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之路 第1节(2/3)
。她吃红薯饭和青菜,油渣就算开荤腥了。
不过秦遇不依着她,他稳稳夹住泥鳅肉往张氏碗里放,张氏拦着碗沿:“遇儿乖,这是给你补身子吃的。”
她也是听大夫说,泥鳅是补物,很适合体弱的人吃,她就跟来铺子里买豆腐的农户商量,以物换物。
秦遇看着她:“娘不吃,我也不吃。”
秦家没有买驴,每天磨豆子做豆腐都是他娘一个人干,如此大的体力消耗,不沾荤腥怎么行。
以前秦遇说这话的时候,张氏不信,小孩子哪有不嘴馋的,说说就过了,谁知道秦遇真的忍得住,张氏无法,只好依了他。
她看着碗里冒尖的泥鳅肉,忙说够了,秦遇这才作罢,低下头吃东西。
张氏垂下眼,心里又涩又甜。
这么懂事孝顺的孩子,以后一定要健健康康才好。
午后是难得的休息时间,张氏会去睡一会儿,她每天寅时,也就是凌晨三点就要起来准备。
把浸泡好的豆子舀进磨盘里磨,这是最费时间和功夫的,等到豆子磨成浆,又要滤浆,这样子是为了把豆腐渣和豆浆分离开。
随后烧火烹煮过滤好的豆浆,煮好之后点卤,这是个精细活儿。
卤水多点一下,豆腐就会少一块。若是再多点几下,豆腐会发黑有毒,自然也就不能要了。
而卤水少了,少一点还好,做成嫩豆腐卖,但若是少太多,就会不成型。点卤时还要不停搅拌着,直到看到豆腐花。
随后把豆腐花用纱布包裹,放入木板上,上面再放一块拇指厚的木盖子,上压20公斤的重物,等候两刻钟压制成型。这样一板豆腐差不多就做好了,如此循环,直到做够上午售卖的量。
辰时两刻,早上七点半,张氏把刚做好的豆腐搬到铺子上售卖,陆陆续续就有人来买了。
她从凌晨三点到早上七点半能做六板豆腐,一板能划9块,每块3文钱,约摸六两重,如果遇上要嫩豆腐的,价钱是一样的,但重量会多一些,因为嫩豆腐含水多,不过大体上不会差。豆腐能有162文钱,再加上豆浆的收入,每天能有近200文的进项。
豆腐铺子是自家的,这部分成本可以省下。
时下一斤大豆两文钱,一斤大豆可以做出2.3——2.6斤豆腐,一板豆腐约摸五斤半,那么需要大豆两斤二两,刨除做豆浆所用,一板豆腐要用两斤半的大豆,即5文钱。
一板豆腐划成9块,每块3文钱,可卖27文钱,除去成本,盈利22文钱。
每天六板,豆腐132文钱,加豆浆纯盈利能有160文钱左右。
这是张氏平时的收入,如果遇到赶集,她在经过短暂的午休后,下午又会接着继续磨豆子做豆腐,因为赶集的时候,周围的农户早早把豆腐买走了,镇上有些人家没买到,下午自然会来买。不过一般做两板,豆腐这东西讲究新鲜,隔了夜就变味了。两板豆腐也有54文钱。刨除成本,能赚四十四文钱。
长宁镇一个月每五天赶一次集,一个月下来,张氏卖豆腐能赚五两银子。一年就是六十两银子。
听起来很多,然而这是理想状态。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是每天都能卖完六板豆腐。遇上刮风下雨,或者季节更替,都对豆腐生意有影响。
再者,他娘长年辛劳,适当的休息很重要。然而他娘除非病到起不来,否则根本不会停下来。
而他以前生病,他娘都是一直守着他,唯恐一眨眼他就没了,哪还有心情做豆腐。
如此一来,每年能赚40多两就已经是极好。
除开以上因素,还有各种税目,秦家还算幸运,祖上是农户,朝廷主要打击大商户,所以除非生意做得比较大了,才会入商籍。
秦家这个豆腐铺子太小了,成功保留了农籍,税目自然也是依照农籍来。
再除掉母子俩嚼用和各种零碎开支,这也是一大笔费用,他们没有地,吃的米粮都要花钱买,秦遇身子弱,要吃细粮,张氏会自己做衣服,去外面扯了棉布,买回来给儿子裁做。
连平时用的木柴都要另买,他们这边靠南,冬天湿冷,没有木炭难捱得很,真是哪哪儿都要钱。
张氏心疼儿子,隔段时间还会买些细腻的糕点,肉蛋更没缺过他,一年各种开销加起来要十多两银子。把开销减去,最后能余下二十多两银子都是好的。
这还必须是在秦遇不生病的情况下。
说起秦家的豆腐手艺,还要从秦奶奶说起,秦遇奶奶的家乡受了灾,逃难到这里,秦家收留了她,后来嫁给了秦爷爷,做豆腐的手艺也是她带来的,秦家挣了钱后,就在镇上买了间铺子,专门做豆腐。
只是因为秦家人接连病逝,生前为了留住人,银钱流水般的花出去买药,可惜最后还是没留住,而家里攒的钱也耗得差不多,秦遇前几年生病,张氏一年做豆腐的钱堪堪把药钱填平。
这两年,家里才有些余钱,秦遇好几次提起买驴,张氏也应下来了,奈何牛贩子没来,没驴可买,只能慢慢等。
第2章 族兄秦怀铭
