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刺杀未遂(1/2)
黑夜中,杨思齐的身形不断闪动,离江安义越来越远,一股浓浓地挫败感涌上心来。
自懂事以来,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杨思齐都能迎难而上,充满斗志。可是自打与江安义交手,接连失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今见到江安义立生不敌之感,居然望风而逃。杨思齐意识到自己的心魔,站住脚,凝神静气,无忧无喜。
雨滴从天而落,“沙沙”地落在树叶上、草丛中,浸润入泥土。杨思齐的头顶张开一个无形的穹顶,细雨落在上面有如碰到无形的罩子,从旁侧滑开。
良久,杨思齐睁开双眼,射出一道精光,纵声长啸,滚滚如雷,一扫颓废。身形毫不犹豫地纵起,朝着大堤方向掠去。片刻功夫来到堤上。接近四更天,是人最困的时候,长堤上巡守的人躲在帐篷中偷懒,大堤上空无一人。
杨思齐沿着长堤往前走,行出不远便发现一处渗水的地方,这样的险情巡守的民伕应该敲锣鸣警,赶紧用土袋加固,可是四周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方才杨思齐已经决定,挖出豁口,毁坏大堤,让河工弊端暴露出来,在元华江一带造成巨震。
堤岸上拣起把锄头,刨开表面的石头,露出里面的泥土,原本应该用木料和石头夯实的地方经过近月的雨水浸泡早已变得轻软不堪,一锄下去便深达近尺。杨思齐很快在堤面上刨出一条深沟,河水顺着沟渠冲刷进来,转瞬间越来越深越来越宽,终于轰然倒塌,由三尺变为五尺,再到丈许,再到两丈,不过用了一柱香的功夫。
看着江水汹涌地倒灌入内,豁口已难堵上,杨思齐脸上露出阴狠的笑意,就算自己不能得利也不能让江安义舒服,要想堵上这个大口子,没有两三天功夫是不可能的,江安义不是隐身在河堤上吗,那就把他拖住,让他无心顾及其他。朝庭的赈灾粮不是要来了吗,自己不妨前去放把火,没有了赈灾粮,灾民不用挑唆自然要乱起来。
打定主意后,杨思齐身形跃起,踩着树冠远远地离去。
一队巡守的民伕打着哈欠走过来,猛然发现前面的异状,河堤已经崩塌开两丈多,河堤下已是一片汪洋。锣声惨烈地响起,惊碎沉睡者的梦,也惊动帐中审问刺客的众人。
李玉波顾不上其他,抢出帐外吼道:“哪里决口了?”
“大人,东面三里外的榆树口,缺口有两丈多了。”纷乱中有人禀道。
李玉波的脑袋“嗡”的一下,河堤可能出现决口他心中有所准备,不过出现两丈多宽的口子才被发现,那些巡守的人在做什么。此刻已经顾不上其他,接过随从递过来的雨披,高声道:“招呼人手,到豁口看看去。”
余树森眼珠乱转,想趁乱溜走,江安义随手在他身上一点,顿时打破了他的梦想。江安义对另一名随从道:“你看着他,我上豁口看看去。”
那随从和李玉波一样的想法,眼前这位是龙卫,可不敢得罪,点头答应。江安义转身出帐,朝着决口处奔去。
风狂雨急,灯笼被吹打得东摇西晃,借着些许的微光,无数民伕把石头和沙袋投入到豁口处,湍急的江水将磨盘大的石块都能冲走,豁口两旁的泥沙被江水冲刷得纷纷下坠,豁口越变越大,江安义赶到时听说有十多个民伕在抢修时不慎掉入河中被洪水卷走。
借着雨披下灯笼豆大的灯笼光芒,江安义竭力向对面看去,豁口将近三丈,比白天那处还要宽,四更正是天最暗的时候,又下着雨,恐怕一时间难以堵上。李玉波茫然地站在雨中,任凭雨水从脸庞上冲刷而过,淡淡的凉意在他心中集成冰寒,别人不知道他却清楚,这豁口堵不上了,因为大石和木料不足,光靠几袋沙土绝不可能填上这豁口。
正在这时,远处又有人惊叫起来,“快跑,河堤要塌了。”
人群四散逃开,“轰”的一声响,一段长长的河堤被洪水冲倒,不少人被带入水中,惨叫着冲远。这段被毁的河堤有十多丈长,犹如新开处江面,洪水毫不容情地灌入,远处隐隐传来呼喊声,应该是还有人没有听命迁走。
李玉波心如死灰,河堤大面积坍塌身为河工典作罪责难逃,想起自己辛辛苦苦二十年,最后落个锒铛入狱的下场,一时间分不清脸上是雨是泪。
看着惊慌奔逃的人群,刚才堤坝崩塌时有数十人被卷入江中,夜黑浪急,就算深黯水性恐怕也凶多吉少。江安义语气严厉地诉道:“朝庭在丰乐七年开始耗费五百万两重修过元华江河堤,此后每年拨给五十万两岁修银,为何河堤有如豆渣,会如此大面积坍塌。”
听到江安义毫不掩饰的责问,李玉波张了张口想要辩解,最终长叹一声,闭上眼睛。他身边随从是他老家的侄儿,见叔父在龙卫暗探面前一副认命愿领罪的样子,心中大急,顾不得失礼,冲江安义拱手道:“这位大人,我叔父是去年六月方才到江南转运使衙门任典作,以前修建的事我叔父并不知晓。我叔父至任后,兢兢业业在河堤上修缮,可是转运使衙门供给的料物不到三成,给的民伕费用克扣得只剩下二成,您看看这河堤。”
那人一指豁口,悲愤地道:“原本河堤要用木料和条石筑基,再用粘土夯实,可是这河堤除了些泥土还有什么?今年降下
