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7章 司马请降复幽燕(1/2)
“此正是吾所想也。”沈隆指着地图说起了自己的布置,“丞相领兵自官渡入牧野,关将军领兵出太行,由壶关攻魏郡,则邺城前后被围,曹睿插翅难逃!”
沈隆和诸葛亮在这边攻城略地,关羽也没闲着,他从解良一路北上,拿下了上党、并州,如此河东之地尽归蜀汉所有,可以通过太行八径攻打曹魏的地盘了。
“吾则领兵北上,直逼幽燕,彻底断绝曹魏的后路,如此三面包围,曹魏必然归降。”东边是关羽,南边是诸葛亮,北边由自己掌控,就剩下西边了,可西边是渤海啊,难不成曹睿还能带兵逃到倭国去不成?
“子丰以大局为重,亮在此多谢了!”诸葛亮起身恭恭敬敬行了一礼,按照沈隆的安排,拿下邺城、俘虏曹睿的功劳可就等于是让给他和关羽了,试问那个领兵的将领能够忍受这种诱惑呢?沈隆做出这种安排可是顾全大局牺牲了自己的功劳和声望。
沈隆却不怎么在乎,要是曹操还活着,那些邺城对他来说或许还有几分诱惑,可如今别说曹操了,就连曹丕都挂了,曹睿这种小字辈,实在是让他提不起兴趣来,反正自己已经拿下了孙权,至于曹睿就交给诸葛亮好了。
“丞相不必如此,吾出山之时,师傅便曾和吾说了,待天下平定之后,便让吾仿效留侯回山从赤松子游,些许浮名对吾来说并无用处。”沈隆开始提前打预防针了,这次可是肉穿,等天下重新统一之后自己就得离开。
沈隆如今这么大的声望,要是不声不响就走了,蜀汉非炸锅不可,所以先透露一点儿信息,好让刘备、诸葛亮他们能有个心理准备。
“啊?”诸葛亮闻言大惊,他今年也四十多岁了,在这个时代也不小了,眼看着天下一统有望,他也开始考虑蜀汉日后的安排,早已把沈隆当成了继任丞相的最佳人选,要是有沈隆在,今后数十年蜀汉也就不用担心了,但如今却听闻沈隆要离开,一时无法接受。
诸葛亮连忙劝道,“如今虽天下一统在望,然中原混战多年,百姓疲惫不堪,若想恢复元气可不能离了子丰啊!”
“丞相过谦了,如今陛下康健,丞相亦在壮年,朝中又有如此多青年才俊,只需休养生息,大汉自会恢复文景之时的盛况,又何须担心呢?”刘禅虽然并非雄主,可他有个好处,就是能听话,如果是在乱世,刘禅这样的皇帝不是什么好事儿,可等到太平时节,这种不折腾的皇帝就再好不过了,正适合大汉休养生息。
沈隆估摸着,刘备还能活个几年,而诸葛亮不用像《三国演义》中那般鞠躬尽瘁,有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帮他分担事物,有自己给他开的药方调理身体,再活个二十来年不成问题,到那时候大汉恐怕早就恢复了吧?
等自己拿下幽燕、关羽和诸葛亮攻占邺城,天下就将重新一统,比起原来的历史,三国却是早统一了五十多年,少了五十余年的战乱,中原的元气也能多保留许多,再加上诸葛亮按照自己留下的法子休养生息,日后断然不会出现五胡乱华的惨剧。
诸葛亮一再请求,沈隆皆笑而不语,诸葛亮只好赶紧将消息报给刘备,希望刘备能留住沈隆,越接触诸葛亮就越觉得沈隆身上的有价值的学识实在是太多了,他能在蜀汉朝堂上多操劳一年,蜀汉就能强大一分,他如何舍得沈隆离开?
只是如今曹魏尚未被消灭,诸葛亮和沈隆都无法返回长安,这件事儿只能将来再办了;商议完毕之后,就按照沈隆的谋划向曹魏发起最后的进攻。
沈隆将麾下大半兵马都留给诸葛亮,自己则带着于禁还有麾下精锐重新上船,沿着渤海湾北上往幽燕的方向而去。
不数日,大军便抵达辽西外海,自卢龙登陆,此时的幽燕还非常荒凉,当地守军也几乎没有想过会有敌人从海上来,于是沈隆轻而易举就率领大军踏上了辽西的土地。
突袭拿下一处墩台,询问北方最近的情况,从当地守军口中,沈隆得知,公孙渊派将军卑衍、杨祚等率步、骑共一万多人驻守辽隧,在周围挖壕沟二十多里;司马懿的军队到了辽隧,数次大败公孙渊。
司马懿于是领兵直奔辽隧城下,挖好了壕沟,正巧当时连日大雨,三十多日不停,辽水暴涨,司马懿的运输船可以从辽口直驶到辽隧城下,雨一停,司马懿立即在城周围堆起土丘,造望楼,准备了大量的石头,用弩弓直向城中发射。
公孙渊又怕又急,城中粮食吃尽,开始人吃人,死者不计其数,杨祚等投降,没多久,公孙渊全军溃败,他与儿子公孙修带着数百骑兵向东南突围而逃;司马懿大军在后面穷追不舍,杀死了公孙渊父子,辽隧城被攻破,相国以下的数千名官吏被斩首,公孙渊的首级被送到了邺城,辽东、带方、乐浪、玄菟等地也相继平定。
但是司马懿在平定公孙渊之乱后却没有马上返回邺城,而是以公孙渊余党未平为借口继续盘踞幽燕,似有不臣之心。
“哈哈,料想司马懿也知道曹魏无力回天了,他这是为将来做打算啊!”沈隆闻言笑道,手握重兵盘踞幽燕,进可攻退可守,若是曹魏奋起余勇击败了蜀汉,中断天下一统的希望,那么司马懿就可以考虑扩大地盘。
而要是曹魏被蜀汉迅速击
沈隆和诸葛亮在这边攻城略地,关羽也没闲着,他从解良一路北上,拿下了上党、并州,如此河东之地尽归蜀汉所有,可以通过太行八径攻打曹魏的地盘了。
“吾则领兵北上,直逼幽燕,彻底断绝曹魏的后路,如此三面包围,曹魏必然归降。”东边是关羽,南边是诸葛亮,北边由自己掌控,就剩下西边了,可西边是渤海啊,难不成曹睿还能带兵逃到倭国去不成?