申时时分,张氏还在深眠,她实在累得很了。
秦
不过秦遇不依着她,他稳稳夹住泥鳅肉往张氏碗里放,张氏拦着碗沿:“遇儿乖,这是给你补身子吃的。”
她也是听大夫说,泥鳅是补物,很适合体弱的人吃,她就跟来铺子里买豆腐的农户商量,以物换物。
秦遇看着她:“娘不吃,我也不吃。”
秦家没有买驴,每天磨豆子做豆腐都是他娘一个人干,如此大的体力消耗,不沾荤腥怎么行。
以前秦遇说这话的时候,张氏不信,小孩子哪有不嘴馋的,说说就过了,谁知道秦遇真的忍得住,张氏无法,只好依了他。
她看着碗里冒尖的泥鳅肉,忙说够了,秦遇这才作罢,低下头吃东西。
张氏垂下眼,心里又涩又甜。
这么懂事孝顺的孩子,以后一定要健健康康才好。
午后是难得的休息时间,张氏会去睡一会儿,她每天寅时,也就是凌晨三点就要起来准备。
把浸泡好的豆子舀进磨盘里磨,这是最费时间和功夫的,等到豆子磨成浆,又要滤浆,这样子是为了把豆腐渣和豆浆分离开。
随后烧火烹煮过滤好的豆浆,煮好之后点卤,这是个精细活儿。
卤水多点一下,豆腐就会少一块。若是再多点几下,豆腐会发黑有毒,自然也就不能要了。
而卤水少了,少一点还好,做成嫩豆腐卖,但若是少太多,就会不成型。点卤时还要不停搅拌着,直到看到豆腐花。
随后把豆腐花用纱布包裹,放入木板上,上面再放一块拇指厚的木盖子,上压20公斤的重物,等候两刻钟压制成型。这样一板豆腐差不多就做好了,如此循环,直到做够上午售卖的量。
辰时两刻,早上七点半,张氏把刚做好的豆腐搬到铺子上售卖,陆陆续续就有人来买了。
她从凌晨三点到早上七点半能做六板豆腐,一板能划9块,每块3文钱,约摸六两重,如果遇上要嫩豆腐的,价钱是一样的,但重量会多一些,因为嫩豆腐含水多,不过大体上不会差。豆腐能有162文钱,再加上豆浆的收入,每天能有近200文的进项。
豆腐铺子是自家的,这部分成本可以省下。
时下一斤大豆两文钱,一斤大豆可以做出2.3——2.6斤豆腐,一板豆腐约摸五斤半,那么需要大豆两斤二两,刨除做豆浆所用,一板豆腐要用两斤半的大豆,即5文钱。
一板豆腐划成9块,每块3文钱,可卖27文钱,除去成本,盈利22文钱。
每天六板,豆腐132文钱,加豆浆纯盈利能有160文钱左右。
这是张氏平时的收入,如果遇到赶集,她在经过短暂的午休后,下午又会接着继续磨豆子做豆腐,因为赶集的时候,周围的农户早早把豆腐买走了,镇上有些人家没买到,下午自然会来买。不过一般做两板,豆腐这东西讲究新鲜,隔了夜就变味了。两板豆腐也有54文钱。刨除成本,能赚四十四文钱。
长宁镇一个月每五天赶一次集,一个月下来,张氏卖豆腐能赚五两银子。一年就是六十两银子。
听起来很多,然而这是理想状态。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是每天都能卖完六板豆腐。遇上刮风下雨,或者季节更替,都对豆腐生意有影响。
再者,他娘长年辛劳,适当的休息很重要。然而他娘除非病到起不来,否则根本不会停下来。
而他以前生病,他娘都是一直守着他,唯恐一眨眼他就没了,哪还有心情做豆腐。
如此一来,每年能赚40多两就已经是极好。
除开以上因素,还有各种税目,秦家还算幸运,祖上是农户,朝廷主要打击大商户,所以除非生意做得比较大了,才会入商籍。
秦家这个豆腐铺子太小了,成功保留了农籍,税目自然也是依照农籍来。
再除掉母子俩嚼用和各种零碎开支,这也是一大笔费用,他们没有地,吃的米粮都要花钱买,秦遇身子弱,要吃细粮,张氏会自己做衣服,去外面扯了棉布,买回来给儿子裁做。
连平时用的木柴都要另买,他们这边靠南,冬天湿冷,没有木炭难捱得很,真是哪哪儿都要钱。
张氏心疼儿子,隔段时间还会买些细腻的糕点,肉蛋更没缺过他,一年各种开销加起来要十多两银子。把开销减去,最后能余下二十多两银子都是好的。
这还必须是在秦遇不生病的情况下。
说起秦家的豆腐手艺,还要从秦奶奶说起,秦遇奶奶的家乡受了灾,逃难到这里,秦家收留了她,后来嫁给了秦爷爷,做豆腐的手艺也是她带来的,秦家挣了钱后,就在镇上买了间铺子,专门做豆腐。
只是因为秦家人接连病逝,生前为了留住人,银钱流水般的花出去买药,可惜最后还是没留住,而家里攒的钱也耗得差不多,秦遇前几年生病,张氏一年做豆腐的钱堪堪把药钱填平。
这两年,家里才有些余钱,秦遇好几次提起买驴,张氏也应下来了,奈何牛贩子没来,没驴可买,只能慢慢等。
第2章 族兄秦怀铭
申时时分,张氏还在深眠,她实在累得很了。
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