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固有认知(1/2)
为庞统设下的接风宴上,刘征拂袖而去,众人皆不欢而散。
徐庶正与庞统叮嘱间,忽有军校来唤,言汉王有请。庞统闻言却是哑然,脸上顷刻阴沉下来,继而摇头叹息。
徐庶知道这时候汉王有请,肯定是要言及庞统之事,只好中断了与庞统的对话,跟随军校来见汉王,并请庞统在营中稍候。
刘征正端坐上首批阅公文,徐庶径入堂上,正要拜见刘征,刘征放下手中书简,露出笑容对徐庶道:“元直不必多礼了!坐!”
虽然此前接风宴有不快,但刘征对徐庶是没有任何意见的,更不会因为庞统的失言而迁怒徐庶,否则也就他也就不是刘征了。
徐庶见汉王面色和悦,心中这才放下心来,于是便稍一拱手,随即也不见外的按照刘征的吩咐坐了下来。
“元直知道本王为何召你前来吧?”刘征平静的问道。
徐庶拱手道:“汉王可是为庞士元之事?”
徐庶语气中带着疑问,其实不过是一种自谦罢了,以徐庶的智商肯定知道接下来的议题。
刘征点了点头道:“适才众将在列,庞士元言语放旷,本王不得不怒!绝非对元直不满,此事元直应当知晓。”
刘征还是觉得有必要跟徐庶澄清一下,毕竟庞统是跟着徐庶来到夷陵的,自己当中斥责的庞统,万一再伤了徐庶的心,那可就不好了!
徐庶自然也是个明白人,跟随刘征好歹也已经有了两三年了,汉王刘征是什么样的心性,徐庶还是清楚的。刘征开口第一句话便能想自己申明此意,徐庶心中倍感安慰。
“庞士元言语有失,是臣嘱咐不周,当受汉王申斥!”徐庶还是自请其罪道。
刘征有些过意不去,连连摆手道:“是本王要你去请卧龙、凤雏的,此事与你并无干系!元直休要自责了!”
“那汉王要如何待士元?”之前在席间不欢而散,刘征也没有说如何安置庞统,徐庶这会儿便主动向刘征问起。
宴上拂袖而去之后,刘征心里也琢磨了许久。作为一个后世人,刘征对卧龙、凤雏之名是再熟悉不过了。因此当没有见到二人时,刘征不免总有一众认知,那就是这二人必定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大才,这才有了二请卧龙、凤雏。
事实上初见庞统,庞统的一番应对倒也确实令刘征刮目相看。不过最后建号称帝那番话却是令刘征大概意外。
在刘征心中,如此“大才”当不至于说出这样的话来,且不说这话在不在理,至少有一点,那就是绝不应在在大庭广众之下堂而皇之的说出口。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现在亲眼见到的庞统似乎都已经不对刘征的胃口了。
即便庞统那番话是对的,说的时机和场合也是不合适的,这只能说明两点。其一,庞统确有真才,但恃才放旷。其二,也有可能是因为庞统少经人事,言行举止未经深思熟虑。
无论哪一点,对于刘征来说,都是难以容忍的。刘征希望得到的谋士首先必须是沉稳的!就目前刘征麾下的贾诩、沮授、徐庶乃至坐镇成都的荀彧、陈群等人,都是极其沉稳之人,行事从不偏激。
庞统现在的表现,与这些人已经是格格不入。剑走偏锋或许常常能够出人意料,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刘征不希望自己的队伍中出现这样的变数。
刘征深思熟虑之后,开始觉得自己或许是找错人!
“元直!你与诸葛亮、庞统二人乃是故交,这二人名声在外,其实到底如何?”刘征心里现在已经开始检讨自己当初的求贤举动是不是有些太过冒失了。
人总是容易被心中固有的印象所欺骗,卧龙、凤雏的印象在刘征的脑子里早就已经形成,但这二人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其实刘征并不了解,此前甚至都根本没有见过面。刘征只是怕这传说中能安天下的“卧龙凤雏”会落入他人之手,所以才一直想着要抢先下手,收为己用。
被庞统一语惊怒之后,刘征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陷入了后世固有的认知当中——诸葛亮一定智略超群,庞统一定奇谋百出,某某某一定是高人……
人都是变化成长的动物,所经历的事情才是造就一个人的根本影响因素。当刘征出现在这个时代时,就已经挥动了翅膀,将这原本的一切开始搅动。
在刘征的原先的认知中,刘备应该是一个仁义君子,无论从后世的记载还是民间的传说中,刘备都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这也是刘征初见刘备时,便给予了刘备足够信任的原因。
然而固有的认知害死人,刘征终究吃了亏,而且是一个天大的亏!
