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皇太极的怒火(1/2)
经过一夜不眠不休的拼命追击,这队有一百多真满洲八旗、三百多汉军旗的清兵,在天亮时分跟着“匪踪”进入山区。
大军开进,必有哨骑斥候在大军四周展开,特别是大军行进的前方,哨骑会前出几十里远搜索,这种情况下,敌方埋伏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演义小说里那种埋伏的场景几乎不可能出现。
这队清兵的领队是个满洲八旗牛录章京,靠勇猛作战提拔至牛录章京的位置,头脑比较简单,在追击中根本没派哨骑为前导,而是全队直接跟上,因为一来他自恃是在自己大后方的腹地追击,二来是担心采用先派哨骑侦察后再大队跟上的模式太浪费时间,而敌人则趁机溜走,三来是这里的山并不高,道路也不算十分狭窄。
多日不见的太阳此时在队伍的右侧升起来,太阳光连同雪地里反射回来的光线,照射得人的眼睛都睁不开。众清兵没有什么文艺细胞,根本不懂得欣赏这雪景太阳之美,只是继续马蹄踏破美景埋头赶路。
那牛录章京战斗经验非常丰富,隆隆的马蹄声中,突然听到道路旁边响起拉弓弦的声音,立即向部下大叫:“这里有埋伏……”
叫得最大声的,当然是最先死掉的。强烈的太阳光中,至少六支箭带着劲风,射向这牛录章京,这牛录章京急忙施展躲闪的绝技,闪过四支箭,却被一箭射中太阳穴,一箭钉进喉咙,便一头栽倒马下死翘翘了。
钨铁山在埋伏前就已特意严令,攻击开始后,必须第一时间打掉清兵的军官,因此,凡是清兵队伍中穿戴衣甲稍为鲜艳美观一点的军官和清兵在攻击一开始便受到重点照顾。
清兵中战阵经验丰富的八旗兵,在埋伏者弓弦声响起时便感觉不妙,反应非常迅速,立刻取出弓箭和武器,企图反击,但埋伏者早已料到这一着,占据了背靠阳光的便利地位,清兵被耀眼的阳光照射着,急切中一时无法看清埋伏者的具体位置,只能凭感觉胡乱射箭,大失准头。
而埋伏者除了将军官作为第一目标外,那些能快速取出弓箭的清兵也成了重点打击的目标。战斗一开始,便有六七十个清兵倒在箭矢的攻击之下。清兵队伍乱作一团,一些人凭借着精湛的骑术钻到马肚子下面,箭矢射中马匹倒下,却被压在马匹下;一些人跳下马匹,以马为掩护,一手搭凉棚遮着阳光,一手以手中铁骨朵、斧头等武器砸向埋伏者;更多的汉军旗,则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窜,企图先找到隐蔽掩护,再图反击。
趁此清兵乱象环生,几十个手持火把的人冲到清兵队伍不远二三十步远的地方。
太阳底下拿着火把?
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一些眼尖的清兵,在耀眼的阳光中,看到这些手持火把的人,不知是要干什么的,但心里面不觉得这些人手持的火把比弓箭或其他武器有更大的威胁,甚至那些能射箭反击的清兵也不大愿意放弃射击对方弓箭手,转而来射击这些似乎威胁不大的人。
“点火!扔!炸死这些鞑子!”
随着一声号令,几十个黑乎乎的东西在阳光中飞来,有清兵看见这些家伙后面还拖着一条着火的尾巴。
这是什么?
那些东西飞过来,有些砸在清兵的身上,根本没造成什么伤害,落在脚下,有清兵低头看清了,那只是一个个着火的布包。
没什么可怕的!
真的吗?
当然不是!
轰隆,轰隆!
几十个火药包在乱糟糟的清兵队伍中连环爆炸,声势颇为惊人,本来这些不过一两斤装量的火药包爆炸的威力不大,如同一个大爆竹一样,如果不是挨着清兵身体爆炸,其杀伤效果很有限,但火药布包中包着的石头、碎铁、木屑等物四处飞溅,却打得清兵血肉横飞。这些火药包最具破坏力的还不止于此,那些清兵大多身穿厚厚的棉衣,既可用于御寒,也可作为棉甲抵御敌人武器撞击使用,在密集火药爆炸中冒出的火苗,使得众多清兵棉衣纷纷着火,数不清的清兵身上起火后在雪地上恐惧地惨叫着滚来滚去,不少原先身上没着火的清兵被同僚挨着了火,弄的其他清兵一见起火的人滚来,便拼命躲避,更加剧了队形的混乱。火药包爆炸有雪地火烧棉衣的功效,倒是超出了设计者的设计考虑范畴。
“好!再投掷多几轮火药包!弓箭手继续射杀军官和真鞑子!”
