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节(2/3)
名重臣无言以对,他们没王安石那么极端,敢直说祖宗成法不可取,但是也不信服祖宗成法。
韩忠彦:“官家,这是您自登基以来,首次开科选士,若是殿试只取一百名进士……有些小气。”
礼部尚书也说:“官家,裁撤冗官,少录进士虽然迫在眉睫,却可以用另一种办法。臣以为,每次科举还录三百名进士左右,虽然每年致仕的官员不足三百人,但朝廷上下,那一处不需要用人?一旦官家开疆扩土,更需要人才积累。天下人都以为出将入相的都是进士,可是这些进士大浪淘沙,有文采没能力的有,因违法获罪的有,以及……涉及党争被黜落的,也有些。”
官家您得留点富裕,备用的官员得有一些!可丁可卯的刚好够数可不行啊。
又补充道:“按惯例是每三年一次科举。每逢大喜大庆,官家格外开恩科。官家可以从此以后,不开恩科。”
“嗯……”
章惇也努力劝说:“官家,即便是取士四百人,也有才子流落在外。十年寒窗苦读,只用一篇策论定下高低,其中还有审卷考官的抉择在其中,冗官虽然是心腹大患,一旦才子流落在民间,入仕无望,同样会成为心腹大患。官家可还记得西汉的中行说么?”他又举例说明落第秀才跑去落草为寇的危害,以及很多有才干的官员都要经过四五次、六七次的考试才能考中进士。
归根结底一句话,希望!您收紧的不是三分之二的名额,而是天下士人十分之七的希望。本来就是极难、极其执着、一生皓首穷经的事,是让这些文人专心想当官,无心生事的手段,甚至可以说是□□的方式之一。
林玄礼被他们说服了,想想倒也是,顶级人才大概就是十个,差不多能用的能到一百个,但是得给到二三百的名额把这些人选出来:“既如此,昨日为何不当面劝谏,要到今日才说?”
俩相公都怒视礼部尚书,礼部尚书怂怂的低头道:“昨日晚间,臣领了官家草诏,一时疏忽大意,以为官家批示依祖制,不曾细看。今早发现…慌忙去禀告政事堂。”
林玄礼沉吟了半日:“也罢,你们说的在理。朕也只好从善如流。进士科可以有三百人,不能再多了!”□□还有牵制他们的精力,这个有道理。
三人和值班的官员们一起松了口气。
章惇没敢彻底放心:“官家,神宗朝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并王安石的《三经新义》。进士考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只有策论。官家可曾设想殿试的题目?”
林玄礼眼睛一亮:“因粮于敌,变客为主!”
章惇大声道:“官家!!这是武举该考的策论!!官家近期不打算动兵,就别在殿试时出这样的题目!进士任官只是治民,不能率兵打仗!”
林玄礼悻悻的用袖子擦脸,假装被他喷到口水:“好好,题目在周礼中选的,现在不告诉你们而已。”
章惇的眼神表明‘你最好是’。
……
次日清晨狄谏就来宫门候旨。
官家起床之后批了一会奏折,王繁英已经把绸缎都出手,赚的和想的一样多,出于寻找商机的目的前来帮忙。等到天彻底亮了,仪仗都备齐之后,就起身。“走啊姐姐~”
两人手拉手一出门,就遇到太后的銮驾等在门口:“嗯?向娘娘来了?”
向娘娘掀开帘子,幽幽的看着两人:“官家,平日里你怎么样,我不管,去禁军阅兵不许带皇后同去。”
林玄礼嘿嘿一笑:“早啊娘娘。你看她穿的是男装,谁知道她是我的皇后呢?”
“谁!都!知!道!”太后又看向皇后:“今天是个大日子,宫里有事要忙,你忘了么?”