“子丰以大局为重,亮在此多谢了!”诸葛亮起身恭恭敬敬行了一礼,按照沈隆的安排,拿下邺城、俘虏曹睿的功劳可就等于是让给他和关羽了,试问那个领兵的将领能够忍受这种诱惑呢?沈隆做出这种安排可是顾全大局牺牲了自己的功劳和声望。
沈隆却不怎么在乎,要是曹操还活着,那些邺城对他来说或许还有几分诱惑,可如今别说曹操了,就连曹丕都挂了,曹睿这种小字辈,实在是让他提不起兴趣来,反正自己已经拿下了孙权,至于曹睿就交给诸葛亮好了。
“丞相不必如此,吾出山之时,师傅便曾和吾说了,待天下平定之后,便让吾仿效留侯回山从赤松子游,些许浮名对吾来说并无用处。”沈隆开始提前打预防针了,这次可是肉穿,等天下重新统一之后自己就得离开。
沈隆如今这么大的声望,要是不声不响就走了,蜀汉非炸锅不可,所以先透露一点儿信息,好让刘备、诸葛亮他们能有个心理准备。
“啊?”诸葛亮闻言大惊,他今年也四十多岁了,在这个时代也不小了,眼看着天下一统有望,他也开始考虑蜀汉日后的安排,早已把沈隆当成了继任丞相的最佳人选,要是有沈隆在,今后数十年蜀汉也就不用担心了,但如今却听闻沈隆要离开,一时无法接受。
诸葛亮连忙劝道,“如今虽天下一统在望,然中原混战多年,百姓疲惫不堪,若想恢复元气可不能离了子丰啊!”
“丞相过谦了,如今陛下康健,丞相亦在壮年,朝中又有如此多青年才俊,只需休养生息,大汉自会恢复文景之时的盛况,又何须担心呢?”刘禅虽然并非雄主,可他有个好处,就是能听话,如果是在乱世,刘禅这样的皇帝不是什么好事儿,可等到太平时节,这种不折腾的皇帝就再好不过了,正适合大汉休养生息。
沈隆估摸着,刘备还能活个几年,而诸葛亮不用像《三国演义》中那般鞠躬尽瘁,有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帮他分担事物,有自己给他开的药方调理身体,再活个二十来年不成问题,到那时候大汉恐怕早就恢复了吧?
等自己拿下幽燕、关羽和诸葛亮攻占邺城,天下就将重新一统,比起原来的历史,三国却是早统一了五十多年,少了五十余年的战乱,中原的元气也能多保留许多,再加上诸葛亮按照自己留下的法子休养生息,日后断然不会出现五胡乱华的惨剧。
诸葛亮一再请求,沈隆皆笑而不语,诸葛亮只好赶紧将消息报给刘备,希望刘备能留住沈隆,越接触诸葛亮就越觉得沈隆身上的有价值的学识实在是太多了,他能在蜀汉朝堂上多操劳一年,蜀汉就能强大一分,他如何舍得沈隆离开?
只是如今曹魏尚未被消灭,诸葛亮和沈隆都无法返回长安,这件事儿只能将来再办了;商议完毕之后,就按照沈隆的谋划向曹魏发起最后的进攻。
沈隆将麾下大半兵马都留给诸葛亮,自己则带着于禁还有麾下精锐重新上船,沿着渤海湾北上往幽燕的方向而去。
不数日,大军便抵达辽西外海,自卢龙登陆,此时的幽燕还非常荒凉,当地守军也几乎没有想过会有敌人从海上来,于是沈隆轻而易举就率领大军踏上了辽西的土地。
突袭拿下一处墩台,询问北方最近的情况,从当地守军口中,沈隆得知,公孙渊派将军卑衍、杨祚等率步、骑共一万多人驻守辽隧,在周围挖壕沟二十多里;司马懿的军队到了辽隧,数次大败公孙渊。
司马懿于是领兵直奔辽隧城下,挖好了壕沟,正巧当时连日大雨,三十多日不停,辽水暴涨,司马懿的运输船可以从辽口直驶到辽隧城下,雨一停,司马懿立即在城周围堆起土丘,造望楼,准备了大量的石头,用弩弓直向城中发射。
公孙渊又怕又急,城中粮食吃尽,开始人吃人,死者不计其数,杨祚等投降,没多久,公孙渊全军溃败,他与儿子公孙修带着数百骑兵向东南突围而逃;司马懿大军在后面穷追不舍,杀死了公孙渊父子,辽隧城被攻破,相国以下的数千名官吏被斩首,公孙渊的首级被送到了邺城,辽东、带方、乐浪、玄菟等地也相继平定。
但是司马懿在平定公孙渊之乱后却没有马上返回邺城,而是以公孙渊余党未平为借口继续盘踞幽燕,似有不臣之心。
“哈哈,料想司马懿也知道曹魏无力回天了,他这是为将来做打算啊!”沈隆闻言笑道,手握重兵盘踞幽燕,进可攻退可守,若是曹魏奋起余勇击败了蜀汉,中断天下一统的希望,那么司马懿就可以考虑扩大地盘。
而要是曹魏被蜀汉迅速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