚欢喜,虽说从渥丹那一世,她从来没有打算过肆无忌惮倾尽所有投身爱情,她的两次婚嫁,都是基于责任与使命,但十一娘并不厌恶轻视爱情,相反她喜欢那些至情至性的人,甚至能够称为羡慕与向往。
而且她也相信,虽然说自己也许不能遇到,但世间依然存在不离不弃从一而终的情感,能够倾其所有去爱慕,并能得到对方倾其所有的爱慕,这样的情感乃世上至珍至贵,若得,确确无憾此生。
她祝福青岚,希望侄女能与次玛白首携老,琴瑟和谐。
在皇后首肯之后,吐蕃王嗣联姻大周后族的消息传遍了长安城,贺烨以帝王之尊,亲口给予了这桩姻缘美好的祝福,但因皇后的提议,贺烨并没有恩封青岚公主抑或县主的称号,因为皇后不想让这桩姻缘被打上政治联姻的标语。
但因为天子特赐嘉许,青岚必须入宫谢恩,这回她告诉十一娘,同安公主在听闻这桩姻缘尘埃落定之后,特意送交邀帖,再约自己面会。
十一娘这回并没有给出任何建议,她相信青岚已经有足够的能力自主处决这一类事宜。
后来她先后从同安与青岚两人口中听闻了这回面会的一些情况,先是当青岚与次玛纳征礼的次日,同安往长安殿问安,正巧遇见十一娘,同安用冷嘲热讽的口吻说起此事:“不得不说,皇后当真是巧舌如簧,我听说次玛与阿岚将定姻缘,特意邀见,确然是不信一如皇后笃定,阿岚心甘情愿为所谓大局妥协,我用言辞相激,希望挑生阿岚心中怨气,但阿岚竟自欺欺人,怎么也不相信皇后视她无非棋子而已,可是皇后,阿岚乃你本家侄女,其父柳将军,甚至祖父源平郡公,为助皇后母仪天下,可谓殚诚竭虑、丹心赤忱,你竟全然不顾阿岚悲喜,忍心让如此善良单纯之闺阁女子,为权
她虽然并没有深入接触过次玛,对这位吐蕃王嗣的品性谈不上了如指掌,但针对次玛处理和亲事件的行为,十一娘至少能够洞悉其绝非急于功利者,论心智沉稳,权衡利弊,足以担当促进两国邦交的使臣之职,这样一来次玛又怎不明白联姻虽说有利于稳固交谊,但单方面的任何勉强,反而会造成事与愿违?
已经放弃了谋刺次玛的韦太后,当然不会再推披助澜,造成后族与吐蕃王嗣结为姻好,按理,这件事情不会再发生任何后续,青岚并无必要承担可能远嫁异国永别家人的悲苦。
所以当见过嫂嫂薛氏之后,十一娘特意唤请青岚入宫,打算亲自询问青岚的意向,倘若青岚仅仅只是因为责任才认同父母之命,她不会赞同这桩姻缘,这并不是说十一娘真如同安指责那般“因私废公”,前提是她已笃断,就算拒绝次玛的求娶,并不会有损两国邦交。
十一娘当年大婚,告别家人赴藩太原时,青岚仅只六岁,还是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小姑娘,一别数载,再见时,青岚已经成长为婷婷玉立的少女,她从小便不喜哭闹,性情很是乐观豁达,即便身为长房长女,端庄稳重之余,仍不乏诙谐活泼,这一点的确与当年的渥丹极为相似 ,十一娘自己没有女儿,虽也并没有太多与青岚相处机会,但对于侄女,十一娘极为疼爱,故而出于私情而言,她当然不舍青岚受到半分委屈。
青岚在面对贵为皇后的十一姑母时,一贯也并不拘谨,这日见礼之后,见姑母微一招手,她自然而然便依偎在姑母身旁,那张阳光明媚的笑脸,看不出任何晦涩伤感,只是听姑母提起婚事时,微微显露出女儿家的羞涩情态,但这个聪慧机智的女子,立时明白了姑母的忧虑。
所以,青岚没有避而不谈,落落大方地坦白了自己的意愿:“与王子初见,儿便对其彬彬有礼心生好感,一番言谈之后,更觉投契,后王子屡常访见,儿听闻王子纵便是与叔祖父谈论中华经史,亦常有高深之见,确然博学广识,而且不矜不伐,儿对王子更加赏识。”
说着话,双靥微染霞色,两眼却湛黑晶明:“儿常与王子论及乐理,颇有知音之感,谈及向往之道,更觉心有灵犀,甚至听王子说起吐蕃,天高野阔,纵马驰骋雪原,何等洒脱恣意,儿见惯花团锦簇,却从未领略过如此辽阔旷达之天地,心动于此生若有机会,能远游见识异国之景,一览山川之壮,原野之阔,怎不有幸?”
