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11)(1/3)
亲随说:有信,但好像不是陛下的,我给将军放在案头了。
裴凛之心头一跳,萧彧没有亲笔写信,这是发生什么事了?他远在江州,最害怕的便是萧彧发生任何意外。
裴凛之三步并作两步进了书房,急忙抓过案头的信封。信封上是空白的,没有一个字,这信封也不是广州的纸,他稍稍松了口气,应当不是广州送来的信。他赶紧将信封拆开来,匆匆扫视一眼开头,又去看落款,只有一个钊字,竟然是薛钊写来的。
这令裴凛之意外之极,他赶紧坐下来,开始仔细看信。
薛钊在信中西安是套了一下近乎,然后直奔主题,说起了安国朝廷的情况,告诉他安国各州刺史并不愿意接受萧祎的调度,甚至今年元旦萧祎要求各地刺史进京述职,除了萧祎的亲信,其余人都没有去。
薛钊还提到了萧祎征兵一事,虽然不如预期那么顺利,他们也依旧征募了七万新兵,并且完全部署在建业周围。
薛钊在信末还表示,如果裴凛之和萧祎真打起来的话,他会依旧坚持不出兵,梁州刺史也表示不会出兵攻打江州。
裴凛之看完信,说:去看镇北王回来了没有,请他来我这里,有要事相商。
很快,萧繇便到了:什么事?
裴凛之将信递给萧繇,萧繇匆匆看完整封信,抬起头说:这是谁写来的?消息可靠吗?
裴凛之说:原崖州刺史薛钊,现在为雍州刺史。消息应该属实。
萧繇说:这信中的意思是,北边那些刺史都不听从萧祎的调遣?他们反了萧祎的水?不对,更像是在观望皇兄和萧祎,看谁有优势便支持谁。
裴凛之颔首:恐怕是如此。这些刺史都出自世家大族,他们素来有着很强的政治嗅觉。估计是萧祎不符合他们的利益,不打算支持他了。
这下倒是给我们省了不少事。也就是说,我们去攻打建业的话,他们不会出兵支援呗?
应当如此。
真是这样吗?你觉得薛钊的话可信吗?萧繇还是不太放心。
裴凛之想了想:我以为薛钊的话应当可信的。当初薛钊离开崖州的时候,也是处处暗示,如果将来萧彧要重返北边,他是愿意支持的。
萧繇捏着下巴,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能算出萧祎现在共能调动多少兵力吗?
裴凛之说:建业城中原有驻兵五万,去年还从附近各州调了将近三万过去,加上扬州、吴州与兖州的兵力,再加上今年新征集的七万新兵,他依旧还有二十几万兵力。
萧繇说:关将军在永嘉那边拖住了对方三万多兵力,已经替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
裴凛之说:我现在赶紧写信给陛下,跟他汇报这个情况,问他我们是打还是继续守。
萧彧接到裴凛之和薛钊的信,和闵翀一起商议了许久,最后决定主动开战,抢占主动权。跟随这封信一起出发的,还有已经被改造好的四万俘虏。
他很少留用水师原来的将领,而是根据改造表现从俘虏中提拔基层将领,用原军中的人马去统领那帮军队,效果异常好,这样的将领也会对萧彧忠心耿耿,不会临阵反水。
太初四年初夏,裴凛之率领十五万雄师自赣江边登船,顺流而下,出鄱阳湖,入长江,直奔建业城而去。
第138章 破城
船顺流而下, 速度非常快,几天工夫便能抵达建业。裴凛之并没有在建业登陆,而是在建业以西二百里外的芜湖上的岸。
直接就攻破了守备薄弱的芜湖, 从陆上朝建业方向推进。
关山与安军在永嘉打了一仗,夺下了永嘉之后, 又迅速撤离。
待驻扎在东阳郡的安军赶到的时候,关山已经率领扩充到三万余的兵力从海上出发,赶往建业与裴凛之的大军会师。
裴凛之从江州一出发,萧祎便收到了探子的密信。他将所有兵力都部署在了建业,并且朝各个州发出了勤王令, 要求各州刺史火速前来援救。
然而直到裴凛之打到建业城外, 都只有吴州与兖州两地派兵前来。
萧祎手头掌握的兵力数量上比征北军还多了几万, 其中七万是去年到今年强征来的新兵, 有的刚刚才结束新兵训练。
起初萧祎拒不迎战,试图等各地的援军, 然而兖州兵都到了好几日,离得最近的豫州都没派援军来。
萧祎大发雷霆, 差点就想将那些世家全都抓起来,逼迫各地的刺史回援建业。
但他到底还是没敢, 因为五万禁卫军中有很多世家子弟, 而且不少都在军中身居要职, 一旦动了世家,那他恐怕也自身难保。
萧祎没等来援军,却等来了关山率领的三万将士。
在东扬州镇压叛军的四万安军收到勤王令后, 火速回援建业。待赶到的时候, 建业已经被征北军围成了铁桶。
短兵相接之后, 安军自知实力相去甚远, 火速南撤,逃进吴县,守着吴县粮仓再也不敢有什么动作。
裴凛之将建业城团团围住,也不攻城,而是拿出了极佳的耐心跟萧祎慢慢消磨。
他们在城外,不愁吃喝,但是建业城内上百万军民能支撑多久呢。
关山则
裴凛之心头一跳,萧彧没有亲笔写信,这是发生什么事了?他远在江州,最害怕的便是萧彧发生任何意外。
裴凛之三步并作两步进了书房,急忙抓过案头的信封。信封上是空白的,没有一个字,这信封也不是广州的纸,他稍稍松了口气,应当不是广州送来的信。他赶紧将信封拆开来,匆匆扫视一眼开头,又去看落款,只有一个钊字,竟然是薛钊写来的。
这令裴凛之意外之极,他赶紧坐下来,开始仔细看信。
薛钊在信中西安是套了一下近乎,然后直奔主题,说起了安国朝廷的情况,告诉他安国各州刺史并不愿意接受萧祎的调度,甚至今年元旦萧祎要求各地刺史进京述职,除了萧祎的亲信,其余人都没有去。
薛钊还提到了萧祎征兵一事,虽然不如预期那么顺利,他们也依旧征募了七万新兵,并且完全部署在建业周围。
薛钊在信末还表示,如果裴凛之和萧祎真打起来的话,他会依旧坚持不出兵,梁州刺史也表示不会出兵攻打江州。
裴凛之看完信,说:去看镇北王回来了没有,请他来我这里,有要事相商。
很快,萧繇便到了:什么事?
