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1/3)
刘五娘不好意思地朝老道道歉,老头子大方地表示不计较。她和堂哥刘大勇都付了算卦的钱,邀请老道留在村子里吃饭。
老道答应下来:“那就不客气了。”
饭一时半会儿还没做好,刘大勇就带着老道四处转悠。老道隐隐能察觉到村子里灵气四溢,人人生活都过得饱足,脸上都挂着微笑。村中种植的作物长得好,连养的牲畜都比别处肥壮,尤其是村子里的几条狗和牛,眼神清明恍若有灵智一般。
莫非,此处就是传说中的灵气宝地?
“你们这条村子有灵。”老道感慨一声,“地灵人杰,不过如此。”
“不是有灵,是有贵人相助。”刘大勇见老道不像是爱说闲话的,就偷偷地说,“贵人在我们村子里开农场,她请了特别有名的袁天罡道长,画了一道六畜兴旺的灵符,镇在了井水里……如此一来,我们村子的牲畜长得好,施了粪肥,果蔬自然也长得好了。”
老道:“……”
我什么时候画了这么牛逼的符?我怎么不知道?
第22章 买二送一
袁天罡的这顿晚饭,是在刘大勇的家里吃的。
全家都听闻来了个算命很准的高人,对他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刘大勇的婆娘刚出月子不久,在房间里奶孩子,并未露面。负责做饭的是刘大勇的亲娘黄氏,她打算做几道自己的拿手好菜——蒜蓉烤茄子和韭菜鸡蛋牢丸,凉菜是一盘凉拌豇豆。
说是她的绝招,也不过是学了几个月罢了。
黄氏指了指菜篮子的几样,问:“不知道道长有没有什么忌口的?这几样都可以吃吗?”
“吃得,都吃得。”袁天罡捋了捋花白的胡子,“老夫吃惯了粗茶淡饭,这几样就很好咯。”
见道长不嫌弃,黄氏就放心大胆地做饭了。她的儿子刘大勇不时去小学饭堂送菜,和那里的厨子闲聊了几句,瞅了别人做菜的花样,回家跟她一说,自己便尝试着做了几回,味道也不错。不过,他们都知道偷学别人的做菜方子不好,就没有传播出去,只是自家吃着好就行。
黄氏先洗了两个大茄子,用来做蒜蓉烤茄子。这道菜费时间,也费柴火,但是味道香浓绵软,连家里的小孩都爱吃。
一整头大蒜的蒜蓉被细细剁碎,然后把茄子剖开两边,放在大锅里蒸一会儿。当茄子蒸软后,取出放凉,热锅放油炸蒜蓉,再加点花椒粉和茱萸碎翻炒,关火后加点芝麻油拌匀提香。接着,她把茄子铺在烤肉的架上,淋上调好的蒜蓉酱,慢火进行烘烤,烤到茄子的表皮略微发焦,茄肉收缩,汁水变得浓郁,蒜香四溢的时候,就算是做成了。
“唉,几十年前好年景的时候,大勇他爹买的烤肉架子。”黄氏叹了一句,“如今肉吃得不多,烤个茄子倒还成。”
刚烤好的茄子油汪汪的,带着浓烈的香气,闻着都馋死人了。两个小男孩凑在黄氏的身边,眼巴巴都看着,都喊道:“祖母,我饿,我饿!”
“等会儿还做牢丸,那个更好吃呢。”黄氏爱怜地模模两个孙子的小脸,让他们先和面,用来包牢丸。
两个小男孩利索地解开家里的面粉口袋,舀了两碗面粉:“好哦,我们最爱吃牢丸了!”
牢丸,又称汤中牢丸,是水饺在唐朝时期的称呼。古时祭祀典礼上把牛、羊、猪这三种牲畜称之为“牢”,牢丸最早的意思,是指使用猪羊牛肉为馅,搓成丸子性状的圆形麦粉类食物,后来渐渐演变成带馅的饺子。
包好的牢丸在汤中煮熟,形状圆滚滚的。今天包的是韭菜鸡蛋馅的牢丸,味道清香不腻,吃起来非常爽口。韭菜是农场里种的,员工每日都可以摘一些来食用,刘大勇被夫人雇去做工,黄氏就在农场的菜地里割了一大把韭菜。
刘家村的人都知道,农场里的菜比自家种的还好吃!
家里养了几只老母鸡,黄氏又捡了四枚鸡蛋,打散,放点盐炒香了,炒成碎碎的鸡蛋块,放在碗中晾凉。刚收割的韭菜嫩得一掐就断,韭菜香味非常浓郁,趁着这会儿功夫,黄氏把韭菜洗净切碎了,放好调料和鸡蛋一起拌均。
小娃子见祖母弄好了馅料,邀功地喊着:“祖母,面醒好了。”
他和哥哥都是经常帮黄氏干活的人,家里刚生下小弟弟,要是他们都跑出去玩,祖母和娘亲得多累啊。小娃子的哥哥大娃子还拿出了擀面棍,正准备把面团擀薄,包牢丸。
“哎,大娃子去包牢丸,你力气小。”黄氏接过擀面棍,一张张面皮瞬间从她的手下甩出来,“大娃子会包吗?”
大娃子重重地点头:“会的,上个月我还包过一次,还记得呢!”
“我也会,祖母我也要包。”小娃子见自己没有被安排任务,也举起了小手,“我也记得,我包的肯定不会露馅。”
“那好,小娃子也来吧。”
多了两个小助手,这顿饭很快就做好了。凉拌豇豆快手又方便,把豇豆煮软,沥干,拌上蒜末和少许醋、香油、豆酱即可。大娃子和小娃子见饭菜都做好了,连忙跑出去找爹爹和那个老头子。祖母和爹爹都说那个老头子是客人,对他要有礼貌。
“爹,祖母说饭菜都做好啦!”
