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进军泰山(1/2)
想起那些前尘往事,吕布想要重获陈宫为谋士的心思越加强烈,同时对陈珪、陈登父子的憎恶又加重几分,若不是陈珪、陈登父子从中作祟,吕布继续对陈宫信任下去,也许不会失败得那么早。
吕布在徐州,每当宾客宴会之际,陈珪父子必盛称布德。陈宫不悦,乘间告布曰:“陈珪父子面谀将军,其心不可测,宜善防之。”布怒叱曰:“汝无端献馋,欲害好人耶?”宫出叹曰:“忠言不入,吾辈必受殃矣!”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后来果然如陈宫所料,陈登父子并不是真心辅佐吕布,而是暗中出卖了吕布。
而在陈珪、陈登父子从中作祟以后,吕布对陈宫可谓是言不听、计不从。
吕布在下邳,曹操起兵来攻,陈宫曰:“今操兵方来,可乘其寨栅未定,以逸待劳,无者不胜。”布曰:“吾方屡败,不可轻出,待其来攻而后击之,皆落泗水矣。”遂不听陈宫之言。后来曹操来攻吕布城池,吕布好像没有能让曹兵“皆落泗水”,可知陈宫之言未被采纳,只是吕布不想采纳而已,一个不被信任的谋士,即使说的是正确的意见,说不定都会被看成另有所图。
陈宫后来又对吕布献计:“曹操远来,势不能久。将军可以步骑出屯于外,宫将余众闭关守于内;操若攻将军,宫引兵击其背;若来攻城,将军为救于后;不过旬日,操军粮尽,可一鼓而破:此乃倚角之势也。”吕布曰:“公言极是。”可惜吕布的妻子知道后认为,把城全部委托给别人,一旦有变,将不可收拾。于是吕布三天都没有能下决定,陈宫入见曰:”操军四面围城,若不早出。必受其困。“吕布曰:”吾思远出不如坚守。”这次连吕布都认为是正确的了,这是自从误信陈珪、陈登父子后首次采纳陈宫的意见,吕布以前不是也出城打过仗吗?不也是交给手下人守城吗?如今形势紧急,反而不信任手下人,手下职位最高的有两人。高顺是绝对不会背叛的。那就只能还是不放心陈宫。
陈宫又献策道:“近闻操军粮少,遣人往许都去取,早晚将至。将军可引精兵往断其粮道。此计大妙。”布然其言。可惜,又是妻子不肯吕布出去。吕布再次不采纳陈宫之计,事实上当吕布还信赖陈宫时,对他言听计从时,从来没拿妻子的言语做挡箭牌,现在这样说。只能说明已经不信任陈宫了。
当袁术来伐吕布时,七路大军前来,吕布召集众谋士商议,“陈宫与陈珪父子俱致。陈宫曰:‘徐州之祸,乃陈珪父子所招,媚朝廷以求爵禄,今日移陈宫像祸于将军。可斩二人之头献袁术,其军自退。’布听其言,既命擒下陈珪、陈登。陈登大笑曰:‘何如是之懦也。我观七路之兵,如七堆腐草,何足介意!’布曰:‘汝若有计破敌,免汝死罪。’”陈登果然用计破了七路大军,陈宫这一次的计策看似明显不如陈登。从而使得自己在吕布心中的信任度又一次下降,但说到底,陈宫在曹操大敌当前之际,还是想凑合吕布跟袁术的同盟。陈宫不是出不了这样的计策,只是他不想出而已。并不能从这一点上判断出陈宫智谋短于陈登。
在吕布心中,像陈登那种将个人家族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的世家子弟,纵然再有智谋,也是有害无益,而且越有智谋越有害。
陈宫曾经都有了要离去的想法,可能也是感受到了吕布对他的不信任。但又“不忍”?“不忍”吕布没有了他会兵败如山倒?“不忍”抛弃目前已有的高级谋士职位?如果说离去“被人嗤笑”,也是陈宫自己前后做事矛盾造成的。想想吕布“三姓家奴”的外号,三国时换主公不像后世炒老板那么简单,既为人臣,便当尽力而为,计不为用,拂袖而去当然是一种做法,但绝不放弃直至与之同败,亦是士人名节所在。
一个谋士如果不被信任,那么水平越高,出的计策大概越让主帅担心,越不敢采用。吕布确实只是一个智商普通的人,被那么多的顶级奸雄、顶级枭雄、顶级谋士所看透、所利用,确实让人为这位武力绝对第一的猛将感到可惜。吕布绝对的信任陈宫,就像刘备信任诸葛亮、曹操信任郭嘉那样,结果真的很难说!
陈宫作为一个谋士,他尽到了为主公效力的职责。他对曹操的奸诈的蔑视,更是凸显出自己光明磊落的人格,既忠于一主,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世人所称道,《三国演义》对陈宫有很高评价:“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
吕布将自己的打算说出来以后,郭嘉连连摇头道:“主公您足智多谋,曹操必有防范,此计恐不能奏效。”
吕布这才醒悟,在那段时空上,自己有勇无谋,让薛兰李封防守兖州,被曹操看轻,曹操才从泰山险路倍道而进,现在自己留给曹操的印象恐怕是狡黠多智,生性多疑的曹操又怎么会中计呢?
陈宫亦醒悟道:“曹操曾用伏击对付黄巾军,焉能不防着太尉大人伏击他,安能不在泰山险要路段设伏,此计恐怕很容易被曹操识破,看来非要把这个计策做下调整不可。”
吕布笑道:“那以公台之意,该如何调整?”
