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之路 第156节(1/2)
有人激动有人愁,人们接着往下看,一时间百种神态尽现。
榜上有名的还好,没考上的不免失落,还有人坐在地上垂泪。
最高兴的莫过于最后一名了,只要会试上榜,就不用担心了。同进士又怎么了,同进士也能当官啊。
放榜之后就是殿试,上榜的考生不敢大意,都回客栈老实待着。
等到殿试那日凌晨时候,就有考生准备着出门了。一群人在宫门处侯着,五更时候由太监领入宫中,至金銮殿偏殿侯着。
众人都穿着天蓝色长衫,年轻的还好,年长的考生总有些违和感。
这个时候,好相貌总会多引来几分注意力。
“……那便是桓会元了罢。”
“……金陵……青溪书院……”
考生们小声讨论着,他们尽量压低了声音,但偶尔会有只言片语泄露。
赵锦州微微抬眸,状似不经意扫了一眼桓清。
青溪书院……
秦大人曾经就读青溪书院,赵锦州原也是想去的,可他家境殷实,又偶然觅得一位不错的先生,最后去青溪书院的事就不了了之。
他还是少了些魄力。
一位公公进来,给他们讲解面圣的规矩,随后引着他们入了金殿。
一众考生向天子行学生礼,少年天子勉励了他们一番,众人被引着落座,有专人发放考卷,答纸。
殿试只有两道大题,一道关于民生,一道关于军事。
民生好理解,那道军事方面的策论题,让众人有些惊讶,因为这是关于沿海一带安全的。
自古以来,沿海地方都会遭受海贼侵扰,烦不胜烦。成朝开国皇帝曾经设置了周全的军种。
但是养兵要饷银,这么多年下来,沿海水师的数量逐渐减少,曾经有好几次,有官员提议沿海不必特意设置水师,只要驻地军队即可。
只要海贼上岸就打回去,岸上打水面,还占了地势之利。幸好先帝没有同意。
这等别人打上门了再反击,可真是……
沿海安全怎么保证?当然是足够的武力了,然而人,物,装备都要钱,还要的是大钱。钱从哪里来?
再看第一道民生题,聪明些的就联想到了。这殿试题目,表面看是两道题,其实本质就是“一道大题”。
天子和诸位大臣观察着考生们,偶尔也会思索两道题目,倒也不觉得无聊。
直到殿试时间到,专人收走所有卷纸。考生们再度回到偏殿等候。
天子面前呈放的是会试前十名的答卷,他先被会元的一手好字惊艳了一瞬,随后看着会元的答卷,越看越心喜。
或许是桓清本就是金陵本地人,那边虽然不靠海,但是距离不算远,所以桓清对于水师很有了解。
会元答卷珠玉在前,天子再看其他人的,就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不过第九名的答卷,也挺得他心意。
天子令人将他看好的三份答卷,给三位阁老传阅。
李阁老笑道:“皇上心里可是定了一甲人选了?”
天蕴帝刚要颔首,又忍住了,“再看看。”
他想到了秦遇,当初秦遇的会试名次只在中上,幸得他皇祖父慧眼识玉,将人挑了出来。
天蕴帝也想看看,同样的情景会不会再次发生。可惜结果让他失望了,少有几个名次跨越大的,也不过在10~20区间。
一甲三人便定下了,无人有异议。
杨阁老笑道:“现在真是英才辈出,我们这些老家伙都快跟不上了。”
徐阁老附和:“是啊,听闻这届会元不过年岁十八。”他微顿,随后笑道:“哎呀,现在该叫状元郎了。”
“想当初秦大人被先帝钦点为探花郎,也是同样十八岁。”
话题被引到秦遇身上,秦遇笑笑,却没说什么。
“听闻秦大人曾经就读青溪书院?”
