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下大乱(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青州之事已定,张羽、孔融算是皆大欢喜。
    孔融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虽然稍显曲折,也还处于暗地里,但总体来说,十分满意。至于张羽,那就更没得说了,平白得了青州不说,又还埋下了一大伏笔。
    既然大事已定,张羽就准备告辞离去。不想天不从人愿,有紧急消息送达,说是徐州陶谦请他前往一叙。
    张羽当即就是一愣,随即就是心思活泛起来,觉得这是一个将徐州掌握到手里的大好机会。
    虽然因为中山王一事,张羽改变了战略,但既然青州已收,虽是暗中收纳,但也改不了青州已被掌握在手中的事实。
    “罢了,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是以,张羽心下一狠,就决定试上一试。毕竟陶谦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找自己,找了自己帮忙,总得给好处吧!说不得就能借机掌控徐州不是吗?
    “此事,还得从长计议才是。”
    张羽思考了一番,干脆叫来孔融,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孔融皱眉沉思良久,深吸一口气,说道:“既然主公有此想法,那好,我就陪主公走上一趟。想来恭祖”还是会卖我几分颜面的,况且,说不得他也是心思也说不定。”
    说到这里,孔融心里变得复杂起来,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张羽能走到如今这个地步,愿意以一州之地相托,就是他自己也是如此,还认其为主。要是时间倒退几年,甚至只是几个月,说什么他都不会相信自己会如此选择。
    张羽没有时间理会他的心里变化,而是思考其最后一句话,再结合最近徐州传回的消息,顿时有些明白了。
    “哎,到底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相处啊!”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陶谦生命的流逝,陶应、陶商两兄弟暗地里针锋相对,斗得那是不亦乐乎,使得徐州渐渐有不稳之像。
    陶谦经营徐州大半生,使徐州在原本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的繁荣昌盛,可谓是面上有光,足以名留青史,自然也就不愿自己的心血被浪费。
    本来两个儿子要是有一个争气还好,直接传给他就是了,想来即便不能让徐州更上一层楼,但保住基业也还是可以的,毕竟徐州的底子已被陶谦夯实。
    但两个儿子都不出众,仅比草包好那么一点,一天只知道好勇斗狠,遛狗拍马,根本不知道经营之道(意指管理之道),如果传到这两人任一人手中,或者没有传到一个强有力,能够震服他们的人手中,恐怕徐州就多难了。再次衰落或将是徐州的结局。
    而看遍整个大汉,无疑张羽是最合适的人选,在陶谦看来,以汉军的强大,大汉迟早要改天换地。所以,他决定找张羽。
    无疑,人到了临终之时,其思想是最为空灵的,也是最能看透的。
    就在张羽和孔融相携前往徐州,刚从青州踏入徐州境内的时候,长安……
    “董卓接旨!”
    一个鸭公嗓响起。
    然而滑稽的是,坐在椅子上的董卓只是淡淡应了声,并未多做理会。
    鸭公嗓却丝毫不理会,自顾自的拿出一道圣旨,宣读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丞相董卓,公忠体国,上安社稷,下安黎民……
    今,朕愿依天下之民意禅位于丞相董卓。
    钦此!”
    董卓心里那个欢喜啊,简直比喝了蜜水还要爽,还要舒坦。当即就想伸手接下,却见到一旁的张绣在不停给自己使眼色,心里不高兴了,但也知道其必是有重要的理由。不由不开心的一挥手道:“行了,王公公你先去休息会,接旨一事等会再说。”
    王公公傻眼了,这圣旨都宣读完了,你告诉我等会我再决定?
    脑子发懵的王公公不由看向张绣:事是你弄的,怎么办还是你说吧?
    张绣心里一阵腻歪,但还是点了点头。王公公顿时如蒙大赦,带着圣旨跑了出去,好似屋内有什么令他恐惧的东西存在一般。
    张绣心里却在不断权衡:这董贼看样子是忍不了了,是劝他继续推辞不受,把程序做全呢,还是随他去?可是……
    “张绣,有什么话就赶紧说?”
    董卓不耐烦的声音忽然响起,打断了张绣的思索。自上次推辞了禅位诏书,董卓那是日思夜想,每天吃不好,也睡不好,每次睡着都梦到自己登上皇位,享受天下的美女,可谓是快意至极。
    所以这次无论怎么说,他都要接受,再也不愿等了。不过看在张绣帮忙出主意,帮他登上皇位的份上,还是决定先听一听张绣的说辞,听完再假装推却不理就是了。
    张绣被惊醒,见董卓神色,心下恍然,暗道:也罢,反正你也只是一个废物罢了,既然你这么想死,那就成全你好了。
    当即回道:“丞相,属下以为,即便是接受了禅位诏书,也应当选择良辰吉日,方才能开创万世之基业!”
    董卓一想,是啊,这良辰吉日是必须的,当即应允了。
    随后,叫回了王公公,董卓直接接受了诏书。同时安排张绣选择良辰吉日,准备禅位和登基仪式。
    张绣回到府上,没有立即安排董卓的事情,而是立即飞鸽传书,将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