陈宫是曹操的旧交好
吕布在徐州,每当宾客宴会之际,陈珪父子必盛称布德。陈宫不悦,乘间告布曰:“陈珪父子面谀将军,其心不可测,宜善防之。”布怒叱曰:“汝无端献馋,欲害好人耶?”宫出叹曰:“忠言不入,吾辈必受殃矣!”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后来果然如陈宫所料,陈登父子并不是真心辅佐吕布,而是暗中出卖了吕布。
而在陈珪、陈登父子从中作祟以后,吕布对陈宫可谓是言不听、计不从。
吕布在下邳,曹操起兵来攻,陈宫曰:“今操兵方来,可乘其寨栅未定,以逸待劳,无者不胜。”布曰:“吾方屡败,不可轻出,待其来攻而后击之,皆落泗水矣。”遂不听陈宫之言。后来曹操来攻吕布城池,吕布好像没有能让曹兵“皆落泗水”,可知陈宫之言未被采纳,只是吕布不想采纳而已,一个不被信任的谋士,即使说的是正确的意见,说不定都会被看成另有所图。
陈宫后来又对吕布献计:“曹操远来,势不能久。将军可以步骑出屯于外,宫将余众闭关守于内;操若攻将军,宫引兵击其背;若来攻城,将军为救于后;不过旬日,操军粮尽,可一鼓而破:此乃倚角之势也。”吕布曰:“公言极是。”可惜吕布的妻子知道后认为,把城全部委托给别人,一旦有变,将不可收拾。于是吕布三天都没有能下决定,陈宫入见曰:”操军四面围城,若不早出。必受其困。“吕布曰:”吾思远出不如坚守。”这次连吕布都认为是正确的了,这是自从误信陈珪、陈登父子后首次采纳陈宫的意见,吕布以前不是也出城打过仗吗?不也是交给手下人守城吗?如今形势紧急,反而不信任手下人,手下职位最高的有两人。高顺是绝对不会背叛的。那就只能还是不放心陈宫。
陈宫又献策道:“近闻操军粮少,遣人往许都去取,早晚将至。将军可引精兵往断其粮道。此计大妙。”布然其言。可惜,又是妻子不肯吕布出去。吕布再次不采纳陈宫之计,事实上当吕布还信赖陈宫时,对他言听计从时,从来没拿妻子的言语做挡箭牌,现在这样说。只能说明已经不信任陈宫了。
当袁术来伐吕布时,七路大军前来,吕布召集众谋士商议,“陈宫与陈珪父子俱致。陈宫曰:‘徐州之祸,乃陈珪父子所招,媚朝廷以求爵禄,今日移陈宫像祸于将军。可斩二人之头献袁术,其军自退。’布听其言,既命擒下陈珪、陈登。陈登大笑曰:‘何如是之懦也。我观七路之兵,如七堆腐草,何足介意!’布曰:‘汝若有计破敌,免汝死罪。’”陈登果然用计破了七路大军,陈宫这一次的计策看似明显不如陈登。从而使得自己在吕布心中的信任度又一次下降,但说到底,陈宫在曹操大敌当前之际,还是想凑合吕布跟袁术的同盟。陈宫不是出不了这样的计策,只是他不想出而已。并不能从这一点上判断出陈宫智谋短于陈登。
在吕布心中,像陈登那种将个人家族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的世家子弟,纵然再有智谋,也是有害无益,而且越有智谋越有害。
陈宫曾经都有了要离去的想法,可能也是感受到了吕布对他的不信任。但又“不忍”?“不忍”吕布没有了他会兵败如山倒?“不忍”抛弃目前已有的高级谋士职位?如果说离去“被人嗤笑”,也是陈宫自己前后做事矛盾造成的。想想吕布“三姓家奴”的外号,三国时换主公不像后世炒老板那么简单,既为人臣,便当尽力而为,计不为用,拂袖而去当然是一种做法,但绝不放弃直至与之同败,亦是士人名节所在。
一个谋士如果不被信任,那么水平越高,出的计策大概越让主帅担心,越不敢采用。吕布确实只是一个智商普通的人,被那么多的顶级奸雄、顶级枭雄、顶级谋士所看透、所利用,确实让人为这位武力绝对第一的猛将感到可惜。吕布绝对的信任陈宫,就像刘备信任诸葛亮、曹操信任郭嘉那样,结果真的很难说!
陈宫作为一个谋士,他尽到了为主公效力的职责。他对曹操的奸诈的蔑视,更是凸显出自己光明磊落的人格,既忠于一主,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世人所称道,《三国演义》对陈宫有很高评价:“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
吕布将自己的打算说出来以后,郭嘉连连摇头道:“主公您足智多谋,曹操必有防范,此计恐不能奏效。”
吕布这才醒悟,在那段时空上,自己有勇无谋,让薛兰李封防守兖州,被曹操看轻,曹操才从泰山险路倍道而进,现在自己留给曹操的印象恐怕是狡黠多智,生性多疑的曹操又怎么会中计呢?
陈宫亦醒悟道:“曹操曾用伏击对付黄巾军,焉能不防着太尉大人伏击他,安能不在泰山险要路段设伏,此计恐怕很容易被曹操识破,看来非要把这个计策做下调整不可。”
吕布笑道:“那以公台之意,该如何调整?”
陈宫是曹操的旧交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