这次秦遇开口了,他应道:“是有这回事。”
杨阁老叹道:“不愧是民间的【小国子监】。”
众人没有接茬,名次基本定好了,管事太监重新引着考生入场。
好巧不巧,还是王宽唱名。先帝去世后,王宽就跟在了新帝身边,仍受信赖。
秦遇看着金銮殿上的一甲三人,眼里有些怀念。随后目光偏移,落在人群中,扫了一眼收回来了。
赵锦州的名次差强人意,排在中等。不过不急,他还有一次机会,如果他能通过庶吉士考试,就能留在翰林院。
之后就是一甲三人御街夸官了,秦遇找着机会休息了一会儿,等御街夸官结束,还有琼林宴。
人都说主持科举考试是个好活儿,秦遇却不那么觉得,这段时间他就没好好歇过,操心这操心那,还要事事避嫌,心都是高高悬着的。
唯一的好处,大概是政绩考核时有大加分吧。嗯,也能给他刷一波资历。
说出去,秦遇好歹也是主持过会试的人了。
然而秦遇没歇多久,就被天子派人叫走了。秦遇心里叹了口气,迅速调整面部表情,王宽偷偷打量秦遇一眼,心道天子喜欢秦大人,果然不是没有道理的。
其他人定然是尊敬天子的,但是三位
榜上有名的还好,没考上的不免失落,还有人坐在地上垂泪。
最高兴的莫过于最后一名了,只要会试上榜,就不用担心了。同进士又怎么了,同进士也能当官啊。
放榜之后就是殿试,上榜的考生不敢大意,都回客栈老实待着。
等到殿试那日凌晨时候,就有考生准备着出门了。一群人在宫门处侯着,五更时候由太监领入宫中,至金銮殿偏殿侯着。
众人都穿着天蓝色长衫,年轻的还好,年长的考生总有些违和感。
这个时候,好相貌总会多引来几分注意力。
“……那便是桓会元了罢。”
“……金陵……青溪书院……”
考生们小声讨论着,他们尽量压低了声音,但偶尔会有只言片语泄露。
赵锦州微微抬眸,状似不经意扫了一眼桓清。
青溪书院……
秦大人曾经就读青溪书院,赵锦州原也是想去的,可他家境殷实,又偶然觅得一位不错的先生,最后去青溪书院的事就不了了之。
他还是少了些魄力。
一位公公进来,给他们讲解面圣的规矩,随后引着他们入了金殿。
一众考生向天子行学生礼,少年天子勉励了他们一番,众人被引着落座,有专人发放考卷,答纸。
殿试只有两道大题,一道关于民生,一道关于军事。
民生好理解,那道军事方面的策论题,让众人有些惊讶,因为这是关于沿海一带安全的。
自古以来,沿海地方都会遭受海贼侵扰,烦不胜烦。成朝开国皇帝曾经设置了周全的军种。
但是养兵要饷银,这么多年下来,沿海水师的数量逐渐减少,曾经有好几次,有官员提议沿海不必特意设置水师,只要驻地军队即可。
只要海贼上岸就打回去,岸上打水面,还占了地势之利。幸好先帝没有同意。
这等别人打上门了再反击,可真是……
沿海安全怎么保证?当然是足够的武力了,然而人,物,装备都要钱,还要的是大钱。钱从哪里来?
再看第一道民生题,聪明些的就联想到了。这殿试题目,表面看是两道题,其实本质就是“一道大题”。
天子和诸位大臣观察着考生们,偶尔也会思索两道题目,倒也不觉得无聊。
直到殿试时间到,专人收走所有卷纸。考生们再度回到偏殿等候。
天子面前呈放的是会试前十名的答卷,他先被会元的一手好字惊艳了一瞬,随后看着会元的答卷,越看越心喜。
或许是桓清本就是金陵本地人,那边虽然不靠海,但是距离不算远,所以桓清对于水师很有了解。
会元答卷珠玉在前,天子再看其他人的,就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不过第九名的答卷,也挺得他心意。
天子令人将他看好的三份答卷,给三位阁老传阅。
李阁老笑道:“皇上心里可是定了一甲人选了?”
天蕴帝刚要颔首,又忍住了,“再看看。”
他想到了秦遇,当初秦遇的会试名次只在中上,幸得他皇祖父慧眼识玉,将人挑了出来。
天蕴帝也想看看,同样的情景会不会再次发生。可惜结果让他失望了,少有几个名次跨越大的,也不过在10~20区间。
一甲三人便定下了,无人有异议。
杨阁老笑道:“现在真是英才辈出,我们这些老家伙都快跟不上了。”
徐阁老附和:“是啊,听闻这届会元不过年岁十八。”他微顿,随后笑道:“哎呀,现在该叫状元郎了。”
“想当初秦大人被先帝钦点为探花郎,也是同样十八岁。”
话题被引到秦遇身上,秦遇笑笑,却没说什么。
“听闻秦大人曾经就读青溪书院?”
这次秦遇开口了,他应道:“是有这回事。”
杨阁老叹道:“不愧是民间的【小国子监】。”
众人没有接茬,名次基本定好了,管事太监重新引着考生入场。
好巧不巧,还是王宽唱名。先帝去世后,王宽就跟在了新帝身边,仍受信赖。
秦遇看着金銮殿上的一甲三人,眼里有些怀念。随后目光偏移,落在人群中,扫了一眼收回来了。
赵锦州的名次差强人意,排在中等。不过不急,他还有一次机会,如果他能通过庶吉士考试,就能留在翰林院。
之后就是一甲三人御街夸官了,秦遇找着机会休息了一会儿,等御街夸官结束,还有琼林宴。
人都说主持科举考试是个好活儿,秦遇却不那么觉得,这段时间他就没好好歇过,操心这操心那,还要事事避嫌,心都是高高悬着的。
唯一的好处,大概是政绩考核时有大加分吧。嗯,也能给他刷一波资历。
说出去,秦遇好歹也是主持过会试的人了。
然而秦遇没歇多久,就被天子派人叫走了。秦遇心里叹了口气,迅速调整面部表情,王宽偷偷打量秦遇一眼,心道天子喜欢秦大人,果然不是没有道理的。
其他人定然是尊敬天子的,但是三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