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成也贾逵败也贾逵(1/2)
吕布虽然一直在极力地打压、遏制世家,但他明白,世家是世代为官的家族,而且都是郡太守、州刺史、三公之类的高官,像这样的家族,底蕴都非常丰厚,并不是自己三五年时间就能完全铲除的,而且只要存在官本位和门第观念,消灭了一个世家,就会出现另外一个世家。
像后世的霉国、倭国之类的发达国家,虽然号称民主国家,但一样有万恶的政治世家,世世代代高官,父子两代总统、父子两代首相的不胜枚举。
像后世某个国家,虽然号称选官任官看重才能,但官吏选拔考试中,官员的子女不论资格如何,都能中举,反观那些很有能力的贫寒二代,根本是官员子女的垫脚石,偶尔有一些贫寒二代能够考中,也只是因为官府衙门需要有人做实事、干脏活、做替罪羊,几乎所有实权衙门的正规编制,都充斥着官员的子女,还有一些富人的子女,反观贫寒人家的子女往往都是伟大的临时工。
门第之见,人分三六九等,是这个国度几千年都没能洗掉的首恶,也是官本位思想的根基所在。
面对同等的劳动付出,拥有同等获益资格的平等,似乎永远不存在;作为社会基本元素的人的法理上的平等,永远不存在,而因为投胎投的好而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搜刮民脂民膏彷佛成了常态。
有句烂俗到极点的话,存在就是合理的。彷佛中下层民众生来就该忍受这些不公平的一切,就因为他们没有投好胎。就该忍受一辈子的折磨。
吕布从来不这么想,面对那些丧尽天良却披着华贵外衣的世家士族,愚昧的百姓心里,他们的卑微和忍辱负重和麻木,恰恰隐藏着对权贵的憎恶与恐惧,一旦忍耐到一定程度,尤其是没饭吃了活不下去的时候,这些看似愚昧看似卑微彷佛权贵脚下烂泥一样的贫下中农们就会爆发出惊人的破坏力。每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都是鱼死网破的拼杀,对大汉民族来说都是一场浩劫。
吕布不容许再有这样的浩劫,因为大汉伤不起。
吕布想把民众对权贵的憎恶,通过一个合适的渠道,来转化为对社会的推动力,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与其建立一个看似是新的却是换汤不换药的封建王朝,作为一个有着一千八百年远见的人。吕布在想,自己是不是应该赋予这个民族一个崭新的灵魂呢?
吕布希望自己建立的王朝,是一个对人人平等有基本认知的王朝,一个上位者能够不再轻贱下位者生命的王朝,一个权贵们拥有高贵身份同时拥有高贵品格的王朝,一个人人都遵守基本社会契约制度的王朝。
如果没有那四点。即便不是王朝,而是没有皇权的共和,又如何?!
指望吕布一个人单打独斗建立起一个趋近于完美的王朝是不可能的,他必须要任贤用能,聚集东汉末年大部分可用的人才投入到这场漫长而艰巨的工程中。
这场艰巨的工程中。需要的不只是会打战会搞破坏的军事人才,更是会治政会搞建设的行政人才。这两种人才都需要,缺一不可。单单一种属性的人才都可以重用,都掀不起大浪来,不用太过提防他尾大不掉,反客为主。
但是有一些奇才,是既能打战又能治政的,比如像曹操、司马懿这种在军事、行政上都是大才的人物,最容易成为架空皇帝的权臣,必须要防备,也许在之前是忠臣,但他们一旦身居大位没有制约,野心必定升腾,历史上血淋淋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吕布对这样的人才是既重用,又提防,特别是那种还有些野心、有点桀骜的,比如李严,再比如那个由荆州将军徐晃荐举的军政奇才贾逵。
吕布进入洛阳,在大司马府里安定下来,各地军事主官纷纷来洛阳向吕布汇报军情并接受吕布的定期面试,因为吕布知道,人心不是恒定的忠诚,随时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掉忠诚度,所以吕布要每隔一年半载就对麾下旅级以上将领进行面对面的倾谈,以苦修道术而不断增强的精神力来洞察对方是忠于自己的。
徐晃身为荆州将军,屯兵在南阳府治地宛城,宛城到洛阳已经兴修好了驰道,徐晃领着十数个将领百十个侍卫,快马加鞭,两天时间就到达洛阳城,入大司马府拜见主公吕布。
面对面的倾谈结束了,吕布对徐晃很满意,他一直对自己忠诚有加,自己可以放心地把他放在洛阳南边对抗屯兵襄阳但有所图的曹操。
不过吕布担心以黄权的智谋无法跟曹操、荀攸对抗,便派了贾诩兼领荆州总参军、御史台荆州都御使,前去宛城参赞军机,历史上曹操在计谋上可从来没有赢过贾诩。
徐晃身为河东人,在拜别吕布时向吕布举荐一名同乡:“主公,末将举荐一人,姓贾名逵,字梁道,河东襄陵人,现在二十岁,屈为河东郡郡吏。”
吕布通读过演义十数遍,也通读过三国志数遍,自然知道贾逵的能耐,但他不想总表现自己的全知全能,便笑问道:“公明,你知道本公向来唯才是举,不讲出身,只讲才能,莫说他现在只是郡吏,就是一个樵夫农夫,若是他有才干,本公也破格提拔,只是他有什么才能,值得你举荐?”