“
老道答应下来:“那就不客气了。”
饭一时半会儿还没做好,刘大勇就带着老道四处转悠。老道隐隐能察觉到村子里灵气四溢,人人生活都过得饱足,脸上都挂着微笑。村中种植的作物长得好,连养的牲畜都比别处肥壮,尤其是村子里的几条狗和牛,眼神清明恍若有灵智一般。
莫非,此处就是传说中的灵气宝地?
“你们这条村子有灵。”老道感慨一声,“地灵人杰,不过如此。”
“不是有灵,是有贵人相助。”刘大勇见老道不像是爱说闲话的,就偷偷地说,“贵人在我们村子里开农场,她请了特别有名的袁天罡道长,画了一道六畜兴旺的灵符,镇在了井水里……如此一来,我们村子的牲畜长得好,施了粪肥,果蔬自然也长得好了。”
老道:“……”
我什么时候画了这么牛逼的符?我怎么不知道?
第22章 买二送一
袁天罡的这顿晚饭,是在刘大勇的家里吃的。
全家都听闻来了个算命很准的高人,对他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刘大勇的婆娘刚出月子不久,在房间里奶孩子,并未露面。负责做饭的是刘大勇的亲娘黄氏,她打算做几道自己的拿手好菜——蒜蓉烤茄子和韭菜鸡蛋牢丸,凉菜是一盘凉拌豇豆。
说是她的绝招,也不过是学了几个月罢了。
黄氏指了指菜篮子的几样,问:“不知道道长有没有什么忌口的?这几样都可以吃吗?”
“吃得,都吃得。”袁天罡捋了捋花白的胡子,“老夫吃惯了粗茶淡饭,这几样就很好咯。”
见道长不嫌弃,黄氏就放心大胆地做饭了。她的儿子刘大勇不时去小学饭堂送菜,和那里的厨子闲聊了几句,瞅了别人做菜的花样,回家跟她一说,自己便尝试着做了几回,味道也不错。不过,他们都知道偷学别人的做菜方子不好,就没有传播出去,只是自家吃着好就行。
黄氏先洗了两个大茄子,用来做蒜蓉烤茄子。这道菜费时间,也费柴火,但是味道香浓绵软,连家里的小孩都爱吃。
一整头大蒜的蒜蓉被细细剁碎,然后把茄子剖开两边,放在大锅里蒸一会儿。当茄子蒸软后,取出放凉,热锅放油炸蒜蓉,再加点花椒粉和茱萸碎翻炒,关火后加点芝麻油拌匀提香。接着,她把茄子铺在烤肉的架上,淋上调好的蒜蓉酱,慢火进行烘烤,烤到茄子的表皮略微发焦,茄肉收缩,汁水变得浓郁,蒜香四溢的时候,就算是做成了。
“唉,几十年前好年景的时候,大勇他爹买的烤肉架子。”黄氏叹了一句,“如今肉吃得不多,烤个茄子倒还成。”
刚烤好的茄子油汪汪的,带着浓烈的香气,闻着都馋死人了。两个小男孩凑在黄氏的身边,眼巴巴都看着,都喊道:“祖母,我饿,我饿!”
“等会儿还做牢丸,那个更好吃呢。”黄氏爱怜地模模两个孙子的小脸,让他们先和面,用来包牢丸。
两个小男孩利索地解开家里的面粉口袋,舀了两碗面粉:“好哦,我们最爱吃牢丸了!”
牢丸,又称汤中牢丸,是水饺在唐朝时期的称呼。古时祭祀典礼上把牛、羊、猪这三种牲畜称之为“牢”,牢丸最早的意思,是指使用猪羊牛肉为馅,搓成丸子性状的圆形麦粉类食物,后来渐渐演变成带馅的饺子。
包好的牢丸在汤中煮熟,形状圆滚滚的。今天包的是韭菜鸡蛋馅的牢丸,味道清香不腻,吃起来非常爽口。韭菜是农场里种的,员工每日都可以摘一些来食用,刘大勇被夫人雇去做工,黄氏就在农场的菜地里割了一大把韭菜。
刘家村的人都知道,农场里的菜比自家种的还好吃!
家里养了几只老母鸡,黄氏又捡了四枚鸡蛋,打散,放点盐炒香了,炒成碎碎的鸡蛋块,放在碗中晾凉。刚收割的韭菜嫩得一掐就断,韭菜香味非常浓郁,趁着这会儿功夫,黄氏把韭菜洗净切碎了,放好调料和鸡蛋一起拌均。
小娃子见祖母弄好了馅料,邀功地喊着:“祖母,面醒好了。”
他和哥哥都是经常帮黄氏干活的人,家里刚生下小弟弟,要是他们都跑出去玩,祖母和娘亲得多累啊。小娃子的哥哥大娃子还拿出了擀面棍,正准备把面团擀薄,包牢丸。
“哎,大娃子去包牢丸,你力气小。”黄氏接过擀面棍,一张张面皮瞬间从她的手下甩出来,“大娃子会包吗?”
大娃子重重地点头:“会的,上个月我还包过一次,还记得呢!”
“我也会,祖母我也要包。”小娃子见自己没有被安排任务,也举起了小手,“我也记得,我包的肯定不会露馅。”
“那好,小娃子也来吧。”
多了两个小助手,这顿饭很快就做好了。凉拌豇豆快手又方便,把豇豆煮软,沥干,拌上蒜末和少许醋、香油、豆酱即可。大娃子和小娃子见饭菜都做好了,连忙跑出去找爹爹和那个老头子。祖母和爹爹都说那个老头子是客人,对他要有礼貌。
“爹,祖母说饭菜都做好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