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急转直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表突然“中风”,荆州一时没有主事之人,这可如何是好?众人只能是望向蔡氏和刘琮。
    蔡氏哭哭啼啼,刘琮年未及弱冠,且为人生性懦弱,对蔡氏言听计从,蒯氏兄弟默然不语,只是叹息。
    群臣之中,以中立派刘先、刘阖二人最为年长,且二人也是荆州耆旧,蔡氏于是惺惺作态的望向二人道:“二位别驾,如今之事,该当如何,还请说句话!”
    刘先、刘阖二人谈不上什么势力,一直以来都是刘表的别驾,别驾既州长官身边高级顾问,出外时可以独乘一车,因此二人的意见十分重要。
    蔡氏故意先问二人,乃是由于二人是中立派,加上二人的名望,蒯氏兄弟以及其他人都不会有戒心。更重要的是才是知道这二人最重纲常伦理,其结果必然是共扶刘琮上位。
    果不其然,刘先出来拱手道:“主公既然不能理事,大公子又已故去多年,按理自当由二公子出来主事!此事无有异议。”
    刘先开了口,众人都无话可说,韩嵩、傅巽自然更没有意见,蒯氏兄弟知晓刘琮懦弱,最终必然是蔡氏当道,但眼下总不能站出来说不许刘琮主事吧?谁能料到刘表病发的如此突然?
    见蒯良、蒯越等人沉默,蔡氏倒是心急的站出来说道:“即使如此,那就劳烦诸位好生扶持琮儿了!眼下襄阳危急,应当召其舅父率兵前来解襄阳之危,诸位以为如何?”
    “不可!南阳兵马乃荆州北镇,岂可轻撤?一旦曹操引军来袭,必如入无人之境!”蒯越当即出言反对道。
    蔡氏显然有些操之过急了!如果这点小九九蒯氏兄弟都看不明白的话,那也就枉为荆州谋主了!
    “眼下江东鲁肃来势汹汹,谁人可挡?难道要让其长驱直入吗?”傅巽出来替蔡氏助阵道。
    “谁说无人可挡?老夫年虽六旬,尚有血洒疆场之志!”别驾刘阖突然站了出来,这令蔡氏等人都没有想到。
    刘阖正色道:“鲁肃来势虽猛,但比之那周瑜却是悬殊之差!我襄阳有沔水为险,足矣拒敌!一旦敌势疲困,粮资不继,自将退却,何劳蔡都督撤去北防?曹操见我荆州事危,难保不会趁虚而入,此时正应谨防北境,不可妄动!”
    刘阖是处于对荆州的安危着想,无意中却等同于是站在了蒯氏兄弟一边,蒯良、蒯越皆不禁投来感激的目光,因为这件事情实际上是关联他蒯氏一族的生死,决不可相让!一旦蔡瑁引兵入南阳,怎么可能不对其动手,这在蒯氏兄弟眼中是毫无疑议的。
    见刘阖、刘先说话,蔡氏一时不敢再做声,只得忍下。见蔡氏也无动于衷,韩嵩、傅巽更是无话可说,于是借机调蔡瑁入内一事,暂时就此搁下。
    且说鲁肃这边,自随县大破李休所部,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阻挡,荆州地界任其来往。这也怪当初蔡瑁将荆州各地兵马调去对付刘备,以至于荆州内土无兵可守。
    鲁肃行军至章陵,自夏口出发,长达四百余里的行军路程,竟然仅仅用了不到十五天的时间,可谓是神速了。
    驻军章陵之后,鲁肃稍作休整,立即将手中兵马分为两队,潘璋、孙瑜领兵两万,留守章陵,稳据其地,自己则与朱然、孙皎率一万兵马,从绿林山西向横插,奔着刘磐粮道而去!
    绿林山,在江夏、南阳、南郡三郡分界之处,既今湖北京山县西北与钟祥、随州二市交界处之大洪山。后世人常说的“绿林好汉”,其源便在于此!
    《刘玄传》记载:“新市人王匡、王凤为平理诤讼,遂推为渠帅,众数百人。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丹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臧于绿林中。”此乃新莽年间事,王匡、王凤在绿林山聚起的兵马,因此也称绿林军,后世喻为草莽英雄。
    不要以为鲁肃是个文弱书生,很多人都存在这样的印象,实际上鲁肃可不是个手无缚鸡之力之人。
    史载鲁肃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早年未出仕之前,常召集乡里青壮练兵习武。大概是人们多对其智印象深刻,却不知其也是个手提三尺剑,胆敢上战场的主!
    此处来看,鲁肃倒与徐庶甚为相似。
    鲁肃领兵向西疾行,一路进据黎丘,有乘小舟,搭浮桥,渡沔水而西,横插入宜城后方邔国。邔国本是汉初侯国,第一代邔侯,是汉初的黄极忠,协助汉高祖消灭了临江王,因此得以封侯。或许荆州地界的黄氏一族便是来源于此也未可知。
    邔国承嗣断绝,现已成为一个县,距离南面宜城不过三十余里!这就像是一把钢刀插进了刘磐的背心!
    鲁肃转向来到太突然,刘磐根本无从防备,整个宜城大军粮草供应线立时便被切断,占据邔国的鲁肃成了扎在宜城与襄阳之间的一颗钉子!虽然鲁肃向南向北进攻力量都显不足,但要命的是无论宜城还是襄阳现在都没有办法腾出手来对付鲁肃这一万兵马,这就让局势变得玄妙起来。
    好似一群人打架,现在邔国、宜城、襄阳陷入了互相都不能动的境况,恰恰只有周瑜!只有周瑜运动自如!这可就要了刘磐的命了!
    “都督!鲁肃横截我军粮道,眼下都已经在军中传开了,将士们人心惶惶,不可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