徐晃道:“贾逵世为著姓,但少孤家贫,甚至冬天连棉
像后世的霉国、倭国之类的发达国家,虽然号称民主国家,但一样有万恶的政治世家,世世代代高官,父子两代总统、父子两代首相的不胜枚举。
像后世某个国家,虽然号称选官任官看重才能,但官吏选拔考试中,官员的子女不论资格如何,都能中举,反观那些很有能力的贫寒二代,根本是官员子女的垫脚石,偶尔有一些贫寒二代能够考中,也只是因为官府衙门需要有人做实事、干脏活、做替罪羊,几乎所有实权衙门的正规编制,都充斥着官员的子女,还有一些富人的子女,反观贫寒人家的子女往往都是伟大的临时工。
门第之见,人分三六九等,是这个国度几千年都没能洗掉的首恶,也是官本位思想的根基所在。
面对同等的劳动付出,拥有同等获益资格的平等,似乎永远不存在;作为社会基本元素的人的法理上的平等,永远不存在,而因为投胎投的好而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搜刮民脂民膏彷佛成了常态。
有句烂俗到极点的话,存在就是合理的。彷佛中下层民众生来就该忍受这些不公平的一切,就因为他们没有投好胎。就该忍受一辈子的折磨。
吕布从来不这么想,面对那些丧尽天良却披着华贵外衣的世家士族,愚昧的百姓心里,他们的卑微和忍辱负重和麻木,恰恰隐藏着对权贵的憎恶与恐惧,一旦忍耐到一定程度,尤其是没饭吃了活不下去的时候,这些看似愚昧看似卑微彷佛权贵脚下烂泥一样的贫下中农们就会爆发出惊人的破坏力。每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都是鱼死网破的拼杀,对大汉民族来说都是一场浩劫。
吕布不容许再有这样的浩劫,因为大汉伤不起。
吕布想把民众对权贵的憎恶,通过一个合适的渠道,来转化为对社会的推动力,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与其建立一个看似是新的却是换汤不换药的封建王朝,作为一个有着一千八百年远见的人。吕布在想,自己是不是应该赋予这个民族一个崭新的灵魂呢?
吕布希望自己建立的王朝,是一个对人人平等有基本认知的王朝,一个上位者能够不再轻贱下位者生命的王朝,一个权贵们拥有高贵身份同时拥有高贵品格的王朝,一个人人都遵守基本社会契约制度的王朝。
如果没有那四点。即便不是王朝,而是没有皇权的共和,又如何?!
指望吕布一个人单打独斗建立起一个趋近于完美的王朝是不可能的,他必须要任贤用能,聚集东汉末年大部分可用的人才投入到这场漫长而艰巨的工程中。
这场艰巨的工程中。需要的不只是会打战会搞破坏的军事人才,更是会治政会搞建设的行政人才。这两种人才都需要,缺一不可。单单一种属性的人才都可以重用,都掀不起大浪来,不用太过提防他尾大不掉,反客为主。
但是有一些奇才,是既能打战又能治政的,比如像曹操、司马懿这种在军事、行政上都是大才的人物,最容易成为架空皇帝的权臣,必须要防备,也许在之前是忠臣,但他们一旦身居大位没有制约,野心必定升腾,历史上血淋淋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吕布对这样的人才是既重用,又提防,特别是那种还有些野心、有点桀骜的,比如李严,再比如那个由荆州将军徐晃荐举的军政奇才贾逵。
吕布进入洛阳,在大司马府里安定下来,各地军事主官纷纷来洛阳向吕布汇报军情并接受吕布的定期面试,因为吕布知道,人心不是恒定的忠诚,随时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掉忠诚度,所以吕布要每隔一年半载就对麾下旅级以上将领进行面对面的倾谈,以苦修道术而不断增强的精神力来洞察对方是忠于自己的。
徐晃身为荆州将军,屯兵在南阳府治地宛城,宛城到洛阳已经兴修好了驰道,徐晃领着十数个将领百十个侍卫,快马加鞭,两天时间就到达洛阳城,入大司马府拜见主公吕布。
面对面的倾谈结束了,吕布对徐晃很满意,他一直对自己忠诚有加,自己可以放心地把他放在洛阳南边对抗屯兵襄阳但有所图的曹操。
不过吕布担心以黄权的智谋无法跟曹操、荀攸对抗,便派了贾诩兼领荆州总参军、御史台荆州都御使,前去宛城参赞军机,历史上曹操在计谋上可从来没有赢过贾诩。
徐晃身为河东人,在拜别吕布时向吕布举荐一名同乡:“主公,末将举荐一人,姓贾名逵,字梁道,河东襄陵人,现在二十岁,屈为河东郡郡吏。”
吕布通读过演义十数遍,也通读过三国志数遍,自然知道贾逵的能耐,但他不想总表现自己的全知全能,便笑问道:“公明,你知道本公向来唯才是举,不讲出身,只讲才能,莫说他现在只是郡吏,就是一个樵夫农夫,若是他有才干,本公也破格提拔,只是他有什么才能,值得你举荐?”
徐晃道:“贾逵世为著姓,但少孤家贫,甚至冬天连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