自懂事以来,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杨思齐都能迎难而上,充满斗志。可是自打与江安义交手,接连失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今见到江安义立生不敌之感,居然望风而逃。杨思齐意识到自己的心魔,站住脚,凝神静气,无忧无喜。
雨滴从天而落,“沙沙”地落在树叶上、草丛中,浸润入泥土。杨思齐的头顶张开一个无形的穹顶,细雨落在上面有如碰到无形的罩子,从旁侧滑开。
良久,杨思齐睁开双眼,射出一道精光,纵声长啸,滚滚如雷,一扫颓废。身形毫不犹豫地纵起,朝着大堤方向掠去。片刻功夫来到堤上。接近四更天,是人最困的时候,长堤上巡守的人躲在帐篷中偷懒,大堤上空无一人。
杨思齐沿着长堤往前走,行出不远便发现一处渗水的地方,这样的险情巡守的民伕应该敲锣鸣警,赶紧用土袋加固,可是四周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方才杨思齐已经决定,挖出豁口,毁坏大堤,让河工弊端暴露出来,在元华江一带造成巨震。
堤岸上拣起把锄头,刨开表面的石头,露出里面的泥土,原本应该用木料和石头夯实的地方经过近月的雨水浸泡早已变得轻软不堪,一锄下去便深达近尺。杨思齐很快在堤面上刨出一条深沟,河水顺着沟渠冲刷进来,转瞬间越来越深越来越宽,终于轰然倒塌,由三尺变为五尺,再到丈许,再到两丈,不过用了一柱香的功夫。
看着江水汹涌地倒灌入内,豁口已难堵上,杨思齐脸上露出阴狠的笑意,就算自己不能得利也不能让江安义舒服,要想堵上这个大口子,没有两三天功夫是不可能的,江安义不是隐身在河堤上吗,那就把他拖住,让他无心顾及其他。朝庭的赈灾粮不是要来了吗,自己不妨前去放把火,没有了赈灾粮,灾民不用挑唆自然要乱起来。
打定主意后,杨思齐身形跃起,踩着树冠远远地离去。
一队巡守的民伕打着哈欠走过来,猛然发现前面的异状,河堤已经崩塌开两丈多,河堤下已是一片汪洋。锣声惨烈地响起,惊碎沉睡者的梦,也惊动帐中审问刺客的众人。
李玉波顾不上其他,抢出帐外吼道:“哪里决口了?”
“大人,东面三里外的榆树口,缺口有两丈多了。”纷乱中有人禀道。
李玉波的脑袋“嗡”的一下,河堤可能出现决口他心中有所准备,不过出现两丈多宽的口子才被发现,那些巡守的人在做什么。此刻已经顾不上其他,接过随从递过来的雨披,高声道:“招呼人手,到豁口看看去。”
余树森眼珠乱转,想趁乱溜走,江安义随手在他身上一点,顿时打破了他的梦想。江安义对另一名随从道:“你看着他,我上豁口看看去。”
那随从和李玉波一样的想法,眼前这位是龙卫,可不敢得罪,点头答应。江安义转身出帐,朝着决口处奔去。
风狂雨急,灯笼被吹打得东摇西晃,借着些许的微光,无数民伕把石头和沙袋投入到豁口处,湍急的江水将磨盘大的石块都能冲走,豁口两旁的泥沙被江水冲刷得纷纷下坠,豁口越变越大,江安义赶到时听说有十多个民伕在抢修时不慎掉入河中被洪水卷走。
借着雨披下灯笼豆大的灯笼光芒,江安义竭力向对面看去,豁口将近三丈,比白天那处还要宽,四更正是天最暗的时候,又下着雨,恐怕一时间难以堵上。李玉波茫然地站在雨中,任凭雨水从脸庞上冲刷而过,淡淡的凉意在他心中集成冰寒,别人不知道他却清楚,这豁口堵不上了,因为大石和木料不足,光靠几袋沙土绝不可能填上这豁口。
正在这时,远处又有人惊叫起来,“快跑,河堤要塌了。”
人群四散逃开,“轰”的一声响,一段长长的河堤被洪水冲倒,不少人被带入水中,惨叫着冲远。这段被毁的河堤有十多丈长,犹如新开处江面,洪水毫不容情地灌入,远处隐隐传来呼喊声,应该是还有人没有听命迁走。
李玉波心如死灰,河堤大面积坍塌身为河工典作罪责难逃,想起自己辛辛苦苦二十年,最后落个锒铛入狱的下场,一时间分不清脸上是雨是泪。
看着惊慌奔逃的人群,刚才堤坝崩塌时有数十人被卷入江中,夜黑浪急,就算深黯水性恐怕也凶多吉少。江安义语气严厉地诉道:“朝庭在丰乐七年开始耗费五百万两重修过元华江河堤,此后每年拨给五十万两岁修银,为何河堤有如豆渣,会如此大面积坍塌。”
听到江安义毫不掩饰的责问,李玉波张了张口想要辩解,最终长叹一声,闭上眼睛。他身边随从是他老家的侄儿,见叔父在龙卫暗探面前一副认命愿领罪的样子,心中大急,顾不得失礼,冲江安义拱手道:“这位大人,我叔父是去年六月方才到江南转运使衙门任典作,以前修建的事我叔父并不知晓。我叔父至任后,兢兢业业在河堤上修缮,可是转运使衙门供给的料物不到三成,给的民伕费用克扣得只剩下二成,您看看这河堤。”
那人一指豁口,悲愤地道:“原本河堤要用木料和条石筑基,再用粘土夯实,可是这河堤除了些泥土还有什么?今年降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