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迁往长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群问及成都安排,而这正是刘征将五人召集而来的原因。
    “迁治长安之事,不可仓促行之。本王意在分两步走,长安、成都同时存在,在适当时候再合并一处。”
    刘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意思就是要暂时设置一主一副两个大本营,相当于是一个京都,一个陪都。至于长安是陪都还是京畿,那就看之后的情况了。若是用兵顺利,那长安自然会是新的京畿核心。但若是用兵不顺利,万一关中陷入危险,那成都便是刘征的根基。
    用现代的话来说,刘征是要将长安暂时设置为前敌行营,便于统筹用兵。
    刘征接着说道:“我意,尚书台、国子监,暂时留在成都,其余各府逐步迁往长安。”
    尚书台是主要行政衙署,刘征自然不会一下子将其搬走。至于国子监,养着许靖等一众博士,这些人肯定也只想呆在安稳之地,留在成都,他们巴不得呢!
    众人听罢刘征的话,都以为可。
    “既然如此,那在下这就去准备。”
    荀彧拱手知道,离汉王用兵为期不远了,这些事情都得尽早办好。
    然而刘征却止住荀彧道:“文若不必急着去办事,我还有话没有说完。”
    众人都看向刘征,刘征接着说道:“荀彧、陈群听令!”
    二人闻言出列,刘征随即说道:“自今日起,以尚书令荀彧为中书令,侍从本王左右。以尚书仆射陈群为尚书令,领袖成都尚书台。”
    在东汉一朝,中书令并不曾设置,西汉时期有中书令,掌传宣诏命,负责协助君王处理政务,直接向君王上奏密奏,比侍中更为亲近。
    中书令原本为官宦,但刘征手下没有宦官,也便不拘泥于此,总之一个意思,刘征要将荀彧带在身边,侍从左右,出谋划策。当然另一个任务便是在长安负责关中政事。
    如此一来,陈群便成为了留守成都的阁揆。以陈群为尚书令,刘巴为尚书仆射,与糜竺等各部尚书一道执掌巴蜀、南中一应政务。
    刘征发布了新的任命,荀彧明白刘征的意思,陈群略微有些惶恐的抬头看着刘征道:“汉王!这……”
    陈群一直以来都是荀彧的副手,从来没有独自当过一把手,对于刘征突然的任命,陈群还是略微显得有些紧张。而且成都留守,至关重要,陈群不免有些担心。
    “怎么?长文还有何疑问吗?”刘征笑问道。
    陈群其人,沉稳持重,但凡有命,都能够很好的执行下去,唯独在魄力上比之荀彧还是要差了许多。若说荀彧为王佐之才,那陈群则为公卿之才。
    刘征微笑着看着陈群,陈群从刘征的眼睛里面清楚的看到了信任,于是当即再没有迟疑,拱手拜道:“臣领命!”
    “很好!如此,这成都便交给你陈长文了!”
    刘征知道陈群虽然不如荀彧,但绝不是会犯大错的人。成都留守,首要的任务便是一个字——稳。如今的蜀中,已经算是政通人和,基本上也不会再有乱子了。因此对于让陈群来接替荀彧尚书令之职,刘征还是放心的。
    刘征又与众人商议了具体计划,随后便开始按照计划准备行事。
    于此同时,刘征也向西域发出了调令,将贾诩调回身边,改授朴胡为中典军,而由贾诩领中护军。
    如此刘征去往长安后,手下心腹谋士群则是以中书令荀彧、中护军贾诩、中监军沮授以及侍中周群组成。
    最后刘征又将徐晃召了过来,徐晃已经听闻了汉王决意要前往长安,这会儿又被汉王召见,心下已经大致知道自己的任务。
    不出徐晃所料,刘征果然令其留守成都!
    这都是老规矩了,徐晃基本上大多时候都是留守的角色。这对徐晃来说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这足以证明自己依旧受到汉王无以复加的信任,而不好的一面,则是他不能上阵杀敌,再一次只能看着其他将领冲锋陷阵。
    站在刘征的角度来说,总是需要有人留守,他只能选择自己最信任的人!赵云手下的麒麟军是要有大用的,除了赵云,徐晃无疑是刘征最信任的了。
    在听了刘征的要求之后,徐晃神情略微有些落寞,但还是拱手回话道:“徐晃谨遵汉王之命!”
    刘征也自觉对徐晃有些亏钱,上前双手扶起徐晃道:“公明啊!委屈你了!”
    就这一句委屈,徐晃便已不再委屈!
    “汉王严重了!徐晃生是汉王的兵,死是汉王的鬼!汉王让徐晃留守,徐晃只觉肩上重担,不觉委屈!”
    徐晃一如既往的忠诚厚重,这可是刘征起家第一武将!
    刘征十分感慨的拍了拍徐晃的肩膀,没有说话。这种信赖,尽在不言中。
    于是刘征分军迁往了关中长安,留下陈群主理蜀中政务,徐晃率军坐镇后方,支应夷陵徐庶、张任,云州黄忠、李恢。
    汉中张绣、阎行也接到了调令,带着汉中屯驻的兵马迁往关中会合。一时间,刘征在关中拥集二十余万兵马,气势如虹!
    在刘征迁往关中长安之时,江东孙权这边也再酝酿着一项迁移计划。
    周瑜预备罢兵的奏请早就送到了柴桑,自从吴母指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