裴凛之将信递给萧繇,萧繇匆匆看完整封信,抬起头说:这是谁写来的?消息可靠吗?
裴凛之说:原崖州刺史薛钊,现在为雍州刺史。消息应该属实。
萧繇说:这信中的意思是,北边那些刺史都不听从萧祎的调遣?他们反了萧祎的水?不对,更像是在观望皇兄和萧祎,看谁有优势便支持谁。
裴凛之颔首:恐怕是如此。这些刺史都出自世家大族,他们素来有着很强的政治嗅觉。估计是萧祎不符合他们的利益,不打算支持他了。
这下倒是给我们省了不少事。也就是说,我们去攻打建业的话,他们不会出兵支援呗?
应当如此。
真是这样吗?你觉得薛钊的话可信吗?萧繇还是不太放心。
裴凛之想了想:我以为薛钊的话应当可信的。当初薛钊离开崖州的时候,也是处处暗示,如果将来萧彧要重返北边,他是愿意支持的。
萧繇捏着下巴,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能算出萧祎现在共能调动多少兵力吗?
裴凛之说:建业城中原有驻兵五万,去年还从附近各州调了将近三万过去,加上扬州、吴州与兖州的兵力,再加上今年新征集的七万新兵,他依旧还有二十几万兵力。
萧繇说:关将军在永嘉那边拖住了对方三万多兵力,已经替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
裴凛之说:我现在赶紧写信给陛下,跟他汇报这个情况,问他我们是打还是继续守。
萧彧接到裴凛之和薛钊的信,和闵翀一起商议了许久,最后决定主动开战,抢占主动权。跟随这封信一起出发的,还有已经被改造好的四万俘虏。
他很少留用水师原来的将领,而是根据改造表现从俘虏中提拔基层将领,用原军中的人马去统领那帮军队,效果异常好,这样的将领也会对萧彧忠心耿耿,不会临阵反水。
太初四年初夏,裴凛之率领十五万雄师自赣江边登船,顺流而下,出鄱阳湖,入长江,直奔建业城而去。
第138章 破城
船顺流而下, 速度非常快,几天工夫便能抵达建业。裴凛之并没有在建业登陆,而是在建业以西二百里外的芜湖上的岸。
直接就攻破了守备薄弱的芜湖, 从陆上朝建业方向推进。
关山与安军在永嘉打了一仗,夺下了永嘉之后, 又迅速撤离。
待驻扎在东阳郡的安军赶到的时候,关山已经率领扩充到三万余的兵力从海上出发,赶往建业与裴凛之的大军会师。
裴凛之从江州一出发,萧祎便收到了探子的密信。他将所有兵力都部署在了建业,并且朝各个州发出了勤王令, 要求各州刺史火速前来援救。
然而直到裴凛之打到建业城外, 都只有吴州与兖州两地派兵前来。
萧祎手头掌握的兵力数量上比征北军还多了几万, 其中七万是去年到今年强征来的新兵, 有的刚刚才结束新兵训练。
起初萧祎拒不迎战,试图等各地的援军, 然而兖州兵都到了好几日,离得最近的豫州都没派援军来。
萧祎大发雷霆, 差点就想将那些世家全都抓起来,逼迫各地的刺史回援建业。
但他到底还是没敢, 因为五万禁卫军中有很多世家子弟, 而且不少都在军中身居要职, 一旦动了世家,那他恐怕也自身难保。
萧祎没等来援军,却等来了关山率领的三万将士。
在东扬州镇压叛军的四万安军收到勤王令后, 火速回援建业。待赶到的时候, 建业已经被征北军围成了铁桶。
短兵相接之后, 安军自知实力相去甚远, 火速南撤,逃进吴县,守着吴县粮仓再也不敢有什么动作。
裴凛之将建业城团团围住,也不攻城,而是拿出了极佳的耐心跟萧祎慢慢消磨。
他们在城外,不愁吃喝,但是建业城内上百万军民能支撑多久呢。
关山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