王繁英用可有可无的语气答应:“没有忘。本来也不想去。官家,你进屋来我跟你说。”
林玄礼被她扯进去,小声抱怨:“你也不用什么事都对她百依百顺吧?我娶你可不是为了你的贤良淑德。”
王繁英道:“检阅军队很无趣,我不想在高台上吹的脸疼,坐着看禁军演练也要一个时辰,又不是没见过,这时候看不见什么真材实料,都是应付帝王的花架子,究竟如何谁都不知道。宫里的事反倒有趣一点。”
林玄礼脑补了学校运动会开场:“说的倒也在理。只是向娘娘现在就能预料先机,以后越来越不好应付。”
“哦,是我暗示她的。”
“……吃我一拳!”林玄礼一记重拳锤她后背。
王繁英正侧身对着他呢,一脚侧揣在他大腿上,把官家踹的后退了两步,控制住双方之间的距离。
林玄礼一拳没打中,又往上扑,一记勾拳对着她的肩膀,带着风声打过去:“别走。”
王繁英连忙侧步闪开,因为一面挨着门,活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肩膀被擦中了一下,同时她也一拳打在对方的胸肌上——本来想打心口谭中穴的,怕给他打的闭气,歪了一点,打在厚厚实实的胸肌上。
胸肌这种东西,抗上十几拳都不在话下。
林玄礼挨了两拳就愉快
韩忠彦:“官家,这是您自登基以来,首次开科选士,若是殿试只取一百名进士……有些小气。”
礼部尚书也说:“官家,裁撤冗官,少录进士虽然迫在眉睫,却可以用另一种办法。臣以为,每次科举还录三百名进士左右,虽然每年致仕的官员不足三百人,但朝廷上下,那一处不需要用人?一旦官家开疆扩土,更需要人才积累。天下人都以为出将入相的都是进士,可是这些进士大浪淘沙,有文采没能力的有,因违法获罪的有,以及……涉及党争被黜落的,也有些。”
官家您得留点富裕,备用的官员得有一些!可丁可卯的刚好够数可不行啊。
又补充道:“按惯例是每三年一次科举。每逢大喜大庆,官家格外开恩科。官家可以从此以后,不开恩科。”
“嗯……”
章惇也努力劝说:“官家,即便是取士四百人,也有才子流落在外。十年寒窗苦读,只用一篇策论定下高低,其中还有审卷考官的抉择在其中,冗官虽然是心腹大患,一旦才子流落在民间,入仕无望,同样会成为心腹大患。官家可还记得西汉的中行说么?”他又举例说明落第秀才跑去落草为寇的危害,以及很多有才干的官员都要经过四五次、六七次的考试才能考中进士。
归根结底一句话,希望!您收紧的不是三分之二的名额,而是天下士人十分之七的希望。本来就是极难、极其执着、一生皓首穷经的事,是让这些文人专心想当官,无心生事的手段,甚至可以说是□□的方式之一。
林玄礼被他们说服了,想想倒也是,顶级人才大概就是十个,差不多能用的能到一百个,但是得给到二三百的名额把这些人选出来:“既如此,昨日为何不当面劝谏,要到今日才说?”
俩相公都怒视礼部尚书,礼部尚书怂怂的低头道:“昨日晚间,臣领了官家草诏,一时疏忽大意,以为官家批示依祖制,不曾细看。今早发现…慌忙去禀告政事堂。”
林玄礼沉吟了半日:“也罢,你们说的在理。朕也只好从善如流。进士科可以有三百人,不能再多了!”□□还有牵制他们的精力,这个有道理。
三人和值班的官员们一起松了口气。
章惇没敢彻底放心:“官家,神宗朝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并王安石的《三经新义》。进士考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只有策论。官家可曾设想殿试的题目?”
林玄礼眼睛一亮:“因粮于敌,变客为主!”
章惇大声道:“官家!!这是武举该考的策论!!官家近期不打算动兵,就别在殿试时出这样的题目!进士任官只是治民,不能率兵打仗!”
林玄礼悻悻的用袖子擦脸,假装被他喷到口水:“好好,题目在周礼中选的,现在不告诉你们而已。”
章惇的眼神表明‘你最好是’。
……
次日清晨狄谏就来宫门候旨。
官家起床之后批了一会奏折,王繁英已经把绸缎都出手,赚的和想的一样多,出于寻找商机的目的前来帮忙。等到天彻底亮了,仪仗都备齐之后,就起身。“走啊姐姐~”
两人手拉手一出门,就遇到太后的銮驾等在门口:“嗯?向娘娘来了?”
向娘娘掀开帘子,幽幽的看着两人:“官家,平日里你怎么样,我不管,去禁军阅兵不许带皇后同去。”
林玄礼嘿嘿一笑:“早啊娘娘。你看她穿的是男装,谁知道她是我的皇后呢?”
“谁!都!知!道!”太后又看向皇后:“今天是个大日子,宫里有事要忙,你忘了么?”
王繁英用可有可无的语气答应:“没有忘。本来也不想去。官家,你进屋来我跟你说。”
林玄礼被她扯进去,小声抱怨:“你也不用什么事都对她百依百顺吧?我娶你可不是为了你的贤良淑德。”
王繁英道:“检阅军队很无趣,我不想在高台上吹的脸疼,坐着看禁军演练也要一个时辰,又不是没见过,这时候看不见什么真材实料,都是应付帝王的花架子,究竟如何谁都不知道。宫里的事反倒有趣一点。”
林玄礼脑补了学校运动会开场:“说的倒也在理。只是向娘娘现在就能预料先机,以后越来越不好应付。”
“哦,是我暗示她的。”
“……吃我一拳!”林玄礼一记重拳锤她后背。
王繁英正侧身对着他呢,一脚侧揣在他大腿上,把官家踹的后退了两步,控制住双方之间的距离。
林玄礼一拳没打中,又往上扑,一记勾拳对着她的肩膀,带着风声打过去:“别走。”
王繁英连忙侧步闪开,因为一面挨着门,活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肩膀被擦中了一下,同时她也一拳打在对方的胸肌上——本来想打心口谭中穴的,怕给他打的闭气,歪了一点,打在厚厚实实的胸肌上。
胸肌这种东西,抗上十几拳都不在话下。
林玄礼挨了两拳就愉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