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关中(六)(3/4)
的代价叩开醴泉城的城门。
韩豹率部奔袭三百里进入永寿县东南的黑风沟,双脚就被战靴磨得血淋淋,之后又率前锋疲卒将平夏部骑兵引入黑风沟纠缠,等他被抬进池阳城救治时,两脚早已经一片血肉模糊。
在后续兵马赶到黑风沟增援,第一批进入黑风沟的三百多前锋,两百人战死,余者,包括韩豹在内,皆是伤痕累累;而等卢泽率部进入泾水河谷,李思齐率平夏部骇然而走,从铜官城往西迂回突袭的两千兵马,总计有五百多人战死于黑风沟之内。
突击兵马没有重甲护身,又是极致疲累,战死五百多人,仅在黑风沟战场留下两百多敌军尸体,以战损比例来说,要远远高过敌军,但就整个拦截作战的战局而言,却是首功。
四月下旬,八万大梁步骑及水军精锐,将五万多武德军兵卒及将吏家小死死围困于醴泉城里。
醴泉城是坚固,但作为雍州下辖县城,仅有五百步纵深,环城墙一周仅两千余步而已;远不能跟城墙长逾二十多里的雍州城相提并论。
这么点大的城池,平时城里也仅有六七百户民户居住。
这时候王元逵、王茂却将连兵卒及王氏亲族、将吏家小近六万人以及三四万匹大型牲口都装了进去,拥挤程度可想而知。
醴泉城太小,城中即便可以宰杀战马及其他大型牲口充饥,但没有什么防御战械。
而在将四城门堵死之后,围城的兵马直接将旋风炮等重型战械推到城前二百步处,甚至可以无死角的轰击到城中任何一个角落。
这时候不可能再给王元逵、王茂父子什么厚待。
除了营指挥以下的中低级武官及普通将卒投降可以得到豁免外,荆振亲笔所拟的敦降书,将成德军一干高级将领、吏臣及王元逵、王茂父子都列入必擒或必杀的战犯名单。
荆振甚至还给王元逵、王茂父子的头颅开出千金赏格。
在上百架旋风炮、攻城弩持续进攻下,守军每时每刻都要承受伤亡,士气很快就彻底崩溃,陆续有守军兵卒吊着绳索出城投降。
到第四天醴泉西城门守军副将奢融联合将卒擒住主将王烈,打开西城门迎接围城兵马入城,沿路守军皆望风而降。
即便被列入战犯的守将也都纷纷放弃抵抗。
不过王元逵、王茂父子二人,最终也是没有将自己的头颅便宜别人。
他们将府里数十女眷都赶到县衙后院用箭射杀,然后堆积薪柴,浇上火油点燃,他们父子二人最终投入火海自刎身亡。
荆振、孔熙荣、李知诰、冯宣、朱贞进城后,赶到熄灭的火场,辎工营辅兵仅仅从残院里清出一堆烧得面目全非的残尸。
“将王元逵身边的将臣、侍卫分开来审讯,确认王元逵、王茂父子杀死妻妾之后走进火海自刎身亡……”负责战后整肃狼藉的将吏,走过来跟诸人禀报道。
荆振、朱贞对王元逵、王茂父子是有大仇,对王元逵、王茂父子的死没有半点惋惜之意。
李知诰、孔熙荣、冯宣只是搓手而叹。
王元逵、王茂父子要是最后投降被俘,至少还不用死,但对他们来说,沦阶下囚,比死好不了多少。
而他们曾经有过选择,是他们的贪婪与不甘,葬送最后的选择,他们大概也不想活下来被人嘲笑余生吧?
当然,王元逵、王茂父子临死前射杀府中女眷殉葬,也凿实残暴可恨。
“如此残暴之人,当将他父子二人的尸首拉到城头,曝尸三日再弃之荒野,醴泉城里也要找来石匠刻碑书其残暴之事,以警示后人;其他尸体另挖坟安葬了。”荆振、李知诰都不便直接对王元逵、王茂父子的尸体处置说什么话,孔熙荣直接说道。
荆振挥挥手,示意此间负责的武将遵照孔熙荣的话去做。
除了派人即刻动身赶往洛阳报捷,荆振又与李知诰、孔熙荣商议着,随后将成德军中高级俘将二百一十六人以及王氏亲族一百五十六人,押往洛阳献俘。
至于其他的俘兵要如何处置,以及后续的战事安排、关中诸州的防务、府县官员的任命等等,则要等韩谦从洛阳传诏。
当然,对在年中之前收复关中,洛阳早就有预测,而后续对关中治理、防务安排,韩谦也早就传诏征询荆振、孔熙荣、李知诰、冯宣以及柴建、朱贞等人的意见。
即便没有公开宣扬,但这时候大梁重臣宿将心里都已经非常清楚,韩谦心里已经将天下重归一统视为己任。
随着大梁疆域的不断扩张,后续如何治理地方也已经成为朝野将臣议论与关注的重心。
前朝初期仿照西汉时的刺史制度,将天下按照山川形势、交通便利,分为十五道,按需要设立监察性质的官员协助中枢监管州县,但只起到监察性的作用,并没有在州县之上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分。
前期到中后期,最初用于边境地区的节度使制度被广泛用于全国,天下政区基本被各节度使瓜分,以致最多时天下出现四十多个藩镇,形成地方藩镇割据的局面,最终致使前朝覆灭、天下四分五裂。
梁晋蜀楚立国之后虽然在延续旧制的基础上,也花了很大的心思去推行既方便治理地方,又能