其实这些年来,刘征也思考过,为何刘备会变成自己印象之外的人。有时候刘征也不免生发出另外一众感慨——或许正是因为自己将刘备重用,使得其一步登天,才打开了刘备心中的贪婪的恶魔。
要知道后世记载中的刘备可是有三让徐州,再让荆州的美名。那段历史中的刘备是个极能克制自己的人,或许正是因为那段历史中的刘备早年经历了太多的颠沛流离,才使得其经受住了这些诱惑。
然而这个时代的刘备,自平原起兵之后,便随着朱儁一路杀到了长安,之后又被刘征收编
徐庶正与庞统叮嘱间,忽有军校来唤,言汉王有请。庞统闻言却是哑然,脸上顷刻阴沉下来,继而摇头叹息。
徐庶知道这时候汉王有请,肯定是要言及庞统之事,只好中断了与庞统的对话,跟随军校来见汉王,并请庞统在营中稍候。
刘征正端坐上首批阅公文,徐庶径入堂上,正要拜见刘征,刘征放下手中书简,露出笑容对徐庶道:“元直不必多礼了!坐!”
虽然此前接风宴有不快,但刘征对徐庶是没有任何意见的,更不会因为庞统的失言而迁怒徐庶,否则也就他也就不是刘征了。
徐庶见汉王面色和悦,心中这才放下心来,于是便稍一拱手,随即也不见外的按照刘征的吩咐坐了下来。
“元直知道本王为何召你前来吧?”刘征平静的问道。
徐庶拱手道:“汉王可是为庞士元之事?”
徐庶语气中带着疑问,其实不过是一种自谦罢了,以徐庶的智商肯定知道接下来的议题。
刘征点了点头道:“适才众将在列,庞士元言语放旷,本王不得不怒!绝非对元直不满,此事元直应当知晓。”
刘征还是觉得有必要跟徐庶澄清一下,毕竟庞统是跟着徐庶来到夷陵的,自己当中斥责的庞统,万一再伤了徐庶的心,那可就不好了!
徐庶自然也是个明白人,跟随刘征好歹也已经有了两三年了,汉王刘征是什么样的心性,徐庶还是清楚的。刘征开口第一句话便能想自己申明此意,徐庶心中倍感安慰。
“庞士元言语有失,是臣嘱咐不周,当受汉王申斥!”徐庶还是自请其罪道。
刘征有些过意不去,连连摆手道:“是本王要你去请卧龙、凤雏的,此事与你并无干系!元直休要自责了!”
“那汉王要如何待士元?”之前在席间不欢而散,刘征也没有说如何安置庞统,徐庶这会儿便主动向刘征问起。
宴上拂袖而去之后,刘征心里也琢磨了许久。作为一个后世人,刘征对卧龙、凤雏之名是再熟悉不过了。因此当没有见到二人时,刘征不免总有一众认知,那就是这二人必定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大才,这才有了二请卧龙、凤雏。
事实上初见庞统,庞统的一番应对倒也确实令刘征刮目相看。不过最后建号称帝那番话却是令刘征大概意外。
在刘征心中,如此“大才”当不至于说出这样的话来,且不说这话在不在理,至少有一点,那就是绝不应在在大庭广众之下堂而皇之的说出口。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现在亲眼见到的庞统似乎都已经不对刘征的胃口了。
即便庞统那番话是对的,说的时机和场合也是不合适的,这只能说明两点。其一,庞统确有真才,但恃才放旷。其二,也有可能是因为庞统少经人事,言行举止未经深思熟虑。
无论哪一点,对于刘征来说,都是难以容忍的。刘征希望得到的谋士首先必须是沉稳的!就目前刘征麾下的贾诩、沮授、徐庶乃至坐镇成都的荀彧、陈群等人,都是极其沉稳之人,行事从不偏激。
庞统现在的表现,与这些人已经是格格不入。剑走偏锋或许常常能够出人意料,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刘征不希望自己的队伍中出现这样的变数。
刘征深思熟虑之后,开始觉得自己或许是找错人!
“元直!你与诸葛亮、庞统二人乃是故交,这二人名声在外,其实到底如何?”刘征心里现在已经开始检讨自己当初的求贤举动是不是有些太过冒失了。
人总是容易被心中固有的印象所欺骗,卧龙、凤雏的印象在刘征的脑子里早就已经形成,但这二人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其实刘征并不了解,此前甚至都根本没有见过面。刘征只是怕这传说中能安天下的“卧龙凤雏”会落入他人之手,所以才一直想着要抢先下手,收为己用。
被庞统一语惊怒之后,刘征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陷入了后世固有的认知当中——诸葛亮一定智略超群,庞统一定奇谋百出,某某某一定是高人……
人都是变化成长的动物,所经历的事情才是造就一个人的根本影响因素。当刘征出现在这个时代时,就已经挥动了翅膀,将这原本的一切开始搅动。
在刘征的原先的认知中,刘备应该是一个仁义君子,无论从后世的记载还是民间的传说中,刘备都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这也是刘征初见刘备时,便给予了刘备足够信任的原因。
然而固有的认知害死人,刘征终究吃了亏,而且是一个天大的亏!
其实这些年来,刘征也思考过,为何刘备会变成自己印象之外的人。有时候刘征也不免生发出另外一众感慨——或许正是因为自己将刘备重用,使得其一步登天,才打开了刘备心中的贪婪的恶魔。
要知道后世记载中的刘备可是有三让徐州,再让荆州的美名。那段历史中的刘备是个极能克制自己的人,或许正是因为那段历史中的刘备早年经历了太多的颠沛流离,才使得其经受住了这些诱惑。
然而这个时代的刘备,自平原起兵之后,便随着朱儁一路杀到了长安,之后又被刘征收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