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24)(3/3)
合, 就是因为双方互相尊重互相欣赏。
关山才不是非得让妻子相夫教子的老顽固,他是萧彧男女平权观念的忠实拥趸。
关山从小就是孤儿, 跟苏颖成亲后,总算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也很乐意接受岳父岳母前来同住。
一方面是岳父母就只有苏颖这么一个女儿,养老肯定是他和苏颖的责任,其次他自己将来肯定会出征打仗,长时间不在家,他希望岳父岳母能陪着苏颖, 让她不那么孤独害怕。
苏氏夫妇思考了许久, 决定回去将崖州的生意转手, 卖掉房子,搬到京城来与女儿同住。若是想再开商铺做生意,苏颖也能为他们领一个商号。
关山安排自己的亲信陪岳父母回崖州处理家事。
关山成亲后不久,赖峰和霜落、大勇与小春也前后成了亲。他们虽然成了亲,依旧在宫中当差,萧彧给这两对小夫妻拨了个院子住着,让他们有一点自己的空间。
萧彧这所有的安排,跟从前宫中的规矩完全不同,因此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反对。
他们认为萧彧不应该让成婚的侍从住在宫中,尤其是宫中不该留那么多没有净身的內侍,这是祸乱后宫的隐患。
萧彧觉得,他们想说的不是祸乱后宫,而是淫乱后宫吧,便直接在朝堂上问:诸位大人,你们家的仆人可净了身?你们家的仆人住在院外?
殿下无人应答,因为自古除了皇帝,还没有谁用阉人。
萧彧说:诸位大人自幼就懂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需要爱惜。这个时候怎么就觉得他人该净身?谁人不是父母养的,凭什么就该戕害身体?朕自有分寸,此事不必再议。
王启犹豫片刻,还是说了:陛下爱民如子,但史上那些宦官祸乱后宫的教训不可不听。
萧彧板着脸:谢王大人提醒,朕自然知道。
下了朝,萧彧回到御书房批阅奏折。六部组建起来之后,各地的大小事务都先送到各部处理,再由各部尚书挑拣重要之事汇报到他这里来定夺。
这样一来,萧彧的工作量就大大减少了,不必事事躬亲,只需要处理一些大事要事。
这样当然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若是这六部尚书都是皇帝的心腹还好,若不是,那就会造成欺下瞒上的情况,甚至权力被完全架空,成为一个傀儡皇帝。
萧彧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他之所以敢放权,一是兵权抓在自己手里,外面有裴凛之,京城内有关山坐镇;二是户部也控制在自己手里,枪杆子与钱袋子都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就不怕那帮老狐狸能翻出天去。
那些官员可能会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但大事还是不敢胡来。况且他还设置了一个独立于六部之外的监察部门,监察御史都是从自己的亲信挑选出来的,有他们监督百官,想必这些官员也不敢闹得太离谱。
萧彧正在批阅奏折,闵翀急匆匆从外面进来,向阳都来不及通报,他就已经跨进门来了,气喘吁吁地说:陛下,出大事了!
萧彧抬起头:什么事?
闵翀双手将一本奏折递上来:派到荆州的一名均田推官死了,同去的将士也都没了。
萧彧瞳孔猛地收缩:什么?!他急忙打开奏折,是梁州刺史呈上来的奏折,均田制推官曹勉抵达荆州半个月后,在去往松滋公干的船上遭遇暴风雨,船翻了,一船人俱已殉职,除了曹勉,还有两名仆从,五十名随行的将士。
萧彧将奏折扔在桌上,脸上几乎能凝出冰,从齿缝间冒出几句话:暴风雨翻船,一船人都淹死了!这有几分可信度?
闵翀说:陛下,我以为这种可能性极小,咱们派去保护推官的将士都是从南边带来的,个个深谙水性,不可能全都溺亡。看来这荆州的□□。可惜了孟大人和随行的那些将士。
关山才不是非得让妻子相夫教子的老顽固,他是萧彧男女平权观念的忠实拥趸。
关山从小就是孤儿, 跟苏颖成亲后,总算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也很乐意接受岳父岳母前来同住。
一方面是岳父母就只有苏颖这么一个女儿,养老肯定是他和苏颖的责任,其次他自己将来肯定会出征打仗,长时间不在家,他希望岳父岳母能陪着苏颖, 让她不那么孤独害怕。
苏氏夫妇思考了许久, 决定回去将崖州的生意转手, 卖掉房子,搬到京城来与女儿同住。若是想再开商铺做生意,苏颖也能为他们领一个商号。
关山安排自己的亲信陪岳父母回崖州处理家事。
关山成亲后不久,赖峰和霜落、大勇与小春也前后成了亲。他们虽然成了亲,依旧在宫中当差,萧彧给这两对小夫妻拨了个院子住着,让他们有一点自己的空间。
萧彧这所有的安排,跟从前宫中的规矩完全不同,因此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反对。
他们认为萧彧不应该让成婚的侍从住在宫中,尤其是宫中不该留那么多没有净身的內侍,这是祸乱后宫的隐患。
萧彧觉得,他们想说的不是祸乱后宫,而是淫乱后宫吧,便直接在朝堂上问:诸位大人,你们家的仆人可净了身?你们家的仆人住在院外?
殿下无人应答,因为自古除了皇帝,还没有谁用阉人。
萧彧说:诸位大人自幼就懂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需要爱惜。这个时候怎么就觉得他人该净身?谁人不是父母养的,凭什么就该戕害身体?朕自有分寸,此事不必再议。
王启犹豫片刻,还是说了:陛下爱民如子,但史上那些宦官祸乱后宫的教训不可不听。
萧彧板着脸:谢王大人提醒,朕自然知道。
下了朝,萧彧回到御书房批阅奏折。六部组建起来之后,各地的大小事务都先送到各部处理,再由各部尚书挑拣重要之事汇报到他这里来定夺。
这样一来,萧彧的工作量就大大减少了,不必事事躬亲,只需要处理一些大事要事。
这样当然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若是这六部尚书都是皇帝的心腹还好,若不是,那就会造成欺下瞒上的情况,甚至权力被完全架空,成为一个傀儡皇帝。
萧彧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他之所以敢放权,一是兵权抓在自己手里,外面有裴凛之,京城内有关山坐镇;二是户部也控制在自己手里,枪杆子与钱袋子都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就不怕那帮老狐狸能翻出天去。
那些官员可能会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但大事还是不敢胡来。况且他还设置了一个独立于六部之外的监察部门,监察御史都是从自己的亲信挑选出来的,有他们监督百官,想必这些官员也不敢闹得太离谱。
萧彧正在批阅奏折,闵翀急匆匆从外面进来,向阳都来不及通报,他就已经跨进门来了,气喘吁吁地说:陛下,出大事了!
萧彧抬起头:什么事?
闵翀双手将一本奏折递上来:派到荆州的一名均田推官死了,同去的将士也都没了。
萧彧瞳孔猛地收缩:什么?!他急忙打开奏折,是梁州刺史呈上来的奏折,均田制推官曹勉抵达荆州半个月后,在去往松滋公干的船上遭遇暴风雨,船翻了,一船人俱已殉职,除了曹勉,还有两名仆从,五十名随行的将士。
萧彧将奏折扔在桌上,脸上几乎能凝出冰,从齿缝间冒出几句话:暴风雨翻船,一船人都淹死了!这有几分可信度?
闵翀说:陛下,我以为这种可能性极小,咱们派去保护推官的将士都是从南边带来的,个个深谙水性,不可能全都溺亡。看来这荆州的□□。可惜了孟大人和随行的那些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