韩豹率部奔袭三百里进入永寿县东南的黑风沟,双脚就被战靴磨得血淋淋,之后又率前锋疲卒将平夏部骑兵引入黑风沟纠缠,等他被抬进池阳城救治时,两脚早已经一片血肉模糊。
在后续兵马赶到黑风沟增援,第一批进入黑风沟的三百多前锋,两百人战死,余者,包括韩豹在内,皆是伤痕累累;而等卢泽率部进入泾水河谷,李思齐率平夏部骇然而走,从铜官城往西迂回突袭的两千兵马,总计有五百多人战死于黑风沟之内。
突击兵马没有重甲护身,又是极致疲累,战死五百多人,仅在黑风沟战场留下两百多敌军尸体,以战损比例来说,要远远高过敌军,但就整个拦截作战的战局而言,却是首功。
四月下旬,八万大梁步骑及水军精锐,将五万多武德军兵卒及将吏家小死死围困于醴泉城里。
醴泉城是坚固,但作为雍州下辖县城,仅有五百步纵深,环城墙一周仅两千余步而已;远不能跟城墙长逾二十多里的雍州城相提并论。
这么点大的城池,平时城里也仅有六七百户民户居住。
这时候王元逵、王茂却将连兵卒及王氏亲族、将吏家小近六万人以及三四万匹大型牲口都装了进去,拥挤程度可想而知。
醴泉城太小,城中即便可以宰杀战马及其他大型牲口充饥,但没有什么防御战械。
而在将四城门堵死之后,围城的兵马直接将旋风炮等重型战械推到城前二百步处,甚至可以无死角的轰击到城中任何一个角落。
这时候不可能再给王元逵、王茂父子什么厚待。
除了营指挥以下的中低级武官及普通将卒投降可以得到豁免外,荆振亲笔所拟的敦降书,将成德军一干高级将领、吏臣及王元逵、王茂父子都列入必擒或必杀的战犯名单。
荆振甚至还给王元逵、王茂父子的头颅开出千金赏格。
在上百架旋风炮、攻城弩持续进攻下,守军每时每刻都要承受伤亡,士气很快就彻底崩溃,陆续有守军兵卒吊着绳索出城投降。
到第四天醴泉西城门守军副将奢融联合将卒擒住主将王烈,打开西城门迎接围城兵马入城,沿路守军皆望风而降。
即便被列入战犯的守将也都纷纷放弃抵抗。
不过王元逵、王茂父子二人,最终也是没有将自己的头颅便宜别人。
他们将府里数十女眷都赶到县衙后院用箭射杀,然后堆积薪柴,浇上火油点燃,他们父子二人最终投入火海自刎身亡。
荆振、孔熙荣、李知诰、冯宣、朱贞进城后,赶到熄灭的火场,辎工营辅兵仅仅从残院里清出一堆烧得面目全非的残尸。
“将王元逵身边的将臣、侍卫分开来审讯,确认王元逵、王茂父子杀死妻妾之后走进火海自刎身亡……”负责战后整肃狼藉的将吏,走过来跟诸人禀报道。
荆振、朱贞对王元逵、王茂父子是有大仇,对王元逵、王茂父子的死没有半点惋惜之意。
李知诰、孔熙荣、冯宣只是搓手而叹。
王元逵、王茂父子要是最后投降被俘,至少还不用死,但对他们来说,沦阶下囚,比死好不了多少。
而他们曾经有过选择,是他们的贪婪与不甘,葬送最后的选择,他们大概也不想活下来被人嘲笑余生吧?
当然,王元逵、王茂父子临死前射杀府中女眷殉葬,也凿实残暴可恨。
“如此残暴之人,当将他父子二人的尸首拉到城头,曝尸三日再弃之荒野,醴泉城里也要找来石匠刻碑书其残暴之事,以警示后人;其他尸体另挖坟安葬了。”荆振、李知诰都不便直接对王元逵、王茂父子的尸体处置说什么话,孔熙荣直接说道。
荆振挥挥手,示意此间负责的武将遵照孔熙荣的话去做。
除了派人即刻动身赶往洛阳报捷,荆振又与李知诰、孔熙荣商议着,随后将成德军中高级俘将二百一十六人以及王氏亲族一百五十六人,押往洛阳献俘。
至于其他的俘兵要如何处置,以及后续的战事安排、关中诸州的防务、府县官员的任命等等,则要等韩谦从洛阳传诏。
当然,对在年中之前收复关中,洛阳早就有预测,而后续对关中治理、防务安排,韩谦也早就传诏征询荆振、孔熙荣、李知诰、冯宣以及柴建、朱贞等人的意见。
即便没有公开宣扬,但这时候大梁重臣宿将心里都已经非常清楚,韩谦心里已经将天下重归一统视为己任。
随着大梁疆域的不断扩张,后续如何治理地方也已经成为朝野将臣议论与关注的重心。
前朝初期仿照西汉时的刺史制度,将天下按照山川形势、交通便利,分为十五道,按需要设立监察性质的官员协助中枢监管州县,但只起到监察性的作用,并没有在州县之上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分。
前期到中后期,最初用于边境地区的节度使制度被广泛用于全国,天下政区基本被各节度使瓜分,以致最多时天下出现四十多个藩镇,形成地方藩镇割据的局面,最终致使前朝覆灭、天下四分五裂。
梁晋蜀楚立国之后虽然在延续旧制的基础上,也花了很大的心思去推行既方便治理地方,又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