指挥这些埋伏者的正是钨铁山,火药包这样的新式武器是朱明等人与钨铁山在梁房口分兵时赠送的,足足有一千五百个,钨铁山见效果不错,遂下令加强火药包攻击,打乱清兵队形,弓箭手则继续精确射杀。
又是几轮火药包爆炸,造成至少有上百清兵伤亡,个别汉军旗的士兵已开始逃跑,接着越来越多的汉军旗加入逃跑的行列,导致汉军旗的崩溃,那些久经战阵的满洲八旗士兵自发的反击造成了埋伏者的一些伤亡,但随着军官和精锐士兵的伤亡,整体上清兵已无法发起有组织的反击。
“噗”一个满洲兵不顾身上的火苗,举着砍刀拼死冲到火药包投掷者的面前,却被两根长枪拦住,满洲兵巧妙地闪过,举刀扑向其中一人,却料不到旁边钨铁山的长刀自右侧刺来,一把刺穿其右肋,并顺势一绞,然
大军开进,必有哨骑斥候在大军四周展开,特别是大军行进的前方,哨骑会前出几十里远搜索,这种情况下,敌方埋伏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演义小说里那种埋伏的场景几乎不可能出现。
这队清兵的领队是个满洲八旗牛录章京,靠勇猛作战提拔至牛录章京的位置,头脑比较简单,在追击中根本没派哨骑为前导,而是全队直接跟上,因为一来他自恃是在自己大后方的腹地追击,二来是担心采用先派哨骑侦察后再大队跟上的模式太浪费时间,而敌人则趁机溜走,三来是这里的山并不高,道路也不算十分狭窄。
多日不见的太阳此时在队伍的右侧升起来,太阳光连同雪地里反射回来的光线,照射得人的眼睛都睁不开。众清兵没有什么文艺细胞,根本不懂得欣赏这雪景太阳之美,只是继续马蹄踏破美景埋头赶路。
那牛录章京战斗经验非常丰富,隆隆的马蹄声中,突然听到道路旁边响起拉弓弦的声音,立即向部下大叫:“这里有埋伏……”
叫得最大声的,当然是最先死掉的。强烈的太阳光中,至少六支箭带着劲风,射向这牛录章京,这牛录章京急忙施展躲闪的绝技,闪过四支箭,却被一箭射中太阳穴,一箭钉进喉咙,便一头栽倒马下死翘翘了。
钨铁山在埋伏前就已特意严令,攻击开始后,必须第一时间打掉清兵的军官,因此,凡是清兵队伍中穿戴衣甲稍为鲜艳美观一点的军官和清兵在攻击一开始便受到重点照顾。
清兵中战阵经验丰富的八旗兵,在埋伏者弓弦声响起时便感觉不妙,反应非常迅速,立刻取出弓箭和武器,企图反击,但埋伏者早已料到这一着,占据了背靠阳光的便利地位,清兵被耀眼的阳光照射着,急切中一时无法看清埋伏者的具体位置,只能凭感觉胡乱射箭,大失准头。
而埋伏者除了将军官作为第一目标外,那些能快速取出弓箭的清兵也成了重点打击的目标。战斗一开始,便有六七十个清兵倒在箭矢的攻击之下。清兵队伍乱作一团,一些人凭借着精湛的骑术钻到马肚子下面,箭矢射中马匹倒下,却被压在马匹下;一些人跳下马匹,以马为掩护,一手搭凉棚遮着阳光,一手以手中铁骨朵、斧头等武器砸向埋伏者;更多的汉军旗,则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窜,企图先找到隐蔽掩护,再图反击。
趁此清兵乱象环生,几十个手持火把的人冲到清兵队伍不远二三十步远的地方。
太阳底下拿着火把?
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一些眼尖的清兵,在耀眼的阳光中,看到这些手持火把的人,不知是要干什么的,但心里面不觉得这些人手持的火把比弓箭或其他武器有更大的威胁,甚至那些能射箭反击的清兵也不大愿意放弃射击对方弓箭手,转而来射击这些似乎威胁不大的人。
“点火!扔!炸死这些鞑子!”
随着一声号令,几十个黑乎乎的东西在阳光中飞来,有清兵看见这些家伙后面还拖着一条着火的尾巴。
这是什么?
那些东西飞过来,有些砸在清兵的身上,根本没造成什么伤害,落在脚下,有清兵低头看清了,那只是一个个着火的布包。
没什么可怕的!
真的吗?
当然不是!
轰隆,轰隆!
几十个火药包在乱糟糟的清兵队伍中连环爆炸,声势颇为惊人,本来这些不过一两斤装量的火药包爆炸的威力不大,如同一个大爆竹一样,如果不是挨着清兵身体爆炸,其杀伤效果很有限,但火药布包中包着的石头、碎铁、木屑等物四处飞溅,却打得清兵血肉横飞。这些火药包最具破坏力的还不止于此,那些清兵大多身穿厚厚的棉衣,既可用于御寒,也可作为棉甲抵御敌人武器撞击使用,在密集火药爆炸中冒出的火苗,使得众多清兵棉衣纷纷着火,数不清的清兵身上起火后在雪地上恐惧地惨叫着滚来滚去,不少原先身上没着火的清兵被同僚挨着了火,弄的其他清兵一见起火的人滚来,便拼命躲避,更加剧了队形的混乱。火药包爆炸有雪地火烧棉衣的功效,倒是超出了设计者的设计考虑范畴。
“好!再投掷多几轮火药包!弓箭手继续射杀军官和真鞑子!”
指挥这些埋伏者的正是钨铁山,火药包这样的新式武器是朱明等人与钨铁山在梁房口分兵时赠送的,足足有一千五百个,钨铁山见效果不错,遂下令加强火药包攻击,打乱清兵队形,弓箭手则继续精确射杀。
又是几轮火药包爆炸,造成至少有上百清兵伤亡,个别汉军旗的士兵已开始逃跑,接着越来越多的汉军旗加入逃跑的行列,导致汉军旗的崩溃,那些久经战阵的满洲八旗士兵自发的反击造成了埋伏者的一些伤亡,但随着军官和精锐士兵的伤亡,整体上清兵已无法发起有组织的反击。
“噗”一个满洲兵不顾身上的火苗,举着砍刀拼死冲到火药包投掷者的面前,却被两根长枪拦住,满洲兵巧妙地闪过,举刀扑向其中一人,却料不到旁边钨铁山的长刀自右侧刺来,一把刺穿其右肋,并顺势一绞,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