她将面颊靠向十一娘的肩头,唇角带着笑意:“姑母,岚儿相信王子之所以求婚,不仅仅是因为功利,他向岚儿坦诚,他并不愿强求姻缘,所以他没有直接向圣上提出联姻之请,王子甚至告儿,要若儿对其只有知交之意,并无嫁娶之心,那么他甚至不会向尊长求娶,他不愿让岚儿为难,亦不舍让岚儿违心,他说若无夫妻之缘,他固然会觉遗憾,但人生能得知己,何尝不算幸运?儿为王子真诚所动,更是因为已对王子心折,王子正式提亲求娶之前,儿已与王子互遗信物,约定白首同心之盟,儿亦庆幸今生,能与倾慕之人结发同巹,就算将来,或许会远嫁异族,儿亦心甘情愿,但求两情长久,荣辱与共,便为美满,无憾此生。”
十一娘看着对未来,对爱情,充满憧憬满怀期待的侄女,心中再无忧虑。
她很高兴,也为青岚欢喜,虽说从渥丹那一世,她从来没有打算过肆无忌惮倾尽所有投身爱情,她的两次婚嫁,都是基于责任与使命,但十一娘并不厌恶轻视爱情,相反她喜欢那些至情至性的人,甚至能够称为羡慕与向往。
而且她也相信,虽然说自己也许不能遇到,但世间依然存在不离不弃从一而终的情感,能够倾其所有去爱慕,并能得到对方倾其所有的爱慕,这样的情感乃世上至珍至贵,若得,确确无憾此生。
她祝福青岚,希望侄女能与次玛白首携老,琴瑟和谐。
在皇后首肯之后,吐蕃王嗣联姻大周后族的消息传遍了长安城,贺烨以帝王之尊,亲口给予了这桩姻缘美好的祝福,但因皇后的提议,贺烨并没有恩封青岚公主抑或县主的称号,因为皇后不想让这桩姻缘被打上政治联姻的标语。
但因为天子特赐嘉许,青岚必须入宫谢恩,这回她告诉十一娘,同安公主在听闻这桩姻缘尘埃落定之后,特意送交邀帖,再约自己面会。
十一娘这回并没有给出任何建议,她相信青岚已经有足够的能力自主处决这一类事宜。
后来她先后从同安与青岚两人口中听闻了这回面会的一些情况,先是当青岚与次玛纳征礼的次日,同安往长安殿问安,正巧遇见十一娘,同安用冷嘲热讽的口吻说起此事:“不得不说,皇后当真是巧舌如簧,我听说次玛与阿岚将定姻缘,特意邀见,确然是不信一如皇后笃定,阿岚心甘情愿为所谓大局妥协,我用言辞相激,希望挑生阿岚心中怨气,但阿岚竟自欺欺人,怎么也不相信皇后视她无非棋子而已,可是皇后,阿岚乃你本家侄女,其父柳将军,甚至祖父源平郡公,为助皇后母仪天下,可谓殚诚竭虑、丹心赤忱,你竟全然不顾阿岚悲喜,忍心让如此善良单纯之闺阁女子,为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